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0 17:42:55瀏覽1818|回應3|推薦20 | |
(東華文學獎以戲劇演出得獎作品) 【校園記者/黃郁棋】第10屆東華文學獎在劉克襄、小野與陳列、莊信正等知名作家的見證下,於東華大學熱烈展開。由吳明益教授領導主持的東華文學獎,投稿人數再創新高;頒獎典禮更破天荒的以唱詩與戲劇的方式呈現,讓老師與同學眼睛一亮,典禮會場座無虛席。 東華文學獎的黃金十年 東華大學素來以創作風氣聞名,而一年一度的文學獎更是民國89年至今的傳統,今年正好是第10屆。本次東華文學獎的召集人是擅長以自然為題材書寫的作家吳明益,打著「輕如小鳥,而不是輕如羽毛」的口號對著全校學生催稿;163份稿件如雪片般飛來,創下投稿人次的新高。吳明益直言,學校近幾年來委棄了想像力,校園文學創作風氣大不如前;而文學獎資金的不足,也間接阻礙了校園內文學創作的發展。但是在許多不利條件下,第10屆東華文學獎還是辦得有聲有色。 「為了維持公平性,我們的決審委員一律外聘,且陣容的完整更是國內少有。在只有12萬經費的情況下,我希望能讓東華的學生再度燃起對文學的熱情,如果情況允許還應該架設網頁、創立出版社,延續東華優良創作風氣的傳統。我敢說,這次的東華文學獎,是全國大專院校中最棒的。如果能夠培養出第二個楊牧,我相信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吳明益在頒獎典禮會場侃侃而談,讓人難以想像在籌備的過程中費了多少苦心。 新詩組二獎得獎人林育德在典禮結束後接受採訪表示:「台灣已經是一個文學獎泛濫的社會,而東華文學獎作為一個學生創作為主的文學獎,在啟蒙與延續熱情上面功不可沒;這個文學獎對我而言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文學作為一種時代精神的表率,如何能以詩人保羅‧梵樂希(Paul Valery)所說的「輕如小鳥,而不是輕如羽毛」的姿態呈現出來,或許第10屆東華文學獎能作為一種表率。 (新詩組首獎的譚凱聰同學以吉他伴奏的方式,對台下觀眾「唱」出自己的詩作) 重拾文藝氣息的頒獎典禮 第10屆東華文學獎頒獎典禮,5月19號傍晚7點在校園內舉行。可別以為這回又是唱名上台照張相就完事!東華文學獎籌備小組別有巧思,將「文學獎」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出來。新詩組首獎的譚凱聰同學以吉他伴奏的方式,對台下觀眾「唱」出自己的詩作,彷彿回到中世紀以前,吟遊詩人盛行的年代一般。散文組的部分,籌備小組改編了許俐葳同學的作品《燈籠鬼》,在光影交錯中以戲劇的形式展現出來。現場師生讚嘆連連,連難得邀請到的作家小野都開心的說:「這真的太棒了!搭火車過來東華大學很方便,以後有需要隨時歡迎來找我!」 頒獎典禮各項表演的幕後推手許子漢老師表示:「《燈籠鬼》講的是一個人人都有的集體記憶,由於這個作品在表現上較為容易,所以決定拿他來改編。」東華文學獎將戲劇與散文融合,再將音樂的元素融入詩文當中;作家陳列認為,本次頒獎典禮讓他聯想起過去的時報文學獎,讓他再次感受到主辦單位為了文學獎頒獎典禮而煞費苦心的溫暖。除了東華文學獎,本次頒獎典禮同時頒發第七屆林君鴻兒童文學獎前三名與佳作、獨幕劇的獎項,巧合的是,獨幕劇得獎人與本次文學獎總召集人吳明益同名同姓。典禮的最後,以行動內容商業模式計劃所拍攝的數則有趣短片作為結尾,讓觀眾領略另外一種媒介所生產的藝術。 大時代的精神指標 本次文學獎稿件來自40個系所,橫跨理、工、商、傳播、文學、教育等學院。文學不再是中文或外文系學生的專屬天堂,也慢慢成為各行各業都能涉足的天空。當文化所提供的意義全民都能共享,一個國家的文明才可能逐漸發展出獨有的文化氣質。以此為目標,東華文學獎雖然是大學生的文學獎,同時也是尊重文學的一個開端、重視文化塑造的一個良好典範。 更新日期:2010/05/20 10:58 黃凱昕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