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3 11:28:07瀏覽2586|回應0|推薦1 | |
原子彈發明的故事(上) 張道穎 1
二十世紀上半葉,1930年代後期,人類歷史進入一個紛擾不安的時代。 希特勒控制下的德國併呑了奧國,控制捷克蘇台德區,歐洲大陸呈現山雨欲來之勢。納粹統治下的猶太人面臨了被驅趕到都巿裏的特別區域,進一歩被關進集中營的命運。 這時期,原子物理學的研究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當時在歐洲,主要有三個實驗室在做用各種粒子撞擊原子核的實驗。 在義大利的羅馬,費米(Enrico Fermi) 發現用中子轟擊元素可以產生放射性同位素,他並發現經過減速的中子產生放射性元素的效率大為增加。費米因這些實驗得到1938年的諾貝爾獎。 在法國的巴黎,朱利歐特 (Frederic Joliot) 和他的妻子艾琳居禮 (Irene Curie)(居禮夫人的女兒)亦在做類似的實驗。這對夫婦在1934年發現放射性元素可以用人工方法誘導出來,也因此而得到諾貝爾獎。他們隨後用鈾原子做實驗,經過中子的撞擊,他們認為得到了比鈾小一點的放射性原素。 在德國的柏林,歐圖漢恩 (Otto Hahn) 和他的助手史特勞斯曼 (Fritz Strassmann),也是用中子在打擊鈾的同位素。漢恩的實驗室本來還有一位女物理學家邁特納 (Lise Meitner),因是奧國的猶太人,在希特勒合併奧國後,自覺處境危險,便於1938年夏天乘坐火車逃到荷蘭,再轉到瑞典。
漢恩和史特勞斯曼用中子打擊鈾原子,得到一種他們認為是「鐳」的放射性元素。既然認為這新產物為「鐳」,他們就必需把這產物分離出來,加以鑑定,以確認是 「鐳」。問題是那產量很低,不容易分離出來。他們於是決定用居禮夫婦分離鐳的方法,就是加入和鐳性質類似的元素鋇,讓鐳和鋇在混合在一起的狀況下一起沈澱 下來,然後再設法把鐳和所加入的鋇分開來。 他們做到這一步時,發現這產物和鋇無法分開,進一步分析的結果發現:「這產物根本就是鋇,不是鐳」,難怪無法和加入的鋇分開。這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他們做了幾個重要的對照實驗(control experiments), 確定他們得到的產物的確是鋇。這真是不可思議,因為鋇的原子量只有鈾的一半,而且實驗中所用的中子能量也不高,竟然使鈾變成只有一半大小的鋇。 雖然漢恩無法解釋他的結果,但是他瞭解到他的實驗可能是一項重大的科學突破。他和史特勞斯曼根據實驗結果寫了一篇論文,然後打電話給德國科學期刊 (Naturwissenschaften) 的總編輯,說他有重要的論文要發表,是否能在下一期的期刊登出來? 這位總編輯回答說:「可以,但必須趕快送來,否則來不及。」 漢恩把論文寄出去後,開始擔心起來。他想:「萬一實驗結果是錯的,怎麼辦?」他把一份論文原稿寄給當時正在瑞典的邁特納。 他和邁特納在同一實驗室合作了二十幾年,認為應該把這實驗結果讓她知道。此外,他認為自己是位化學家,而邁特納是位物理學家,說不定可以提出一個更有力的理論,來解釋他們得到的結果。
然後,漢恩又擔心邁特納會覺得這實驗的結果太荒謬,而把論文丟進垃圾桶。當時他不知道的、也無法預料到的是,後來的發展竟是這篇論文改變了歷史和人類的命運! 邁特納在聖誕節前兩天,在瑞典的一個滑雪的渡假旅館接到這篇論文。她的初步反應是:這怎麼可能?是不是漢恩把實驗做錯了?但憑她多年來和漢恩共事的經驗,她知道漢恩做實驗精確的程度,所以他是不可能犯這種錯誤的。但是如果漢恩是對的,這實驗結果又將如何解釋? 她很快興起一些奇異前進的想法,急需與人討論,正好她的侄子符瑞希 (Otto Robert Frisch)即將到這渡假旅館,與她會合。