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佛教"宗派"略述
2024/04/21 11:56:54瀏覽84|回應0|推薦0

中國佛教"宗派"略述(象山慶24.4.21)

韓煥忠<佛教中國化形式內容>

      一、佛教中國化表現:譯經、格義、判教、創宗、定祖順序生起,是佛教中國化縱向演進深入發展,並保證在佛教軌道上運行而不化除、消彌其特徵。

    譯經:佛教傳入中國起點。為了便於漢人對佛教經典理解接受,早期譯籍中充滿了黃老道家名辭、概念術語,比附為黃老道術,以至楚王劉英人將黃帝老子浮屠並祠了。

    格義:中國學者研究講說佛教經典,為便於理解,用老莊玄學名辭術語,比附佛教名相概念。這種簡單而機械對比,不免於歧解誤讀印度佛經;也因此,翻譯經典在漢語中有了意義,及生活上影響,以此嫁接而植根於中國,促成了中國佛教理論興盛繁榮。

    判教:中國佛學者對經典研究理解提高之後,總結對譯經格義成就。判教者是中國義學高僧,浸潤於中國文化,又有深厚佛學素養,能自覺選擇、消化、吸收外來佛教。《涅槃》《華嚴》佛經最受中國佛教界尊崇,佛性常住、眾生悉有,圓融無礙、重重無盡理論為中國佛教界所接受,並成了許多有影響學派,創立了「天台、華嚴」博大精深的教理體系。

    創宗以某位高僧為中心,共弘其判教所推崇經典理論,並結合寺院經濟,而自成體系僧團。智者、賢首講經說法曾得統治者支持,建立了可觀寺院。宗派有著共同經濟、一致判教,若違背了,甚至逐出師門,如慧苑「變五教為四教」被澄觀判為異系,以神秀不能「單刀直入」而被神會斥為旁流,智圓判《起信論》為圓教而被知禮歸入山外。

    定祖:勘定宗派的傳承譜系,以此為僧團尊卑親疏。確立本土高僧為教內楷模、權威文本。這是中國宗法對佛教僧團影響;判教所建構教理一致性,有了世俗血脈相承,而師徒、同門為該宗派之權力承繼依據,出世僧團有了家庭形式。天台九祖,華嚴五祖,禪宗六代……,是歷史追述推尊,而後世系排定,則有實質意義。各種子孫廟堂遍布於中國名山勝水、通都大邑,佛教(經典、義理、組織)有了中國化,在社會生活、民情風俗、文化藝術、思想學術無所不在,為中國傳統文化組成部分。

    二、佛教中國化實質內容:心性化、信仰化、世俗化 

--------------------------------------------------------------------------

藍日昌,<宗派燈統--論隋唐佛教宗派觀念發展>

    宗派觀念形成:1.群己意識--我/立場不同義理爭衡;2.代傳一人,確立傳法權威;3.己宗正統性殊勝性

宗派成立條件:1.立宗派教主;2.祖師指立傳法弟子;3.獨樹一格儀式教義;4.宗派界限:轉入他宗行為。

隋唐僧傳:1.天臺智顗、賢首法藏、慈恩玄奘未必有創宗心;2.宗派傳承鬆散;3.祖師傳什麼給下任廟產心法祖師一生心得已筆於書,任何弟子皆可閱讀,其他論敵可觀覽並駁斥--除了禪學難以言宣心法外;4.祖師有權決定繼法公開祕密眾弟子們承認若有弟子不服師說、轉向他師,如何處理?5.唐著作僧傳中為何不見宗派歸屬論辯?6.宗派說定稿於南宋末日僧凝然(1240~1321)《八宗綱要》,點出三論、法相、華嚴、律、成實、俱舍、天臺、真言八宗說,是否適用於論述唐朝有宗派觀念在隋唐是宋人

宗派特點,1.群己分,而唐人僧徒群己觀念不強;2.道統上正偽分、群己宗派說,乃宋人提出;3.宗派譜系宗祖,是後人所認定,且不必有直接師承;4.譜系可中斷百年久,後人再接續;5.宗派興盛學派盛衰,無必然關系,如法相宗雖不久,但宋初,北方仍研究唯識經論;又天臺宗於唐不盛,但《法華經》探討是當時顯學,天臺止觀影響賢首法藏;6.代傳一人說,創於荷澤神會,不是共通觀念。宗派觀念為「道統」說翻版,宋人區別儒、佛、道不同,於華、夷辨,宋僧乃藉以區分佛教團體。

隋唐各家發展,是波瀾壯濶、複雜交錯,「宗派」界定不足以呈現全貌。「入主出奴」門戶見,只能用在宋代釋子,其目在繫一家「正統」,因道統爭,才重「宗派」區別要,宗派是後人向上追溯,初始於中唐,大成於宋代,因此,宗派及傳承,不是歷史性構成。

--------------------------------------------------------------------------

    中國大乘八宗是在面對印度各學派經論下思考整體佛法,將歷時譯出佛典壓縮成同時並立平面,用判教安置各類佛典教理淺深偏圓,抉擇佛理最高標準,開出對整體佛法特殊詮解。中國宗派形成發展,是對印度經論消化、吸收、融貫演化,有印度佛教的義理淵源,亦有中國祖師思行創發。印順法師佛法傳入中國,中國學承受而修學,發皇,貫通,各抒所得,師資授受而宗派漸以形成。其中直承印度,完成通變於中國。至隋唐時,中國佛教躋於無比隆盛,而宗派亦於斯時造其極致。

