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14 00:13:05瀏覽1415|回應0|推薦6 | |
《如何閱讀一本書》 心得感想
「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蒙田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書名取得不盡完美。閱讀,不代表就有讀通,就有讀到心坎裡﹔本書的第一章第一段開宗明義的就說了:「本書是為那些想把讀書的主要目的當作是增進理解能力的人而寫。」由此可見,讀對書,讀通書,理解書,遠比單純的「閱讀」一本書要來得重要,如果本書書名改為《如何吞整本書進肚子裡,再放出一條條金科玉律》可能會更生動些,造成的轟動也更大些。
一般而言,只要是識字有一定程度的人,基礎閱讀都是不成問題的;本書將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我想,這幾種閱讀方式並不少見,坊間有許多教導怎麼閱讀的書、雜誌,所教導的方式都類似如此;那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價值又在哪裡呢?我可以很直接了當的說:「在於介紹這些閱讀方式的”深刻度”!」你可能從小就聽別人這麼說:「讀書要先大略看過一遍,接著細讀,作些筆記,過一段時間後再迅速的看一次,會有不同的理解以及啟發!」可是,也僅止於此而已。拿本書作一個比方,你可曾見過有誰這麼說一個人閱讀的方式: 「許多人會從最初學會閱讀之後,多年一直使用「半出聲」(sub-vocalize)的方式來閱讀。此外,拍攝下來的眼睛在活動時的影片,顯示年輕或未受過訓練的閱讀者,在閱讀一行字的時候會在五六個地方發生「逗留」(fix-ate)現象。」 ~《如何閱讀一本書》 當我看到這,不禁拍案叫絕:「沒錯!沒錯!就是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發生過好幾次「逗留」現象,並且時常需要回頭尋找先前看過的地方,十分浪費時間!」這是我在別本教導如何閱讀的書中未曾發現的研究。而此書除了點出問題,也提供有趣的訓練方法給讀者,例如: 「你可以自己做這樣的訓練: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併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著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 又是一個驚奇,書中所說的方式,我壓根兒連想都沒想過。用手指圈住,除了訓練閱讀的速度外,更可以訓練專注度,而專注力一集中,理解力就自然跟著上升了!這麼說來,圈手指法(暫)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檢視閱讀是屬於一種速讀法,不要妄想在第一次閱讀就理解所有文字所要傳達的意涵,因為那會拖累閱讀的連貫性,且失去速讀的意義。 接下來,是關於「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哪四個呢?分別為: 一、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二、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三、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 理? 四、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第一個,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些什麼?通常迅速的檢視閱讀完一本書後,至少要能夠回答第一個問題。整體來說,這本書的主題是什麼?是說一個男孩碰到怪物努力奮鬥求生的故事?還是在描述一段不倫的戀情?如果你在圖書館躊躇,不知道該下手借哪些書,不妨先檢視閱讀一本書(甚至使用超越檢視閱讀的”跳躍式粗讀”),先得知此書的主題,確定有興趣再下手。 接下來,是細部的部分,作者說了些什麼?所謂細部,書上並未解釋得很清楚,我拿芥川龍之介《羅生門》中的<竹藪中>篇章作比喻:究竟殺人犯是誰?如果你不能注意到背上的箭少了幾支,盜賊身上多出了誰的護身小刀,盜賊在路上從馬匹上摔下來....等小細節,你自然無法察覺出文章所要說的「絃外之音」,進而完全猜不出殺人犯是誰。而這裡我所說的「絃外之音」,就是所謂的「作者細部說的東西」,不仔細看,是察覺不出來的;接下來,是批判本書是否有道理的部分,從這兒開始,就不只是單純的「閱讀了」,而是「吞到肚子裡後準備放出金科玉律」的部分。如果不是看得很清楚,全盤瞭解作者所要說的東西,自然無從下評斷;而就我所知,臺灣諸多學子看書只動眼動手不動腦,效率之差不說,看了以後無法下一個定論,毫無啟發可言,所以我認為,本書作者莫提默所提的第三個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最後一個,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這正是開門見山的問讀者:「你做什麼讀這本書?