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沒有權力幫孩子選擇他們的人生
2008/04/22 01:48:09瀏覽683|回應1|推薦9

你沒有權力幫孩子選擇他們的人生

        去年我們學校的生物老師出缺﹐有一個朋友﹐因為原來工作的地方縮減人事﹐失去了工作﹐於是托我把他的履歷表拿到學校給校長參考。我開玩笑的跟他說﹕「你的資格太好了啦﹐我們區區一個高中﹐怎麼請得起你這個生物博士。」他倒是很認真的跟我說﹕「我一直都很想做老師。」

        後來學校把聘書給了另外一位應徵者﹐不過這位朋友也在我們這裡最有名的大學的實驗室找到一個工作。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們一起學太極拳﹐他告訴我這個消息﹐我很真誠的恭喜他﹐不料他卻對我說﹐他在實驗室裡做了一輩子他最不喜歡的工作﹐聽了讓我錯愕不已。

        在我的追問之下﹐他告訴我﹐他讀高中的時候﹐很想念文組﹐他最想念的科系是新聞﹐因為他喜歡跟人接觸互動﹐而且文筆很好﹔但是他的父母要他選理科﹐「因為以後比較容易找到薪水比較好的工作。」而他﹐大概也是從來就是父母怎麼說﹐就怎麼做的「乖乖牌」﹐所以就順從的讀了理科﹐後來考上生物系﹐畢業以後到美國﹐按照中國父母親的期望﹐一路念完博士﹐拿到最高的學位﹐然後投入就業市場。但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他發現自己對一天到晚待在實驗室裡﹐跟動物和試管打交道的這份工作﹐熱情(如果原來還算有一點的話)卻越來越低。我問他有沒有想過從頭再來﹐重新去選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重新開始﹖他說﹕「哪有那麼容易﹖」結婚生子之後﹐有一個家要撐起來﹐哪裡有多餘的金錢﹐時間﹐跟精力去重新開始﹖「過了那個時間點之後﹐再回頭去做過去就應該做的事情﹐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他跟我剖析過去求學工作﹐這一番「悔之已晚」的經驗和心得﹐正是老大剛去上大學不久﹐他問我女兒讀得怎麼樣﹖我覺得好幸運的跟他說﹕「她很喜歡他現在學的東西﹐也學得很認真﹐學得很好。」對我們最父母的人來說﹐我想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更能讓人覺得安慰的了。

        但是女兒能夠走上這一條她喜歡的路﹐一點也不容易﹐最大的障礙來自她的爸爸。她的爸爸跟很多傳統的中國父母一樣﹐覺得小孩子應該要去讀一個「正經」的學科﹐而老大的才華跟興趣所在的「音樂」跟「美術」﹐在傳統中國父母的觀念裡面﹐是只能拿來當成休閒時候的「興趣」﹐不能靠這個來吃飯的。

        我記得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想要考美術系﹐我家老爹極力反對﹐他對我說﹕「中國有幾個張大千﹖」意思很清楚明白﹐那就是「你省省吧﹐想要靠這個生活﹖還差得遠呢。」。

        中國父母在給子女「規勸」的時候﹐為了要增加規勸內容的可信度﹐很喜歡說這樣的一句話﹕「活到我這個年紀﹐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因此結論是「聽我的沒錯。」但是我們還是忘記了中國人另外喜歡講的一句話﹕「隔行如隔山」﹐我們為人父母者的所謂「人生經歷」﹐其實只是某一門學科的「博士」﹐說「博」是騙人的﹐真實的情況是只見車薪的「專」﹐一點也搆不上廣博的邊。

        我自問從來就不真正的了解﹐音樂家和藝術家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有哪些工作的形態﹖他們的工作內容可能會是什麼﹖我看到的音樂家﹐就只是站在表演廳裡演奏的那些﹐因為那可能也只是我唯一接觸的音樂活動﹔同樣的﹐我知道的藝術家﹐也就是把畫的畫那到藝廊展覽﹐標售的人﹐那也就難怪我一點都不明白他們那一行裡的種種「可能」。