      中國各個宗派所依據核心經論不同,亦有其時間地域的佛教文化差異,還有創宗祖師個人特殊學思因緣,開展宗派教學體系有異,可異中求同,還要見其異。三論宗重於論,傳到南方較早,近於羅什所傳。天臺宗南傳遲了些,受北方真常唯心大乘的熏染較深。中國祖師鑽研經論,承繼師,取捨裁成自家獨到教學體系,或重性空,或重真常;偏教理,兼觀行,各有因緣。印順法師

佛法是一味同源,是多方適應。在適應不同民族,不同環境,不同時代中,發展為似乎非常不同形態。然如發展傾向,發展規律;演變中內在聯結,外界適應去研求,會:世界不同形態的佛教,是可以溝通,可以合作。如通泛說,各有他特點、缺點,應站在平等的立場,尊真理而捨短長。這才能日進於高明,而更近於佛陀真實,契合如來本懷。」

中國本無八宗分派,是日本所傳,先分十三,後併為八。這些「宗派」創立,源於印度經論教理實踐。其中較為中國佛教徒修持,契合中國文化,天台、華嚴義理宏博、融貫該綜,禪宗、淨土簡易平實、修證直捷。他如三論唯識亦義理廣深,律宗密宗以教理支撐戒律儀軌。真空(般若/緣起皆空)向妙有(涅槃/佛性本有),乃中國(儒)化佛學趨勢,最終成立了四大宗:

    華嚴-貴族-真如- 天臺-:平民-性惡-

印度佛學繼承:

    三論空-唯識有,通行-私授

中國佛教立基於真常唯心論,佛性如來藏縱高妙,不了空性易執為實有,陷入梵我思惟。禪宗淨土宗,成立於中國,為最簡易實行學派。台、賢、禪、淨,是中國大乘佛教。智對一切教法,活潑應用,以導人修行。天臺、賢首,稱為教下,是禪出教」,止觀並重,融貫了經論領解修行體驗。天台依經統論,華嚴藉論解經。北方禪師,受南中國精神陶冶。起初修持,「不依他教」而以經印心。後來「不依文教」,「不立文字」,專經驗,自稱教外別傳,獨得佛法心髓,反樸歸真,直趣修證。簡易、清新,強毅禪風,難以估計力量!而越後來越簡單,僅看一句話頭。門庭狹小,孤陋寡聞,空腹高心,一無所知。不達於禪宗,荒廢了教律。包尉宏<印順導師對中國佛教特見略探──以〈中國佛教史略〉為主>

--------------------------------------------------------------------------

佛教概述

    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分支,分別自稱為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這三大分支下,又分成眾多各種。這三個主要分支,有對教理不同理解修行方式不同,又形成有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顯教密教,難行道易行道的劃分

    上座部大乘:現存佛教最基本兩大派別。這個劃分被貶低小乘傳統佛教與大乘劃分混同。被貶低小乘傳統佛教與大乘劃分,部派大乘是歷史的劃分,源於教理修行方式不同。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藏傳大乘。有些大乘信奉上座部「小乘佛教」,上座部認為「大乘」「小乘」不是佛陀親說的。始於「菩薩乘」,稱為「大乘」。後來,「小乘」才被創造,成對比,但早期經典中罕見。此外,「小乘」定義模糊,最初被指稱的近於「法有我無,法體實有,後來上座部大乘關於諸法特性不同。有些大乘信奉者稱上座部佛教只有聲聞乘修行方式,但《巴厘三藏》中包含了聲聞菩提、辟支菩提、三藐三菩提(佛菩提)。

     顯教密教:大乘佛教後期,吸收了印度傳統婆羅門教理論方法,發展出密乘,也稱金剛乘。認為其他教法都是如來「方便」,而本派是如來所宣「真實密意」,不輕示人,需秘密傳授,其他「顯教」。藏傳顯密雙修今天主流,常中國密一談。

    難行道易行道:漢傳佛教淨土宗認為,在所有修行法門,淨土門可藉由阿彌陀佛宏大願力,臨終接引,往生極樂,直到成佛,是最簡單、順利、穩妥;易行道,其他難行道。 

----------------------------------------------------------------------------

    佛教傳入漢地本土化,演成對教義、經典儀軌不同解釋、定義而成主要派,共有十。大致起於清末楊仁山整理日.凝然《八綱要鈔》,但有應分11家、13家。十宗之外另有毗曇地論攝論涅槃

部派二宗

    俱舍:小乘有,毗曇演變。唐以後衰敗,在日本延續至今。

    成實:小乘空,三論聯繫,兼顧大小乘綜合。日本「南都六一。

--------------------------------------------------------------------------

大乘八宗:貧方便,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義理組織天臺

    佛說一切法門中,獨尊某一法門為主,並以此統攝其餘所有法門之教義體系及教團組織,即稱為「宗」,也稱「宗派」。教理上完整之宗派,須有名稱、教判、經典、法脈。宗:獨尊性、統攝性、體系性。中國佛教以宗派為主,宗派就是讓我們選擇某一個法門來專修。大乘佛法中,能派上用場,實修的宗派不多,只禪、密、淨三宗。禪、密要有過人的稟賦,明師、機緣、福慧資糧,缺一不可,是「難行道」。

