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子道德經》第 4 至第 7 章註譯~0727
2012/07/27 02:26:33瀏覽3403|回應3|推薦54

《老子道德經》第 4 至第 7 章註譯~

 .....雁南飛/2012. 0727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吾不知其誰之子,像帝之先。

成語熟語: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註解:

 道沖而用之:沖,虛空也;古文作盅,器虛之意。道沖,道之本體虛空;而用之,而以「無」〈混沌虛無〉為用。

 淵兮,似萬物之宗:淵,喻道如深淵。淵兮,深邃不可測也。宗,本也,宗主也;意指根源。

 湛兮,似或存:湛,謂沉沒、隱沒也。湛兮,隱沒無所形也。或,常也;或存,常存於宇內天地也。

 或不盈:或,常也;盈,此處謂〈道之作用〉窮盡。或不盈,常無窮盡也。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經考證此四句重見於第五十六章,在本章應為衍文。

 像帝之先:帝,喻天地。像帝之先,謂道似存在於天地創造之前。 

譯文:

 道之本體空虛無形,其大能卻無窮無盡。

 道如深淵深奧不可測呀,像是萬物的根本源始。道體隱沒無所形態,而常存於宇內天地之間。

 《收斂造物之銳氣,擺脫紛擾之迷惑;融合於生命之光,認同於塵土之相。》

 我不知道「道」是如何產生的,而它似乎存在於上帝創造天地之前。

道教中的老子~三清之太上老君〈維基〉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成語熟語: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註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結草紮成狗形,古巫祝用之祭品;喻無識之物。以萬物為芻狗,視萬物為無識之芻狗,引喻任憑天地萬物自然成長。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此處指一國之君王。以百姓為芻狗,視百姓為無識之芻狗,引喻國君以無為之治愛養萬民,任憑淳樸百姓自然發展。

 其猶橐龠乎:橐龠,古之冶鐵器具,猶今之風箱。此處喻天地之間如中空之風箱,巨大且包容並蓄,自然鼓風煽火生風不已。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不屈,無止盡也;虛而不屈,萬物虛空而氣流不盡。動,生氣蓬勃也;動而愈出,道愈鼓動起風則其用益生生不息。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多言,籲法令如牛毛;數窮,喻謀策無數而計窮也。守中,古「中」字通「沖」;守中即守住謙沖虛靜、無為而治之道。

譯文:

 天地大公無私覆載萬物,視萬物為祭祀用無識之芻狗,任憑天地萬物自然成長。

 人君大公無私愛養萬民,視百姓為祭祀用無識之芻狗,任憑淳樸百姓自然發展。

 天地之間,宛如一座包容並蓄的中空風箱,虛空而永不窮竭,越鼓動則其用越生生不息。

 法令多如牛毛必有失,謀策縱然無數必計窮;何如守住謙沖虛靜、無為而治之道為上策?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成語熟語: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註解:

 谷神不死:谷神,道之別稱。不死,無窮盡也。此處之死,引喻止盡。

 玄牝:玄,陽也;牝,母也。玄牝,生之所自;猶言衍生萬物之母體。

 天地根:根,根源也。天地根,天地萬物生成之根源。

 綿綿若存:綿綿,綿長不絕貌;若存,存乎其中不可見也。

 用之不勤:不勤,即不盡。用之不勤,謂道之功用,生成萬物而邈無窮盡。

譯文:

 幽悠無形之道,永恆無窮盡;乃宇宙衍生萬物之母體。

 這個母體的生出之門,便是天地生成萬物之根源。

 道綿長不絕,宛若存在幽冥之中而不可見;故道之功用,生成萬物而邈無窮盡。

老子〈維基分享〉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成語熟語:

 「天長地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註解:

 天長地久:謂長而且久,時無止盡;喻宇宙之永恆無窮盡也。

 以其不自生:以其無私無欲。生養萬物,而不看重己之生存。

 故能長生:長生,不死,猶言長存永壽。故能長生,所以能長存永壽而不滅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聖人,此處國之君。後其身,先以為人也,喻無私;而身先,謂反而能成就其所私德之事功。按,私德猶聲名、德望。

 外其身而身存:外其身,為人而不為己也,猶言自身死生置之度外,亦喻無私也;而身存,喻反而能保全其所私德之利益。

 非以其無私邪:非,猶言豈非,難道不是。非以其無私邪?謂不正是由於他的大公無私,反而成全了他的私德嗎?

