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河傳/溫庭筠
2007/03/29 10:40:58瀏覽546|回應0|推薦8


河傳/溫庭筠

湖上,閒望。
雨蕭蕭,煙浦花橋路遙。
謝娘翠蛾愁不消。
終朝,夢魂迷晚潮。

蕩子天涯歸棹遠,
春已晚,鶯語空腸斷。
若耶溪,溪水西。
柳堤,不聞郎馬嘶。

◎詞意淺釋

湖上,閒望。雨蕭蕭,煙浦花橋路遙。
蒼茫嫻靜的湖水,一個纖纖女子的身影閑望著。春雨瀟瀟灑灑,朦朧了陌邊的小橋和遠浦。


  江南的春雨季節是非常的美麗神秘的,煙雨朦朧中,孕育了一位位多情的偉大文人。溫庭筠這一闕詞作,可以說是盡掃他給人雕金結繡,穠詞麗藻的俗名,在這闕《河傳》確實是疏宕跌至,一管淡墨韻開了江南的煙雨之美。

謝娘翠蛾愁不消。終朝,夢魂迷晚潮。
這一位美麗的歌女,眉頭上總是鎖著化不開的愁緒。每天,總是來到這湖畔眺望的,直到晚潮的到臨。


  看到「謝娘」二字,自然就知道詞中人是個歌伎,再往下看到「蕩子」,不免想起《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沒錯,這卻詞的確是脫胎自《青青河畔草》的改良煙雨版。其中「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倡家女即是歌伎,而蕩子未必是現代人說的浪蕩子,程度上有些不同,「蕩子」在古時候,是對經常遠遊在外的男子的的統稱。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蛾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鶯語空腸斷。
原來她的夫婿遊蕩在遠方外地,相隔有如天涯,她日日等著竟是歸船。春暮已深,不見歸舟,只聽得黃鶯兒的聲音,聲聲叫人難過悲苦啊。

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聞郎馬嘶。
若耶溪啊,她就走上溪水的西邊,在那道柳陌長堤上,溪上歸棹遠,柳道竟也聽不見郎馬蹤。

※若耶溪:在浙江省紹興縣。此溪又名《浣紗溪》因西施曾於此地浣紗而得名。

  夜潮漲了,春暮天色晚了,郎舟應還在天涯之外吧。順著蒼茫的湖水,小舟划上了若耶溪,西畔柳陌上,也聽不見馬蹄聲音。這樣的結詞,多麼的令人悵惋!

◎寂風隨筆

  這一闕《河傳》以湖面上迷離的雨景為背景,書寫的是蕩子不歸,思婦惆悵之意的情節。詞作以二、三、四、五、七字等句,相互穿插交織著,詠頌在嘴裡非常的有韻味,想來唱的時候,聲韻必然也是曲折宛轉。在作者的筆中,情意或斂或放,景意煙雨模糊。

  從「湖上」的閑雅景色,卻因「閑望」兩字的強調,釋放出眉鎖夢迷的望中愁情。銜接到下闕的水上望歸,以及歸棹不見,再轉堤上望歸,卻又郎馬不嘶,溫庭筠在這闕「湖上」確實做到了跌宕中層次分明,寄情處纏綿感人,詠讀間逸揚婉轉,從複雜的詞韻變化中,我們也能輕易的感受到作者運筆下的無限幽思。

  《河傳》詞作的字數五十一至五十五不等,句式差異大,仄平換協韻,用韻各家有異,但是此調以失傳。《河傳》之名始於隋朝,相傳是隋煬帝由江都時所作,聲韻悲切,可惜已失傳,又無標準版本格律,習作甚難揣摩。如今只存在下方簡介的填詞韻律格,原調已不復聽聞。嘆惜!

  其實今人習詞,如果只一昧的照格律填,雖可博得詞律工整美名,其中差之千里處,甚是可惜。「唐宋」詞本來就是聲韻美學的一部分,每每看到「此本無別作可校,習者宜從之」之句,都感覺甚是可笑。「詞」即古唱,填者筆工再工整精準,套上了譜,也未必協調好聽好唱,爲了歌韻及聲韻的協調,出律有時是必要的。即便是押韻,詞作的押韻也比詩作的押韻寬鬆許多。因為,我們要寫的不是近體詩,不是新詩,而是貨真價實的古代「歌詞」,首要協調的是譜,次之才是「詞牌律」。不識「音律」,強求「詞律」未免捨本逐末了。

其次看到「因詞甚鄙俚,難以入譜參校」這句,也令人生氣,至於這段話,就留待以後有機會再談吧,今日話多了。

◎詞人簡介

溫庭筠,原名歧,字飛卿(?~866)太原(今屬山西省)人。才思敏捷,相傳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叉。
溫庭筠的仕途甚不得意。徐商震襄陽,屬為巡官,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商罷相,貶為方城尉。

《花間集》裏稱他為溫助教。《新唐書》本傳說他「能逐弦吹之音,為惻艷之詞。」說明了他的詞風穠艷,詞藻華麗,尊他為花間詞人之祖,開五代、宋詞之盛。著作有《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均已散佚。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詞存《花間集》、《金奩集》中,近代有王國為編輯《金荃集》一卷。

◎詞牌簡介

河 傳:《河傳》之名,始于隋代,其詞則創自溫庭筠。變體頗多,《花間集》所載唐詞,句讀韻葉,約計三體。

前後段兩仄兩平四換韻者,如溫庭筠「湖上」詞以下十五首是也,韋莊詞名《怨王孫》,宋人多從之,歐陽修詞注越調。張先詞有「海宇,稱慶,與天同」因而更名《慶同天》。李清照詞有「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故名《月照梨花》。

另有前段仄韻。後段仄韻、平韻者,如孫光憲「風颭」詞以下五首是也,除外宋詞無填此調者。

再有前後段皆仄韻者,如張泌「渺莽」詞以下七首是也,宋詞亦從之,《樂章集》注仙呂調,因徐昌圖詞有「秋光滿目」更名《秋光滿目》。

據宋王灼《碧雞漫志》雲:《河傳》唐曲,今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前段仄韻,後段平韻;其一屬無射宮,即《怨王孫》曲;外又有越調、仙呂調兩曲。

◎寂風習作

河 傳/夢筆聿情

夢筆。行逸。
聿情詩。閑卻寒舍誰知。
風寂人靜望月移。
竹籬。豌花著枯枝。
   
蕩子猶在青山路。
磨心處。今世無舟渡。
繫微風。訴離衷。
長虹。與君雲外逢。

2007/1/21 寂風手札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000138&aid=85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