--------------------------------------------------------------------------

天臺:發源於光州大蘇山淨居寺,創始人智顗常駐浙江天臺山法,故稱天臺。以《妙法蓮華經其根本依據,在朝鮮半島日本傳習甚多。鳩摩羅什法華經(化他—受持、讀誦、書寫、為他人說)大智度論》、《中論(自行—歸命龍樹)依據,吸收了印度、中國各派思想,組織而成體系,總結了以前各派教義,精密調整,「教觀」並重,展示了中國獨創大乘。

智顗(538~597)東土()釋迦,大蘇開悟(法華三昧前方便),隱居天台山(華頂再悟退而結網10,出以化眾)—迹(1-14)本(15-28)、會三歸一(體)、開權顯實()五重玄義(-辨體-明宗-論用-判教),四意消文(因緣.約教.本迹.觀心[1])

       灌頂(561~632):創宗(國清寺+玉泉寺)

        玉泉系--轉依他宗:弘景.惠真(律)、普寂(禪)、一行(密)承遠.法照(淨)

       湛然(711~782):中興(科文、註釋、縮寫本)—

無情有性:據《大乘起信論》「真如緣起」,山川、草木、大地、牆壁、瓦石無情,亦具佛性。金剛錍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真如是萬法,由隨緣萬物由真如隨緣所生,亦體現一心、本覺:「無情無佛性,豈非萬法無真如耶萬法稱,寧隔於纖塵,真如體,何專於彼我

<始終心要>夫三諦,天然性德。中諦,統一切法;真諦,泯一切法;俗諦 ,立一切法。舉一三,非前後。含生本具,非造作所得。 悲夫!祕藏不顯,蓋三惑所覆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 然茲三惑,乃體上虛妄。 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平慧中,無自 他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能返。」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空觀,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破塵沙惑,證道種 智,成解脫德。中觀,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非異時。天然理,具諸法 。 然此三諦,性自爾;迷茲三諦,轉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觀,觀成證乎三 智,智成成乎三德。從因至果,非漸修;說次第,理非次第。大綱如 此,網目可尋。

<十不二門>更以十門收攝十妙。何為實施權不二而二,開權顯實二而不二,……色心、內外、修性、因果、染淨、依正、自他、三業、權實、受潤第一境妙立名第二/第三智行立名第四從位立名第五/第六/第七感應神通立名第八/第九說法立名第十眷屬利益立名

   末法1067~568BC(正)-~432AD(像)-~1043(末)

   五時:華嚴、阿含、方等時、般若、法華涅槃

   八教:「化」頓、漸、密、不定;「化」藏、通、別、圓(諸法無礙,事理圓融)。

   三觀:空(一切智)、假(道種智)、中(一切種智),可於一心中得,「一心三觀(智)」。

   三諦:真、俗、中,舉一三,三而常一,圓融無礙。

   圓頓止觀修止觀,不漸次從淺至深,而由初直緣純一實相。

   一念三千:一念,一心,起心動念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每一法界又攝具其他,成百法界。一切法,皆有真如實相十如是」,百法界各具十如成千如。千如法界每一如含攝「三世間」,成三千,一切法總稱。

        性具善惡眾生本有乃「性善、性惡」;後天行為所生「修善、修惡」佛斷修惡存性惡,受慈善根力薰習,可至阿鼻地獄教化眾生一闡提斷修善而存性善,遇緣得發善。

: 1.即佛:凡夫位(一切眾生,雖輪迴六道,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2.名字即佛:凡夫位(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可成佛)3.觀行即佛:外凡位(解知名字,依教修觀,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觀明了,理慧相應)4.相似即佛:內凡位(圓教十信位 [藏教四聖位: 聲聞、緣覺、菩薩、(假)佛])5.分證即佛: 圓教菩薩位 (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6.究竟即佛:圓教 妙覺 究竟佛

    真理相為一體六階段。《華嚴經》大乘菩薩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覺、妙覺--五十二;天台宗以為別教,另立圓教六行

1.,一切眾生悉住於佛性如來藏理。

2.名字,聽聞一實菩提說,而於名字(名言概念)通達解了之位

3.觀行,既知名字而起觀行,心觀明了,理慧相應之位。此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次第,稱為五品弟子圓教外凡,別教十信

4.相似,止觀愈趨明靜而得六根清淨,斷除見/思惑,制伏無明,相似於真證圓教內凡十信,又稱六根清淨,別教三賢

5.分證,又作分真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之位,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位,漸次破除一品無明而證得一分中道以上皆為,在別教中,十地相當此中十住,相當十行中初行,妙覺相當十行中第二行,至於圓教十行第三行以上,別教則未論及。

6.究竟,斷除第四十二品無明,究竟諸法實相之位,此妙覺,為圓教究竟極果。

此六雖有六種別,而其體性不二,彼此互即。此六即之位,顯法門深淺,明修行次第。以「六」示高下,令修行人不生上慢;以「即」示理體相同,令修行人不生退屈。又此六即位與、五十二相配關係表解如右。

