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05 15:38:25瀏覽12979|回應17|推薦51 | |||||||
新太子監國後用人唯賢,勵精圖治,百官不敢懈怠。景琰在朝廷聲望日隆,連宗室減俸這樣棘手的事都辦成了,皇帝對他越來越放心。冊封後不久,他娶了中書令柳澄的孫女為太子妃,喜事連連並沒有使他高興,一心掛念的還是為皇長兄和好友洗雪冤屈。而這件事也出現了契機。 梅常蘇得到飛鴿傳書:謝玉在服刑的採石場意外身亡,表示蒞陽長公主保存的謝玉手書可以公開了,這將是推翻赤焰案最重要的證據。官方訊息傳遞比較慢,正好有時間策劃翻案。(1) 因為新太子冊封,夏冬獲得了特赦,但只是免除死罪,還是要坐牢。為了讓他們夫妻團圓,蒙摯依照梅長蘇計畫,帶宮羽去探監時,把夏冬換了出來。夏冬在蘇宅見到聶鋒,悲喜交加。藺晨向他們解說火寒毒,霓凰和蒙摯在一旁聽著,方知梅長蘇受過多大的苦。 藺晨接著講解治法: 一種是削皮挫骨,把整個人重造。治好後形貌改變,武功盡失,體力衰退,時時復發寒疾,不能享常人之壽。另一種則是簡單拔毒,病人大致可以恢復體力和一部分武功,還可以活到正常歲數,只是無法除去身上的白毛,也不能如常人說話。(2) 霓凰和蒙摯知道梅長蘇選了削皮碎骨法,體力、武功已無法挽回,而且活不長久,不禁悲從中來。梅長蘇解釋: 為了輔佐景琰完成沉冤昭雪,他必須有平常人的樣貌和聲音,沒有別的選擇。霓凰問他還有幾年,梅長蘇答「十年」,霓凰說「這就夠了。」 從蒙摯和衛崢的對話,夏冬發現梅長蘇是當年的赤焰軍少帥。梅長蘇私下對夏冬坦白自己時日不多,把霓凰託付給她。 聶鋒和夏冬選擇了簡單的拔毒法,治療進行順利,梅長蘇卻因勞累過度病倒了。藺晨為他調息,規勸他不要為每件事操心。可是梅長蘇放不開,他要看著太子根基穩固,有能力請皇上重審赤焰案。 另一方面,夏江躲在御史范大人家裡,籌畫對梅長蘇的最後一擊。他從秦般弱口中得知梅長蘇身中火寒毒,推測梅長蘇是林殊的化身。范大人的女兒在宮中為貴人,夏江利用這個管道連絡獻王的母親越賢妃,輾轉告訴皇帝梅長蘇就是林殊。 皇帝半信半疑,指示御書苑動員所有人力,連日查出有關「火寒毒」的記載。他告訴高湛此事不可外洩,傳口諭要蒙摯休沐三天不用入宮謝恩,再下旨召梅長蘇進宮。正好靜貴妃遣宮女送來百合蓮子湯,高湛接湯時低聲囑咐:「告訴娘娘,蘇先生不得入宮。」(3) 静妃立刻派人去東宮,要太子阻攔梅長蘇入宮。景琰派列戰英趕往蘇宅,但是晚了一步。藺晨認為情況緊急,通知了霓凰郡主。(4) 梅長蘇一進宮就被御林軍帶至養居殿,皇帝命高湛捲起他的袖口、領口,沒有看到胎記。皇帝問梅長蘇進京的目的,提到夏江指稱他是祈王舊人。梅長蘇說,「祈王府有沒有舊人,陛下最清楚。」皇帝不露聲色,召太子到養居殿見駕。 霓凰和蒙摯一起來見太子。他們不知道梅常蘇被召見的原因,可是皇帝控制了宮城防衛,梅長蘇一進宮就被御林軍監管,顯然不是好事。這時太子又接到召令,他們更擔心。