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29 07:38:45瀏覽2272|回應0|推薦131 | |
雪廬老人的叮嚀: 信為道功根本 研究義理要在經上求,而經可信不可信,是真或是假,這得考據。若是一點考據也沒有,胡造謠言,說這部經假,那部論偽,這樣的話一點也不可靠。研究佛法看經本子,對於經典大家信不信?如果不信,那麼你學這個做什麼呢?中國譯經都要經過審查,三藏凡是翻譯的,都經過祖師審查過。而經是從那兒翻譯過來的呢?在印度。先講這根本地處。 印度發源記載 佛在印度說法,唯恐後來的人造謠言,所以早先就有了籌備。每一部經才上來講的時候,得有六個條件(六種成就),完備了,經才能講,缺一不可: (一)信成就︰紀錄的人對佛所說的理都了解了,信其言,於是紀錄下來。當時紀錄的人是常侍佛側的阿難尊者。 (二)聞成就︰除了紀錄的人相信佛言之外,現場必須有若干人在聽。若紀錄的人不在場,託人紀錄,這可以嗎?不行。必得紀錄人在場親聞親記才可以。 (三)時成就︰佛講經不是一直在同一個地方,各地曆法不一,年月日沒辦法記,所以用「一時」。何謂「一時」?是指因緣都圓滿的時候。這是方便法。 (四)地成就︰講經得有個地方,在哪一個地處講的,都得寫出來。譬如你今天在這兒聽法,記下了時、地,改天別人來問:「有這回事嗎?」,這才能兌現。 (五)主成就︰講經的人是誰呢?經從佛口出,只有佛說的話才叫「經」,不是佛說的叫「論」,這很要緊。今天佛不在世,不論誰說得多麼好,一概不算經。講經場上,佛是主人,阿難雖然是佛的大弟子,他說的也不行。即使觀世音菩薩乘願再來說的話也不行。在這個世界上,要請釋迦佛印可,第二人就不算。 (六)眾成就︰就是要有證人。正如一般的集會,人數夠了才開會。聽眾雖多,但只簡單記下幾個重要的。如果把幾千人的名字都列出來,經文就不用看了,所以經上只列「某某等眾俱」。 看了這六種考據,大家可能還有疑惑,有疑惑好,才不會辦錯事。有人會問︰「佛在世的時候,光是紀錄,並沒有印出來。而佛滅度後,聽的人也都漸漸死盡,這樣如何流傳?」所以,迦葉才趕緊把阿難和所有聽的人找來,將佛的教誨結集成經。這樣的結集不只一次,而且一次不是只有少數幾個人,最後結果必得大眾公認之後,才慎重地紀錄下來。以上是說明佛經在印度的來源,有這幾種證據。但是,還有未盡之意。 中國接受發揚 中國與佛法非常有緣。在漢朝武帝的時候,與來犯的匈奴打仗,一直打出關外。當時漢武帝拿到一個金像(或說銅像),不知道是什麼,就問旁邊的臣子。有人說,這神像的名字叫做「佛」。「佛是什麼?」武帝又問。臣子回答:「佛代表慈悲、不殺生,祭祀的時候,只要燒香供水即可。」武帝聽了非常歡喜,就把佛像供在屋裡。這是歷史上有的。不過,那個時候佛教還不發達。一般人漸漸聽說有佛、佛經這回事,是在東漢光武帝的時候,但是仍舊不明白。 一直要到東漢明帝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個金人頭放白光,飛來殿庭。第二天就詢問群臣。太史傅毅說:「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於是明帝便派遣蔡愔等人,西尋佛法。到了印度,請來了迦葉摩騰及竺法蘭,並用白馬馱經,連同佛的舍利和畫像一起請回了洛陽。明帝大悅,特別造了白馬寺來譯經,這是中國有佛經的開始。中國佛經是親自派人去請來的,不是人家送來的,也不是打敗仗,被強迫接受的,大家要明白這個。 請到鳩摩羅什大師 在那時候,佛經還算少數,但已經有人在研究,而大江以南研究的人要比北方多。後來到了東晉,起了一個戰爭--淝水之戰。