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1.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節錄〈鴻門之宴〉析譯★
2010/10/12 01:47:23瀏覽37558|回應0|推薦5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節錄〈鴻門析譯  2010/10/11

 鴻門宴 圖

西楚霸王──項羽  畫像

劉邦畫像

01.文章主(立意、精神)

鴻門宴〉章節之主題:劉邦當時的地位及行事方式已大大偏離了的從屬關係,項羽發出了要求遵從歷史的信號;而鴻門宴的發生與結局,基本上就是這種基調的偏離與回歸過程。劉邦是從秦嘉景駒部投靠項梁的,靠著氏的兵源支持才得以羽毛豐滿。這種早期形成的關係基調,到鴻門事發時,實力聲望都遠遠超越其叔的項羽心目中,已在無形中決定了關係的現實與未來形式。

當時強,在雙方力量極為懸殊的情況下,劉邦冒險到營,騙取項羽的信任,經過種種鬥智鬥勇的艱難曲折的鬥爭,終於脫險逃歸營地。作者以令人信服的藝術力量描寫劉邦如何從被動中爭取主動,變劣勢為優勢,化險為夷;而項羽則由優勢轉為劣勢,成為以後「敗」的一個重要因素。鴻門宴是是在滅之後長達五年的相爭的序幕,是、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表現。作者通過對這次宴會過程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二人性格的的差異:項羽自矜功伐,迷信武力,而有「婦人之仁」,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則善於利用對手之性格弱點,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了這場對抗的前途。而其原因,司馬遷看來,在於二人的性格差異及由此帶來的氏集團內部的貌合神離與劉邦君臣的桴鼓相應。

司馬遷給〈項羽本紀〉賦予的大主題:從總結歷史教訓的角度分析項羽亡國滅身的原因,並以悲劇英雄項羽之事蹟,為強而不義者之鑑戒。

項羽由微而盛,由盛而亡的整個過程,探討其敗亡原因:由於他過於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缺乏學問道德修養、無器識遠見,所以在顛覆政權後不能建立新秩序,反而倒行逆施,公似欲以項羽為強而不義者之鑑戒也。   

司馬遷對貶抑者不言過其實,對讚揚者又不損其真。項羽司馬遷心目中的十足的悲劇英雄(非不以成敗論英雄):項羽少年時代呼喊「彼可取而代也」的雄心壯志和鉅鹿之戰破釜沉舟的英雄氣概,即使在四面歌,窮途末路之際,在司馬遷的筆下,項羽依然不脫悲劇英雄的本色。對項羽的殘暴、心胸狹窄,司馬遷也作了如實的記載和中肯的批評。在〈項羽本紀〉的末尾,司馬遷以「太史公曰」的筆法,不僅批評這個悲劇英雄「自矜功伐」,迷信武力,自以為霸王之業,可以力征經營天下,不過五年旋即亡國滅身;更批評項羽至死尚不覺悟,竟說什麼「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這是多麼的荒謬。司馬遷項羽可說是愛恨交加,既有同情惋惜,又從總結歷史教訓的角度分析了項羽亡國滅身的原因,這才是一個正直的史家應有的才識。

02.〈鴻門宴〉文章的寓意:

啟示人們──性格特徵對領導人物的成敗,和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所產生的決定性作用

一、人一旦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一片歌頌、崇拜、畏服的聲音所淹沒,將蔽塞其應有的理智與聰明

項羽當年倔起東,領導農民起義隊伍,掃平各地動亂。「三年,遂將五諸侯滅」。這是當他行為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群眾滅除暴政權願望時,他受到了群眾的擁護之故。因此,他的舉措行為,也便能符合客觀要求,能以透過形式看到本質,而處處取得主動,最後獲得成功。而當他「勝利」「成功」之後,便妄自尊大,倒行逆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他幾乎是完全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被一片歌頌、崇拜、畏服的聲音所淹沒,蔽塞了他應有的理智與聰明。更因為到處屠城殺戮,他就迅速地喪失了群眾的擁戴。