        在被我教過畢業的學生中間﹐只有一個主修音樂﹐從她的身上我才知道﹐原來音樂有這麼多的可能。她除了彈鋼琴以外﹐還唱歌﹐但是聽在我們這種「沒有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的人耳朵裡面﹐她的琴藝跟歌藝雖然在水準以上﹐但是離常識裡「能靠這個吃飯」的專業水準還是有一段距離﹐我不免想﹐能夠站上演奏台﹐並且揚名四海﹐合約穩到能供應自己衣食的音樂家﹐實在有限﹐那麼她以後能做什麼呢﹖她告訴我﹐她主修作曲﹐這樣路子就很廣了﹐除了一般人熟知的給歌星作曲之外﹐還有很多機會給電影﹐電視節目﹐廣告﹐活動﹐設計音樂。

        我們做父母的可能找出好多現實的理由來反對孩子選擇的路﹐但是千萬不要忘記了﹐那條路﹐到頭來是孩子自己要去走的﹐你真的希望他走了幾十年以後﹐回頭告訴你﹐這條路他走得既不開心﹐也毫無成就感可言﹐可是都是因為你﹐他這樣走了一輩子﹐到那個時候﹐你擔得起那個責任嗎﹖路是孩子在走﹐日子是他們在過﹐做父母的就算吃過再多的鹽﹐走過再多的橋﹐都沒有權力幫他們決定他們的未來。

        父母能做的﹐只是給他們建議﹐提醒他們思考一些他們可能遺漏的東西﹐但是﹐最後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向﹐跟他們的決定﹐就算他日後要改﹐也要支持﹐因為孩子如果能夠找出他們的興趣﹐找到他們願意為之傾投熱情的所在﹐有一份能產生成就感的工作﹐過上一種精神上滿足快樂的生活﹐不是我們為人父母者最大的希望嗎﹖

        女兒因為參加了一個私人室內樂團的關係﹐認識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人﹐彈鋼琴的女孩是哈佛大學畢業的﹐吹黑管的是MIT畢業的﹐他們都有一分薪水很好﹐但是自己痛恨得不得了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得佔去他們一天中最精華的八個鐘頭﹐如果你願意站在人生一個比較高的點來看﹐你覺得值得嗎﹖

        你或許會很吃驚的知道﹐在美國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很不喜歡他們的工作﹐你呢﹖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的人生﹐真的是你自己決定的嗎﹖你還要這樣「主導」孩子的人生嗎﹖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58minganlee&aid=180435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讀您的文章又上了一課
2008/04/22 08:27

每次讀到一篇動人的文章,就忍不住要感謝作者讓自己又多一次思考。謝謝您。

我住在大阪,我的大兒子今年小學6年級,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從來不曾在書桌

前做功課超過20分鐘以上。我們周邊的環境對孩子的期望,真的是相信「行行出狀

元」,父母的角色搬演只能做「支持」。雖然我也不要求孩子「認真求學」,但

是我的體内屬於臺灣的那一部分又常常失控,指責他字寫得不漂亮、作文寫得有頭

沒尾・・・天啊!我昨天還叫他擦掉兩個字重寫,看見他受傷的眼淚・・・

還好,今早看了您的文章,提醒我不要變成支配型的母親,好感謝您

張冠李戴(58minganlee) 於 2008-04-23 11:01 回覆:

覺得很高興,我的文章能夠引起你的共鳴,從小孩的年紀來看,我相信我比你大一些(「一些」是說給自己安慰的,其實應該是大「很多」),我也經歷過你現在正在經歷的心情,我的心得是,很多在當下看起來大得不得了的事情(像他字寫得不夠漂亮),其實長遠來看,都是小事情,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另外我也覺得「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我們其實是有條件的接受,這句話用在鼓勵別人的孩子的時候,非常有用,但是自己的孩子呢?像我們這些住在美國的中國父母,大家对自己孩子的「行」,期望中大概就只有醫生,工程師,藥技師,會計師,科學家,這幾個種類,至于「好」學校呢,大概也只有長春藤的「名」校而已。

我們大概都不是先學了做父母,才做上父母,因此在「為人父母」這一個行當中,我們得走得小心謹慎。希望我們能夠彼此勉勵。謝謝你給我的鼓勵,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能給你幫助,那都是我用非常痛苦的經驗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