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別途—淨土法門三特別
2009/08/09 05:05:23瀏覽1522|回應2|推薦42

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普通法門。佛教的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普通法門,必須按部就班的修證,淨土宗帶業往生卻是「別」,別就是特別,與別的法門不一樣,淨土宗怎麼特別呢?這並不是我的學問可以講得出來,必須有八地菩薩的智慧學問才可以講,八地菩薩以下,任何人都是一知半解講不清楚,在此只歸納說「三別」,不能詳細講。

    淨土宗看似容易,實在是難懂,若不懂佛經三藏的佛理,這也聽不進去,諸位對此若能知道一個大概,看經就不敢再動手改經了。

(一)先離輪迴  而後證果

「先離輪迴,而後證果」是淨土法門第一種特別

    輪迴是死了再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在六道中來來回回,輪轉不停,這「輪迴」太苦了,如果能不再輪迴就不苦了,怎樣才可以不輪迴呢?必得修行證果,才可以永斷生死輪迴。佛法修行證的果位有大有小,最小的是阿羅漢,再來是緣覺,這是小乘不究淨的果位,在往上為菩薩,菩薩又可分五十二階段,最後最圓滿的就是佛果。能證到最小的果位,就大不容易,但只要證了果,自然就不再輪迴,不證果就非輪迴不可。今日之下,諸位都未證果啊!未來的前途就渺茫極了。

    淨土宗的特別處是先離輪迴而後才證果,這便宜不便宜,特別不特別?諸位去查三藏十二部,除了淨土宗,沒有一個法門可以不證果能離六道輪迴的。這個特別處,誰也不信,學佛愈多年愈不信,所以,釋迦牟尼佛稱之為「難信之法」

。有人以為沒這個道理啊!這好像原來是要吃了飯才飽的,這卻是先飽了再吃飯,不吃飯先飽,沒這個道理啊!但是,淨土宗的先離輪迴而後證果,就是不吃飯先飽,這就是特別之處。

    眾生在六道裡為什麼會輪迴呢?為什麼生了死,死了生呢?這都由於自己造作的業力。業有若干種,有善業,有惡業,有無記業,什麼業什麼果,造什麼業,入什麼輪迴,輪迴就是業力使然。而我們沒有一個人不造業,誰不造業?佛也造業,這不是胡說八道,有經為證,經上有什麼我就說什麼。

    不生就是不生出來,不生出來就不消滅——不生還消滅什麼?不生就能不滅,就不入輪迴了,這是好事。為什麼不入輪迴?因為他得了果位,最少也是羅漢果。不證果就仍留在世間,世間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眾生有飲食男女的欲望,色界眾生捨去男女飲食的欲望,都入禪定之中,無色界天眾生沒有形色,只有神識在活動。羅漢修學佛法斷除見思煩惱,經過人間天上七番生死,一層一層上色界天的「凈居天」,此天又叫「不還天」,從此不必再回來世間,出了六道輪迴,叫出世間。羅漢出了三界,證了果位,卻還是有業。

    大家修淨土法門,臨終上極樂世界,叫「往生」,是往生西方,沒說證果西方,既然是往生,有生就有滅,所以光是聽「往生」這兩個字,就知是帶著業。往生以後在蓮胞中斷惑,才證果,也就不再來六道輪迴了。

    下品下生在蓮胞中,要經過十二劫才花開見佛,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也才十劫,在蓮胞中要經過十二劫,豈不太久、太苦、悶得慌?雖悶得慌,卻可以不入輪迴,不變狗變貓,不必挨刀棍,不必再受罪了。其實在蓮胞也不苦,按經上說,蓮胞中也是很莊嚴很好的世界,例如乘願再來的人投生母胎後,在胎中可以開道場,講經說法,在凡夫母胎尚可如此,何況是在極樂世界的蓮胞中,那裡不能開道場呢?就算不在蓮胞中開道場,也比娑婆世界小孩在母胎中坐胎好得多,在蓮胞裡待十二大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不會來勾引。在娑婆世界盡是勾引的世界,在蓮胞中不受勾引,心就不會亂跑,能得清凈心,有的人根器利,不必十二大劫就可以花開見佛悟無生了

(二)不經次第  橫超三界

「不經次第  橫超三界」是淨土法門第二種特別

什麼叫「次第」?三界二十八層天,要想出離三界生死,必得一層一層,

按著層次上去,這叫「次第」。好比一根竹竿,竹頭裡有一小蟲,要離開竹筒,必得一節一節鑚到竿頂,才能鑚得出去,這叫「豎出」,這很麻煩。有一方法很簡單,橫著出去,不必經過二十八層天,好像竹中蟲在竹子根部鑚一個洞,只須穿過一層,就離開竹子了,這方法簡單易行。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橫出呢?不行。橫出必得修淨土法門,具備兩種力量,才能「不經次第  橫超三界」。 

    橫超的超有「升」和「出」兩種意思。升是往上升,譬如佛法難聞,普通人未聽過佛法,後來忽然一聽見佛法,佛法是什麼也不知道,但是心裡生起恭敬,就可以得三摩地的正定,在修行五戒、十善的世間法,就可以升天,偈云:「高超六欲天」超升到三界的第一界天六欲天,或是超升到四禪天,這叫「升」。升上去固然很好,可是出不了三界,只是高升,得一點點小安穩而已。佛經譬喻為

「頭出」,三界好比一片大海,在三界中輪迴好像是掉在海中,一個生死波浪打過來,墮入三惡道,好像頭沉入海水中,再經一翻生死波浪衝來,往三善道了,好像頭再生出水面,很高興可以看見天,喘口氣,可是身子還在水裡。短短時間,又有一個浪衝過來,頭又沉沒下去。諸位若做善事,不發菩提心,那不過是頭出頭沒的「超升」而已啊!

