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0/28 22:26:21瀏覽1117|回應3|推薦107 | ||||||
「嫉妒、仇恨、背叛和不忠仍然活躍於人們的互動中。貪婪和自私依然是背叛和不忠的動力。」P6《共謀者》作者自序 「人與人的矛盾,常表現於情、仇、嫉、恨、貪、瞋、癡、忠、奸的情緒。」P104 「檢察官知道的真相,超過陪審團在法庭中的所見所聞。但阻不住大潮流。」P214 * ** *** *** *** *** 這個月聯文閱讀小組的書來得慢了些,卻剛好讓我多試讀了幾本其他出版社的小說。木頭問我:「工作忙,怎麼還有時間讀那麼多書?」我自己衡量,閱讀的量還是少的,因為常常會分心,常常會有突發事件產生,迫使我不得不中斷閱讀。 只是,我還是要多讀些書的。這學期當了導師,有幾個孩子看我每天早修讀小說,竟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他們對於學校課業或許沒有多大的熱忱,但閱讀小說讓他嚐到了文學豐厚生活的美好。為此,我想我還是要繼續做一個愛閱讀的榜樣。 本月聯文的小說讀本-《共謀者》-的作者陶龍生法官,一定也是一位愛好閱讀的人。他筆下所流洩的情感與刻劃人性的深度,在在顯示他是個手不釋卷的人。 陶龍生法官在聯網有部落格,在聯合文學出版過六部小說,去年出版的《叛決》一書,我失之交臂。在讀了《共謀者》後,我動了收集陶龍生法官小說全套著作的念頭了。 * ** *** *** *** *** 《共謀者》以發生在美國的著名刑案為基礎,寫一位被人謀殺的華裔青年,在兩位同為華裔的檢察官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終於沈冤得雪。 華裔青年借宿於朋友家,意外發現俄國間諜潛伏在美國境內,原是好心提醒朋友,卻招來殺身之禍。而共謀殺人的兩人,與另一不知情的室友為同性戀者,他們用暴力脅迫的方式,讓未參與謀殺案的室友不得張揚、說出實情。 兩位華裔檢察官基於工作的職責,突破謀殺犯的心理防衛,掌握確實證據,起訴密謀殺人者。卻因為牽涉國家安全的間諜案,以及同性戀議題,想讓案情大白有許多的困難險阻。 作者陶龍生,為美國法庭中的資深法官,在敘述案情的推展時,適時的加入相關案件的註解,讓人在閱讀時,多了許多先備知識。這在以前閱讀的《律師男孩》小說中,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陶龍生畢竟為資深法官,與《律師男孩》未當上律師的作者比起來,在引用案例、解釋判決上,有許多優於《律師男孩》一書之處。 在作者平易的行筆中,飽含深閱世事的睿智,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人世的諸多愛憐。而閱讀的過程中,讀者也可以盡情的享受推理的樂趣,在曲折離奇的情節鋪陳下,發現人性的卑劣與高潔的不同。 閱讀過《共謀者》後,會感受到讀法庭小說的諸多樂趣,不再感到法律專有名詞的高深,或者是案情鋪敘的枯燥乏味。我覺得與《我無罪》一書相比,我喜歡《共謀者》要多一些。 書籍資訊: 《共謀者》 作者:陶龍生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1/10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