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2.王安石〈傷仲永〉演義★
2009/09/03 18:01:44瀏覽60912|回應5|推薦3

  王安石〈傷仲永〉演義  2009/9/3 

 超連繫:王安石〈傷仲永〉學習評量 

王安石畫像

文:金溪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ㄑˋㄧ)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主旨:勸誡世人,也提醒自己應重視教育與不斷地努力習。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俗諺最適合形容仲永的遭遇。人不能專靠天資,後天的努力向學更為重要,學習方能成材。天賦條件不足恃,後天努力不可缺。借事說理,說明即使是天賦異稟的人,若不努力充實自己,久而久之,一樣會淪為凡人。作者之所傷(「傷」有惋惜、悲痛、慨歎之意)者,應包括下列三項:()仲永之父目光如豆、貪得小利,不使仲永學()傷邑人尋勝獵奇、一味吹捧,反而斷送仲永前途()傷時人不知教育學習的重要,徒然令許多天才淪為庸才

前言:在上帝眼中,祂所創造的每個人都是極品,中等生、優等生、次等生只是世俗的觀念不見得會念書才是優等生。超有愛心的孩子,未來將是超有愛心與耐心的媽媽、幼稚園老師,或是體恤人的醫護人員;不愛念書愛畫畫,他的創意也是會念書的同儕所沒有的。多元的社會需要多元的人才,為何有人還緊抱著封建時代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牢牢不放?

析譯:金谿縣平民方仲永世代皆隸屬耕田人的戶籍世代以耕田為業,記其身世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筆墨紙硯等書籍文具(「未嘗試書具」:因出身農家,與一般村童無異),有一天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其父對他的舉動感到很驚奇,就從鄰近人家那裡借來給他「借旁近(人家)與之」的省略。農家無筆墨紙硯。。他立即寫了四句詩忽然無師自通,並且給詩作題上篇名、名字。他的詩以奉養父母、團結族人為宗旨,傳送給全鄉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一些事物叫他作詩,他都能立刻完成,而且詩中的文采、義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可見得他是個早慧神童)。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父異焉」和「邑人奇之」二句說明表現出方仲永的天賦異秉),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邑人愛屋及烏),有些人還用錢財和禮物請求仲永寫詩。其父認為這樣的情形有利可圖,便每天領著仲永到處拜訪、晉見同縣的人,沒讓他有好好學習的機會(泯然:消失貌)。【伏筆】這本是山鄉百姓對有天資的兒童及其家庭的敬重,但竟反成了壓抑天資的不利條件。兒童的天資被無知的父親利用來作為到處斂錢的資本。對這種因沒有文化和貧困帶來的愚昧,在敘述中寓有諷刺感慨;而對被利用來到處討錢的仲永,則不無「傷」意。「不使學」全篇的文眼。

我早就聽說過仲永的事跡了此文記敘部份分兩段,而以此句為轉折關鍵承上啟下,表明上段所寫乃據聽聞而得,又引出親識其面的願望仁宗 明道年間,跟隨父親王益回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當時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請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句不能符合過去所聽聞的那般神奇。【惋惜】人們便非但不以為奇,且因先時之聞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實了暗示在這六七年中,仲永的詩毫無長進。再過了七年仲永二十歲時,我從揚州返家,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這次並未見面。舅舅說:「他才能完全被埋沒消失,普普通通,和一般眾人沒有啥分別了。」(因沒讓他有好好學習的機會所致。一語把說話人漠然視之的態度生動地表現出,與先前「邑人奇之」的情況恰成對照。白白地浪費了他的天賦,結果變得一事無成,平庸無奇)

先生王安石的自稱)說:「仲永的聰明穎悟,是上天賦與的。他的天賦才華,遠超於一般有才能的人(讚美。仲永天資聰明,只要接受教育,就能超越常人)。最後卻成為是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沒有獲得後天的培養教育(惋惜)。像他先天稟賦如此好,不能得到人為的培養教育,尚且退化成普通人。那麼現在那些沒有什麼天賦條件的人,本來已經是普通人了(現實生活中,資質平常的人總是多數),如果後天得不到人為的教育培養,還能做一個普通的人嗎?(恐怕連作個普通人都辦不到了!激問──它的問題從反面想一想是否和題旨相符合──警醒世人;強調透過教育學習方能成才)」

分段段意結構分析:文章以記敘為主,採先敘後議、先揚後抑方式行文。以「傷」字為暗線,以「不學」為明線,交織成篇。語言簡鍊,樸實無華。文中全然不見一「傷」字,也無任何與之相關的字眼,這種作法稱為「題文暗合」

首段(先揚)方仲永的出身無師自通的天賦並說其父之無知與利益薰心短視近利的作法。「不使學」三字用筆尤重。

()仲永的出身金溪縣人,世代務農;

()天賦異稟:五歲能詩,鄉人奇之;

:五歲時「未嘗試書具」,與一般村童無異。而「忽啼求之」;

二奇: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三奇:「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三異也。

()神童被利用:其父居奇,不肯使學

二段:(後抑)從親自見聞的角度,仲永才能日漸衰竭從神童淪為「眾人」的過程。

()神童的退化:十二三時,不稱其名;