二、人在行動舉措上,若處處用主觀來臆斷客觀,將變得十分被動而愚蠢

用〈鴻門宴〉上的項羽形象,來印證此點,就更為鮮明。由於項羽的「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他竟然為劉邦的一套卑詞厚幣所欺哄,輕輕放走了自己送上門來的強大的敵人。他經不起紛至沓來的諂言和諛語,不但容忍自己營壘內部的資敵臣僚,也不聽信忠誠而有遠見的策謀勸告;甚至「率直」到把敵方為自己遞送情報的人隨口供出。劉邦對他所講的話和劉邦的行為,本來有許多矛盾和漏洞可以察尋,但他卻完全漠視了這些。給自己埋下難於挽救的敗亡種子。

三、不自覺的資敵行為是最為可怕、可悲的

項羽集團的項伯,可以作為最好的說明。他的一系列資敵行為,基本上都是處於不自覺狀態。但從其影響來看,應該說是存在內部的可怕的利敵現象。因為它分明引發了削弱、分裂自己營壘,並且切實幫助了敵人的嚴重作用。項伯凡事從封建貴族道德觀念出發,以致弄得不識真正的大體。客觀上協助了敵人,還不自覺。敵人用各種手段利用了自己,不但不覺察,還自以為處事深合「義」「禮」。這種思想行動最可怕。因為不只他自己不識是非,別人也往往受其左右而不以為怪,因之敗了壞大事。

四、本文說明,凡事必須依靠多數人,和衷共濟,步調整齊,才能成功

劉邦之所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原因是在於他善於用人,處處依靠周圍的臣僚。上下團結一致、步調劃一,互相輔助、互相支援,形成一個堅強的集體力量;相反地,在項羽方面,本來事情的成功象探囊取物一樣的容易,但是項羽卻師心自用不納善言。以致在如此嚴重的關頭,扮演了顢頇失敗的可悲角色,劉邦後來批判他說:「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說到自己成功的原因,他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也在說明這個道理。

五、遇到嚴重事情,必須有膽有識,充分分析客觀實際,依據之制定周詳計劃,在進行上要有嚴密的措置安排,才能突破艱難,獲得勝利

通過本文中劉邦集團的一系列活動,可以印證此點。劉邦在接到項羽要擊破他的消息時,雖然顯得有些慌亂,但他的一些心腹臣僚大都是有膽有識,能細緻地客觀地分析,進行周詳的計劃和嚴密安排的人物。〈鴻門宴〉說明劉邦集團在處理這樣一個嚴重事件時,是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有條有理,並且能順理成章,克敵制勝,所有舉措都是符合客觀實際,從而獲得最後勝利。

