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說中的達摩及相關人物.1
2022/05/16 11:31:42瀏覽64|回應0|推薦0

小說中的達摩及相關人物研究(張火慶2007.1)

 

緒論

第一章  宋代燈錄--從片段傳說到整合成篇

第一節:主要事蹟

第二節:重點人物

      1、達摩

2、般若多羅 /附:佛大仙、佛大勝多

            3、慧可 /附:道育、尼總持、道副

4、波羅提、宗勝

5、香至王、月淨多羅、功德多羅、異見王

6、梁武帝、蕭昂 /附:流支三藏、光統律師

7、楊衒之、宋雲

第二章  明清小說--羅漢與神通

第一節:《達摩出身傳燈傳》

   一、主要事蹟之考察

   二、重點人物之論析

1、達摩 /附:楊衒之、宋雲

            2、慧可 /附:道副、尼總持、道育

            3、異見王 /附:宗勝、波羅提

            4、梁武帝 /附:蕭昂

第二節:《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

一、中國的羅漢群組

二、相關人物

1、 戲珠羅漢-般若多羅

2、持履羅漢-菩提達摩

   3、換骨羅漢-慧可

   4、施笠羅漢-梁武帝

第三節:《掃魅敦倫東渡記》

             1、不如密多—元通、般若多羅

       2、達摩-波羅提、道副、尼總持、道育

       3、蕭昂、梁武帝、慧可

第四節:《梁武帝西來演義》 

附論:梁武帝的兩種形象

一、諷貶:《達摩傳》、《東渡記》、《禪真逸史》

二、稱揚:《羅漢傳》、<梁武帝累修成佛>

三、全傳:《梁武帝西來演義》


緒論

達摩對中國佛教與文化的影響甚深遠,佛學界稱他為禪宗祖師而研究其著作、及對後世禪學的影響;美術界取特定事蹟而繪塑其圖像、考察其造型之美學風格;民間信仰則因崇拜及想像而將他變形為羅漢,少林武門又據傳聞與尊崇而附會其武術。在中國文化領域中,流傳許多以他為名的辭彙、思想、影像、傳說(如一葦渡江、少林面壁、隻履西歸),這些豐富而雜亂的資訊,是多方位、各領域的開放,編成公案、繪成圖像、寫成小說、演成戲劇、練成武功……,形成獨特的達摩文化,每個時代各有偏重與特色,至今千餘年,學界與民間對他的興致依然不減!

但禪宗文獻中有關他的姓名、事跡、言論,大部分是傳說附會,說來說去也就這幾件,這些不同來源的事蹟,不但被廣泛的流傳頌揚、增潤誇飾,且試著貫串統合以寫作完整的達摩(祖師)傳。但佛教行者的傳記,最難寫的不在於事跡的多少、傳說的真偽;而是其行為與心境,相應於佛法修證道的展現,也就是其正知見如何?依何法門而悟?悟後行履有何特色?此乃專業的領域,多數文學作者於此陌生,多憑一般的常識、流俗的信仰,及含糊的想像,仿擬於其他偉人而撰寫。類似達摩這樣的聖者,在中國佛教、藝術、民俗各方面,雖然形象巨大、影響複雜,但傳世而可信的資料不多,佛教界也少有學思深厚、體驗豐富的專家,以如實而靈動的見識與文筆為他作傳,提升讀者的眼界,殊為可惜。

燈錄的取材與書寫,大半出於有意(特定目的)的虛構,且頗有誇張、修飾之處,可視為半虛構的紀傳體敘事;但因曾受皇帝的許可、文士的宣揚,而成為公認的文獻。但燈錄中的事蹟是「片斷傳說」的串聯,彼此的內在關係並不緊密暢通,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格體。後起小說則依燈錄中傳世已久、而為大眾所熟悉共識的資料,進而從「旁觀者」或「崇敬者」的角度,構思其合乎一般人性的整體感。又加上元代以後,達摩祖師成為民間信仰的「十八羅漢」之一,開始了「禪師」羅漢化的造型;於是燈錄中的達摩「事蹟」與寺廟裡的達摩「圖像」並行發展又相互影響,一方面轉成禪門教學的公案主題,如祖師西來意、梁武不識達摩機;另方面又被民間說部通俗化、神異化、崇拜化

 

(一)

筆者的研究動機,乃對於達摩的人格與思想的好奇。如上所說,達摩的多樣性魅力,必有多元性來源,筆者只能處理最初的文獻根據,也就是唐僧傳、宋燈錄的早期傳說,特別是《景德傳燈錄》祖師傳[1]中所載的各個事件,分別考察其可能的起源,及所根據的禪學理論,暫定為基本情節;並從中抽選有姓名身分、有獨立言行的角色,仿擬於現實界而稱為人物,而以「達摩」為主,觀察彼此之間的親疏、僧俗、正反等關係,再回到文本中論析其個別的功能與互動。