----------------------------------------------------------

華嚴:以《華嚴經本依, 杜順(557-640)-智儼(602-668)-法藏(643-712)-澄觀(738-839)-宗密(780-841)是在三論、天臺、慈恩、地論、攝論基礎上自成體系,受《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影響,以「真(如)心」為本體,內在統攝了一切法本質本源《妄盡還源觀》:「所一心,是心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法界一心--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真心法界相在、相是,一一切,一切一;中國佛教義學最高成就

    義分五教、理開十宗小.始.終.頓.圓五教所詮義理,由機類不同,各尊有異︰我法俱有宗、法有我無宗、法無去來宗、現通假實宗、俗妄真實宗、諸法但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絕宗、圓明具德宗

法界緣起+理實因果+不思議」為宗:理、事、理事、事事」無礙--法界三觀真空絕相.事理無礙.周遍含融

十玄門古-同時具足相應、因陀羅網境界、秘密隱顯俱成、微細相容安立、十世隔法異成、諸藏純雜具德、一多相容不同、諸法相即自在、唯心回轉善成、托事顯法生解。-同時具足相應廣狹自在無礙一多相容不同諸法相自在隱密顯了俱成微細相容安立因陀羅網法界託事顯法生解十世隔法異成主伴圓明具德--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

六相圓融總.別.同.異.成.壞。相反相成、互融互涉。

法界緣起出世間一切現象,由法界清淨心,隨緣生起,離法界一心,更無別物。在此作用下,各種現象無不圓融無礙、重重無盡。每一事物都是緣起網絡一份子,個體生成、變化,直接影響其他萬物;全體是個體前提、誘因;在「因陀羅網」內,個體主體,全體(形態、屬性),個體間相融無礙、和諧相生,如帝網天珠。於「還滅」門談諸法實相。

如來性起:從毗盧遮那如來果滿本性說事物現起。(性起-果,盧舍那門;緣起-因,普賢門);一切法隨順其本性而顯現,並應眾生根機、能力而起用起雖攬緣,緣必無性,無性顯於緣起。唯據「淨用」,順證「真性」-湛然靈明,全體用,法爾常為萬法,萬法常自寂然。:萬有本來性依智而顯現。:聞教而起行、成果。:成佛果而起教化。

--------------------------------------------------------------------------

*天台「性具」說,現象實在,具足三千諸法,佛界九界迷相同。華嚴「性起」說,法性唯一心,以性起自體說萬象緣起,導九界迷向佛果。

--眾生,三無差別,而各有偏重:天台華嚴同觀「心境」緣起;天台重於十法界眾生差異性,觀眾生於當下一念對生存活動及世界開展領悟,特重「眾生心」。華嚴宗重在覺悟心境不二,觀「諸法」圓融無礙,破除一切分別(對立)知解及束縛,徹底圓融乃法界真相,一切覺知觀照皆非如來境界;特重「佛心」。但佛心是迷轉悟眾生心,而眾生心是向悟佛心。

二宗皆以「緣起性空」是諸法圓融基礎;華嚴偏於「真如空性」隨緣起現,而迷悟、心法界、無明妄心法界真心……一切分別,是真如「不變隨緣」(成事無明),由證成一心能現萬法。天台是「由空入假、由假入空」互入,以「中道第一義」空有無礙,保留一切差別而成「三諦圓融」。湛然將「三諦圓融」「不變隨緣」結合,以「佛性」取代「真如心」位與作用。

--------------------------------------------------------------------------

    三論:以《中論》(祛內以流其滯-小/)、《百論》(治外以閑其邪-外/其他)、《十二門論》(小/,大乘)根本依據。「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以真俗二諦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究竟。法性理體真諦,緣起現象世俗諦。事物是有,諸法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是中道,諸法實相。《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遣八迷,說此八不。」「真空」理體,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虛妄不實」,立「無所得」中道,無礙解脫。是印度龍樹、提婆(古三論)中觀學繼承

    三論宗為最早創立宗派,羅什「般若」思想,糾正了魏晉南北朝「玄談格義」。但由於《成實》《十地經論》《攝大乘論》流行,諸師並起,三論學陷入低潮。陳隋時,(安息)吉藏(549~623)博學多聞,著書立說、廣開法筵,復興三論學;中唐以後,由於玄奘法師的聲望,轉入唯識學,三論宗無人繼承而失傳。

   情、教、智、境、理五個理論,析論了二諦內涵,建構「不思議解脫法」。依《中論》及《維摩詰所說經》,概念體系複雜且獨特。以無所得為宗旨,破除一切有所得見解,不立權實/真假,淺深/優劣,為因應眾生根機,仍立二藏(聲聞、菩薩)、三輪(根本/華嚴經、枝末/大小乘經、攝末歸本/法華經教判。觀一切法無非「中道」,虛妄假有--「中」離戲論而不落二邊。「觀」以智慧去觀察一切法。以「中道」觀一切法空,如實知/見於空性。

