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04 11:56:18瀏覽2943|回應20|推薦116 | |
凌晨3:30,鬧鐘準點喚醒。 落地窗外一片淒黑,夜仍深沉的氛圍。洗漱畢,再次檢點物品,整裝出門。
4:35 到達集合點。 機車停妥步行至體育館,此時無人車蹤跡。卸下登山包手杖,隨手一摸,安全帽還戴在頭上。趕緊小跑回機車停放處,放置妥後再跑回集合點。
陸續出現幾位登山客,詢問後有兩位為同梯登山隊員。其中一女子突高喊:「糟糕!手機放在車裡。」這來回需15分鐘,盤算後應該來得及,於是見她拔腿狂奔。夜色下我忍不住偷笑;看來我與她還處在沒清醒狀態。
5:08 遊覽車停靠體育館前。 另一位同行同事稍早前抵達。而去取手機的女子也氣喘噓噓趕上車。從屏東沿途接各路隊員上車的遊覽車往最後一站載人。後上高速公路,一路往嘉義阿里山。
9:00 遊覽車停阿里山外圍停車場。 從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門口收費進入,右邊鐵道,左邊木棧道沿路而行,一旁淡紫繡球花吸收日月精華的養份,花朵碩大或豔綻或衰敗迎接山客。經沼平公園到沼平車站,走塔山步道木棧道,在三公里處十字分道原有兩條支路共用的鐵路開始分開,左往眠月線,右往祝山觀日線。向左,眠月支線登山起點。
眠月線全長9.26公里,原始橋樑有24座,隧道12座,如今橋樑只剩21座,隧道14座,單程約需3-3.5小時,來回約需6-7小時。為方便拍照取景,我與同事一馬當先,衝鋒於前。
此行程出發前,心裡有兩點擔憂,一為明隧道大斷崖,二為高空鐵橋棧道。
眠月線屬中級山步道,整體難度不高,卻處處暗藏危險。去年此路線四起山難事故,今年初又添一樁。今年一月中旬至四月封閉路線,進行鐵橋整流棧道加寬防滑後再度開放。山友走在沒安全護欄、最高處6、7層樓鐵橋棧道上,重裝來往交會間最易發生失足墜落、摔傷的風險,行前領隊一再叮嚀:「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切勿橋上交會、逗留」。
3.1K 大塔山登山口木平台 沿著鐵道兩側,蓊鬱的綠色森林步道以杉木與柳樹為主,林間不時傳來各種鳥鳴,路徑兩旁時寬時窄,林相在朝陽射灑或濃茂而暗中變化著。
4.26K 第1明隧道大崩壁。 此為近年來網美美拍熱門景點。1999年921大地震後將隧道主體一切為二,造成鐵道嚴重損毀、隧道崩塌裸露出鋼筋水泥條,及震攝人心的巨石疊壘,整體感覺險象環生,難以想像當年地震所挾之威力與衝擊。眾人在此放慢腳步魚貫等候,小心翼翼捉緊嵌於山壁內的鐵鍊與粗繩,步步攀爬崩落區,終於安全通過崩塌處。
回望,遠眺山谷下雲霧繚繞,很快飛湧上一層層濃霧,籠罩在斷崖巨石與攀爬人群,在亂石坍裂驚險處,別有一種斑駁錯落的靈氣之美。
隧道後半段尚保留完整水泥體,因此成為山友遮風避雨或紮營過夜最佳宿地。打從旁經過時,幾個帳篷已立在鐵軌上,想來登山客早已在雲深不知處。緊接經過4.75k 第2明隧道。