有任何幫助嗎?」一般人讀完一本書,被問到這類問題,因為怕給自己挫折而無中生有出許多「正面的關係」(例如說對我的人格發展頗有助益啦...等等),事實上,勇敢的說出來「這本書跟我毫無關係,看完毫無助益」也是很有意義的!因為,這意味著自己已經可以評斷出價值觀的好壞、自己需要些什麼,有時候,這種評斷比無中生有出的那些「助益」要來得更實際、更實用! 除了提問,讀者也可以嘗試主動「回答」自己所提出的東西,一邊讀書,一邊在心中不斷的論辯,這除了能加深所讀的書的印象外,更可以刺激思考,訓練頭腦的敏捷度,甚至可以想得比書中作者更為深刻。讀一本書,就像跟作者在對話,如果作些筆記(前提必須書是自己的,且捨得畫線!)更可以加深印象。所謂畫線,並不是看到覺得有意思的就畫,這會造成全書都是重點,等於沒有重點的情況。筆記又可以分三種,分別是「結構筆記(structuralnote-making)」、「概念筆記(conceptual note-making)」以及「辯證筆記(dialectical note making)」。所謂結構筆記,重點是全書的架構,而非內容,更不是細節;打個比方好了,如果今天你正在讀的一本書,是屬於「落落長」的外文翻譯學術論文,或是原文論文,若非拼命用力讀會讀不懂,則可以先作「結構筆記」,提醒自己「本書從哪裡開始是屬於什麼範疇,到哪裡又停止」。接下來是概念筆記,所謂概念筆記,顧名思義,自己心中要先有一個「概念」,然後從書中搜尋符合自己「概念」的篇章加以畫線,而通常概念筆記並非只做一本書,而會拿其他書一起做對照。接下來是辯證筆記,作這種筆記的讀者必須本身對於所讀的書有很多相關知識,拿來與作者做辯證﹔我拿自身讀書的經驗作例子,吾人昔日閱讀《芥川語錄》之時,有在如下文字旁作辯證筆記: 「知道悔改的人-擁有瞬間美好的人,隨時都會步入「無限的生命」中。我們之所以會輕易呼喚「感傷主義的神」,或許也來自於這個事實吧?」 ~《芥川語錄》 而我在上段文字旁加了些話: 「正如波特萊爾於《le Spleen de Paris》中<惡劣的玻璃匠>篇章所云,有了一秒鐘的無限快樂,永久性的懲罰又算得了什麼呢?而芥川曾說過:「人生,不及一行的波特萊爾」是否正是因為認同波特萊爾的這個理念而發出的心聲呢?」 正因為讀過相關概念的篇章,於是拿出來與眼前所看到的東西作論辯,這就是「辯證筆記」的意義。 接下來,是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分析閱讀的第一條規則,就是「必須知道你所閱讀的是哪一類的書」!從書名開始就要注意,書中的序言、目錄、標題副標題等,先搞清楚自己眼前的是哪一類的書,每一種不同類型的書,自然有它不同的讀法。知道書的類型後,還要區分這本書是屬於「實用型」還是「理論型」?你總不能用同樣的閱讀方式,分別閱讀告訴你如何從雲的形狀知道是否將會下雨的「生活大百科」和介紹羅蘭.巴特符號學的「傳播理論」。從根本上區分,此二者書籍的類型就有天壤之別,自然不能相提並論。《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是拿康德的兩本著作相比較,分別是《純粹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以及《實踐理性批判》(The Critique ofPractical Reason),前者是屬於理論型的書,而後者,就是實用型的書。 實用型或是理論型分析好後,還可以更進一步的分類,理論型的最基本可分為「歷史、科學、哲學」等,實用型亦可分類,類型則又更多更複雜了。 以上都是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簡單說來,可以有如下四個規則: (1) 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 (2) 用最簡短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些什麼。 (3) 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的綱要擬出來之後,再將各個部分的綱要也一一列出。 (4) 找出作者在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而分析閱讀的第二階段,也包括了四個規則,分別是「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這裡,特別強調字義的理解,文字是溝通的橋樑,這種符號有許多專門術語,為的就是傳達作者所要訴說的東西,而有些術語甚至語法並不是普通人一看就能明瞭的,必須查詢術語的意義、甚至前後推敲。至於要如何抓住理解重要主旨,則須知道「句子在說什麼的另外一種說法」,如此,就能夠跟作者達成共識。 分析閱讀已經不再是輕鬆閱讀的階段,因此這種閱讀法泰半拿來研究理論學術等書籍,比細讀還要細讀,除了細讀,更要解讀,解讀到自己可以拿另外一種描述方式來敘述同一件事情的程度﹔然後,讀者需要的,是「能夠虛心受教」的心。儘管你能夠反覆辯證、查詢專有術語的多重意義、確認作者的主旨,但是有些人往往會淪於「一味的反抗作者思想」的情況,這樣讀書反而像一場辯論賽,而學不到東西了。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修辭。