03.原文、譯注及賞析

〈段一〉

        軍夜擊,坑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行略定地;至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又聞公已破咸陽項羽大怒,使等擊關。項羽遂入,至於戲西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公兵十萬,在霸上范增項羽曰:「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譯注、賞析:軍夜間攻擊軍,在新安城南活埋二十多萬國投降的軍隊,打算要繼續進攻平定關中。至函谷關河南靈寶東北,是與東方諸國交通要道),有軍隊把守,無法進入劉邦企圖獨佔關中,欲阻止諸侯軍隊進入,使項羽入關行動受阻)。又聽說(縣宰為公,劉邦縣)已經攻破咸陽項羽大怒楚懷王令:誰先入咸陽城即封為關中王。項羽因北上救被軍圍攻的國而耽誤,以致讓劉邦搶了頭功。項羽認為:是他消滅了軍的主力,他才有資格稱王),派當英布(黥等人擊破函谷關項羽於是進入關內,抵達戲水西邊戲水源出驪山,流過今陜西省臨潼東,注入渭水劉邦駐軍在霸上霸水之西的高地白鹿原。軍,名詞作動詞用,轉品修辭。〈高祖本紀〉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還沒有機會和項羽見面。劉邦的左司馬(掌軍政之官)曹無傷偷偷派人去密告項羽賣主求榮之舉,表明劉邦陣營中的惶急之象)說:「劉邦要在關中稱王(王:音旺,轉品,名詞作動詞用,使文章生動富於變化),讓子嬰為相,朝所有的珍寶全都歸他所有曹無傷認為挑動爭戰,能得到項羽的信任與賞賜,於是告密說劉邦圖謀不軌)。」項羽聞後勃然大怒羽都有稱霸天下的野心。當年,劉邦咸陽服役時看見秦始皇,曾經十分羨慕地說過:「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秦始皇巡遊會稽,也曾頗為自負地說過:「彼可取而代也!」因此,這就決定他們對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必然拚死相爭),說:「明日用酒食好好犒賞慰勞士兵們,準備擊敗、教訓劉邦的軍隊!」在這時候項羽擁兵四十萬,駐紮在新豐鴻門縣名,邑,今陜西臨潼東。鴻門:在新豐東,今名項王營劉邦擁兵十萬,駐紮在霸上(雙方兵力懸殊,相隔只四十里。劉邦沒有據守咸陽,這當是鴻門宴上項羽不能貿然殺他的主因)(年70范增支持他)勸告說:「公在山東崤山以東,泛指當時六國之地)之時,貪戀金銀珠寶,喜歡漂亮美眉;如今進入關中以後,沒有索取任何財物,沒有寵親近任何婦女(一改在山東時的「地痞」作風。倒裝句法,還原:無取財物,無幸婦女);這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事(小:轉品,形容詞用作動詞)──金銀珠寶和漂亮美眉范增哄勸項羽必須打劉邦的理由之一:跡象顯示劉邦有大志:奪取天下)。我派人觀察他頭上的雲氣(古時之迷信;方士以覘望雲氣而推測知人事吉凶禍福之一種方術),都像龍虎的形象,呈現五彩斑斕的顏色,這是天子的徵兆啊!(只是一個借口。看相就真能看出是真龍天子?)。要趕緊攻打劉邦,不要錯過大好時機(亞父范增更是看出劉邦項羽潛在的大敵)

【解析】鴻門宴之前,項羽發佈剿滅劉邦的命令。表面上看,這是源於曹無傷的告密。但這正是項羽的一塊心病——按照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滅號令,劉邦確有稱王的權利。但這正是項羽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當時項羽率領楚軍精銳在黃河以北打敗軍野戰主力,令天下諸侯歸心。對集國上將軍及諸侯上將軍於一身的項羽而言,劉邦理所當然地歸其領導。如果讓關中這個最大的戰利品如約落入劉邦之手,就意味著項羽的戰功要大打折扣,項羽又怎會甘心?在與軍決戰前,項羽殺了懼敵畏戰的上將軍宋義,自命為假上將軍。當時他的部下都說:「立國者,將軍家也。」此話正中項羽心態。日後,分封天下時,項羽聲稱:「懷王者,我家項梁所立耳。」完全一副唯我獨尊的氣勢。作為氏利益的當然代理人,項羽決不會聽任靠氏發跡的劉邦稱王關中

                曹無傷的告密並非憑空捏造。楚懷王的號令天下皆知,劉邦入主咸陽後,又將懷王之令告布人,以安民心。劉邦關中,一改在山東時的「地痞」作風,還企圖獨佔關中,他派出兵將扼守函谷關,阻止諸侯軍隊進入,隨後又招募人從軍,使其軍力從破武關前的數萬人增至十萬人,企圖以力抗拒諸侯。到了項羽擊破函谷關,兵臨城下欲以武力解決時,劉邦才不得不收斂起王關中之心,唯求自保。劉邦當時的地位及行事方式已大大偏離了劉對的從屬關係。看來懷王的許諾及關的險阻都保不住已到手的果實,甚至生命都大有可虞,只有劉邦的機變才能救他自己。

                70多歲的「亞父」列出了必須進攻劉邦的二個理由:一是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劉邦有大志,二是斷定劉邦已呈現天子氣相。這些當然可以作為除掉劉邦的理由,但是,這僅僅說明除掉劉邦的必要性,卻無法說明其可能性。而其所謂「天子氣」,也純粹是鼓敵人的鬥志,滅自己的威風的說法。試想,果真如此,項羽又有何必要和上天作對? 