霓凰尤其焦急,她想召集東宮、穆王府、和巡防營的兵力,既然皇帝整天疑心造反,就反給他看。太子認為皇帝還不至於誘殺他,況且母妃和蘇先生還在宮裡, 不宜輕舉妄動。景琰決定先進宮查看,同時和霓凰、蒙摯約定:等到午時,如果他和梅長蘇還沒有出來,就起兵進宮。(4) 太子進宮覲見,皇帝又召來了夏江。夏江指稱梅長蘇就是林殊,景琰大吃一驚,梅常蘇則談笑自若。皇帝向景琰解釋火寒毒形成的原因,和中毒後的容貌改變,景琰還是不信。夏江說,蘇先生如果不是林殊,當初怎麼會決定輔佐靖王?這兩年來,京城發生的每一件事,得利的都是靖王,而廢太子和譽王鬥得水火不容,兩敗俱傷。 最後一個被貶黜,另一個 …… 梅常蘇接口說,另一個難道是我逼著他謀反嗎?譽王之亂剛平,陛下就聽信一個逆犯的無稽之言,不怕九安山上屈死的冤魂心寒嗎? 夏江自知辯不過,以火寒毒令患者脈象紊亂,請太醫為蘇先生診脈便知。梅長蘇說,就算他脈象表徵不一,也不能證明他就是林殊;反之,即使他脈象正常,也不能確認就不是林殊。如果照夏江所說林殊回來一心復仇,陛下怎麼能安然從九安山下來?為了解決陛下的懷疑,就當他是林殊處置好了,免得傷了陛下父子的感情。景琰強忍驚駭,皇帝卻反而躊躇了。梅常蘇再補一句,要不要照賢妃的意思,把獻王接回來?(5) 皇帝勃然大怒,責備夏江幾次興風作浪,決定把他交給太子處置,景琰說還是交給大理寺和刑部。夏江氣不過,猛然搶過一把劍,飛身突襲梅長蘇。御林軍拋出鐵鍊,合力拿下了他。可他還是不放過梅長蘇,被押走時,一路念著:「陛下,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啊!」 皇帝召高湛過來,密語吩咐備酒,梅長蘇明白是怎麼回事。雖然夏江的話不可信,但「寧可錯殺,不可錯放」,皇帝要把他毒死。他拿起酒杯,被太子一把奪過去。景琰說他一向不願他人受過,同時舉起酒杯。皇帝和梅長蘇同時一驚,而景琰只是把酒倒掉,然後陪梅長蘇走出去。(6) 太子進宮時,列戰英召集了東宮府兵和巡防營戒備,霓凰也召集了穆王府在金陵的府兵,蒙摯則守在離武英殿最近的宮門前。眼看午時將近,每個人都焦躁不安。直到最後一刻,太子走出武英殿,梅常蘇隨後出來,步伐略微不穩。蒙摯急忙上前扶住,穆王府的探子趕回去報信,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景琰想起初識梅常蘇以來的一切,原來小殊一直在身邊,自己卻沒有發現。他到靜妃面前哭泣:為甚麼瞞著他?!靜妃安慰他:「小殊對你有特別的期望,現在還不到傷心的時候。你不能停下腳步,必須完成小殊的心願,所有人的心願。」(7) 梅長蘇從宮裡回去又病倒了,藺晨和晏大夫商議,開了最強的藥讓他靜臥養病。霓凰守著沉睡的林殊哥哥,只能流淚不捨。 聶鋒體力漸恢復,夏冬卻必須回天牢了。蔡荃接獲密報,得知夏冬被掉包,到天牢抓了宮羽。蒙摯趕來找梅長蘇商議,結果是藺晨出主意解決。 