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27 22:14:08瀏覽5712|回應3|推薦30 | |
啟事與啟示 「啟事」與「啟示」,音同(都唸ㄑㄧˇ ㄕˋ)義異。「啟事」:陳述事情的書啟,屬於應用文的一種;「啟示」:因某件事或某句話帶來啟發或感觸之意。兩者,許多人混用而扭曲其意,如在某某店面看到「遷移啟示」,難道該店家搬遷,會給人何種啟發嗎? 日前,華視新聞台跑馬燈字幕出現「新北市遭共軍導彈擊中」、「大屯火山爆發、岩漿滾滾而下」…等諸多假訊息。隨即,在24日午間新聞,報導「總統滿意度」相關新聞時,又因製圖同仁疏失,誤將行政院長蘇貞昌職銜誤植為「總統」(註一)。事後,華視提出「錯誤更正『啟示』」,內文又有「…『僅』此說明更正…」,「啟示」應為「啟事」之誤;「僅」字應為「謹」字之誤。或許華視帶給閱聽人啟示,蘇貞昌才是真正的「總統」? 華視一連串的疏失,都是屬於不該出包的錯誤。近年來,這種可以避免的「低級錯誤」(註二),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不久前,桃園市某處春祭大典,市長邀請大家「蒞臨祝壽」(應是「蒞臨祝禱」之誤);多年前,台中市建設局為配合「衛生紙丟馬桶」政策,行文時寫成「請將『衛生局』直接丟入馬桶」,被網友笑翻說:「記得把局長撈起來!」其實,華視所以屢屢出包,跟政策及法令無關,主要還是業務承辦人工作態度不夠嚴謹,內控系統不夠完善所致。 《文書處理手冊》規定:「敘述事實或引述人名、地名、物名、日期、數字、法規條文及有關解釋等,應詳加核對,避免錯漏。」過去,我們對任何文件都會依規定「詳加核對」,重要的文件還要經過複校、三校;同時,另外建立「閱稿制度」,由精通文字的人作最後的管控。因此,當年我們會頻頻發生類似「低級錯誤」的情形,可謂絕無僅有。 附帶一提的是:「啟」字作為動詞時,有拆開、開導、動身、陳述…等意,當寫信給人時,信封不可寫「○○○先生敬啟」,這裡的「啟」當作「拆開」之意,要收信人恭敬地拆開,很不禮貌!惟信件之末可以寫「○○○敬啟」,此處的「啟」當作「陳述」之意,寫信者恭敬地陳述,以示自謙。以上兩個「敬啟」的用法,與「啟事與啟示」一樣,都有許多人混淆。 註一:參見https://udn.com/news/story/6656/6263798 註二:參閱【低級錯誤】乙文。 華視一連串的疏失,跟政策及法令無關,主要還是承辦人工作態度不夠嚴謹,內控系統不夠完善所致。代總經理陳雅琳說:「忍辱負重」,文化部長李永得說:「跟政府有關的到立法院來都是災難」,都偏離主題。(圖片拍自111.4.26.聯合報) 華視24日午間新聞,報導「總統滿意度」相關新聞時,又因製圖同仁疏失,誤將行政院長蘇貞昌職銜誤植為「總統」。(圖片拍自111.4.25.中國時報) 或許華視給閱聽人啟示,蘇貞昌才是真正的「總統」?(註:照片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05593) 華視提出「錯誤更正『啟示』」,內文又有「…『僅』此說明更正…」,「啟示」應為「啟事」之誤;「僅」字應為「謹」字之誤。(註:照片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05593) 桃園市八德區舉辦大安公墓春祭大典,民眾拿到通知單,發現上面寫著「蒞臨祝壽」(應是「蒞臨祝禱」之誤)4個大字,讓人不解清明掃墓是追思先人,怎麼會用「祝壽」。(註:圖片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024214658.html) 民國106年,台中市建設局為配合「衛生紙丟馬桶」政策,行文時寫成「請將『衛生局』直接丟入馬桶」,被網友笑翻說:「記得把局長撈起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