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北瑞芳】瑞芳舊地名位置與乙未戰爭遺址探訪 遙想當年歷史
2022/09/05 22:38:05瀏覽2134|回應0|推薦7
2009年見到好友文清的一篇「瑞芳527追思活動」文章,引發了我的好奇,接續在自由自在格友文章裡的《紹唐文集‧李建興先生蒙難記》生卒據同書〈本礦同人死難表〉之中,看見了我的祖父母也名列其中,繼而開始查探與瑞芳相關的歷史資料並整理成自己的文字紀錄。

近期由於工作繁忙,加上工作的關係必須開啟 LINE Official Account,當下才發現有兩則訊息,一位白大哥提及了日清戰爭的問題;另一位外籍的朋友提及了清法戰爭。便先與白大哥約定了一天,前往「瑞芳店」舊址,並且嘗試拜訪賴世之後人。

瑞芳,一個以商店名稱命名的地名,依安倍明義之《台灣地名研究》指出,瑞芳店為陳登、賴世兩人所共同經營;但依據陳家家內口述歷史來看,應為陳林房(陳登之子,其子炳煌日後捲入「瑞芳527事件」)與賴世兩人共同出資經營!

到了約定時間,我與文清及白大哥見面,相互寒暄後,隨即前往白大哥印象中的瑞芳店舊址。過程中,白大哥不時拿起手機翻出了一張畫家倪蔣懷所畫的《瑞芳渡船頭》照片,直指畫中的房子應為當初的瑞芳店。經詢問附近居民得知,當下我們所在之處,確實為瑞芳店以往位置無誤,只因為自清代經日治已到民國紀元,加上2001年納莉風災,全瑞芳鄰近基隆河之處,幾乎水淹到二樓,多數地形地物已然不復當年。

續由河邊瑞芳店舊址處往上,至平坦處左邊巷弄直行,仍可看見當初「瑞芳公學校」木磚所建教室之部分殘跡,依台灣總督府内務局於西元1936年發行的《史蹟調査報告. 第1輯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書中提到,瑞芳公學校校庭東部高處的平地之上,原本還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於1895年06月02日下榻之「瑞芳御舍營所址」(原為清代金砂局之公館,改隸前為清軍屯營之用,之後被火焚毀。

對比姚錫光於1895年之《東方兵事紀略。臺灣篇上》記載「瑞芳四面皆山,形如釜底;前早甚雨,適國華率營至,未築壘,入駐金砂局。敵至乃出隊,逼於地勢,擁遏不成列;而倭人列隊東西兩山頂,每隊八人,甚嚴整。
東面距三貂嶺四里,倭人先驅教民降虜下嶺,進扼九芬橋,約千餘人;我軍遽開槍,敵伏不動。一時許,俟我槍彈耗,始大呼過九芬橋;而山頂倭人乃發槍彈及金砂局。」雙方對於金砂局之紀錄一致)。然因為瑞芳公學校於光復後改制瑞芳國民學校並遷址到現今瑞芳國小現址後,原瑞芳公學校之校舍、操場與紀念碑,已失去原來的樣貌而無法辨識。

接續前往柑仔瀨拜訪賴世之後人,期間聽見了賴先生講述了前街、後街、下店仔、六崁仔、老鼠會社(瑞柑國小現址,據說當初為預防傳染病而設的小型醫院)與火葬場的相關訊息。

在叨擾了一個小時左右後,白大哥帶我繼續前往六崁仔,據賴先生告知,以往的公務單位與電力基礎設施全數聚集於該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內瑞芳(柑坪里)六崁仔與外瑞芳(台鐵瑞芳站一帶),也都遭受過美軍炸彈轟炸,據我外祖母口述,我的外曾祖父也被砲彈碎片打穿頭骨,直到撿骨時才發現頭骨內留有砲彈碎片!

再由六崁仔往現今瑞芳運動公園方向走去,未過橋前可見往昔吊橋橋墩殘跡,橋墩殘跡左方之山頭即為俞明震《臺灣八日記》中記載「劉燕運五管格林快砲五架、率砲勇三十人至大營;余急命運至前敵擇高阜安置」之處。

立於圓山橋,望向前方基隆河河道,遙想乙未戰爭第一場正規戰之瑞芳戰役,劉燕於左側山上架設格林快砲,向日軍強押降虜開砲,以及陳得勝率八十人、曾喜照率三十余人涉溪澗冒死衝入搶救提督張兆連……,頓時心中感慨萬千。

本文刊登於 2022年09月05日《U值媒──新北/瑞芳舊地名位置與乙未戰爭遺址探訪 遙想當年歷史

人生,不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組合而成。
故事,通常可以從微小的細節中受到感動。

我是「高級水電工」,也是華語導遊/華語領隊,
就讓我們一起共同體驗人生、體驗感動。

聯絡方式:https://www.facebook.com/tours4sweethome
加入好友

【版權宣告】 版權屬瑞奇所有,歡迎非商業用途轉載,並請於轉載文章之中註明原始出處,否則即視為侵權行為!


free counters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ckyshiu&aid=17701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