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導讀】免洗竹筷,真不環保?
2009/04/26 17:50:49瀏覽11066|回應2|推薦6

  竹子可以快速採收及補充且對環境沒有衝擊,它可以每年計劃性的砍伐及能夠完全再生,不用重新種植且生產週期非常短,三~五年內即可砍伐。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抱持著這個疑問:免洗竹筷,真的不環保嗎?現在琳瑯滿目的環保筷,有很多是用塑膠製成的,環保筷的後續回收部分豈不是二次破壞?

  相對於一般樹木而言,樹木至少要幾十年才能砍伐,而竹子的生長速度比樹木還要快很多。每年生長的面積及數量是樹木的幾十倍,相對於木材資源需要更久時間。

  這就是我疑問的軸心所在-竹子是可以快速生長的植物,但是反對免洗筷的人往往拿「少一雙免洗筷,救一棵樹木」當作標語,竹子跟一般樹木不同,可有人想過這個問題?還是一味的就相信這些所謂「環保」的口號?

  竹子在大自然環境中對氧氣及二氧化碳的平衡是非常重要樹種,它可以幫助降低全球氣溫暖化的禍首-二氧化碳,能將空氣變得更清新。現在有一種用玉米提煉出來的塑膠原料(PLA)是天然澱粉製品,無毒,且可使用任何廢棄物處理方式皆不致於對於環境造成任何衝擊。也可堆肥或掩埋即可完成分解,燃燒時不會產生戴奧辛的環保新產品。反觀以竹子材料所製成的免洗竹筷,亦完全符合與PLA的環保原則,且竹子不用重新種植亦不會與人(動物)爭食,不會造成糧食短缺的危機。

  這裏提到的(PLA)材質,全名是聚乳酸(Polyactide),主要成分來源是玉米、番薯、南瓜等高澱粉質的植物。用聚乳酸技術所製成的餐具可完全取代塑膠餐具,技術更甚者如普羅美爾公司已配合長庚育成中心研發出可承受一百度以上高溫的玉米筷,且壽命與一般塑膠製品無二。這著實是很不錯的產品,然而由於原料是澱粉質,許多原料本身就是人類的主食之一,再搭配近年來生質替代能源的發展,糧食危機恐怕會再現地球。而竹子呢?除了貓熊,以竹子為主食的生物似乎不多,且竹子並不會被砍完,為什麼?且看下去。

  世界上少有植物能讓我們如此的能物盡其用,那就是竹子。有計劃的砍伐是會讓竹子越來越茂盛,越茂盛就能減更多的碳減緩地球暖化,若不去利用它還會逐漸毀滅呢!免洗竹筷除了當做餐具使用避免傳染病傳染外,在台灣中南部有許多農民會買一些竹筷做為輔助工具使用,取代過去插入土中來固定塑膠布的鐵絲,忘記拿掉就容易在耕種時刺傷腳,且不易腐化;改用竹筷後既不會傷到腳,耕地時一起攪碎到土裡腐化當肥料,還有一些花農還特地去購買竹子或回收竹筷來打成粉製成有機肥,栽培出漂亮的花卉外銷到全世界。所以免洗竹筷完全沒有環保問題,而非環保團體所謂的不環保及污名化。並非環保署所謂免洗筷要砍伐一萬多顆二十年以上的大樹,因為我們使用的是竹子而非樹木,在林林總總的驗證下,免洗竹筷應該給予鼓勵使用並頒發環保標章。

  我先聲明,這篇文章的出處是臺灣環境資源協會的留言版,暱稱林三朋的網友所述,我沒有多花時間考證內文的可信性,但是全文的觀點卻與我的疑問不謀而合。若所述為真,環保署這下可出大錯了。

  在一片環保聲浪當中,竹子是最沒有環保的問題。竹子本身是屬於多年生禾本植物,它不須要重新栽種,是一種再生資源。不像樹木砍伐之後沒栽種就沒有了,會影響到地球環境;但就竹子生長方式來說,生長過程中一定要有適當的砍伐以利生長,若沒有適度的砍伐,每年長出來的竹筍會沒有適當的生長空間,直接影響竹子的生存,甚至停止繁殖及老化造成整片竹林的毀滅。

  看到這邊我不禁倒吸一口氣,不砍反而會造成竹林毀滅?雖然我認為這誇張化了,但是竹子生長速度極快是真,不至於砍一砍就長不出來。

  在當地設廠十餘年竹子每年的產量,從來沒有因砍伐而減少,反而還逐漸增加。反觀台灣十餘年來因竹林沒適當的砍伐與管理,林像越來越差,竹子越來越小甚者產生病虫害倒致竹林逐漸的縮小毀滅。所以免洗竹筷並沒有所謂的環保問題,不但沒有環保問題還可以增加經濟效益改善山區百姓的生活,環保與經濟雙贏,何樂而不為?

