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丸子貓廿一話:坐海盜船來的雞籠媽祖
2016/05/11 21:28:17瀏覽287|回應0|推薦0

文史前輩陳青松老師聽過和平島天后宮有這個傳說:
「相傳於明朝萬曆年間, 和平島地區海盜眾多, 船上有供奉一尊媽祖神像, 結果船行至和平島, 卻莫續前進,船員燒香問媽祖的結果,媽祖示意想要留在社寮,不想再與海盜同行,船員無奈便把媽祖神像請至岸上供奉」
「曾有一塊題名為『海波不揚』的匾額, 是明朝萬曆年間李姓欽差送來的御賜寶物」。

北港(1567-1626)=八尺門=漁業基地+貿易基地+海盜基地。

「雞籠山」與「木山」(大武崙山)在帆船時代是航海地標;16世紀中葉以後,在「雞籠山」與「木山」之間,出現了一個歷史上的地名-「北港」。北港在那裡?《臺灣大百科全書》「北港」條撰稿者是主張北港在南部的陳宗仁老師(中研院台史所)。但丸子貓認為四百年前的北港是雞籠八尺門,鄰近的捕魚之處是彭佳嶼等北方三島。

「八尺門」可見於《康熙臺灣輿圖》(推測約為1699-1704年間繪製);在明朝開放沿海居民出海貿易與捕魚(1567年)之後,直至西班牙人佔領和平島(1626年)之前,這個地方稱作「北港」。那時候福建官員筆下「雞籠、淡水」是泛指北台灣。
一、漁業基地:例如1589 年(萬曆 17 年),福建巡撫周寀建議修改商漁「船引」(航海執照),其中就提到「雞籠、淡水,地鄰北港捕魚之處」。捕魚之處即今北方三島(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釣魚臺」據說魚也不少,也是差不多時期出現,但不在丸子貓討論之列)。
二、貿易基地:「挾倭貨販北港者,實繁有徒」(沈演〈論閩事〉,收錄於《止止齋集》)。明政府不准外國船進入大陸港口,就在八尺門與和平島,一些福州人、琉球人、長崎人作起了交易。
三、海盜基地:「不意連日得報,有林心橫劫殺洋船事,今又有徐振裹壓冬事,亦既蠢蠢動矣」(沈演〈答海道論海務〉,收錄於《止止齋集》)《石倉全集》記載1621年有一群海商在北港落草為寇。「天啟元年,有慣走倭國巨賊總管大老、大銳老、鳴喈老、黃育一等,因領島酋貨本數千金,為其黨我鵬老所奪,不敢復歸,竟據東番北港榜掠商船,招亡納叛,爭為雄長」

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遼東吃緊,之後1644年清兵入關。西班牙人1626年占領雞籠北港之事,明政府已無力關心。荷蘭領有北台灣之後,北部重心從基隆移往淡水。進入雍正時期的海軍布防,淡水曾經也稱「北港」。雲林笨港改稱「北港」,推測是乾隆以後的事。

鄭芝龍排老幾?

《崇相集選錄》「漳、泉海寇,起自袁進;進受撫於閩將沈有容。進之後有李忠,亦以就撫,與進並於遼東效用。忠之後有楊祿、楊策,祿、策之後有鄭芝龍」

《明史》沈有容「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紅毛番長韋麻郎駕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稅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當事,自請往諭。見麻郎,指陳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還所賂寀金,揚帆去。改僉書浙江都司。由浙江遊擊調天津,遷溫處參將,罷歸。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撫黃承元請特設水師,起有容統之,擒倭東沙。尋招降巨寇袁進、李忠,散遣其眾」。

萬曆三十二年那一次,澎湖天后宮現存「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為台灣第一古碑;萬曆四十四年那一次,馬祖東莒現存「大埔石刻」「萬曆疆梧大荒落地臘後挾日宣州沈君有容獲生倭六十九名於東沙之山不傷一卒閩人董應舉題此」。

《明史》「崇禎八年,給事中何楷陳靖海之策」,「北港」李忠排名第二。李忠除了在海商與海盜之間轉換身分,中間一度穿上制服成為明朝水師。和袁八老一樣,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李忠也在東沙島(馬祖的東莒)接受沈有容招撫,結束海盜生涯,最後成為明朝將領,隨軍前往遼東參戰。

沈有容《閩海贈言》黃鳳翔序中,有出現「海波不揚」用語。若說沈有容收服海盜之後,送一塊「海波不揚」的匾額予和平島天后宮,也非不可理解。

在和平島挖馬路要小心,除了可能挖出西班牙人的遺跡,搞不好還會挖出一塊沈有容的石碑,或是袁八老埋下的寶藏。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56609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