二諦二智:「般若觀空(真)」「實智」「方便涉有(俗)」「權智」:  
(理),等未曾有無,而於凡是有,名俗諦;約聖是空,名真諦。於凡是有,名俗諦故,萬法不失;於聖是空,名真諦故,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諸佛菩薩了色,未曾有無,為化眾生,故說有、無,為二諦教,欲令因此有無,悟不有無,故有無是教。
    《大乘玄論》佛說「二於諦」,是為渡眾生而假立「教二諦」,在以真俗二諦而悟入不二中道
    〈死不怖論〉夫含齒戴髮,無不愛生而畏死者,不體之故也。夫死由生來,宜畏於生;吾若不生,何由有死?見其初生,即
知終死,宜應泣生,不應怖死。(向死而生、死往生,生死乃同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大乘玄論>(他家)生死在此,涅槃在彼。眾生在生死,佛在涅槃。(今明)生死即涅槃。故《中論》云:「若求如來性,
即是眾生性,若求涅槃性,即是世間性。」《大般涅槃經》云:「明、無明。愚者謂二,智了達其性無二。」若捨生死,別取涅槃,是愚人,不離生死。若知生死 涅槃無有差別,方得涅槃。…… 外人見煩惱、不煩惱 二,
同明、無明,愚者謂二。今明:煩惱、不煩惱, 本無二相,能斷惑。……
    《維摩經義疏》謂有人能出,有家可出,家過罪,有功,此皆有所得心,即是有法,
家」。維摩破著心,法,是果,因,果既無,因豈有著。若能蕭然無寄,始是出家。
    大乘玄論.二諦義》:「二諦,蓋是言教之通詮,相待之假稱,虛寂之妙實,窮中道之極號。明如來常依二諦說法:一者
世諦,二者第一義諦。故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而學者有其巧拙,遂有得失之異。所以若有巧方便慧 ,學此二諦,成無所得」
     法華玄論卷4若能心無所得言無所住。如空中種樹,虛裏織羅,如幻如化,隨病隨人
,設行產業事,無非大般涅槃,並應正法,波若巧服矣。此相違,即名拙服……龍樹出世製作大意,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畢竟無遺。……然不淨既去,淨亦無留適化無方,施教非一  令心同教,令覺同心  眾經皆有「傍、正」二義  法無定相,唯悟是宗  

--------------------------------------------------------------------------

: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壇經》據。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本,「以心傳心」,「行住坐臥,無非是禪」。唐到宋,禪師輩出,南嶽懷讓(667~744)青原行思~740)兩大支系,兩支又分五七派。後來只臨濟、曹洞兩派流傳。

<不以佛法當人情-禪師風骨>/小說中的達摩及相關人物

1.達摩大師為何從天竺渡海來震旦?

釋尊的出世,眾生的福德因緣成熟有關,尤以大乘菩薩道,更需具備深厚的福德資糧及智慧善巧,故大乘佛法的盛行多在生活富庶、文化深遠之時地。達摩祖師預見「震旦有大乘氣象」,遂於梁武帝之際來到中國,禪法乃在漢土萌芽、成長,至唐以後禪風極盛,開出五家七宗「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2]時移勢易,此衰彼長,佛法隨眾生的因緣而轉移其駐地,達摩東渡玄奘西行,一前一後完成了佛法從印度到中國的「傳位」。

七世紀前後,印度的佛法衰微,大、小乘漸密教化;而中國的土壤根苗乃漸豐沃茁壯(大乘氣象,人才輩出);則有許多菩薩轉生來此,以不同的展現,將印度佛法轉移到中國[3]。時當中國盛世,頗有國際胸襟,「唯中國佛學握得此佛學之核心,故釋迦以來真正之佛學,現今唯在於中國」;達摩之後,佛法在印度已變質、沒落,幾乎全盤密教化、外道化,乃至被復興的印度教取代。如來正法經由諸多印度大師或中國高僧,陸續轉移到中國,慧能玄奘分別以「教外別傳」之悟及「悟後起修」之學,讓實證的佛法在中國生根茁壯,傳續如來正法、教化緣熟眾生,唐宋兩代及其後,必有許多菩薩乘願再來,以符合中國文化的「宗派」,維繫正法的命脈,這是因為中國文化「民胞物、大庇天下」的胸懷,相應於佛菩薩的「慈悲利生」。

達摩東來,弘揚「教外別傳、直指本心」的禪法;一脈單傳到惠能,五葉盛開,遍及中國。而玄奘西天取經,回國之後廣譯唯識經論,以八識正法而護持禪宗的證悟,得以深入般若智,求證大菩提。而禪宗傳承下的歷代祖師,燈燈相傳,度化無數禪子同證大乘菩提;悟後起修,發起般若慧,在義學實證上,堪為佛門師表,

達摩所傳,直指心源,不立文字,頓同佛體,是最上乘禪。是「祖師西來意」,太虛大師說:「如來禪是落功漸次(楞伽經)的,祖師禪是頓悟本來(金剛經)。」頓悟本來,是一超直入,不借言教。最高境界是佛的心印,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楞伽經》禪宗相聯的內容:第一、「三界唯心」說。第二、「藏心自性」說,第三、如來藏思想。楞伽一經,直指一心,雖有真妄,以示識藏即如來藏,不必和會,單顯自覺聖智境界,但了自心現妄想無性,即是聖智,不用更轉,即其修行,但直觀自心流注,妄想現量,頓達自心。……是故達磨,以為心印,以此經示禪宗要訣。以此經難明,劣解難入,傳至黃梅,則以《金剛》印心。……盡拔疑根,直到不疑之地,知見消亡,不立一法,遣盡住著之心,正宗門解粘去縛手段相同。

達摩大師与梁武帝為何話不投機?