     英布:是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之一,後投靠項羽,為霸王帳下五大將之一。年輕時因故意犯法受黥刑(與刺面不同),所以又稱黥布項梁立楚懷王熊心 英布成為當陽君,後來隨宋義北上救,在項羽宋義後,英布歸項羽指揮。

亞父范增塑像

鴻門宴遺址 臨潼縣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夏立。這五字的書寫人為凌世廣

鴻門宴遺址,位於陜西西安臨潼區城東北約10公里的新豐鎮鴻門堡村

鴻門宴遺址 這裡橫亙著1公里長的峭原,中間象刀劈似的斷為兩半,南北洞開,猶如城門,「鴻門 」因此得名

張良  塑像

〈段二〉

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公,項伯乃夜馳之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王送公,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乃入,具告公。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毋內諸侯,地可盡王也。』故聽之。」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王乎?」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公不敢背王也。」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公曰:「孰與君少長?」曰:「長於臣。」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公。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王。」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公言報王,因言曰:「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王許諾。

譯注、賞析:國的左尹(職同左相。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之地位略高於右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向來和留侯張良熟識友好(素「善」留侯:交好。轉品,形容詞用作動詞用)張良此時追隨著劉邦項伯於是當夜急馳跑到劉邦的軍營(「夜」馳:轉品,名詞作狀語,當夜、連夜)私下會見張良,把這件事情很詳實地告訴他項伯夜告是一個轉折點,緩和氣氛),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去項伯表面上是為報答張良當年救命之恩,實際上是去通報信息,真相難知),說:「不要跟著劉邦一起送死啊項伯並非反對項羽消滅劉邦!」說:「我幫劉邦張良嘗說項梁公子成為王, 申徒(司徒)公從洛陽南出,引兵從之,與俱西入武關公令王留守,故云)劉邦現在遇到危臨難逃走不合道義,不能不告訴劉邦聲。」張良於是進到裡面,把事情全部告訴劉邦劉邦大為吃驚(既膽怯又勇敢:聞王怒則怯),說:「這件事該怎麼辦?(表現他雖驚慌而能虛心求教的性格)張良說:「是誰替大王出這個計(稱大王正表露出他們君臣同心協力,決心與項羽抗衡,戰而勝之的雄心壯志)劉邦說:「是一個見識短淺的小子(罵鯫生:顯示其狡詐多端。《楚漢春秋》云:「生說公遣將守函谷關,無入王」。則鯫生姓勸我說:『擋住(距:同「拒」,)函谷關,不讓諸侯入(內:同「納」)地就可以完全歸我所有而稱王』所以就聽了他的話。」張良說:「大王估量您的士卒能夠抵(當:敵,對抗)項羽的軍隊嗎?」劉邦沉默一會兒,說:「當然比不上!將對它怎麼辦(倒裝句法,還原:奈何為之)?」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明公您不敢背叛王。」(知人善任又善納忠言:以張良為佐,並聽從其建議)劉邦說:「您怎麼會和項伯有交情?(一個敵營的人前來,馬上心生警惕,問清張良項伯的關係後,才放下疑慮)張良解釋說:「在朝時項伯和我交往,他殺了人,我曾經予以搭救,保住其性命(「臣活之」:臣使之活,動詞使動用法);如今有急事,幸虧他來給我提供信息劉邦說:「項伯比,年齡誰小誰大(倒裝句法,還原:與君孰少()長)?」張良說:「他年紀比我大。」劉邦說:「替我把項伯叫進來,我用對待兄長的禮節侍奉他(可以看出劉邦多疑狡詐又善謀的性格。「兄」事之:轉品,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因為項伯張良年長,劉邦竟然也把項伯放在兄長的地位上,可見劉邦拉攏人的手段」)張良出來,邀約項伯(「要」通「邀」,邀請)項伯立即進去見劉邦恭敬地獻上一杯酒,祝項伯健康長壽(古時進酒於尊者之前需致詞祝頌謂之上壽或為壽;趾高氣揚的劉邦此時竟如此卑躬屈膝),(臨時起興要攀項伯與他約做兒女親家(為了拉攏項伯,不惜犧牲兒女的幸福,可見他冷酷自私。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說:「我進入關中以後,對室的財富絲毫不敢接觸、沾染(倒裝句法,還原:不敢近秋豪),登記官吏和人民,造冊登記戶籍(「籍」吏民,轉品,名詞用作動詞,登記在冊),查封保全府庫之財物(誇飾),以等候項羽將軍之到來。之所以會派遣將守衛谷關,是為了防備別處盜賊的入侵(「出入」此處僅有「入」意:偏義複詞又稱「雙義仄用」,修辭上是「鑲嵌」中的「配字」,用一個平列而異義的字來緩和語氣)和意外的變故啊!早晚(時刻)都在項羽將軍到來,哪敢有反叛之心呢?希望您向項羽將軍詳細說明劉邦項伯把這番話詳細地帶給項羽,足見其以下的這番話是說給項羽聽的)我不敢違背道德──忘恩負義啊!」(一番說辭非常圓滑,對項伯張良的說辭各不一樣,推卸責任,為自己辯解。「倍」同背,背叛。極力籠絡項伯、為自己開脫。劉邦說的不是真心話;是因為打不過項羽,不得已說的軟話)(既機智又狡詐:示其忠誠,拉項伯,是智;罵鯫生,責告密者則詐)項伯答應了項伯得到了人家的好處,自然要為人家說話),對劉邦說:「明晨一定要早一點來親自向項王謝罪。」劉邦說:「好。」(在把項伯收買為己用後,劉邦已有勇氣前去鴻門宴。)於是項伯又連夜離去,回到軍中,把劉邦所說的話詳細地報告項羽,接著說:「劉邦不先攻破關中,您難道難道敢嗎?現在別人(指沛公)有大功卻要攻,這是不合乎公理正義的項伯劉邦軍中回來後,對消滅劉邦的態度發生變化。劉邦立了大功,不能誅殺有功之臣,進攻他是不仁義的。此語打動項羽的心,引發對大局的全盤考慮。為什麼項伯劉邦軍中之前不這麼說呢?是否因為他得了劉邦的好處?)。不如趁著劉邦來謝罪,好好招待他。」項羽答應了。

