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唯有曲綫的筆劃才能以一納多
2009/06/15 14:13:20瀏覽702|回應0|推薦2

章草源自隸書,行書源自楷書,這種情況有些類似英文中的印刷體和書寫體。行草出現和流行有兩個先後的主要優勢:

第一個優勢自然是爲了省時省力,好比新聞記者所用的速記。這是功能性的需要。但是速記所犧牲的就是結構,説白了就是很多草書除了書寫者自己和一些好友,剩下也沒有幾個人看得懂了。其他的人要看懂得耗時耗力。也就是書寫者的方便正等於閲讀者的麻煩。“看不懂”正是草書作爲符號工具的致命傷。當然,有一失往往必有一得,功能性被削弱的一體兩面,就是自由度的增加,這就關係到草書的第二個優勢:

第二個優勢就是藝術性的增加。行草的筆法自由、姿態飄逸,它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寥寥數筆能夠表現出隸書楷書的姿態。讓人們透過欣賞行草、既能直接看到隷楷書法的精髓,又能超越隷楷筆劃的束縛,還可以表現個人的情趣。行草的筆劃是曲綫的,這個非常重要,因爲唯有曲綫的筆劃才能以一納多,表現出隷楷原有的意趣。這就是爲什麽學書法的人必須先掌握了隸書楷書,才能寫出漂亮的行書草書的道理。

好比令狐沖隨手歪歪斜斜刺出一劍,雖然看似自由,實際上劍招中已經籠罩敵人身上各處要害,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這種劍招必須建立在原有的基本功上面。假如我也歪歪斜斜刺出一劍,那就叫做什麽也不是,因爲我連敵人的要害在那裏都搞不清楚。又如一個好的指揮家,一旦出手,一個動作籠罩了樂團裏的每個音符、強弱、張力、走向、重量、密度、色彩。這也是建立在對總譜的全盤了解上,絕非只會打拍子的玩票所能勝任。

反過來說,用簡單的直綫取代複雜的曲綫這個過程的同時,筆劃也必然增加。例如顯示圓形只要一筆,而顯示方形則需要四條直綫。在甲骨文變成金文的化圖形為符號過程中,以及在篆書變成隸書的化圓為方過程中,雖然字形與結構趨於明晰,但是有時候筆劃反而增加,就是這個道理。

草書之所以能保留書法的藝術性,正因爲在化直綫為曲綫的過程中它能保有原字的姿態,也就是說一個曲綫所表現的藝術張力並不亞於原字的數條直綫。這和以草書為原型所發展的一系列簡化字,直接把意境悠妙的曲綫拉直成爲呆板的符號,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行草書脫胎於隷楷,而美感不亞於隷楷甚至青出於藍。簡化字與俗體字將隷楷的筆劃簡省,增加的是書寫效率,減少的則是美感。這也是繁簡使用者一般的共識。至於簡化字的可辨認率是否受到照抄草書的影響而下降,這是一個較複雜的問題,今天就不談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XZ18&aid=304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