()二十歲後,天賦的才華已經消失淨盡方仲永才能衰竭,終於成為普通人。

記敘部分以「余聞之也久」為轉折,此句之前記傳聞,此句之後記作者的親自見聞。對比之下,顯然是所聞不如所見。凸顯「不使學」的嚴重後果,也為以下的議論作了鋪墊。

三段(議論)以「受之天」與「受之人」交叉對比,評論天賦與努力的重要,闡發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常人尤應重視後天的教育和學習。

()天才不學,同於常人

()常人不學,不足為人

惋惜一邑稱奇的神童仲永,因缺乏教育與學習,變成無聲無息的普通人;闡發天賦不足恃、後天努力不可缺之理。

人的才能有賴於後天的教育和培養,即使是天賦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養,也會變成平庸無能的人。人的成長,關鍵在後天接受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題解:本文選自《臨川先生文集》,寫於仁宗慶曆三年(西元1043年),為神童仲永的泯沒而惋惜、慨嘆,是年王安石23歲,是他考中進士後的次年。當時作者任揚州簽判,因公差順路回故鄉臨川。在金溪舅父家得悉鄉民方仲永的情況,有所感觸而寫了此文。意氣自得,年輕有為的王安石,寫作此文,除勸誡世人之外,也有提醒自己仍須不斷努力學習的用意。方仲永王安石年齡相近,本為神童,但因缺乏後天的學習,終究止於庸凡之人,王安石以此文對仲永的遭遇表示哀傷惋惜,並藉此事強調後天教育與勤勉學習的重要性,批評時人不肯接受教育的流弊。透過具體實例,深切說明天賦條件不足仗恃,後天努力不可或缺的道理。「傷」,有之意。

文章通過神童方仲永的幼年天資穎悟,其詩斐然,卻由於失學,以致長於庸碌,進而強調教育的重要;說明人天賦條件不足恃,而後天的努力學習不可缺的道理。全文看不到「傷」字,卻從抒感中,隱露惋惜、傷歎之情,是一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發人深省的好文章。天才不加珍惜反而糟蹋他,造成本文主角方仲永的悲劇下場,而導演這悲劇的正是方仲永的父親。然而做父親的又怎會害自己的兒子呢?除了無知以外,利益薰心恐怕是最大的原因。

作者:王安石1021—10865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宋臨川(今江西臨川縣)人。生於真宗天禧五年(一O二一),卒於哲宗元祐元年(一O八六),年六十六。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安石自幼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家。二十二歲舉進士,為地方官十餘年,有政聲,嘉祐三年(一O五八)向仁宗上萬言書,提出改革主張。神宗即位,任為宰相,積極推行新法,以救北宋積貧積弱之弊,後因改革過急,用人不當,為保守派反對而美意不遂。晚年退居金陵。曾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故又稱王文公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普遍認為蘇洵的〈辨奸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喜好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王安石二三事:

一、吃飯只是虛應故事:王安石任宰相時,有一天侍從官說王安石喜歡吃獐肉乾。夫人聽了懷疑地說:「王公平日吃東西從不挑嘴,為何單單喜歡吃獐肉乾?」侍從官說:「王大人每頓飯,其他的菜都不吃,單單把一盤獐肉乾吃得乾乾淨淨,所以知道。」夫人問那盤獐肉乾放在桌上何處?侍從官說放在王公面前。夫人要侍從官明天中午換一換,把別的菜放在王公面前。結果第二天王安石果然把面前的一盤菜吃光了,放在遠處的獐肉乾動也不動。原來王安石吃飯時都在想學問、想政事,吃飯只是虛應故事而已。

二、不修邊幅,不愛洗澡:王安石平日不修邊幅,又不愛洗澡,身上長了不少虱子。有一回,他和御史王禹玉一起上朝,有隻虱子爬到鬍鬚上也不知道。宋神宗見了,忍不住望著他發笑。退朝之後,王安石王禹玉:「皇上為什麼老是望著我笑呢?」王禹玉把原因告訴他,並說:「這虱子可真榮耀啊!屢遊相鬚,博得御覽。」王安石聽了,大笑起來。

三、不把人當畜生使用,未曾叫人抬轎:安石辭去宰相後退隱於金陵鍾山,築一簡陋屋舍,種植許多花木,取名半山園,自號半山王安石晚年常常在鍾山一帶出遊,隨身帶著書本,騎著小驢。每到一處,便坐下來看風景、看書。肚子餓了,就拿出幾個麥餅來充饑。有些年輕的朋友勸他:你老人家騎著驢子出遊,在崎嶇的山路上跑是很不舒服的,倒不如乘轎子為好。王安石拒絕這個勸告,他說:「古之達官貴人,即使是最不講求道德的,也不曾叫人抬轎,把人當畜生使用。」後來他害了一場大病,病癒後覺得幾年來經營的一些宅舍實在累贅,便把半山園全部獻給寺廟。搬到秦淮邊,租幾棟破房子居住。呵!這件事讓人想起那個人渣曾對原住民說說:牠「把你們當人看」。