符瑞希是一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在丹麥哥本哈根的物理學家波爾 (Niels Bohr) 的實驗室做短期的研究,利用聖誕節假期到瑞典,與姨媽一起滑雪渡假。 邁特納一見到符瑞希,便一直談漢恩的實驗結果。但符瑞希到瑞典,並不是要談物理,所以他一直設法擺脫他的姨媽,甚至在戶外滑雪時,也盡量不讓姨媽趕上。可是邁特納緊追不放,繼續談個不停。 忽然間,符瑞希了解到他的姨媽在講些什麼了,兩人在雪地裡就開始談論漢恩的實驗結果,回旅館後又繼續討論。 重點是鈾吸收了中子後,為什麼會分成兩半? 他們認為鈾的原子核本來就不穩定,像一滴液體一樣,吸收中子後,表面張力的改變使原子核中間部份收縮,最後使原子核分裂為兩半。他們又發現在這過程中,原子核的質量會減少,可能就是這些質量轉變為能量,支持原子核分裂所需的能量。 他們用愛因斯坦的質能互變公式去計算這些質量轉成能量的大小,發現他們算出的數值符合所需要的能量,於是決定把他們得到的結論寫成一篇論文,送出去發表。在這文章中,他們建議一些可行的實驗,可以用來檢驗他們的理論。 符瑞希在假期結束後,回到哥本哈根,向波爾報吿漢恩的實驗結果以及他和邁特納所做的結論。波爾聽了,立刻大叫:「我怎麼沒有想到?」 波爾實驗室有一位美國來的生物學家,聽了符瑞希描述的鈾核子分裂過程後,說:「這很像細菌細胞的分裂(fission)。」 因此,「核子分裂(nuclear fission) )這個名詞一直被人使用至今。 2 波爾正好在三天後就啓程到美國,於是把這個消息帶到美國。他到了美國後,從首站紐約開始,無論在他所做的演講或在與物理學家的會談中,每次都提到漢恩的實驗結果和其隱含的物理意義。 在法國巴黎,朱立歐特實驗室的人讀到漢恩和史特勞斯曼的論文後,反應是無比的震驚與懊惱。他們的實驗結果幾乎和漢恩的一樣,但他們認為其產物是比鈾稍為小的 同位素。這個誤導使他們得到錯誤的結論。朱立歐特甚至把自己關在辦公室內,幾天都不和人說話,因為他知道他錯失了一個科學上的大發現。 這時期,有不少歐洲的科學家為了逃避希特勒的虐政,而移民到美國。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愛因斯坦,另一位是義大利的費米。有人說,美國將成為全世界物理學的研究中心,因為物理界的教皇都已經搬家了。 費米於1938年十二月到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獎後,便攜全家到美國,再也不回義大利。1939年一月十六日,波爾搭船抵達美國紐約港,費米和他的妻子蘿拉(Laura Fermi )到碼頭迎接,隨後立刻從波爾口中獲悉漢恩做出鈾原子分裂的消息。 同時在紐約,也有一封電報在等著波爾。這電報是邁特納和符瑞希發的。他們向波爾報告已做了他們所提的實驗,結果和他們的理論吻合。 費米和朱立歐特一樣,錯過了發現鈾原子分裂的機會,但他顯然不太在意。蘿拉後來寫了一本她丈夫費米的傳記,裏面記錄著她和費米的一段對話:「讓我看看是否了解你所說的,漢恩用減速的中子撞擊鈾原子…」 「對。」 「並且使部份鈾原子破裂成兩大部分。」 「還是對的。」 「鈾原子的行為在此狀況下都一樣?」 「你的意思是什麼?」 「我的意思是每一次用慢速中子打擊鈾,至少有一些鈾原子會分成兩半。」 「沒錯。」 「你在羅馬時,和你的朋友也是用慢速中子打擊鈾,如果鈾的行為是一樣的,那麼你已經使鈾產生分裂了,可是你們都沒有發現到。」 「確實是這樣。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想像力去想到受撞擊的鈾會有不同的分解過程,也沒有足夠的化學技術去分離鈾分解後的產物。」(待續)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