依燈錄本傳而建立了基本「事蹟」與「人物」之後,接著考察明清及近代相關小說的繼承與改寫,逐一探討各小說文本中達摩及其他人物的行為、思想,對照於燈錄本傳的基型,如何「述、作」並進而形成的新建構、新趣味。從其相關事件與人物之數量的增減、敘述的詳略、重點的轉移、形象的變異等,了解不同作者對達摩的關注及興趣之所在。

燈錄本傳中的達摩是由不同來源的傳說整合成型的,每個傳說都有各自的問題,很難視為全體一貫的個人演出;但因他在中國禪宗史的崇高地位,經由文字與圖像的傳播,所發揮的影響力遍及佛教內外之文化領域,上自帝王士大夫,下至四民百姓,衍伸出各種理解與想像,又回頭附會在達摩身上,成了一個開放而互動的傳說系統。從明清到近代的傳記小說中,主要顯示了三種身分:禪宗祖師、持履羅漢、武學宗師,這三種身分既有階段性的演變,也在諸本小說中各有偏重,因而顯現不同的面向與風味。而隨著達摩在小說中形象的變化,附屬的相關人物面目也跟著調整、改觀;如般若多羅、慧可、梁武帝,分別成了羅漢;而達摩發展了少林武學,慧可也須練武才能學禪……。

明清及近代的這些作品,或可稱為「傳記小說」,亦即以小說形式寫作的傳記;但因沒有真人可對照,故不知這些敘寫是否傳神,只能觀察各文本敘述者想塑造什麼形象,以及這些敘寫所呈現於讀者眼前的樣子。雖然,每部小說幾無例外的從燈錄本傳取材,但為了事件與人物的完整性,也都適度或大量的加入創意的虛構。筆者認為可從兩方面論析:一、「身分」定位:禪師、羅漢、武僧?或不同比例的混合?二、「切入」角度:人格、事蹟、言論、思想、成就?或多項並進的互補?

 

(二)

    本書雖部分借用了敘事理論與用語,但重點不在於形式技巧的分析,而是作品中的達摩及相關的事件與人物,他們「做(表現)了什麼事」及「是(成為)什麼樣的人」;包含了「行為」表相、「性格」特徵,及作品述說了哪些內容?為何要說這些?大致上,燈錄與小說兩種文本多採全知型視角、順序式敘述,宣說佛教「開悟成佛」之重要性、及「拜師求道」的困難度。其行動主題是「正法眼藏」的傳承及必備的條件;角色模式可分為:支持(成全)者、反對(破壞)者、旁觀(不契)者。

燈錄本傳以事件為主,而許多傳說事件的組合,用一個「名字」串連;如此組成的達摩,似乎少了完整流動的靈魂,還有些關目要銜接、有些細節要詳述、有些空隙要填補,否則就成了附屬於情節的行動者,而無獨立的性格與心理特徵。明清及近代的達摩小說則試著以人物為主,有較偏重於人格與思想的整體流暢性,甚至仿擬於現實的真人,而對燈錄本傳的事蹟,做了有意識的選捨重構,或特定細節的改寫發揮,或自創新情節以展開新局面。敘述者、敘事角度、敘事結構及人物觀都有明顯的改變。然而,不論是燈錄或小說中的達摩及其他人物,寧可視為一種開放式的人格結構,兼具虛構性、模仿性、與表達主題三種成分,既有相對獨立的特性、也有作品進程中的功能。

本書所研究的幾部作品,與人物傳記有關,且對象是佛教的高僧大德,其言談、行為所展現的人格與思想,及其對佛教、對世人的影響,是寫作的重點,也是筆者所要揭示的。而宗教上的聖者,有其超越凡夫之上的明覺心境、莊嚴身相、及特異功能,不應從一般人迷執惑染的觀點去敘述、詮釋;因此,本書也對這些作品在人物書寫上所用的觀察角度、思想水平、形式技巧,作比較性的個別評論。總之,本書所側重的是達摩的「事蹟」及相關之「人物」之考察,並涉及佛教思想的論析,盼能整體宏觀的呈現達摩從燈錄本傳到小說改寫的過程,其身分形象的變化。以下大略敘述各章節的內容:

 

(三)

正文依作品所屬的時代,分三章:宋代燈錄、明清小說、現代小說,都有書面文本可參閱。本書除了個別的版本介紹之外,先考察達摩事蹟,次論析相關人物,從事蹟與人物的相互關係中,觀看達摩形象的演變。

