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5 20:35:40瀏覽503|回應7|推薦28 | |
很久沒拍P了,冬天一片蕭條,難道在室內拍靜物?對技術可能要求反而更高。有些手癢,計劃周末出遊,沒找下合適的地方。幸好那日下小雪,趁中午時分過了把癮。雖然沒有幾張好P,但總算是新P,但近幾天折騰幾次也不能上傳。最近看梁漱溟的書,關於中國社會結構的描述,突然想到王家大院有些P上傳許久卻沒有寫文,隨著社會進入現代,那恢宏的大家族群落是再也不會出現了。 高家崖與紅門堡之間,就以上圖橋梁相連。為近年添建。 感覺院內擺放的這種鐵樹,真與周圍建筑風格不搭。雖然園方還注意用的是復古風格的花盆。在王家大院看到不少攝友,有些還背著角架。
能看出是三進式院落。大部分都是三進式院落。 家家都有門門相對的土地神龕。有繁有簡。 可以看出磚樓是相當寬的。 這些院落都不太寬敞。冬天的采光一定成問題。 王家大院,布局便是一個“王”字,三橫街一豎街,這就是中間那一豎,對著堡門。 紅門堡為城堡式建筑,依勢而建的城墻。這些平的房頂,對排水很有興趣。 遠望靈石縣城。 四周城墻上有角樓,有亭臺。 遠處為仿建的休閑會所。 與紅門堡相仿,連地勢都一般。 還沒有建成,但看大模樣已經出來了。 站在城墻上看到城墻外的一幢古屋,還有人再住,比城內的房屋樸素。 城外的民居,猜大部分應是從城內搬遷出去的。一式一樣的紅磚平房,沒有任何美感,與城內形成強烈的對比。這是時代的差異?我想應該是財富的差異。現在我們看到的古建筑,那一幢不是用金錢與智慧堆積?只有金錢再加上藝術品味,才能建成流傳好幾百年的住宅。否則,那簡陋的草屋土屋能經得起百年的風霜雨雪嗎?即使挺過,我們會如此趨之若鶩來贊嘆嗎?說一千道一萬,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難有流傳千古的藝術! 堡門外高大的“八”字磚雕影壁。 一新一舊,但新的會流傳嗎? 紅門堡中軸線上寵大的建筑群局部。照片左側的這一區大部分都沒有開放。時見有工人在整修。 城墻上的角樓。 又從高家崖出來。 看梁漱溟的著作,提到我們古老的中國的社會基礎是家庭,這種家族模式保持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是我們國家獨有的。看到這像一個村落的家族聚居地,不由不感嘆,這古老中國的縮影只有止于此。經過內憂外困痛苦的轉變,我們幾千年的特殊社會結構被逼打破,隨世界大潮一直進入了現代社會,現代社會是以個體為社會基本單位的,這樣寵大的世代綿延的家族是再也不會出現了。 我們依然會發展出新的文化與藝術,但會與一個人有關係,與一個公司有關係,與一個個群體與團隊有關係,但再也不會與一個家族有關係。這就是現代社會,與過去的任何一個時代不同的特征吧。 。 。 。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