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31 09:31:46瀏覽2322|回應2|推薦7 | |
近年看電影很少被感動,但上星期看 The Reader (為愛朗讀),男女主角的演技和故事情節真的非常感人。尤其凱特‧溫絲雷的漢娜,不論任何場景或身分都演得絲絲入扣恰如其份,奪得奧斯卡獎真是實至名歸。 故事內容不多述,有興趣的可以看電影或原著。但要說清楚的是,故事開始時是一九五八年,二次大戰已經結束了十三年,不是如某些介紹或影評說的在二次大戰中。女主角漢娜當時(一九五八年)是列車查票員,她在戰時是擔任納粹的警衛,並因此被起訴。 有人可能認為年份不是故事的重點,可是差那十幾年,德國人的觀念就差很多。男主角麥可是戰後長大的一代,他完全不能接受漢娜當警衛時對猶太人的做法。 漢娜目不識丁但個性嚴謹,對她來說把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不論那個工作是清潔工,納粹警衛,還是查票員。所以在集中營裡她接受命令選猶太人去煤氣室(理由居然是「要騰出地方給新來的人」),猶太人被關在一間起火的教堂她也不放他們出來……「因為情勢很亂,放他們出來會擾亂治安」。這些理由讓所有人為之氣結。 但你不能說她像個機器人一樣沒有情感。在集中營裡要求受害者先朗讀給她聽再進煤氣室,可能是藉此減輕他們精神上的痛苦。即使是鎖住教堂不讓猶太人逃生,可能也是以她當時的常識和所處環境,做了自認為正確的判斷,何況這不是她一個人的決定。 但這些理由都不能為她脫罪,麥可尤其不能原諒她。他可能認為,漢娜以前要猶太人朗讀來娛樂自己,遇到他(麥可)時又利用了他。尤其漢娜在他陷入情網時不告而別,讓他傷心了很久(觀眾當然知道原因)。可是他還是愛她的。當她在法庭不願意用筆跡證明自己不是主謀時,他立刻知道了原因。可是為了保全她的面子(不讓別人知道她是文盲)或是尊重她的選擇(不承認是文盲也許就是甘心認罪了),麥可沒有把事實說出來。 讓人覺得不公平的是,甘心認罪的漢娜被判了無期徒刑,而其他根本沒有悔意的被告卻只判了輕刑。 麥可出身好家庭,海德堡大學的法學位更讓他平步青雲。可是漢娜是他一生的痛:他無法和其他女性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在一次探訪集中營舊址後,他終於決定為漢娜做點事:為她朗讀。把以前為她讀過或沒讀過的書,錄音下來寄給她。 當看到麥可眉飛色舞的讀書,而漢娜興奮的打開每一捲錄音帶時,我忍不住激動得掉淚。直覺得這就是愛。 聽過多捲錄音帶之後,漢娜終於下決心對照原書,開始學寫字,過一段時間並寫信給麥可。這給她漫長而單調的獄中生活,開啟了一線亮光。可是麥可一直不回信,他也不去探監。他對漢娜的愛,似乎就停留在為她朗讀的那個程度。讓人懷疑他到底是懷念漢娜,還是懷念那一段朗讀的時光。他似乎並不真的關心漢娜,連她要出獄時也沒主動說要照顧她,還需要獄官提醒。 終於再見面時,麥可一點也沒誇獎漢娜的努力。他問的關鍵問題,是漢娜有沒有回想過去所做的事。漢娜可能失望他只關心她當年所犯的錯,或許是個性的倔強,她回一句:「認錯就能讓那些猶太人復活嗎?」 麥可失望的神情,可能讓漢娜覺得自己永遠不會獲得諒解。不論她多努力認字寫字,永遠不會和麥可平起平坐。失望之餘,她用自己的生命來表明懺悔,並指示用她的存款彌補當年的受害人。只是,受害人願意接受她的道歉嗎? 這個故事有一個引申的意思:德國人要為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道歉多久才夠?二戰後德國人真的深切痛悔,連集體的愛國行為都自動壓抑,怕引起誤會。(在龍應台女士的一本書中提到,德國人「只有在足球場上,才能表現愛國」)。雖有少數白人至上主義,究竟不成氣候。但時隔半世紀,心態可能有點變了。並不是敵視猶太人,而是可能覺得他們(德國人)做夠了。 另一方面猶太人口口聲聲「永不忘記」,當然也有他們客觀的因素。可是人如果不能寬恕別人,就永遠跟自己過不去。「如我亦免負我債者」,其實不完全是求天父的慈愛,也是讓自己打開心結,可以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故事結尾,原先控訴漢娜的受害人把錢交給麥可去做慈善工作,她只留下裝錢的錫罐。她不願意對麥可明說接受道歉。可是從那慎重安置錫罐的動作,把錫罐和家族照片放在一起,我們知道她的心意。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