第一章:宋代燈錄--從片段傳說到整合成篇

有關達摩事蹟的早期紀錄,在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曇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序、道宣《續高僧傳》的片段,較近乎可能的事實,但資料零散而形象模糊。禪宗興起後,為了與天台宗爭法統,而刻意編撰「傳承世系」--上溯至印度的「摩訶迦葉」為初祖,並依付法藏因緣傳達摩多羅禪經.編成「西天二十八祖」,以渡海來華的「達摩」為東土初祖[1],並開出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之「前五祖」法系,這是公認的;隨後,因南北分宗,各有說詞與著作,如北宗的《傳法寶記》、《楞伽師資記》,未受重視;而其南宗的敦煌本《壇經》、《歷代法寶記》、《寶林傳》、《祖堂集》繼起,漸次增飾達摩的傳說,終於在北宋《景德傳燈錄》與《傳法正宗記》奉敕入藏之後,達摩的完整傳記就確定成型,甚少改變了[2]。第一節,先就故事的完整起結或不同來源,略分幾個單元,視為組成達摩形象的「主要事蹟」,如(印度)借珠論道、付法說讖、降伏六宗、度化王侄;(中華)會見梁王、渡江面壁、神光求道、試徒傳法、中毒示滅、遊千聖寺、隻履西歸;筆者參考歷代文獻及學者論文,期能考證其事之緣起與可信度,並評析各事件對於塑造達摩為「禪宗祖師」的意義。第二節,除了達摩之外,附屬於主要事蹟中不同功能的角色,亦分別考察他們的真實性與虛構性,並挑出幾位身分特殊、作用較大的,稱為「重點人物」,如般若多羅、慧可、波羅提、異見王、梁武帝等。這些人物相對於達摩的行為訴求,亦可依行動者的角色模式而分類。   

 

第二章:明清小說--羅漢與神通

由於燈錄的成功,達摩的各種事蹟,成了士林所熟悉、喜愛的典故,並繪製為圖像,大致是宋代禪和子的形象,而近似於羅漢,與同時流行的菩薩像成了對照。元代以後,達摩像更納入民間信仰的「十八羅漢」,遍在於各地的寺院中,擴大了流傳的層面,於是「禪師」與「羅漢」就結了深緣[3]明代中期因《西遊記》的成功而興盛的神魔(怪)小說中,出現了《達摩傳》《羅漢傳》《東度記》三部以達摩為主角的傳記小說,可說是達摩形象俗信化的推波助瀾、全面開展,其影響所及的層面與深度,雖未有定論,卻呈現了明清之際「達摩傳說」的再盛及轉型之嘗試。

本章的達摩小說,以《景德傳燈錄》《傳法正宗記》《五燈會元》的「西天」「東土」祖師傳為根據,全篇鈔錄或稍作增減,唯在義理、想像上擴大發揮,更通俗、更有趣,或加入某些虛構的人物與故事,這似乎是民間傳說趣味之所在。現存作品中,最完整詳盡的達摩小說,是明.朱開泰《達摩出身傳燈傳》,以燈錄中「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及「東土初祖達磨」、「二祖慧可」三篇為主,幾乎一字不漏的抄錄,偶而變換幾個俗語、插入幾句補充,或夾帶某些故事,使內容有些雜亂、淺俗,是民間書坊改編以流通的特色;大致保存了燈錄的故事及相關的傳說,可並列這兩種文本,對照其文字、考論其內涵,解決多層次的問題。其次,明.朱星祚《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傳寫了般若多羅、菩提達摩、慧可、及梁武帝四位阿羅漢,他們關係密切,各有來歷與事蹟,但以達摩為中心而延伸。但因這部小說是中國式的「羅漢」群傳,只有重點書寫,未能詳敘達摩的所有傳說,唯一特色是確定其「阿羅漢」的身分,呼應了宋元以來文人畫像及十八羅漢的信仰。

前兩部可說是根據燈錄改寫,或簡或繁,皆不離固定主題;而明.方汝浩《掃魅敦倫東度記》則是借題發揮,在燈錄本傳的架構中,邁開想像的步伐,只取其中的人名與精神,徹底的改編重寫,創造了複雜的腳色、填入了全新的內容、貫注了混雜的思想,自始至終大半情節乃作者另構;而整體上雖有創新的嘗試,但轉移了讀者對達摩的認知,是一個歧出的例外。而清.天花藏主人《梁武帝西來演義》中達摩是配角,只出現於全書的首尾,但由於虛構了「天命、因果」的背景,而使梁武與達摩的會晤,成了宿世因緣,結局雖然話不投機而離去,卻意外的開創了禪宗!

