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山西 - 常家莊園建筑(一)
2012/07/22 10:23:04瀏覽1214|回應7|推薦29

 

 

常家莊園東北堡門,原有八,現只余一。南北兩側為宋代兩亭雙絕帖,歐陽修《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由蘇軾書寫。遺憾不知詳情,沒有走近賞覽。

因為剛開始有計劃出游,經驗有限膽量更有限,所以選擇在城市附近、接待相對完善的景點,像爬山之類,都是偏遠地方交通不便,只有安排在以後再進行。所以這次選擇位於榆次市附近的常家莊園還有離太原市不遠的晉祠。

常家莊園位於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車輞村,是山西明清民居規模最大的一處,它獨有的特色是擁有八萬多平米的園林,而不像其它大院只有房屋,所以它處均稱大院,而獨有常家稱為莊園。

 

進莊去便是常家北祠堂,南祠堂已無。始建於光緒五年,院寬25米,進深100米,三門四進,上下兩院。因常家出過46位進士,故能建旗桿,石雕精美,都是些吉祥寓意的圖案。

楹聯:蔔地輞川百代兒孫承德澤,名堂燕翼一脈先祖紹嘉猷。

北祠堂大門,抬頭望各匾額,怎麼是“郭氏祠堂”,但也沒有太在意,同學還是去問工作人員,原來有劇組在拍電視劇,此匾額為道具。看來電視劇主人公姓郭了。

大門進來,院子非常寬闊,沒有其它建筑,內側可以反用做戲臺。

二門

進得二門內為正院,由獻廳隔開,分為上下兩院。獻廳,擺放供品的地方。匾額綿瓜瓞”,取意詩經。四周有圍欄,石雕木雕都非常精致,飛檐角度很大,弧度優美。邊墻旁有東西兩配廊。

正廳非常宏偉氣派,正廳供奉常家祖先牌位,也有回廊的三間東西配廳,一邊廂內有常氏家譜,一廂有常氏功名譜。

正廳匾額:本支百世

聯:問姓起何時溯樂奏承雲曾有軒轅宰相
  分支興此地考年當甘露相傳炎漢將軍

從祠堂出去,有小門進入花園,為一片杏林,杏樹高大,綠草如茵,滿目青翠;再進出獅園,然後是大面積的園林靜園,亭軒樓臺散布,水光漾漾,徜徉其間,煞是愜意舒爽。

我們走進第二個建筑為“石蕓軒書院”,從後門進入,這是書院主建筑“聽雨樓”背面。

“聽雨樓”,兩層建筑,非常高大,但院內距離有限,拍不出壯偉的感覺。對面墻壁上有“四十四帝后帖”,從夏禹到宣統42帝加武則天與慈禧,稱四十四帝后帖。沒拍照。

出聽雨樓,“四亭三廊,這四亭分別以論語中的德有鄰志於道學而思思無邪命名,是常氏子弟的琴亭,棋亭、書亭和畫亭。”正廊為石蕓軒法帖,由太谷隱士杜大統書寫,遺憾也沒有看。西廊為常氏遺墨法帖,東廊“聽雨樓法帖”。正院兩側院為私塾,非常闊大。

常氏遺墨帖,特意用磚雕以區別前人石刻法帖,取自謙意。

東廊聽雨樓法帖,唐至清50多位名家作品。

常家莊園院院有小門相通,出得書院,進入此院,這是最華麗的一個院落。只有此院三雕處處可見,精美異常,且有彩繪。

原來劇組在此院拍攝。

因為拍攝,道具設備擺在院內,影響參觀,但已夠震撼。

連小門後礎石,都如此用心。

此院三雕最多最美,窗窗之間墻壁上都有圖案與對聯磚雕,連與邊墻過渡的地方都雕有翠竹圖。

每堂均有兩進院落,高樓南北相對兩幢,這是與正樓相對的南樓。(兩同學與其一之女)

因為沒有請導游,怕極他們的催催催,這一進一進的院落都有各自功用,所以都不了解,只是欣賞這些雕刻作品與建筑。

也不知道此院真名,哈,被換成“郭宅”了,可能是貴和堂?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62316&aid=6658221

 回應文章

飛天 ゚【二三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8/01 13:27
愛極這處,又來重讀妳的常家。
為了讓自己更有印象,特地去找了山西地圖,了解山西的地理環境概略。

譚梅(162316) 於 2012-08-01 22:14 回覆:

哈,我现在也非常喜欢这些,文化的历史的这些精致的被时间浸润过的痕迹。

我们山西多山,大部分城市都集中在中间一条同蒲线上,榆次离太原不远。

飞天还别说,单看轮廓,我现在一眼就能认出省份只有山西与台湾,以前上学时学地理,经常考试题目有一个国家或者省份的地图轮廓,画几个地形城市等标识让答题,那时能认出更多。


