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救棒球,不一定要救職棒。
2009/03/13 14:22:28瀏覽705|回應0|推薦3
很多人把職棒看作是成人棒球運動的全部,我覺得很不以為然。

台灣棒球運動收成最豐碩的時候,其實是出現曹錦輝、張誌家、王建民與郭泓志等人剛出道的時候。當時各級棒球都有為數眾多的球隊作支撐。以青棒來說,不但有高中聯賽,還有金龍旗比賽。當時不但職棒大家搶著轉播,曹錦輝和郭泓志出賽的金龍旗比賽也有很多電視觀眾和現場觀眾。我還記得第四屆金龍旗冠軍賽時很期盼曹錦輝飆速球,看看傳說中的速球王到底能投多快,誰知曹錦揮手指瘀傷,全場多半投變化球或滑球。不過曹仍然一安打七局完封提前結束比賽的壓制力贏得比賽。這段青棒歷史至今還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為什麼當時參與棒球運動風氣這麼踴躍,其實是因為球員「誤以為」打棒球前景很好。的確,當時台灣職棒至少八隊,許多球團才剛開始砸錢,還不怕賠。後來職棒的觀眾緣沒有想像中的好,支持不了這麼多職棒球隊(球員),因而球隊數目開始縮減。現在高中生看到這種情形,當然影響他們參與棒球運動的意願。

職棒運動除了要靠金主、要靠觀眾,還要靠明星球員,明星球員要拿高薪水,那不夠「明星」的球員,球團就只好捨棄。這些無法在職棒穩定求生存的球員到哪裡去?觀眾都被職棒搶走了,哪裡還有他們求生存的地方?這些球員實力不好嗎?倒也未必。也許他們無法長期打好好幾個球季,但是狀況好時,打一兩年精采的球賽也是很有可能的。就這樣放棄了他們的專長,其實相當可惜。

沒有觀眾的戰場,那就只剩甲組聯賽了。甲組球隊屬於企業贊助性質,這些企業成立球隊其實是要虧錢的,但是他們不在乎虧錢。而既然出於推展棒球運動的目的成立球隊,也不必付大筆薪水給球員。球員只求有個好好練球的場所,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好手,即使是好手也不見得一開始就可以得到職棒的青睞。有這樣磨練的戰場,不僅可以延續這些人的棒球生命,還可以增加青少棒球員繼續加入青棒隊的意願,對於台灣棒球運動的貢獻其實很大。

可惜現在甲組球隊扣除大專院校之外寥寥無幾,根本無法容納這些暫時失意的球員。台北市打算成立甲組球隊,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台中市現在贊助職棒(興農),我認為還不如把這些錢拿來成立或合作一支甲組球隊。

此外許多球迷談到的二軍制度,二軍也要有好的戰場,甲組比賽就是好的戰場。

很多球迷也談到國外級的國家教練,其實這在台灣行不通。台灣早就脫離了養一支球隊從頭開始慢慢集訓的階段。台灣的經濟環境其實比很多國家還好。要讓好球員打球,就得要有職棒這種可以讓好球員挑戰高薪水的地方,否則他們的父母親早就培養他們去台積電了。好球員即使後來進不了職棒,也得去甲組球隊,才有穩定可靠的收入。國家根本無法培養一支固定的國家級球隊。既然沒有這種球隊,叫國外教練大老遠跑來,要練什麼?難道叫他去當台北市甲組球隊的教練?如果這個國外教練真的這麼好,他願意大老遠來組訓台灣的甲組球隊嗎?

如果讓這個教練像現在的葉志仙等人一樣,要出國開始比賽前一兩個月才開始集訓,我看這個教練都還來不及適應台灣投手「變化球投的比速球還多」的特性,中華隊就要被淘汰了。你真的以為MLB的第一流教練,就一定比別人更會帶他不懂的亞洲球風?他還不知道一支一壘安打,最好不要肖想台灣的二壘跑者可以拼回本壘咧!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hchepedia&aid=274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