譯文:

 天長而且久,時無止盡;而天地之所以能長久,乃因其無私無欲。生養萬物,而不看重己之生存,所以能長存永壽而不滅。

 同理,國君把自己的私德置於最後,他反而能成就其所私德之事功;把自身死生置之度外,他反而能保全其所私德之利益。

 這不正是由於國君效法天地的大公無私,反而成全了他的治國私德事功與利益嗎?

附按:

 關於老子學說概要,請參閱《老子學說的思想體系略說》: 

 http://blog.udn.com/Axeman/6629569

推薦參考下列《老子》譯解版本:

 一、《老子章句淺釋》/劉瑞符  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二、《老子讀本》/林翠萍  註譯/漢風出版社。

 三、《新譯老子讀本》/余培林  註譯/三民書局。

 四、《新譯老子想爾注》/顧寶田、張忠利  註譯/三民書局。

 五、《道德經句解》/李易儒  註釋/易儒出版社。

 六、《老子道德經/憨山註》/憨山大師 著/報佛恩網。

 七、《老子新註新譯》/陳鼓應  註譯/台灣商務印書館。

 八、《老子新校》/鄭良樹  編著/台灣學生書局。

 九、《解讀老子》/傅佩榮  編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十、《太上真言:道德經》/李華  編著/三清道學出版社。

老子騎牛圖〈中國百科〉

= = = = = = = = = = = =

老子小傳:

 來源: http://book.bfnn.org/books2/1731.htm

 按史記:老子者,楚苦(音怙)縣厲(音賴)鄉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諡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亦云柱下史)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

 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蓬累,篛笠也。首戴之而行,言無車蓋也。)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耶!」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遂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

 老子生周定王三年,母孕八十年而生。生而皓首,故稱老子。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6671454

 回應文章

蘭若花仙子(祈世界和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美哉~~
2012/07/30 23:05

 

道之本體空虛無形 其大能卻無窮無盡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Axeman) 於 2012-07-31 01:50 回覆:

道之本體空虛無形  其大能卻無窮無盡..... 解釋得好!

簡扼明瞭,僅一句話便足以將《老子道德經》第四章全篇之意旨概括表達之。

謝謝您。


蘭若花仙子(祈世界和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無.......無上至高
2012/07/30 22:57

前輩都自說老花眼 發文還如此用心

 實為一種定力之修持  令人感佩

~~

自己很喜歡 老子的自然之道

好個無    真是無量無邊

來此受益良多 感嗯善心分享

回饋依下 辛苦了~~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Axeman) 於 2012-07-31 01:43 回覆:

抱歉!這幾天暑熱腸胃不適〔輕度腹瀉〕,仍照忙家務;

又需抽空上網為新文章尋蒐集相關資料參考,無暇進入部落格,以致很晚才回復。

前輩都自說老花眼  發文還如此用心..... 慚愧,正因老花眼,所以貼文慢了些,以免出現舛錯文字;想馬虎不用心也不行,唯恐貽笑大方矣。

好個無  真是無量無邊..... 正是「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之簡明意義!謝謝您指點出來。

感謝您回應指教!因身體稍虛弱復忙碌,怠慢處請見諒。 謝謝


曉蘋老師(漂浮在異度空間的畫境秘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無窮無盡的能量
2012/07/28 15:23

道之本體空虛無形

   其大能卻無窮無盡

所以人當法自然

順應自然

自然便蘊蓄著無窮無盡的能量........

雁~《諸神的戰車~地外飛行器?》(Axeman) 於 2012-07-28 20:22 回覆:

推輪椅陪岳母散步,回來因暑熱不適昏睡,拖晚了回復。

曉蘋老師學識豐富,必深諳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也。

是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進而「夫唯不爭,故無尤。」矣。

所言「道之本體空虛無形,其大能卻無窮無盡。」甚是。

謝謝您的回應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