4.84k ①號(黑洞)隧道(99.1)。 頂端及靠近外圍部份覆蓋青苔,打開頭燈,沿著鐵軌前進,路況良好。
4.96k ②號(黑洞)隧道(414m)。 前半段。隧道採木構隧道的五邊形衍架。行走間偶被山壁中滲落的水滴於身。黑暗中走久了,燈霧散開後,有種走進時光隧道的迷離感。
後半段。若說1號明隧道大崩壁是裸露的白魔障,則2號隧道便是藏於洞中的黑魔障。隧道主體後半段因地震塌陷,落石土石壘落坑內,形成高低不平與崎嶇,其中有僅容半人高的障礙落差須蹲低翻越。適逢前幾日連日下雨侵蝕下坍路濕滑、石頭鬆動,增加行走困難,我一邊拍攝一邊單手扶助下慘遭滑鐵盧,還好止剎成功,沒撞及到領隊。這段伸手不見五指僅靠頭燈的隧道,只能以「刺激」形容。
5.5K 塔山車站(海跋2,344m)。 此處有個棧木大平臺,略作休息,補充糧食體力,也是第一個貓坑廁所。據光顧過的山友形容「裡面很可怕」,於是我自動放棄。
5.62K ③號 隧道(54m)。經過 5.68K ④號 隧道(12m)。 兩段隧道皆簡短,不用頭燈即可通過,惟4號隧道路面已有若干濕漉。
經過第11、12、13鐵橋。 第一次走在懸空鐵橋上,不免有些緊張,起步便提醒自己踏穩步伐與重心,避開可能青苔。安全通過鐵橋後緊張的心稍緩鬆。回頭望,懸空鐵道下時隱時現坡林溝溝渠,無怪乎行程前領隊呼籲懼高、懼黑者不適合此行程。
6k ⑤號 隧道(48m) 小巧而短,以斜伸左彎送往迎來,像個蓬門為君開小家碧玉姿態。人生之路若能如此輕巧易過,不也是處處是風景的景致。
一葉蘭 自然保護區 進入「未經申請禁止進入」告示牌。此路線須事先申請並經抽籤抽中者才能進入,今年從每日開放500人次減為350人次。靜謐而綠是這一區的原色,可惜,此時非花期,無法尋覽群落在高山生態林木邊緣間,潮濕岩壁或樹幹上的這小小紫色花豔世界。
6.13K ⑥號 隧道(58m) 第14號鐵橋
6.24k ⑦號 隧道(43m) 6.37k ⑧號 隧道(23m) 出了隧道緊跟著接上鐵道橋樑,出了鐵道橋樑一段距離後又接上隧道。錯覺在輪迴重生間不斷走進走出,也因此鍛鍊適應能邊走邊拍這懸空棧道。
第15號鐵橋。 鐵軌旁閒棄一個長方型儲水槽,為當年消防用水。槽體周圍佈滿青苔,槽內水溢滿,探看無蚊蠅,唯有落葉枯枝,彷若自成一水一落葉的境界。
6.44k ⑨號 隧道(9m) 第16號鐵橋 6.46K ⑩號 (黑洞)隧道(133m) 第17號鐵橋 6.65k ⑪號 隧道(28m)
第18、19號鐵橋 筆直而長,軌道縫隙長滿生命力強盛的雜草斜逸而出,偶有掉落枯木段,隨後棧道左彎撞上樹影的鐵橋。這一段接連前後的長鐵道,左手拿穩手機拍攝,踏穩腳步,目光聚焦在腳下與前進間,絲毫不敢大意。
6.88K ⑫號 隧道(154m) 隧道寬廣、岩壁有稜有角,打開頭燈,山壁偶有滲水滴落,路面些許濕潤,避開溼滑的鐵軌與棧木,改踩枕木與木板交叉處。
第20、21、22號鐵橋 一路經過無數或長或短鐵橋,始終保持警覺踏穩。 每一座鐵橋座落在獨一無二間,橋面可能雜草漫漫或光亮,巨木林相、遍野不知名草花、高低坡地靜然依傍生長,偶有薄霧飄冉,很快消散,耳邊只能假想當年火車壓過鐵軌傳來哐噹與鳴笛聲響。