四、終生不納妾:

由於主持變法,王安石政敵遍佈朝野,其中不乏吹毛求疵、沒病找病、「洗垢求其瘢痕」的整人專家,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問題上,沒有一個人說出一個「不」字。可見王安石在這方面確實有柳下惠之風。著名理學家邵雍之子邵伯溫著《河南氏聞見錄》一書,卷十一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邵雍王安石曾經同朝為官,邵伯溫對於王安石很熟悉,所記之事當然可靠。

王安石出任知制誥時,不到四十歲,仕途如日中天,正在上升之時,日理萬機,非常勞累。一天,回到自己府邸,進入內室,不禁愣住了。夫人吳氏不在屋裡,椅子上卻坐著一位二十多歲年輕貌美的女子。只見那女子高綰髮髻,上插鳳凰碧玉簪,身穿錦繡華服,淡妝細抹,頗有姿色。身子搭在椅子邊上,羞答答地看著王安石,好像在打量,在猜測,表情異樣,非常複雜。

王安石大吃一驚,問來者所欲何為?就是說,他不知道一個美貌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半夜到他的房裡來想幹什麼,於是王安石相當嚴肅地盤問起來。原來,此女子是一個下級軍官的妻子。她的丈夫在一次押送軍用物品的過程中在河裡翻了船,損失了一大匹軍品,被上級判罪,家產全部查沒後還差九十萬錢。上級說,如果能如數交錢,人就可以釋放,保持原職;如果沒有錢,她的丈夫就要被免職,還要判刑。由於丈夫已被拘押,女子愛夫心切,又沒有地方去籌措這麼大數量的錢款,萬般無奈,才到買賣人口的地方,自己插上三根稻草,自賣自身。要價就是九十萬錢。結果被一個老僕人領進這個不太寬敞卻很幽靜的大院。這個女子不認識這是什麼府邸,但也看出這是個大戶人家,夫人告訴她,買她是要留給官人做妾,吩咐她要好好服侍官人。又說官人是個難得的好人,不會虧待她的。那女子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掉下幾滴傷心的淚。聽完女子的哭訴,王安石命該女子回到她自己的房間安歇。第二天一早,立即命人將該女子送回家去,並且不必退錢。那個女子問了王安石的名號,才知道眼前這位和藹而威嚴,一身凜然正氣的人就是名滿京華的新任知制誥王安石。於是女子千恩萬謝,連連下拜道萬福,然後歡天喜地回家與丈夫團圓去了。

把女子打發走後,王安石才通知氏,並詢問氏為何要這樣做。原來氏進京後,見京師裡的人生活特別奢靡,一般的富戶都有幾房妻室,大富戶幾乎是妻妾成群,朝廷官員更不用說,幾乎沒有不納妾的。尤其是有一定品級一定地位的官員,如果沒有一兩個妾,就好像不正常似的,人們就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你。或認為這個官員有病,或認為這個官員過於懼內,家中一定是有個母夜叉。王安石已經是五品官,早已有了納妾的資格。氏見丈夫終日忙於公務,很是勞累,可能是沒有工夫顧及於此,就私自做主,派人到外面去給丈夫買了一個妾。見丈夫決意不納,又見他已經把人打發走了,氏便也無話可說。終其一生,王安石只有一個夫人。此事之後,吳氏便再不給他買妾了。王安石不納妾,完全出於一個清廉官員的自律,是自覺的行為,只知道整日潛心去忙公務。

相關閱讀:

一、教育越成功,假資優生越多

二、勝利有一百個父親,而失敗卻是個孤兒。

甘迺迪入主白宮前,歷任眾議員和參議員,任上不太用功,目標只是要進白宮,也算是菜鳥總統。上台不久,即在登陸古巴豬玀灣事件中畏首畏尾,導致一千多名反對卡斯楚的「反共義士」被活捉,甘迺迪在記者會上說了一句:「勝利有一百個父親,而失敗卻是個孤兒。」遺憾自己沒把事情做好。過了一個多月,甘迺迪維也納會晤赫魯雪夫,被共頭子教訓了一頓,〈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傑姆斯.雷斯頓說他看到甘迺迪「發抖和生氣」。雷斯頓強調,豬玀灣事件和維也納高峰會受辱乃是沒有經驗的代價。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3284684

 回應文章

Reminder
2016/12/20 21:01

Very GOOD!!!

BUT cannot COPY

(reminder@gmail.yahoo.com)

123
2016/12/20 20:55
8yui(123abc456def789ghi@gmail.com)

文奇
2015/12/10 01:43

天地奇才一仲永,

五歲成詩天賦宏,

其父不識人中龍,

秋風又過孤人塚

~~文奇 筆~~


美美
2013/10/25 00:45
受益良多感謝(karajenny1120@gmail.com)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3-10-28 08:14 回覆:
本部落格之架設,以解析中國文學所體現的人文精神為宗旨,謝光臨指導。

儒儒
2013/07/19 17:28
獲益良多!! 解開了我很多國文盛的疑惑 :)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3-10-11 01:51 回覆:
好好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