梅長蘇痊癒後,太子帶他探訪十三年前祈王被囚禁和毒殺的牢房,告訴他一定會洗雪皇長兄和林氏身上的汙名。(8) 謝玉的死訊傳至金陵,謝弼趕赴黔州辦理後事。蒞陽長公主送他出城,回府途中遇襲,幸虧蕭景睿及時趕到,擊退刺客。景睿覺得刺客的目標是母親配帶的錦囊,建議打開一看。蒞陽剪開錦囊,拿出謝玉的手書,母子倆展讀時吃了一驚。謝玉在手書裡細述當年與夏江合謀構陷祈王和林燮父子的經過,景睿認為真相應該公諸於世,長公主卻有疑慮。最後他們決定把手書交給太子。(9) 梅長蘇和太子討論赤焰案的時候,蒞陽長公主和景睿來訪。景琰請姑姑代謝玉自首,在皇帝的壽宴上提出,造成群情沸騰,逼皇帝不得不重審。長公主覺得壓力太大,脫口問一句: 「這樣於我有何好處?」梅長蘇一聽很失望,認為這個環節還問甚麼好處,不是真心想幫助翻案,這樣長公主還是不參與的好。 蒞陽沒有想到梅長蘇反應如此激烈,她走出幾步又覺得不安,還是回來答應太子。景琰感激姑母相助,答應以首告之功恩赦謝氏滿門,這也是長公主一開始想求的好處。 景琰已經為翻案準備一段時間,部分宗室和大臣知道他的計畫。為防走漏風聲,靜貴妃控制內宮,確保皇帝在壽宴前見不到外臣(10)。現在長公主願意出面,機會又大了一些。梅長蘇表示冤案洗雪後他將退隱江湖,不想恢復林殊的身分,這個決定讓景琰很失望,覺得小殊已經和他疏遠了。(11)皇帝生辰這一天,景琰一早就攜太子妃去向父皇和母妃請安。皇帝很高興,邀兒子媳婦共進早餐,餐後父子對弈。 百官陸續抵達承乾殿,梅長蘇也以客卿身分出席,坐在小王爺穆青的後面。進場時霓凰和言侯注目看他,梅長蘇用眼神打了招呼,坐下後只是低頭品茶,沒有半句言語。 到巳時,景琰提醒父皇該去承乾殿了。皇帝看著下了一半的棋說,盤面局勢膠著,一時難以終局,等儀典後父子再戰吧。於是一人一頂轎子,前呼後擁的到了壽宴地點。 百官拜壽之後,舞伎進場表演。這時昭仁宮裡的越賢妃突然醒來,發現錯過了時辰,急著要穿戴赴宴。宮女轉告靜貴妃的吩咐:賢妃還在生病,不可以出昭仁宮。靜妃知道有人暗傳消息給越妃,一直防著她。越妃開始吵鬧,太監黃主事過來,吩咐宮女把門關上。越妃悲憤的喚一聲「陛下!」 知道沒有機會阻撓太子翻案了。 壽宴上舞伎退場,蒞陽長公主持謝玉手書,鎮定的走向御座。皇帝以為她來賀壽,蒞陽說她除了賀壽,還要代謝玉供陳欺君罔上、陷害忠良的大罪。 不顧皇帝阻止,蒞陽說出「當年謝玉和夏江偽造聶鋒密報,誣告林燮謀反。」「為防止偽造事洩漏,半路伏擊聶鋒,嫁禍林帥。」「然後伏兵梅嶺,趁赤焰軍血戰大渝力竭之際,攻其不備大肆屠殺,並以赤焰軍違逆抗旨掩飾惡行。」 皇帝大怒,下令攆她出去。蒙摯走下去,跪請皇帝聽長公主說完。蒞陽接著說:「赤焰被滅後,謝、夏二人以林帥金印偽造信件,誣稱兵變是受祈王指示,害祈王一家滅門」。「冤案發生後,又阻撓所有伸冤門路,知情者皆被剪除」。說完謝玉和夏江的罪狀,蒞陽請求皇帝順應天理,重審赤焰案。皇帝氣得召御林軍,御林軍守在外面沒有動靜。 這時,霓凰以林氏遺屬的身分,懇求皇帝重審赤焰案。