航迷老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流芳百世的好書法
2012/07/24 16:55
要體驗幾世紀的好工藝,想來必訪的常家莊,

藝匠的工藝經過年久世紀的千錘百鍊,

許多日常生活早不復見的傳統工藝,已沒入歷史,

此行訪常家莊的莊園建築,也讓我們一窺藝匠精湛工藝的面貌。

另外我也對常氏遺墨帖的石刻,留下很深刻的印像,

現在已經不曾看過以這種方式保留的墨跡,另外聽雨樓的法帖都是流芳百世的好書法。
譚梅(162316) 於 2012-07-24 21:37 回覆:

在过去的时代,有一个行当,好像就是”“手艺人”,那些人都是靠各种手艺谋生,甚至代代相传,现在已不如此神圣的,学手艺的也越来越少,很多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但那些传人基本都老了,随着他们一个个离世,有些手艺会永远消失。

机器时代造就的工业文明,越来越没有文化的蕴含,我们欣赏着前人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珍宝,但我们这代人会给后世留些什么呢?

常家庄园法帖共有八处,最珍贵的应该是听雨楼法帖与石芸轩法帖,一些大家作品据说已经失传,还好有些被保留在常家的墙壁上。

过些日子有机缘还想再去一趟,为着这些法帖。


譚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美景
2012/07/24 07:00
這樣的景點值得好好駐足欣賞。
譚梅(162316) 於 2012-07-24 21:26 回覆:

以后会找机会再去,反正不远。

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是美,还有那么多法帖,共有八处,我只看到五处,只是拍照留住,并没有细品那些一钩一划。


木頭...發呆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7/24 04:09

不得了....
好喜歡這一趟的照片

那些建築看來一統的深灰石色, 好美
是不是石磚?還是泥角磚?
木頭彩樑與斗拱也因為時間而褪成了相同的色系...令人讚嘆

這些建築做的好用心精緻
連門廊都做了裝飾框架 (是不是有專業名稱?)

譚梅(162316) 於 2012-07-24 21:24 回覆:

我也好喜欢这一趟,不仅照片,感悟,玩得也很开心!

看到这些美得让人屏息的建筑,时间散发的美,人工散发的美,文化散发的美,还有精神散发的美,不服老祖宗不行,哈

那时的人们不惜工本做这一切,现在的人哪有这种认真精神,都是浮皮了草,用小学老师的一句话:给日本鬼子支差呢,唉,这个时代有些真的很不喜欢。

每座大门都做了牌楼式门楼,两院之间也用夹牌楼雕花墙隔开,住在这样的院子里,应该不自觉都优雅起来...


飛天 ゚【二三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07/23 13:17
啊,我真愛妳這組攝影,只要見到這樣的景緻,我就無法招架了。
哪天抓妳的照片來入我的MV。

譚梅(162316) 於 2012-07-23 22:35 回覆:

欢迎使用,还可以给你像素没有损失的原照,更易处理。

你诗中的女子,是不是想像她们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生在这样的时代里?

我们山西这种明清民居有好几处,最美的应该是王家,常家的特色是有园林。


襄樊散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八万多平方米私人林园
2012/07/23 12:36

那就是大约三分之一个(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

真是大啊!

譚梅(162316) 於 2012-07-23 22:10 回覆:

在大陆已经习惯大了,进去看没有觉得有多大,现存房屋4万平米,园林8万平米,据介绍原有60多万平米,占地100多亩。

记得看过一篇博文,博主是去韩国旅游,导游会介绍某桥是世界第几第几,很骄傲的样子,他却不以为然一点都不会激动,因为对中国人来说早已习惯几乎什么都是世界第一,早见怪不怪了,哈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知道此院真名
2012/07/23 08:30

賣門票圈錢,卻捨不得印景區地圖及解說,

更別說加蓋當天日期的紀念戳!無奈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譚梅(162316) 於 2012-07-23 08:57 回覆:

圈钱敛财,却不在服务上下功夫,那不是表明不欢迎下次再来?何其短视功利!

导游图在一进堡门的地方,难道游客还能记在脑子里或者背着走?还买了一副导游图,两元,但只有简单的精华介绍,没有景点详细介绍。

有些景点有介绍标牌,但院内却没有,貌似院内也没有地方能放那个牌子。

还有导游,一个个催催催,我们自助尽兴玩了一天,但若导游跟着一个小时交待了。这次又总结出一个经验,做功课时一定下载导游词,这点倒好,网络上都能搜索到导游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