梁武帝問達摩:「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記,有無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祖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識。」帝不悟。福德是有限量的世間法;功德迴向於解脫,是無所限量的出世間法,輾轉增上。

溈山:「學人但能一念,了悟自心,識得自己本有,是名為悟;尚有無始無明,微細流注,即將悟的,凈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非此外別有修也。」以此觀之,頓中未嘗無漸也。

達摩大師為何以四卷本《楞伽經》交付二祖慧可?

本經是禪宗見道者真偽之印證,亦是悟後起修之經典;故達摩於印證慧可之後,將此經、佛缽祖衣交付二祖,令其依此經、入修道位,修一切種智。此經開示「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等差別,令行者分辨「三乘」禪法之差異;亦糾正禪宗祖師對如來禪之誤解。此經亦是法相唯識宗之根本經典。神秀派漸修,以《楞伽經》為主;慧能派頓悟,以《剛經》為宗。小乘人無我的〞愚夫所行禪〞,大乘法無我的〞觀察義禪,以真如為旨的〞攀緣如禪〞,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體悟佛內證的〞如來禪〞。南宗興起,貶低「如來禪」,而高舉「祖師禪」。惠能把達摩的「藉教悟宗」轉為「藉師自悟」;似更突出不立文字、以心傳心的「教外別傳」之特色。

如來禪--祖師禪--分燈禪--文字禪--公案禪—話頭禪、默照禪

〈二入四行〉的內容是什麽?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理入者,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偽(妄)歸真,凝住壁觀,自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

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

無所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

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

理入是「藉教悟宗」,楞伽經》依言教的聞而思,到不依言教的思而修,乃至現證開悟之後,從生活的事行進修。依自悟之境,修忍辱以治「怨憎會」,修緣起以治「愛別離」,修少欲以治「求不得」,以無所得而修六度,從利他中銷除煩惱習氣,如此悟後起修,自利、利他圓滿,才能莊嚴佛果。

禪宗三關:

本參--參究「話頭」而開悟,初登解脫之門,乍釋業繫之苦,覺山河大地,十方虛空,並皆銷隕,不為從上古錐舌頭之所瞞!澈底清淨,不掛一絲,前後際斷。

重關--破本參後, 修圓通而對治「微細惑」,所謂「那邊悟得,這邊修證」,頓悟漸修,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虛空者......乃至無明、煩惱、色聲香味觸法,盡是本分,皆是菩提;無一物非法身。

末後(生死)牢關--透重關後,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寂即照,照即寂。行住體用, 空有古今,無生故長生,無滅故不滅。

破本參而不知重關須破,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末後牢關,易安於小乘涅槃。雖透三關,而實無透者,不過如來如是,我亦如是。從茲修無修,證無證,妙覺普明,圓照法界。 (太虛全書)

機鋒轉語具眼宗師,勘驗學者見地之造詣。如上陣交鋒,短兵相接,當機不讓,犀利無比。或面對來機,權試接引,如以鋒刃切器,當下斬斷其意識情根,令其透脫根塵,發明心地。或兩者相當,未探深淺,故設陷虎迷陣,卓竿探水,以勘其見地工用之深淺。一句轉語,撥盡疑雲,相與會心一笑。雖時引俗語村言,或風馬牛不相及之語;乃至揚眉瞬目,行棒行喝,皆有深意。古德機用,亦有在同參道友相見,或游戲三昧,言笑之餘,稍涉機趣,事同幽默;掣電之機,不勞佇思。言思即錯,擬議即乖。應機接物,從自己心中天然流出,豈可意識卜度。六類:接引學人、勘驗見地、辨器搜括、鍛煉盤桓、換互開眼、簡煉操履。

百丈清規》:有感於禪宗初期,不立文字、不羈戒律,乃按「隨方毗尼」製定清規。歷代僧人多次增訂,有十幾種的版本傳世。元順帝敕令德輝長老參照《禪苑清規》《叢林校定清規總要》《禪林備用清規》三本,由大訴長老等人校正,頒發了《敕修百丈清規》。八卷/九章,上部有1.祝厘、2.報恩、3.報本、4.尊祖、5.住持,下部有6.兩序、7.大眾、8.節臘、9.法器。對僧寺各方面都有規範,最初在禪寺院流行,後為漢傳佛教普遍的清規,影響至今。以為單位,創建了禪林制度,設法堂、僧堂、方丈,眾僧分任職務;適應本土農耕文化,提倡勞作、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禪林寶訓》[4]宋代禪師,論及叢林現象及如何治理,這些言論被大慧、竹菴、淨善重視、收錄。警戒後輩學者,依權勢或逞一時,卻令禪林衰敗,也種下地獄之因,要謹言慎行,敬修道德。重點在「住持」得人、「管理」得法,讓學者安心辦道。共收42位禪師、291條語錄,禪僧的修養、禪法的修行、叢林的制度。明清之後譽為「釋門之龜鑑」、「入道之寶筏」,至今更是僧伽教育的範本、僧眾日常的楷模,是禪僧修身養性的百科全書。l叢林清規漸弛,僧團不崇道德、專務名聞,社會地位下滑。2叢林之住持者,或續佛慧命之責任不強,專於一己之解脫,或失於用人,管理不當,或素質低下,獨斷專行既不能為大眾之表率,又不能選賢統領,叢林之亂實由此。3、文字禪、口頭禪之風盛行,多數人不讀經不研教,不學無術不修證。當此之時,排佛揚儒的程朱理學卻大盛,直接批判佛教僧團《禪林寶訓》是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為宗門起衰救弊而編