    超若未盡,叫超升,三界二十八層天,卽使升到第二十七層,也沒超出三界。超若已盡,叫「出」,「盡」是完畢的意思,出去三界,上面再也沒有障礙了,才叫超出。「超升」是豎出,有二十八層障礙,「超出」是橫出,只有一層障礙,出了一個障礙就行了。豎出必須按著次第修,不修淨土法門,修其他法門就要一層一層經過,直到離開最後一層天,所費時間難以計數。至於能橫超三界的,只有淨土法門,因為淨土法門是二力法門。例如前面所舉竹蟲的比喻,修淨土法門欲出三界生死苦的人,好像那竹頭裡的小蟲,一心一意想離開黑漆漆的竹筒,竹皮很厚不易咬破,外頭正好有一塊石頭,有風吹來搖動竹子磨擦石塊,竹中蟲一聽聲音,也從裡面啃,裡外交攻,一下子就咬破竹皮,超出竹筒了。外面的石頭、

風吹,好比阿彌陀佛的力量。誰念佛,佛就來接引,他就可以超出三界。淨土法門自他二力,若沒有阿彌陀佛就沒有這二種力量,橫超就很困難,必得有佛力在外面幫忙,才能橫超。

(三)不能自去  如來接引

「不能自去  如來接引」是淨土法門第三種特別

    如來就是佛,是人天師,地位無上。念佛人臨終往生,是如來「人天師」親自來家裡接我們,因為往生極樂「不能自去」,自己去不了,極樂世界在十萬億佛土外,我們認不得路,必得靠佛力來接引。有人會說:「自己去,可以嗎?」也行,與彌陀沒有關係,那是獨力。譬如證果的阿羅漢,以自力離開三界二十八層天,有了神通,就可以獨力去淨土。往生淨土者,在現世有神通嗎?凡事必得兌現,不可造謠,不可欺騙人,就算有,淨土法門是九界往生,佛不止接引人而已。若說那往生的蚊子、螞蟻也有神通,此話不通,人都認不得往生西方的路了,何況是小動物?所以必得佛來接引。蚊子、螞蟻也是有佛性的眾生,若肯發願念佛,阿彌陀佛也會接引。

    往生淨土以後,彌陀經云:「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那些十萬億佛也來接引你嗎?你得自己去供養十萬億佛,十萬億佛不來接引,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有佛接引,到極樂以後去供養十萬億佛,就不接引了呢?這得自參自悟。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中,普通都是自力,唯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二力,所以稱作特別法門。在這裡去極樂世界,要靠二力,往生到極樂淨土的開花、聞法等一切,都是兩種力量。譬如果報有依報和正報,依報是所處之地,生到極樂,住的是佛的淨土,那應該是成佛的人自己修成的果報淨土,可是你沒那種工夫,你住的淨土是阿彌陀佛造成的。阿彌陀有如工程師,他造了很多東西,等著預備伺候你,這麼便宜的事,就是念佛法門特別之處。

十方三世佛,難道只有阿彌陀佛有二力嗎?凡是佛皆有願力,有神通,每一尊佛的願力神通都不一樣,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發願建一個世界來安置眾生,使眾生速得成佛,別的佛沒有這一願。但是別的佛也有他的用處,例如佛終日都在念著眾生,可是眾生不曉得這一尊佛是什名字,不曉得就不能感應,佛雖然有慈悲力,你不跟他感應,他也沒辦法慈悲加被。譬如觀音菩薩有感應,必得眾生心裡念觀音菩薩,他才能感應,太多佛的名字你都不知道,你跟他豪無關係,如何感應呢?即使偶爾有感應,他只能「救苦災難」,你有了災難,他來救你,只是臨時的消災免難。至於了生死,各個佛都辦不到,因為他們沒有像阿彌陀佛發願造一個極樂世界來安置你。

現今修淨土法門的人,心裡都亂七八糟,嘴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想著銀元,當然與佛不能感應。就是不想銀元,嘴裡雖念著阿彌陀佛,心裡也是這佛那菩薩的,亂七八糟念著萬佛經,腳踩萬隻船,腳只要踩著兩隻船,船一開動,就掉下水,這樣的念佛,不能成功,修淨土法門要成功全在一心。別的佛雖然有神通,只能救苦救難,至於了生死,除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個法子能橫超生死。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KW1111&aid=3208376

 回應文章

金雀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心不亂
2009/08/20 09:11

念佛號 到一心不亂

觀佛像 到一心相映

淨土宗殊勝法門

鄉下老翁(CKW1111) 於 2009-08-22 12:01 回覆:

願共勉 阿彌陀佛


甜蜜花仙子(願世界平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心難
2009/08/17 19:09

 謝謝您的來訪

聽少數人說要一心不亂  帶業往生西方 極樂 可是看他在有小病痛或別人一兩句話就凍抹條  若沒福報也是定力不夠   要已何條件去西方  

鄉下老翁(CKW1111) 於 2009-08-18 19:09 回覆:

謝謝花仙子到訪!我們都是凡夫,求一心當然不容易,不妨從修福慢慢轉到修慧,福慧双修,多念佛先定心,從日常生活的考驗開始,別人的行為不要受影響,您文章中的爺爺就是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