7.9k 眠月線檢查哨員工宿舍。 8.0k 眠月車站 這裡的草長得更猖獗,有幾處將鐵軌佔滿,蕨類更茂盛,宿舍門窗舊損殘破,鐵門窗戶外圍著鐵絲網雖鏽蝕嚴重仍堅守成一道阻隔屏障,只是屋內人去早空,落得滿地塵垢與荒蕪。
遇見一座孤零零轉轍器,上面佈滿青苔,頑強固守在因腐蝕而斷層的棧木上,它仍腳底生根,立定成一座小小歷史見證,兩旁蕨類以比天高的姿態靜靜相陪。
8.2k 杉木黑森林 不知是心理作祟,還是…,總之一走進便感覺磁場不對。坡地下雖是林木巨立,但一片幽暗,彷如形成另一個黑森林世界,陽光穿不透也溫暖不了陰暗的氛圍。右側山坡處有一枯木倒下,枯的枝幹橫臥鐵軌道上,像一幅靜止的臥軌畫面。
第23號鐵橋 經過此後,沿路開始雜草橫生,鐵道路面縮窄,兩旁蘆葦叢比人還高,只能從中穿過。有些鐵軌被截斷或缺損,棧木下流過山泉水,棧木上一片濕滑。水於植物是豐潤之需,讓草木興盛,讓棧木毀損更易。
第24號鐵橋 最後一道鐵橋,竟有點眷戀棧道再長些遠些的念頭。過了這段鐵橋得準備回頭再走,才能再遇鐵橋之危之美。
石猴休憩區 石猴觀景台 石猴呢?站在觀景台上觀了老半天也觀不出傳說中唯妙唯肖的猴身,只剩一塊巨石。路過山友指點:「石猴已卸下守護蒸汽火車的任務,猴頭已因地震斷落於地。」順著他隨手一指,一塊較細長石頭上覆著上青苔便是猴頭的一部份。
9.26k 石猴車站(海拔2,318m) 11:30到達終點站。石猴車站四周起圍起一層鐵絲網,隨後抵達的領隊說車站內原可供山客休息、露營,但後來地層下陷,有崩毀危險便禁止進入。
這裡設第2處貓坑,只是使用者要練好閉氣神功;不過能在山林間供山友們方便已是前人無私的奉獻,仍應心懷感激使用。
後續各隊員陸續抵達。領隊燒水幫大家沖泡茶與咖啡,接著發送粽子。大家席地而坐,個人也紛紛拿出自備午餐與山友互相交流共享。之後起程,往回走。
阿里山上氣候多變,過了中午經常起霧,濕氣重,導致步道容易濕滑,若再遇上下雨,則不止難行更增添危險。我與同事一路往前趕,深怕山區開始起濃霧後天氣轉壞,期間偶爾真飄下小雨。沿路許多隧道內開始積水,還好巧遇一位穿雨鞋的登山大哥,好心讓我將手借搭在他背包上,讓我雙腳平衡踩在鐵軌上走,而不至於將鞋子弄濕。雖如此,期間也滑落鐵軌幾次。
當我一路趕路,偶爾回頭卻不見同事,直到抵達第1明隧道休息後他才慢慢趕上。原來他在隧道中腳抽筋,只得停下來休息。稍早前明隧道下過雨,山谷四周飄渺的山嵐增添幽靜神秘之氣,霧愈聚愈濃一片白茫茫。不敢耽擱太久,深怕雨中過大崩壁的濕滑與危險。
通過大崩壁後才算安全。沿著鐵軌一路往阿里山車站前進,一輛火車調度而過,雀躍的向駕駛招手道別。出了車站後斗大的雨便落了下來,慶幸一路趕路躲過最危險路段。
抵達阿里山車站時間下午3:33分,最晚抵達集合點的登山隊員為5點。全程個人記錄為20.5公里,個人腳程:上山兼拍照2.5hr,下山2hr,共4.5hr完成。
這一趟夢幻鐵道、迷霧森林、神秘隧道、岩壁、廢棄工作站及霧裡來去的美景,或許日後仍能在夢境裡鮮明迴盪著。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