  除了環保問題外,主要民眾拒絕使用竹筷的原因在於生產過程太過噁心(其實很大部分根本是網友刻意尋找的圖片在網路上四處流傳所致),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目前環保團體推行其所謂環保筷,表面上看似環保其實一點也不環保。想想看尤其是塑膠筷,大部分塑膠筷都是以美耐皿為原料(Melamine)。美耐皿學名三聚氰胺樹脂(英文MELAMI—NEWARE),一般在化工的使用是與甲醛反應形成衍生物後,再與其他樹脂反應產生美耐皿,所以可能會有甲醛殘留的問題。衛生署曾經發表美耐皿製品使用前最好用溫水泡過釋出甲醛,使用上你安心嗎?美耐皿是經由樹脂反應形成衍生物,很難再回收利用製成其產品,只能當垃圾處理;使用上也有年限,一般半年至一年必須汰舊換新,增加垃圾量及焚化時產生戴奧辛污染空氣影響身體健康。看似減少免洗竹筷的用量,但實際上是在經年累月的累積,無形中增加更多無法腐化的萬年垃圾而已。使用後需用水及清潔劑清洗,那不是更造成河川污染及水資源的浪費,若用餐巾紙或衛生紙來擦拭不就要多砍樹木,與環保團體的理念相違背。所以環保筷,真環保嗎?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根本沒有想到這個,環保筷是否是造成二次污染的元兇?且環保筷經常「單獨清潔」,也就是用了一堆水跟清潔劑、衛生紙,只為了清洗一雙環保筷。這在環保概念上的確有所違背。

  免洗竹筷除含有二氧化硫外,不會有大腸桿菌及其他細菌的問題,但因潮溼或保存不當以致於發霉者請勿使用。最近經國內某大學經長期試驗結果,美耐皿製品如有刮傷,雖經清洗仍然會殘留相當高的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增加身體健康的風險。(案:這裏沒有明確說明來源)然而免洗竹筷本身可以自然腐化分解,也可以攪碎成粉來堆肥,不會造成環境上的污染,燃燒時也不會產生戴奧辛,完全沒有環保上的問題。反觀使用餐巾紙或衛生紙來擦拭環保筷是否能擦拭乾淨不殘留大腸桿菌我們不得而知。另外免洗筷還有一個不可磨滅的功用就是避免部分傳染病相互間的傳染,也是當年為什麼要推行使用免洗筷的最大原因,讓我們免於遭受到傳染病感染的恐懼。

  竹子是由糖分、澱粉、蛋白質、水、纖維五種元素組成,所以會褐化(氧化),採用普遍使用在食品上的漂白劑二氧化硫來抑制褐化產生。其方法採煙燻方式,若完全不使用二氧化硫處理,則生產出來的筷子呈現褐色。目前不是只有免洗竹筷含有二氧化硫,其實還有許多食品含有二氧化硫,在衛生署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中就有些二氧化硫含量標準高於免洗筷或一樣標準,每天從食品中不知吃進多少二氧化硫!而筷子只是一個夾菜入口的工具,又不是整雙筷子吃進肚子裡。衛生署於民國九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2007年)頒布衛生筷檢定標準並於當年十二月一日開始實施,九十七年二月份起在海關直接抽驗,不合格就退運。有了這套標準讓業者有據可循,對消費者也是多一層保障。就像食品中的添加物防腐劑一樣,合乎標準就是OK的。

國內外相關參考資料: 國際竹子基金會: http://www.bambootechnologies.com/allabout.htm

  看到這邊,免洗筷最大的問題依舊在於二氧化硫。事實上,只要乾淨,不使用二氧化硫來漂白,民眾反而會用得更安心。至於環保問題,免洗竹筷所造成的環境公害,恐怕真的比所謂的「環保筷」要小得多,且不會造成糧食危機。若真能減緩地球暖化效應,就更神奇了。

(導讀/黃郁棋)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delaire&aid=2888889

 回應文章

文西
2018/12/20 21:17

好文章,在看這篇文章前我從未有這樣的想法
只想說我能少拿一雙免洗筷,就是做環保
卻忘了免洗筷也能有這樣的思維
幫然,如果外包裝是傳統的塑膠袋那種,我恐怕還是不拿比較好
對了,回版主,文章中提到的PLA聚乳酸
乍看之下彷彿是在做環保,說是可以被分解
但事實上卻不然,目前行政院環保署的相關宣導影片
已經說明,台灣尚未有可以處理PLA材質的分解工廠
而且PLA沒辦法像PP依樣被溶解在製
導致目前的PLA反而都要扔進焚化爐燒毀
謝謝版主,我唯一要抱怨的,只有您的文字顏色...


ting
環保衛生傻傻分不清楚
2009/12/08 17:52

其實沒有很懂

但是我想

免洗筷有的絕對缺失就是它的外包裝

不講以紙袋包裝的來講

很多市面上賣的都是塑膠袋包裝的

每人一餐用一雙就光可以產生一個塑膠袋

另外我想若是餐具為金屬製成的是不是會比較好?

再加上大多數的免洗筷都是直接當作一般垃圾丟掉

還是它是算在紙類回收

這樣我想污染到的環境會更小

黃郁棋(灰狼)(Baudelaire) 於 2009-12-09 19:38 回覆:

嗯嗯,妳說的也是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