刑部尚書蔡荃以證據確鑿,請求徹查重審,中書令柳澄隨著附議。一時之間,大臣紛紛附議,連紀王、言侯等皇室宗親也跪下懇求,皇帝懊惱整個朝廷聯合起來對抗他。太子景琰站出來,先拉起跪在地上的姑母,然後附議懇請重審。 皇帝說此案既由謝玉、夏江引起,他二人都已伏法,何必再重審?太子說此案乃大是大非,有罪或有失者皆應追究。皇帝說如果朕不答應呢,難道太子要逼宮嗎?景琰說他受教於皇長兄,祈王當年沒有逼宮,他也不會。 皇帝轉向梅長蘇,認為這一切都是因這位麒麟之才而起,難道先生就沒有話說? 梅長蘇站起來,歷數父親對皇帝臨危救難的種種事蹟。最後說:「無論為友還是為臣,林燮從未負過陛下。太子和眾臣所請,無非想查明事實還原真相,陛下為何不能答應?」 皇帝越聽越心驚: 夏江說的沒錯,梅長蘇就是林殊。在他心中,林殊還是「亂臣賊子」,嚷著:「來呀,給朕殺了他!」可是御林軍不動。情急之下,自己抽出懸在壁上的寶劍,走下御座。步履不穩摔了一跤,頭上的冕旒都掉了。站起來時,他劍指梅長蘇,但是太子已經擋在前面。(12) 皇帝要景琰讓開,景琰當然不讓。說:「你可以殺我,殺盡天下所有想查真相的人,可是當你殺盡所有人的時候,你還是那個王嗎?」皇帝頹喪的丟下寶劍,蹣跚步出殿外。高湛捧著冕旒亦步亦趨,高喊:「起駕!」 他回到養居殿,看見未完的棋局,氣得掀落一地。太子羽翼豐滿,整個朝廷都聽他的,還談甚麼「父子再戰」? 靜妃走過來,皇帝指責她和景琰一直想為赤焰翻案。靜妃說,赤焰案之所以一定會推翻,是因為真相就是如此。是非黑白如此分明,陛下為甚麼還要猜疑呢?皇帝認為這一切都因梅長蘇而起,決定單獨和他談話。 太子率百官等在養居殿外,他對梅長蘇說「你如果不想見他,就不用進去」,梅長蘇決定還是去和這位當年的舅舅談談。皇帝問梅長蘇,為甚麼不等他死了再來翻案?梅長蘇說因為意義不一樣,尤其是對祈王。皇帝又問,在九安山上時,你們為甚麼沒有動手?梅長蘇感慨皇帝在意的還是皇權,毫不關心赤焰案中蒙冤的人,他們都是皇帝的骨肉至親。知道他們冤死,難道不覺得愧疚嗎? 皇帝辯稱林燮當年不聽命令,祈王則攏絡朝臣,事事跟自己作對。梅長蘇說戰士在前方浴血沙場,皇帝遠在京城,不清楚狀況就猜疑。祈王賢德之名都是靠政績得來,與陛下政見不同都是當面直言,這樣的光明忠直在陛下眼中卻成了頂撞。就算是為了當年的父子情義,查證一下事實真相有這麼難嗎? 皇帝終於答應重審、重判,昭告天下。但是有一個條件: 赤焰的血流得太多,他不願意讓林殊站在朝堂上。梅長蘇說林殊所求也不是回到朝廷,「從此以後,你我不必再見」,轉身步出殿外。皇帝看著梅長蘇的背影,情不自禁跪下,喃喃回憶當年以舅舅身分帶小殊玩耍的情景。 歷經數月,在太子監理,紀王、言侯、和大理寺卿共同主持下,赤焰案重審終結。由皇帝明堂宣旨,昭雪祈王、林燮等文武官員的謀逆罪名。宸妃、祈王的遺骨入祀皇陵,恢復林氏宗祠,倖存者和遺屬也各有撫卹。另外擇日在皇家寺院設靈壇道場,由皇帝率百官親臨致祭。 林氏宗祠恢復,驍騎將軍林殊的靈位也在其中,景琰特別拿一塊紅布遮住。 