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25 17:14:52瀏覽1142|回應0|推薦2 | |
現在讓我們假設兩段虛擬的歷史,看看大家是否能看出本欄的真正出發點: 假設一: 假設當年二簡字(例如:师付、兰色、鸡旦)推行成功了,而因爲某種原因只在長江以北實行,而長江以南因爲某種原因依舊使用第一次簡化的一簡字(也就是今天大陸使用的簡化字)。那麽讓我們想象一下下面這個虛擬的故事: 張先生是一個北方人,爲了出差到了長江以南,隨身帶著一本“二簡字對照表”,爲了入境隨俗,於是靠著兒時語文老師所教的記憶,加上對照表的幫助,開始寫一簡字。但是儘管如此,當別人看了他寫的東西,過不了多久,都給他起了個外號--“白字先生”。張先生最後非常沮喪的說:一簡字我都學過,都會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張先生是怎麽寫一簡字的: 張先生寫的字 張先生的本意 張先生在北方所習慣的寫法 雳史 (历史) (历) 泰多 (太多) (太) 园朝 (元朝) (元) 糊蝶 (蝴蝶) (胡) 养家蝴口 (养家糊口) (胡) 乱帮不入 (乱邦不入) (邦) 雕难 (刁难) (刁) 衩子 (叉子) (叉) 钩引 (勾引) (勾) 蓝花 (兰花) (兰) 翻開張先生的二簡字對照表,我們看到以下的内容: 原字: 二简字合并为: 糊猢蝴餬 胡 幫邦 邦 雕凋雕 刁 衩杈汊扠 叉 钩 勾 蓝篮 兰 太泰 太 历雳 历 园元 元 張先生很無辜的說:我在北方上學時繁體字(一簡字)語文老師的確教過。胡的繁體字是糊,太的繁體字是泰,元的繁體字是园。就算叉字自古以來有五種寫法(叉杈汊衩扠),我用其中一種寫了“衩子”,他們何至於笑得前仰後合。這群自命清高的僞君子!他們必然是歧視我這個“北方佬”故意和我作對。瞧我明天給他們難堪! 張先生回到家裏,上網看了許多文字學方面的文章,學了許多新知識。第二天,靠著這些新知識的武裝,張先生來到出差的單位,找這些稱他為“白字大王”的同事理論。 張:你們不要自以爲正宗!胡字刁字古已有之,你們不懂!真是少見多怪!多音字,一字多義本身就是漢字的特點,從說文解字開始就有本意與引申義。何況這本是做生意的噱頭。我要是不這樣寫,能吸引顧客的注意嗎?你們自以爲正宗,看不懂別人的“錯別字”、“通假字”,很抱歉,要繼續學習的是你們,因爲你們學得並不全面! 衆人:…… 這時,有一個和張先生恰巧同時出差來到南方的北方人劉先生出來打圓場說:大家不要爭,這是教育的問題。等到所有人都提高了自己的漢語水平,怎麽可能還會有那麽多錯別字?怎麽還會有那麽多人僅僅會讀寫二簡字而不會繁體字(一簡字)?這是教育的問題。 聽到這兒張先生大呼冤枉:不對不對!您甭幫我打圓場!繁體字(一簡字)我在課堂裏全學過,一個也沒有少。他們非說我寫的不對。這是意識形態問題!他們幾個我認識。他們到北方來出差也寫簡化字(二簡字),我可從來沒有故意說他們寫錯了。我這個人直率慣了。不搞這些花花腸子。老劉,難道你的意思是說我沒受過教育?告訴你,我連大小篆都會寫!他們是挾洋自重加食古不化!別懞我。毛主席說:要貼近人民群衆…… 衆人之一:您寫的字讓我們看了頭疼。我們難道不是群衆? 衆人之二:要說張先生也是無辜的,都是同音字合併過度的後果。 衆人之三:依我看,把這幾個合併的字改正過來,以後您在電腦上按一個鍵,我們就全看懂了,這不就結了? 張先生(心裏說):你們真麻煩,等再過幾年,政策下到你們這邊,叫你們全用簡化字(二簡字),看你們還嚷嚷什麽! 假設二: 韓國在二戰以後基本上廢除了漢字的廣泛使用,而只限于當拼音文字(諺文)字義不明時用括弧標出原字。然而到了2020年左右,由於中國文化影響的復興,加上當年懂漢字的老人們基本上凋零殆盡,韓國政府開始重新推廣漢字。有人建議請中國派文化團來幫助推廣此一政策,但是自視甚高的韓國學界立刻予以否決,說我們有漢字諺文對照表,用不着他們來教育我們!大統領也出來信心喊話:這些漢字字典裏都有,大家去翻一翻就會寫了,沒什麽了不起。 於是大家開始翻字典。無奈查字典乃是世界上最枯燥無味的事情之一,有的人翻著翻著就睡着了。最後大部分的民衆還是寧願拿著漢字諺文對照表找字,也不願意查字典了。 有一位姓權的商人,到了中國投資設厰。他賣的是家具。到了掛招牌這一天,特地從韓國國内請來一位年輕書法家,為他的“大發家具厰”題寫招牌。書法家平時臨摹古本,什麽字都會寫,可是不懂漢語,平日臨摹的醴泉銘多寶塔寫得惟妙惟肖,然而裏面到底講的是什麽卻完全不懂。權老闆打開對照表一看,光是一個KA字就有三十八種寫法,什麽假傢加價…等等等看的他頭暈腦脹。最後乾脆把對照表一扔,對書法家說:你看著辦吧! 第二天,招牌掛起來了。店門外顧客如雲,大家都擡著頭議論紛紛,反而店内冷冷清清。權老闆急了,忙出店看看到底是怎麽回事。無奈他左看右看也不明白出了什麽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招牌是怎麽寫的: “打罰佳句” 這時候有個好心的韓國華僑大媽上前,用韓語向權老闆解釋。權老闆一聼就火了!什麽!你們中國人真是假清高!一個KA字非要有三十八種寫法!這是士大夫主義!我的招牌寫的是通假字,你們看不懂!漢字是我們韓國人發明的,已經申遺了,將來是我們的專利,到那天你們都得這麽寫!你們知道嗎?不要以爲你們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告訴你們,連孔子都是我們韓國人……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欄主: 比起二簡字,一簡字的同音字合併真的是爲數不多,但是雖然只有十幾個字,畢竟使用頻率不低。在碩果僅存的幾千萬傳統字使用者眼中,禦和御,乾和幹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板蘭根衝劑、令狐衝、範冰冰、怒發衝冠錯了就是錯了,絕非什麽通假字,一字多義的解釋可以蒙混過關。說句笑話,帝王御女術絕不可能變成帝王禦女術,總不成歷代皇帝都有“妻管嚴”?這種令人頭暈的寫法原本在新華字典裏面都有説明,可是一般大衆誰有閒情逸致去查字典呢?這十幾個字一旦改正過來,簡化字的合理性大增,而簡化字轉繁體字最大的弊病就消除了。以後簡轉繁只是按一個鍵就能解決的問題,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爲呢?難道真的是“面子問題”?還是幾千萬人傳統字使用者在中國龐大人口中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比不上十幾個字來的重要?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