修辭的目的,說直接些,就是為了「提高說服的可能性」。有一點書中並未提及,我要說明的是,修辭與辯證之間的關係。一個好的讀者,在讀書的時候會在腦中不斷的辯證,甚至記下辯證筆記,辯證所尋求的,是一個「真理」,而修辭,是「展示已找到的真理」,相對的,辯證仍然停留在哲學討論的階段,而修辭則進入了「實用」的階段。而修辭何以能夠說服人,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因素: 1.邏輯的(結構推理->是否嚴謹) 2.道德的(個人信譽->性格呈現) 3.情感的(感情訴求->引起共鳴) 這些書中並未提及,可算作我對於《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辯證筆記。邏輯依據的,是合理的論點,而道德的依據,則是來源的可信度。詩人艾默森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用屬於你的語言,語言代表了你。」 而情感的依據呢,則取決於是否與讀者產生共鳴。亞里斯多德的修辭學(The Rhetoric of Aristotle)對於修辭有所謂的五大圭臬: 1.創造:由特殊知識來尋找特別的因果關係引證自己的論點。 2.安排:是指表達一個主題的順序。首先需表明主題,進而呈現,以清晰的條理表達意念。 3.風格:指表達的手法,特別是隱喻手法,利用具象化的比喻來使自己的意念更容易理解。 4.記憶:運用腦中所存的文句來表達自己的意念,是為「記憶」。 5.傳遞:如同傳播,如何使對方接收自己的訊息是修辭的一個重點。一般而言,人工並不討喜。 分析閱讀總共有三個階段,前面我介紹了兩個階段,還有第三個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地評論一本書的規則。」規則如下: 一、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批評。(在你說出:「我讀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暫緩評論。) 二、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三、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至於評論的特別標準有四: 一、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二、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三、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四、證明作者的分析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關於最後這四點,前三點是表示不同意見的準則,如果你無法提出相 關的佐證,就必須同意作者的說法,或至少一部分說法。你只能因為最後一點理由,對這本書暫緩評論。 最後,我要說的,是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閱讀是有層次性的,最高層次的主題閱讀,包含了「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在內,而檢視閱讀成為了主題閱讀的一種手段(先粗略的瀏覽讀過),分析閱讀則是一種前置作業。而主題閱讀有五個步驟:一、找到相關的章節。二、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三、釐清問題。四、界定議題。其中稍微抽象點的,是「界定議題」。什麼世界定議題呢?當一個問題十分清楚,若把問題丟出來,大家都會給予不同答案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有了話題性,於是成為一個議題。簡單說來,主題閱讀的第四個步驟,就是「找出書中的話題性」。在雜誌中最容易找到話題性,而分析一個問題的時候必須客觀,否則又會很容易陷入自我辯證當中。 閱讀是有方法的,但是,讀者是否一定要每次都用這些閱讀方法讀書呢?在我看來,未必!拿情境、科幻小說而言,其中樂趣就在於「發現」,如果你「檢視閱讀」一遍,那還有什麼發現可言?分析閱讀適合的範疇更小,把小說當成學術論文來研究,似乎也有失小說原味。有些主題並不適合拿來辯證,例如一個愛情故事,有什麼好辯證的?當沉浸於纏綿悱惻的情境時,批評作者文字邏輯的錯誤、出現文物與時代背景不符,豈非焚琴煮鶴之事? 《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本好書,對於研究生或是要考研究所的大學生尤其有用,正如作者多次強調的,這是一本實用的書,一本工具書。讀者要從中尋找適合自己的篇章來使用,而非通通照單全收,話又說回來,只會照單全收的讀者,似乎也不算真正理解本書呢! _________________ 撰文/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黃郁棋 引用請先告知!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