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

-------------------------------------------------------------------------

法相瑜伽行唯識派。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本經有六經十一論,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玄奘(602—664)譯傳此宗並糅譯十師之說,深入分析諸法性相,心識因緣體用,修習唯識觀行。窺基(632—682)創立此宗--慧沼(649-714)--智周(677-733) 約七十年而終。法相宗最能完整呈現印佛學原貌,但留後人似止於學術研究。

    《解深密經》:此經所明境、行、果甚深密義,難可通達,難可解釋,如結堅固,相續連接。解結、闡明如是甚深義:諸法唯識、一切種子心識、三性三無性、三時判教,及瑜伽禪觀。正宗七品全文為《瑜伽師地論》整篇引用

    瑜伽師地論》: 瑜伽行唯識學派根本大論。禪定修行中,心境相應,一切法都是瑜伽師用來修行、觀行對象。以「本地分」為中心,其餘四分是補充說明。三乘理事圓融修行次第,以此修行能圓滿佛道52修證。

    《成唯識論》世親《唯識三十頌》,玄奘法師揉合印度十大論師詮釋而成;「破執、顯理、釋難、行果」四分;世間一切由識所變,三能變:異熟(八),思量(七),了別境(六)。

     種子:剎那滅,果恆有,恆隨轉,性決定,待眾緣,引自果。又稱習氣,是煩惱現行薰習慣性:言,我執,有支。

三法/二重因果:能生舊種子、種子熏成現行、現行熏成新種;種子熏現行、現行熏種子。

唯識無境-識為心本體,於識所變現外無任何實在四分分,事物相狀(所緣)對象;分,主觀能緣;自證分,相、見所依;證自證分,自證分性體。

五重唯識觀:總-1.(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 ;別-2.捨(境/相)留(心/見.自證)。3.攝(見相)(自證)。4.隱(心所)(心王)。5.遣(依他相用)(圓成實性)

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兄弟八個一個呆,五個門前做買賣,一個在家出主意,一個司帳管錢財。八識一體,一個心八種功能。第八「阿賴耶識」董事長,倉庫是不選擇的,不分好壞;眼、耳、鼻、舌、身五識在根門收發各種訊息;第六「意識」總經理,有記憶、分別、思惟、判斷(五俱、獨頭)。第七「末那識」,是執取,以倉庫為己,愈多愈好;前五識的買賣,由第六識收納之後,末那無選擇、無排斥的收藏於阿賴耶識。《八識規矩頌》: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做主公。人死最後去,投胎最先到(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

    五法(遍計)、相、分別(依他)、正智、如如(圓成)三自(無)性: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生),圓成實(勝義)二無我:人、法。轉識成智:

--------------------------------------------------------------------------

   :怛特羅、秘密乘、金剛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開創是「開元三大士」,善無畏(637-735)、金剛智(669-741)、不空(705-774)。以《大日經》《金剛頂經》典,灌頂儀式秘密傳授。三密瑜伽、修本尊法。學自選一佛、一菩薩一明王,本尊。阿字本不生,是空義。

    中國所傳乃早期雜密中期純密(胎藏、金剛),以陀羅尼、真言持誦;

    六大:密宗世界觀--大日如來眾生身心、世界萬物皆由地、水、火、風、空(色/胎藏)、(心/金剛)「六大」所造,彼此無別,圓融一體,乃身成佛基礎。

    四曼大、三昧耶、法、羯磨曼荼羅(壇城:圓備眾德、發生諸佛、聚集十方三世諸聖於一處)。

    三密:身結印、口唸咒、意觀想,「本尊」三業相應而得加持。

藏密

    身成佛(日.空海)理具、加持、顯得寧瑪派大圓滿,可轉肉身為虹光身。藏密受性力派婆羅門影響,上師明妃空行母效仿歡喜佛,男女雙修以「身成佛」。格魯派認為犯淫,而禁止。

    770左右,赤松德贊請印度僧寂護蓮花生入藏,建立了桑耶寺,併為七藏族貴族剃度。蓮花生示現多種神通、降伏許多魔障,傳下大量密法。838~842,藏王朗達瑪毀佛。至970左右,才漸復甦。再次往印度學習請高僧入藏。以仁欽桑布、阿底峽、卓彌、瑪爾巴為主。有了新、舊分,舊派「寧瑪(紅)」,新派「(花)」、噶舉(白)」、「格魯(黃)」。1260,蒙古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國師,授玉印,統西藏。1407,明成祖冊封「噶瑪噶舉」五世法王德新謝巴為「大寶法王」。而格魯派宗咯巴領導下,發展迅速。1652清順治冊封五世達賴為「西天善自在佛統領天下釋教」,直自今日,為西藏政治領袖。 