本書分別論析這四部小說的內容,先考察書中「主要事蹟」與燈錄的異同增減,以此為達摩形象的基本資料;其次,抽出幾位較有特色的「重點人物」,作專文論述。由於每部小說在採擷故事、塑造人物、結構形式上各不相同,因此,每一節所列舉的事蹟與人物,也各有特色。既可互相對照、也可查其演變。

此外,本章特別附論「小說中梁武帝的兩種形象」,因為達摩與梁武帝在幾部明清小說中,互為主從,又與民間信仰相互影響,而被形塑為「羅漢」群組之成員。燈錄所載之「達摩事蹟」多為傳說附會,而史載梁武之「崇佛而餓死」也開展了解釋性的傳說;兩人各有來歷與傳說,但因同為佛教名人(禪僧祖師、皇帝菩薩),對佛教的貢獻與影響也鉅大;又時代接近,一北一南、一私一官、一僧一俗,既有各自的丰姿(禪宗祖師、崇佛帝王),也有交會的事蹟,在人物關係中頗為顯眼,各有一、二部專屬傳記,繼續演義,如《達摩出身傳燈傳》《掃魅敦倫東度記》,及<梁武帝累修成佛>《梁武帝西來演義》;而與他倆相關的還有誌公、杯渡等人物,値得專文考論他在傳聞與小說中「神佛化」的過程,及與達摩之間似真似假、亦正亦反的關係。

 

第三章:現代小說--禪意與武術

明末清初出現了前述幾部達摩小說之後,就沒有類似的書面作品了。而明末由嵩山「少林寺」向外界宣揚的「達摩武學」,正在流行、開展,《易筋經》《洗髓經》、少林拳等借達摩之名,塑造了另一類的形象,散佈於武術界及相關文藝中;與「禪師」、「羅漢」,鼎足而三。民國以後,達摩的多元化形象,仍繼續各自發展,或混合呈現。2000年前後,因「禪宗」研究與「氣功」教學的熱潮,達摩祖師又被提起,海峽兩岸的佛教界、文藝界陸續出版了四部達摩傳記,大致據僧傳與燈錄而編寫,並加入民間傳說或個人想像,而有偏重;如蔡友田《禪法東來》:為青少年而寫,重在介紹達摩的事蹟,及其思想對現代人的啟發。篇幅小而平淺易讀,但因佛教知識的不足而常有誤解。伊凡《禪宗外傳》思想性高而故事性少,佛教的理解較正確,且每有出俗之卓見;缺點是結構雜亂、任意穿插,夾入個人喜好的武術,模糊了禪宗祖師的面目。程世和《中國禪宗初祖》文字簡潔、敘事明快,且主題集中、情感含蓄,是白話達摩傳中較好的一本但引用「佛教經論」及詮釋「佛法修證」時,卻偏離主題、藉外言之;且過於強調「入世利他」的思想,近於當代流行的「人間佛教」,而遠於傳統禪宗的實情。吳洪激《中國禪宗佛祖全傳》的情節設計,以習武、坐禪兩項活動為主,引岀燈錄中的相關人事,更創造了許多搭配的腳色,衍成一篇「佛、俠」並行的武僧小說!其中的語言行為及服飾山水,都是中國、民間的氣氛,仿同於通俗小說的情趣;在舊有的資料之外,勇於別出心裁,創構出英雄式傳奇作品;文筆活潑而新奇,充滿了抒情的文藝性;但人格氣質與傳統的達摩越離越遠。

本章也分四節論析這四部小說,以「故事」的順序為主,觀察達摩的行跡與性格;並於每個故事段落中,挑出有創意或影響力的搭配性角色(如母親、跋陀、佛大先、慧光等),個別論之。由於是現代作品,在文學理論、寫作技巧、參考資料、言論自由,各方面都比明末清初豐富、更進步,作者主觀的喜好與學養,常自覺或慣性的被帶入作品中,而顯現更多的差異性;但燈錄本傳及前代小說仍有權威性,是現代作者共同的基礎,在繼承與創作中,串聯成一個開放的書寫系統。

 

這些看似個別成書的作品,在相同的主角及類似的故事中,完成了什麼不同的敘事內容與風格?對於傳說中的達摩有什麼特殊的觀感與影響?這也是本書各章節所要討論的。



[1] 而印度二十八祖以後的世系,是中斷了?或如歷代法寶記》卷1T51,p0181a)所云:「西國弟子般若蜜多羅……又問大師:西國誰人承後,亦傳信袈裟否?大師答:西國人信敬,無有矯詐。承後者,是般若波羅蜜多羅,承後、不傳衣。」而《景德錄》中另有「無相宗/ 波羅提」,亦是可能的人選,但這些人事皆無實據。

[2]參閱 宋道發:<宋代台、禪二宗法統說之爭>,浙江《南普陀》2002年第1

[3] 參閱陳清香:<達摩事蹟與達摩圖像>,台北《中華佛學學報》第12(1999.7 ),頁443~478



[1] 包含了「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二十八祖菩提達磨、二十九祖慧可」三位的文字紀錄--以下簡稱「燈錄本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42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