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22年1月8日博城讀書會《孿生》讀後感
2022/01/09 06:32:03瀏覽674|回應1|推薦38

2022年1月8日博城讀書會《孿生》讀後感

圖二:作者吳鈞堯先生 (右;2018年9月17日攝)

博城讀書會會員於12月閲讀《孿生》,該書作者是吳鈞堯,2016年由遠景出版社出版。1月8日分享讀後感,以下是會員的讀後心得。

龔則韞

作者吳鈞堯是台灣中生代名作家。1967年出生金門黃果山,十二歲隨父母遷居臺北,中山大學財管系畢業,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小説獎;梁實秋、教育部等散文獎。《神的聲音》獲得九歌出版社「年度小說獎」;2015、2012年獲得五四文藝獎章(教育類與小説創作);著有小説集《女孩們經常被告知》、《火殤世紀》、《遺神》等,散文集《荒言》、《熱地圖》、《回憶打著大大的糖果結》、《重慶潮汐》。繪本著作《三位樹朋友》、獲國家出版獎,入圍香港豐子愷兒童圖書獎前十強;《火殤世紀》獲2011年臺北國際書展小説類十大好書,第三十五屆新聞局圖書類文學創作金鼎獎。

《孿生》的内容包括吳可端、吳可莊、吳建軍三兄弟,大哥和二哥出生後即夭折,老三則是作者本人。内容書寫大哥20世紀進入南洋大山,穿越到中國古代,認識了漣漪、應龍、刑天、朦雙氏一族,聯袂尋找建木走天梯,爲了大哥在天梯上可以看到吳父、吳母;朦雙氏一族因爲兄妹結婚被打入凡間變成雌雄同體,可以迅速繁殖,藉著天梯可以回天家。二哥為尋找大哥,乘船南下南洋,往新加坡途中遇大霧和海盜,穿越到遠古世界,遇見炎帝和蜀鹿。老三則是活在現代,以作者的實際經歷描述金門、台灣。作者囘金門與堂嫂在老宅見到騎龍大哥、跨虎二哥、被殺佩佩的魂魄,作者叫大哥......二哥......;堂嫂叫阿弟,阿弟,對面回音阿母......阿母。」(見人間門,第304頁)作者和堂嫂的聲聲呼喚帶回的慰藉做爲經,捕捉老大和老二的神話幻化經歷為緯,呈現了瑰麗、奇誕、迷幻,映照人類社會的暴力、征服、破壞、再生、救贖等輪回。行文間隙藏滿給讀者的挑戰,主張不語怪力亂神的群衆恐已將其束之高閣。本書是鈞堯爲紀念大哥和二哥及解開自己心結,也爲父母的心結和堂嫂的佩佩而寫。

我有幸數年前認識鈞堯,他的文筆令我驚艷,内容創作更是獨特,家父是福建閩南人,年幼時常去廈門看望居住當地的四叔(我的四叔公,美男子,在臺北時家父常帶我拜訪他和嬸婆,都已故去),廈門與金門,坐船只要四十分鐘,彼此肉眼可以遙遙相望,語言一樣,諸多習俗都是大同小異,因此人不親土親,拉近他和我的距離。鈞堯筆下的廟宇文化和青鳥填海及粉餅丟給七媽祖,還有神明辦醮的盛大熱鬧場景以及其母聼香的本事,都栩栩如生,引發我的共鳴。這本書的内容新奇有趣,引用《山海經》和《淮南子》的故事和大哥及二哥的連接開拓我創作的眼界。

鈞堯説:世間情,常見孿生。光與暗,科學與神話,乃至於生、死,看似道不同,確屬生命的合謀、圓滿的皈依。

我説:還有黑與白,貧與富,飢與飽,樂與悲,前與後,透明與固實、民主與專制、男與女、氣質與粗俗,宇宙與負宇宙、黑洞與負黑洞等等,每一個字,每一件事,都有它的相反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天體學已經證明負宇宙和負黑洞的存在。

鈞堯或許受到馬爾奎斯爲首的拉丁荒誕爆炸文學的影響,寫成了這本中國式的荒誕爆炸小説,與莫言諾獎作品的風格接近。

我個人最欣賞的是他的散文集《回憶打著大大的糖果結》,2018年由九歌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内容是台灣、金門交叉,他曾是奶爸,所以主角是父子互動,非常溫馨、溫潤,也非常親民,文筆優美典雅,也細細介紹家族的脈理與金門風俗,筆觸常流出如山父愛,使我非常想念已仙逝的家父。

羅正瑜

十二月读的是吴钧尧所著的“孪生”。作者出生于金门昔果山,于十二岁迁往台北,在那儿读书,工作,成家立业。然而他并没有忘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父老乡亲。本书像是他的自传,描写了吴家三兄弟各自截然不同的经历。大哥吴可端下番到南洋寻找机会,却进入大山迷失在远古中,遇见黄帝与刑天等。二哥吴可庄坐船去寻找哥哥,却因为船只失事迷失小岛,也进入了远古的“南方”,遇见了炎帝与蜀鹿等。弟弟吴建军(作者自己)在童年与父母迁往台北生活。

 三个不同的世界 - 山海经中的神怪世界,金门岛上田园牧歌和战火纷飞,以及台北现代生活的纷纷扰扰,在作者的笔下交织在一起,让人感觉似真似幻。最后弟弟发现两个哥哥其实都是出生不久即因为金门岛上缺医少药而死去,这个悲惨的经历差点让他母亲自寻短见。所以我想“孪生”指的是弟弟如同和两个哥哥同胞而生,一个人代替三兄弟活这一辈子。