苻堅過江打晉朝,晉朝謝安雖然兵少,但運用得很好,打了勝仗。而在未戰之前的某個晚上,苻堅忽然看到了天上的一顆星,由星宿分野得知,在西方有賢聖人。經過一番打聽,知道在龜茲國有一位名叫鳩摩羅什的佛教高僧,於是就希望能將他從龜茲國請來中國。可是,龜茲國不肯,苻堅就派大將呂光率兵攻打,要將鳩摩羅什大師擄來。後來,苻堅在淝水之戰當中兵敗,回國的時候,發現領土竟已被姚萇佔去。而呂光在回程途中聽說苻堅已死,就佔領了西涼國,當了西涼王,鳩摩羅什大師就被安置在這裡。後來姚萇死了,姚興即位,呂光也死了,他的兒子當上西涼王。姚興派兵打敗西涼王,才把鳩摩羅什大師請到中國來。所以中國第一個譯經的大道場,就是由姚秦的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建立。 唐朝玄奘法師取經翻譯 要知翻譯經典不是一個人翻,而是有譯場,由眾人翻。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起疑惑,翻經的人是印度人,外國人譯的可靠嗎?到了唐朝,玄奘首先發生這個疑問,於是發心前往求經。但國家不准玄奘出去,他便自個兒偷偷地上西域取經,這個精神,哥倫布也比不上。他走了許許多多國家,身邊雖然沒有譯言的人,但經過哪一國就會哪一國的話,這個學問不得了。唐玄奘到了印度,就在那裡翻譯、寫著作,並帶了幾十部回來。當時譯好之後,就請印度人校正,印度人看了幾天之後,都沒有人發現錯誤。回到中國來,眾人夾道歡迎,並且請他到長安做翻譯的工作。今天流通的心經就是玄奘大師譯的,是六百卷般若的心要,譯得最好。我與諸位說,對於經典你若不信,不要大膽假設,要學玄奘,找根本處證明,千萬不能自以為是。大家就要學這個標準,不論是佛經或其他學科,如果有疑惑,不要大膽假設,要實地考察。試想,佛法傳到中國來,是什麼人把經帶過來的?是什麼人將經翻譯的?一位是鳩摩羅什,一位是玄奘法師,他們都有國家的皇帝當證明。說到這裡,可知佛經傳到中國來,非常不易,尤其是玄奘法師,有疑惑自己發心去求,寧可前進一步而死,也不願後退一步而生,這種精神更令人感佩。 中國最早的道場 再者,說到中國最早的道場,是由晉朝的慧遠大師在廬山所開闢的。當時儒家思想流傳較廣,能接受佛學的,多是受了高深教育。像東晉的宰相王導、謝安即是。到了唐朝,這種情勢更是如日中天,例如:王勃、柳宗元、顏真卿……等大學問家,都是學佛,懂文字,看懂佛經的。宋朝的蘇東坡、范仲淹,明朝的王陽明,都是大學問家,佛學造詣也很深,他們沒有一個人說經是假的。如果說是假的,得有證據,不能隨便說。 近代狀況 「近代」指清末民初。當時的時局亂七八糟,出了一些邪說,說小乘佛經是真的,大乘是假的。這種大膽假設,是在既不懂梵文,又沒深研考據,也沒到過印度的情況下所說的。而當時,佛教徒之間也自相在打,可說是鬥諍堅固時期。你看當時的佛教雜誌,你罵我,我罵你,都是相罵的文章。經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樣罵來罵去是罵誰呢?外道罵還情有可原,因為他們不明白。佛教徒自己罵,這些情況都印證了末法時代,真是法運衰微。像這樣的情形,可說是糊裡糊塗在三塗裡轉,後果將苦不堪言。 結勸 前人大學問家拼著身命救我們的慧命,我們在這裡自己不看不學可以,但不可以不懂又胡亂宣傳,這罪業不得了。不懂就不要亂說,不要毀謗。如講到「信」,要信的事太多了,但首先要信經是真的,因為有證明在,經不是假的。願意學佛與否,這不能勉強,願意學則學,不願意學則莫毀謗。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