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常經"的啟示
2024/04/23 11:35:25瀏覽208|回應0|推薦0

 無常經的啟示(象山慶24.4.23)

     「世事無常」的感嘆,普在於一切人類的生命過程中,是一種整體性的觀察與體會,看似偶發的感觸,實乃經驗的累積;年紀越大,智慧越高,越面臨危機、越逼近於死亡,這種情感反應就越明顯而沉重;有時讓人感到悲哀、絕望,而起了厭離心,另尋一種常恆、安穩的情境,或現象的烏托邦、或心靈的歸依處。

    對人生的本質有最深入透視且徹底覺悟的是佛教,從二乘法到大乘教,皆以「無常」觀為起點,而從世間(生死流轉現象界)轉向出世(不生不滅涅槃界),既是一種教理 (信解),也是一種法門 (修證),如《雜阿含經》卷1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有生之法,終必壞滅,是無常法。又如三法印」的諸行無常、「四念處」的觀心無常、五停心觀」的緣起觀[1]乃至有《佛說無常經[2]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遶,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目觀生死隔,雲何不愁歎。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共捨無常處,當行不死門,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外事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此老病死皆共嫌,形儀醜惡極可厭,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咸悉見枯羸,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正統佛教的無常,在人命是生老病死,在環境是生住異滅,都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不停。且一切現象都依緣起而生而滅,遷流不息,不能自主。經論從五蘊的各別起滅而詳說其無常,而歸結於三苦、八苦,尤其「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能感受而不能避免的,並由此而有人際的愛別離、怨憎會,若愛不能永聚、憎不能長離,於是有患得患失的求不得之苦,這都是具體可感的「無常故苦」,而其根本乃是五蘊「熾盛」的攀緣外法,卻又念念變異(行),因此,色(物質)與心(精神)的無常是動態的,可粗(觀察)可細(感覺),終歸於衰變、壞散,由於無始以來,不能勝解此理此事而起了妄想、執著,讓人不斷地起惑造業受苦,輪迴於三界六道,不得解脫成佛。這是不可愛、不光澤、不可念、不稱意,有百害而無一利,佛為此而出興於人間,為一切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我輩有幸值聞,即應隨順佛說而自我觀察,起厭離想:「諦聽真實法,共捨無常處」,因為,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能滅諸煩惱」。這才是正確的理解及善用「無常」所給的啟示與修行。

[2] 又名《三啟經》,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敕譯佛說無常經(三啟經)唐.義淨/譯

稽首皈依無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槃安隱處 大捨防非忍無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圓滿 故號調御天人師

稽首皈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圓明 七八能開四諦門 修者咸到無為岸法 雲法雨潤群生 能除熱惱蠲眾病 難化之徒使調順 隨機引導非強力

稽首皈依真聖眾 八輩上人能離染 金剛智杵破邪山 永斷無始相纏縛 始從鹿苑至雙林 隨佛一代弘真教 各稱本緣行化已 灰身滅智寂無生

稽首總敬三寶尊 是謂正因能普濟 生死迷愚鎮沉溺 咸令出離至菩提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遶,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循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屬,目觀生死隔,云何不愁歎。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共捨無常處,當行不死門,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佛告諸苾芻。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爾時。世尊重說頌曰:外事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此老病死皆共嫌,形儀醜惡極可厭,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咸悉見枯羸,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常求諸欲境,不行於善事,云何保形命?不見死來侵,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眾苦與死俱,此時徒歎恨,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意想並慞惶,無能相救濟,長喘連胸急,短氣喉中乾,死王催伺命,親屬徒相守,諸識皆昏昧,行入險城中,親知咸棄捨,任彼繩牽去,將至琰魔王,隨業而受報。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明眼無過慧,黑闇不過癡,病不越怨家,大怖無過死,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當勤策三業,恆修於福智,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譬如路傍樹,暫息非久停,車馬及妻兒,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鳥,夜聚旦隨飛,死去別親知,乖離亦如是!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依經我略說,智者善應思,天阿蘇羅藥叉,等來聽法者,應至心擁護,佛法使長存。各各勤行世尊教,諸有聽徒來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於人世起慈心,晝夜自身依法住,願諸世界常安隱,無邊福智益群生,所有罪業並消除,遠離眾苦歸圓寂,恆用戒香塗瑩體,常持定服以資身,菩提妙華遍莊嚴,隨所住處常安樂。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8053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