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扯鈴似的,V.
2011/01/02 14:25:20瀏覽335|回應0|推薦4

扯鈴似的,V.

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冷的跨年夜裡,我與俗弟與模哥以及怪咖組成員在V-Note酒吧裡歡送那糟糕的2010。溜溜球般忽遠又忽近的夢想啊,報告啊,衰運啊(你衰的時候就連樹上的鳥也會拉屎在你頭上),始終就是一個精神上的流浪漢。

俗弟的衰令我想起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筆下的馬可瓦多;怪咖組的聚集使我想起《傷心咖啡店之歌》以海安為首的一群人;還有這些影子:《魔戒》般的史詩;宛如《一九八四》的敘述者視角(卻沒有V那麼複雜);《尤里西斯》似的場景。真佩服作者懂得那麼多,幾乎把整個世界整個歷史都寫進了一個「V.」。

我很訝異,這樣一本「鉅作」竟遲了幾十年才有中文版?我在大學圖書館裡找到了一本原文,早在一九六三年《V.》即出版。那時台灣還在水深火熱之中。原文書看起來比中文要容易去翻開它得多。是一本被人翻爛了充滿臭鋪子味(台語,指古書味)的書。並不出色(或者說平易近人?)。

嚴格來說,V確實不容易懂,要閱讀它必須先「補習」,裡頭包含太多歷史事件、人物、國家政治和小說與神話,你得要憑藉眾多的註釋,你得切入非常嚴肅的話題。書裡有一種嘻哈、嬉皮、反文化、反宗教(至少是把支持西方社會的基督宗教拿來反一反),還有咱們偉大的佛洛伊德。序言裡提了,品瓊敘述了一件事,那就是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始於「口」,心理治療首先是張大嘴巴講述「你」的事件,因此心理治療開始於牙醫。我們的故事便開始於模哥去看牙醫。他向牙醫陳述了許多故事-關於他的V-醫生有著V的一副牙齒;接著瑞秋的室友伊瑟給整形了鼻子,然後是全身,為了愛上他而迎合他的整形醫師;俗弟和瑞秋成了怪咖組的「父母」-瑞秋倚靠他,伊瑟、梅菲婭、魯尼、皮格都是-閱讀到最後我覺得這些人就像孩子-俗弟這衰人一點也不笨,我常常看到他們喝醉,俗弟卻是書裡清醒的一個-連模哥也醉-事實上模哥才是瘋瘋癲癲的那個。

我看的書總是給序言給定義了。但是這一回我看到的視野卻與導讀所引導的不同。(該說我看錯嗎?)也許我不夠能看到這書裡的更深意,但是,透過我的眼,它是一本史詩的、舞台劇的、哲理的、意向性的、暗示的、反駁社會,呈現出次文化思考的符號學小說。就符號學來講,V是符號,是指涉,隱喻,同時是象徵。並透過溜溜球來貫穿全文(而我還不知道yo-yo到底代表了甚麼)。

這本書非常「國際」,它超越了國界,超越歷史,整本讀來虛虛實實,因而有種錯覺,究竟讀的是歷史還是模哥還是俗弟的世界。這是品瓊敘事手法上的獨有特色,讓讀者像看一齣不知內容大綱就看的舞台劇,像布幔拉起的一層層場景,一幕一幕卸下又忽而轉換;國家接著國家,一下在美國一下到英國,到了埃及又到坦尚尼亞,越過義大利和巴黎,最後落到馬爾他。伍軒宏的導讀即說:《V.》包含大量細節與粽橫牽連,但品瓊的敘事手法並不「清楚」,斷裂與剪接不斷,這本小說並不容易讀。

其實整個故事是艾根瓦呂(模哥的牙醫心理治療師)和模哥的對話,以及俗弟與瑞秋-我借用導讀的兩個主角說法-在模哥的敘述觀點下有一種全面的視角,讀著必須懂,哪些是模哥的故事(關於尋找V的第一層);哪些是模哥聽到的;哪些是V的故事,以即俗弟。模哥說話從來不自稱「我」,他講的故事從來不是他在講。這樣看來:模哥,一個模子堆起來的人,是故事人生,理想生活,他和他的V是由追憶組成的;俗弟是失意人生,俗世生活,生活化的現實(很抱歉,品瓊書理的社會就是這樣)。

最後俗弟與模哥的事重疊在一起。最後俗弟與瑞秋變成怪咖組倚靠的支柱-成熟一點。最後回到故事的原點:模爸,史坦席爾,模哥苦苦追尋關於V的謎底。

開頭:

她們知道:無論他們年紀多小,她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只不過她們對此不多加考慮而已。如果年齡再大些,那麼浪漫愛情、宗教信仰和悔恨自責就會捲入,像笨拙的舞台工作人員一樣毀壞一場純潔的雙人舞。

中間:

對於他們思想是那麼新奇。他們一旦抓住了一個想法,隱隱約約覺得它不知怎地很寶貴,他們就希望繼續擁有它。我們在此深陷一個大陰謀中,卻對正在發生的一切茫然無知。

結尾:

「你老了,」船長邊吸著他每夜都吸的大麻,邊若有所思地說:「我老了,世界也老了;但是世界永遠在變;我們卻只能走那麼遠。這是一種甚麼變化根本不是秘密。史坦席爾,世界和我們都在誕生的那一刻就開始死亡。你的遊戲是政治,我不想假裝我理解它。但是幾乎,這些鬧哄哄的嘗試意在產生政治上的快樂;新的政府形式,安排田地和工廠的新方法。」

「我是否只是變老而已?」史坦席爾感到疑惑,「也許已超過我能跟著世界一起變化的時候了。」「唯一的變化是走向死亡,」穆罕默德由衷地重複著,「遲早我們都將腐朽。」

那麼鱷魚呢?與安傑爾一起醉倒在下水道了。

對於年輕的湯瑪斯‧品瓊能寫出這樣厚厚一本書,太厲害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ancabeth&aid=475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