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10 01:59:50瀏覽11843|回應8|推薦56 | |
在電視劇《瑯琊榜》中真正的悲劇人物,不是梅長蘇,不是靖王蕭景琰,而是譽王蕭景桓。 如同他的生母祥嬪,景桓一直只是被皇帝利用的一枚棋子。 身為滑族玲瓏公主的兒子,景桓說甚麼也不可能被立為太子。只因為當年景禹的教訓,讓皇帝害怕太子勢力坐大,所以扶植景桓來制衡景宣。 可是沒有幾個人知道皇帝的意念和景桓的真實身分,誤以為譽王受皇帝器重,可望成為後補太子。景桓有這個誤解,連皇后都以為如此。 畢竟景桓的養母是皇后,在庶出皇子之間,地位僅次於被立為太子的景宣,而且他最像皇帝。有這麼多優勢,誰會知道皇帝心中的結呢? 皇帝也的確疼愛這個能幹的兒子,好差使都派給他,一有機會就賞賜豐厚的珍寶綢緞。除了皇位,皇帝大概甚麼都願意給譽王。 可是景桓太像母親。他不甘心做一個只辦差使的親王,他要當太子,在朝中拉黨結派,聲勢越來越強。他的野心,他的權謀,讓皇帝覺得可怕! 當年的祈王,那麼優秀的兒子,皇帝都不能容忍朝臣對他的擁戴超過自己,何況這個滑族公主的兒子。 景桓的失誤,在他錯估了形勢,以為自己和景宣、景琰一樣,有平等的競爭機會。 他也忘記了父皇的猜疑性格,錯把恩寵當鼓勵,以為只要証實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打垮太子,取而代之。 雖然梅長蘇提醒過他,對太子窮寇莫追,他不放在心上。以為梅長蘇只是像一般謀士,提個意見參考而已。而梅長蘇真正的輔佐對象是靖王,對譽王盡了提醒的責任,愛聽不聽,就隨他了。 梅長蘇了解譽王的性格,他的積極進取,正好襯托出靖王的安守本分。在皇帝捨棄太子的時候,有一個更好的選擇。 景桓在不了解父皇的心意之下,幾乎一步步走進一個圈套。雖然梅長蘇利用他提高了靖王的地位,造成他最後的失敗。但真正的關鍵還在於他的出身,皇帝的意念,和他自己的性格。 ※ 臉書上的討論: Rachel: 海宴確實把種族因素放得很大,這和當下世界的多元價值有些衝突。 不過我看譽王競爭不過靖王不只是血統的關係吧?他重權謀,有貪瀆情事【如:賑災】,這才是他最終必敗的主因。 我很同意你的觀點,譽王的確是個悲劇人物。 看雲: 皇帝一直都很喜歡譽王,雖然他有那些缺點,只要不動到懸鏡司,顯然皇帝並不很在乎。皇帝其實考慮過讓景桓當太子,橫在他心中的梗就是景桓是玲瓏的兒子。 譽王最後的失敗,還是梅長蘇設計讓皇帝看出他和夏江聯合起來構陷靖王。懸鏡司是皇帝的耳目,也是他最信任的機構,他不能容忍懸鏡司有任何偏袒。其實夏江和璇璣公主交好的時候,早已不是忠心不貳了,皇帝居然沒有看出來。 H Claire: 譽王的血統才是最純正的王位繼承人呢! 海宴的眼中比較儒家, 相對於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鹿鼎記,正好是對比。 看雲: 大梁應該是純粹漢人建立的朝代,和北齊、北燕、或後來的隋唐不同,還不能接受異族血統的皇子繼承皇位。而且皇帝不願讓人知道他當初借用玲瓏公主的武力奪得帝位。玲瓏被封為祥嬪(意謂降嬪?),宮裡的人都不知道她的出身。皇帝既有此顧忌,又怎麼會讓玲瓏的兒子繼承皇位呢? Rachel: 哇!你能聯想到『降嬪』,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果然好的故事寫得倒像是寓言了! 跟你抬槓一下:我說譽王敗在德行不佳,不是說在皇帝心目中的終極判斷【這皇帝自己的德行也不怎麼樣呀!】;我說的是海宴。我覺得作者/編劇就是想讓大家都覺得靖王最好,譽王那個政治動物,玩玩黨爭還可以,做皇帝就沒他的份兒了! 看雲: 其實我起先也沒有想到「降嬪」,打注音的時候先出現「降」,才有這個聯想。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