視師如佛:上師(四皈依)善知識,<事師法五十頌>

--------------------------------------------------------------------------

    :研習毗奈耶傳持戒律,唐.道宣所創。根據「四律五論」:《十誦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祇律》,《毗尼母論》、《摩德勒伽論》、《善見論》、《蕯婆多論》、《明瞭論》。中國僧人在大乘戒定慧三學,仍重出家聲聞乘戒律。就戒條戒相,有五戒、十戒、具足戒分。更大部分是僧團法規,生活小事,都有詳細規定。總攝菩薩戒三聚:攝「律儀」戒,是戒相,“諸惡莫作”;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饒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眾生”。四分律文義通於大乘。中國以大乘教義釋律藏,攝小入大,出家攝律儀戒以聲聞戒基礎。殺、盜、淫、妄四根本戒,大小乘共遵。律學研究,善於分辨開、遮、持、犯;聲聞戒八根本、十七僧殘不得違犯,其它戒條,是可開許,依戒律來判定。

--------------------------------------------------------------------------

    淨土:專修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以《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往生論》。簡單易行,三根普被,攝受廣大群眾,行住坐臥皆可念“南無阿彌陀佛”,信願具足,一心念佛,臨命終,往生淨土;別宗的,多修此法,以淨土歸。曇鸞(三論)-道綽(涅槃)-善導(觀經)。唐代三流:

1.慧遠:依"般舟三昧經"觀想念佛,見佛往生。以義解為主。

2.善導:弘傳"本願",依龍樹的"易行道",凡夫口稱,得生報土。

3.慈憫:戒淨並行、禪淨雙修、教禪一致,一切修行,回向往生淨土。稱名念佛是萬行之重點。宋、元、明、清的淨土大德及各宗諸師,莫不受其影響。

淨土宗雖有三種不同,皆以念佛往生,見佛解脫。在唐代極盛,流傳各地。

窺基(632—682)+懷感(??-699)-唯識/永明(904-975)-禪/承遠(712-802)+法照(747-821)+蓮池(1523-1615)-華嚴/

省常(959-1020)+省庵(1686-1734)+徹悟(1741-1810)、蕅益(1599-1655)-天台

--------------------------------------------------------------------------

現代化(善導流)淨土宗(象山慶24.4)  21世紀(善導系)淨土宗的復興(象山慶23.4)

--------------------------------------------------------------------------

       廬山慧遠(334—416)--道生(355—434--曇鸞(476—542)--真諦(499~569)--淨影慧遠(523—592)--智顗(538-597)--吉藏(549-623)--杜順+(557-640)--灌頂(561~632)--道綽(562—645)--道信(580-651)--道宣(596—667)--弘忍(601—675)--玄奘(602—664)智儼(602-668)--善導(613—681--窺基(632—682)--李通玄(635~730--善無畏(637-735)--慧能(638—713)--法藏(643-712)--慧沼(649-714)--南嶽懷讓(667~744)青原行思~740)--金剛智(669-741)--神會(670-762)--智周(677-733)--不空(705-774)--馬祖道一(709-788)--湛然(711-782) --承遠(712-802) --百丈懷海(720-814)--澄觀(738-839)--法照(747-821)--宗密(780-841--永明(904-975--省常(959-1020)--知禮(960-1028)--蓮池(1523-1615)--蕅益(1599-1655)--省庵(1686-1734)+徹悟(1741-1810

阿底峽(982–1054--帝洛巴(9891069)--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1040–1123)—岡波巴(1079-1153--八思巴(1235-1280年)--篤補巴(1292-1361)--龍欽巴(1308—1364--宗喀巴1357–1419--多羅那它(1575—1634

 


[1] 觀心三昧:重觀、滅盡、無間

[2]譚世寶<印度中天竺為世界、佛教中心>漢地在第六世紀中以後,為佛教“中國”。……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滅亡與其在中國的傳播,是接力傳遞……北魏末宋雲到烏萇國,國王瞭解華夏的歷史之後說:「若如卿言,即是佛國,我當命終,願生彼國。」這是華夏由「邊地」發展為「中心佛國」且獲得承認的最早見證。

[3]杜繼文:「經院化把佛教理論限制在寺院之內,特別是那爛陀寺,除邏輯有些新貢獻,只作些細瑣的注釋、無關的爭論,密教化似乎為佛教奪回群眾,但也越來越失去本色,投向印度教。在本土受南下的伊斯蘭教威脅,內在結構也危機重重。它的新出路是從南北兩路向東流傳。到7、8世紀,中國的隋唐、吐蕃,結合本地的文化、土蕃信仰,成了兩個新的佛教中心。」

[5]曾到唐朝遊學日僧圓珍(814~891),858年回日本後,比較中日佛教說:「天竺以東,日本以西,一佛子悉皆判入邪徒,若不改途,爭消篤信,學慙愧,如常輕,著法眾勉哉勉哉!於己於他,隨緣所學,勿生執可怖畏,傷佛慧命,自是非他,渴飲醎水,本,莫過於斯。相見怒心,結曠劫於中,甚著如日域,唐無宗,絕論,同得止,我國論議自是毀他,無比。」當時日本諸宗派,為爭勢力之故,在論議時,不惜毀謗他宗,而唐朝卻無宗派爭執,論辯得理。……圓珍對宗派感觸,觀察比較結論:「唐無諸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80526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