梅長蘇在太子、霓凰、和蒙摯陪同下祭奠了父母和祖先。匍匐在靈位前,他忍不住嚎啕大哭: 十三年的心願終於達成了。 幾點感想: 1. 像前面幾段故事中的「巧合」,我對謝玉身亡是不是真的「意外」有些懷疑。當然他惡貫滿盈,死有餘辜,不過在這個時候死,似乎時機太湊巧了。 2. 「火寒毒」這麼奇特的病,似乎只存於野史,太醫都不知道。不清楚瑯琊閣兩任閣主從哪裡找到醫治方法。這幾集裡提到衛崢從東海找來冰續草,想為梅長蘇治病。藺晨說出其中難處,不過還是配合其他草藥,提煉了冰續丹。藺少閣主的化學實驗,不知道是依據甚麼?沒有實驗組和對照組,梅長蘇就是他的白老鼠。不過因為跟故事主線關係不大,我暫時省略了。 3. 百合湯的妙用很多,在宮庭裡最大的用處似乎是傳遞或打探消息。 4. 不知道是劇組疏忽還是跳過了一個情節,梅長蘇被召進宮後,景琰和蒙摯、霓凰商議的地點是在靖王府而不是東宮。難道景琰冊封後以靖王府為東宮?(如果是這樣,門上的匾額應該換換吧?)還是他依舊保留靖王府,重要事情在那裏商議?早知道梅長蘇就不該封閉密道,這樣搖個鈴就可以知會,不用叫列戰英騎馬趕來了。 5. 梅長蘇似乎習慣出奇謀,用險招,賭的是皇帝的疑慮。在懸鏡司用這個方法,到了御前對質,依舊如此。可是萬一皇帝識破呢?不過皇帝兩次都被矇過,也太好騙了。 6. 高湛非常可愛。書裡和戲裡都說高湛只忠於皇上,我覺得他多少偏向靜妃和梅長蘇,或許也算「祈王舊人」,只是沒讓皇帝發現。早先陪皇帝散步到芷羅宮外,提醒皇帝靜妃的生日,乃至暗中警告梅長蘇,都不是偶然。拿出毒酒時故意不小心說「這是蘇先生的」,那更是明目張膽了。好在皇帝一直沒有識破他的大智若愚。 7. 景琰有多次機會知道梅長蘇的身分,可是他心中的小殊太完美,沒有辦法接受會變成像梅長蘇這樣。等知道是那麼多慘痛的傷害導致如此,心裡的悲痛可想而知,表面還要裝著不動聲色。歐巴桑看到這一段非常傷感。 8. 原來當年祈王飲的那杯毒酒是譽王送來的,這或許可以解釋為甚麼景琰和梅長蘇那麼恨景桓。 9. 關於謝玉的手書,我有兩點意見: (1)隸書主要流行於西漢,後來主要文書都用楷書了,書信則是行書。西晉書法家王羲之留下來的帖子都是行、楷,好像沒有隸書。謝玉在匆忙間寫下手書,應該沒有時間一筆一畫寫那麼工整的隸書。 10. 景琰和靜妃在翻案前不讓皇帝見到不相干的外臣,這應該也是當年謝玉、夏江構陷祈王和林帥時的手法。專制帝王一人決定眾多臣民的命運,可是這一個人又多麼容易被蒙蔽。景琰立意雖好,但他已經不知不覺走上了權謀之路。 11. 時光一去不復返,何況中間還隔著君臣。火寒毒使他活不長久,可能也不願霓凰、景琰陪他度過痛苦的餘生吧。 12. 在這部戲裡皇帝摔了兩次:一次是發現廢太子躲在東宮作樂,還出言不遜;第二次就是群臣在壽宴上逼他翻案,氣得想刺殺梅長蘇。兩次都跟他的生日有關,真是流年不利啊。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