吳怡芳

這是一本很奇特的書,作者即故事主角,他以自傳方式敘述父祖輩本出生於金門故鄕,隨後因為局勢使然金門成為台灣和大陸對抗的最前線,作者/主角十二歲時一家人為避長期身處危險戰地而和多數鄕人一樣渡台海遷居台灣。作者對生長於戰地金門的敍述是寫實的,他成長後多次回金門探訪故居和親人的部分也是最真實的懷鄕。

但故事又一分而三,另一部分講主角的大哥渡海到了中國上古時期,遇到山海經中提到的一些神獸和異人。另一部分又是二哥渡海尋兄,也進入了上古時期遇到了伏羲等神人神獸的種種傳奇性故事。全書如此三分頗令人好奇,不知作者將帶讀者至於何境。

最後兩位哥哥在書中會合了,他們與眾神人、神獸努力同爬天梯,一心只為可抵達天庭以求個人心願的達成!而主角個人生命中最不能忘懷的似是他小時在金門島上小村一隅成長中的所見所識,和終於知道他前面有過兩個夭折的哥哥,那早他而逝、不曾有過名字的兩個哥哥卻對他母親和他個人有了至深的影響。

整本書就是經由作者的自由冥想,把自身的現實經驗和中囯上古半真半神話的傳奇結合在一起,不時藉題發揮以古喻今一番。這是一本可由讀者自行發揮想像和解讀的書,正如139頁中作者所寫:「炎帝(伏羲)思考几天几夜,驀然了悟,萬獸萬物無疑是上天派遣的神,他們以獸、草木、岩石、流水等面貌呈現,他們成為一則隱喻 ,供後人有心探掘。」

我對此書更感興趣的有三點,一是對上古神話沒有研究過的我因此引發我上網查訊所有書中神獸神人的資訊,才知道作者不是憑空杜撰出那些怪異的名字,而真是由山海經或中國古典傳奇中取來用之的!

第二點是家父和作者有類似的童年經驗,家父自長姊之後他父母連續生養的幾個哥哥都夭折,因此家父出生後就被當作女孩養,頸戴女孩項鍊,令他一直感覺尷尬,又必須從小改認伯母為娘,反而稱呼自己親母為「伯娘」,終於「瞞過天公」養大成人!

第三點就是我個人對金門有一種不可割捨的感情。我有一位在他剛上初中就隨家父母在1949年由大陸遷入台灣的小舅舅,他在陸軍官校畢業後被派至比金門島更小又更近福建的大擔島任排長。一次帶士兵在小島海邊巡防,他正回頭警告大家小心,他自己反而誤觸地雷以身殉職。不數年我上大學,參加了暑期金門戰鬥營,和同學搭軍艦渡海峽至金門的料羅灣上岸,參觀了不少名景和戰地措施,如太武山、地下坑道、和花崗岩中鑿出的擎天廳等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搭上登陸艇在金門外海一遊,親見小舅殉國的大擔島,一時流淚感觸不已!所以讀吳鈞堯「孿生」一書時,他對故鄉寫實的描述部分最激起我無限的熟悉和感慨!

董汝瑰

「孿生」的作者吳鈞堯以古書為題材,將中國遠古的神話,用現代的時空地點,他的老家金門昔果山及南洋,讓兩位早夭的哥哥在書中重生,並為哥哥們取名吳可端及吳可莊,編织了一個個充滿神奇幻想的故事。在他的筆下,時空循迴錯置,兩兄弟成為穿梭於古今、活躍周旋於「山海經」中的人物,令我覺得好像在讀西遊記一般。但作者時而穿插入現代發生在他周遭環境的人與事,隱喻著時空雖有不同,但人的感情與親情是古今皆然的。

我相信寫作有抒情及撫慰心靈、療癒傷痛的作用,失去兒女是家中父母的遺憾!他藉著寫炎帝失去小女兒的傷懷,表達了作者家中類似的經歷:古書中,炎帝以醫治精衞鳥(炎帝女兒的轉生),來彌補對生老病死的遺憾。

又如:「可莊將炎帝溫厚能醫百病的掌心,貼著生病的小堂弟的額頭,拂過天庭,小堂弟就睡著了⋯⋯」,這不正是寫出了吳家在失去生病孩子的時刻所需求的幫助及慰藉嗎?字裡行間,處處可見作者的悲憫之心,撫慰著人間的無奈。

作者用炎帝及黃帝的故事提醒我們,身為中華民族的後裔,我們都是炎黃子孫。而生長在台海之間的戰場金門,吳鈞堯更有深刻的感受:本是同根同源,相煎何需太急?

他對台灣政界的不滿,似乎也在「觀音痣」一文中提到了:「孫運璿與台灣的命運,令人感到領導者的重要及影響力。」孫運𤪓那一輩的人是受過戰爭洗禮的國家精英,卻因健康問題而不能繼續在政壇發展,令人惋惜。而下一代的我們是在安逸中成長的,台灣近年來「去中國化」的洗腦運動,令人失望與擔憂!而中國目前的領導人及多數人民都是經歷了各種運動及飢荒浩劫後勝出的一輩。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國在80年代改革開放後,迎頭趕上了歐美,讓世界看到了炎黃子孫是一個有堅忍毅力和勤檢智慧的偉大民族!

(2022年1月9日抄錄)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75a2043d&aid=171195411

 回應文章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安 再謝
2022/01/13 11:41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有頭有尾就好 中間是過場~

謝謝Bluebird 的賞析 願仁者 2022 文思泉湧 智慧化成創作 文采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