【解析】項羽要以武力解決「王關中」問題,劉邦也並非如司馬遷所說直到項伯欲救張良時才知道。函谷關被破,兩軍衝突在即的勢態就出現。曹無傷賣主求榮之舉即表明了劉邦陣營中的惶急之象。軍力懸殊使劉邦看不到一點勝機,恰好項伯的到來給劉邦帶來了希望。劉邦的機變也由此得以施展。劉邦的第一個步驟是籠絡項伯,約為姻親,以期其賣力為己開脫。在交兵在即的當口,也只有項伯這樣為項羽親近的人才能完成這重大使命。劉邦這步棋非常見功,項伯確實為劉邦作出巨大貢獻:首先是在鴻門宴上以身蔽翼劉邦,阻止項莊行刺;其次,在分封時為劉邦多爭取到一郡之地;最後,還阻止了項羽殺害父的企圖

面對項羽行將動武的危急局面,劉邦也猛然醒悟到自己與氏之間存在著的微妙關係。在他托項伯轉告項羽的言辭中,就有「臣之不敢倍德也」之辭,似指這種深層關係。可見這種關係確實存在,二人彼此心照不宣。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項羽發出了要求遵從歷史的信號,劉邦除了屈服之外,別無選擇。站在項羽的立場,因為劉邦聽懂了項羽的信號並遵從之。在此前提下,再談殺掉劉邦,則既非項羽所願,也為情勢不容。

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劉邦雖「大驚」、「默然」,但連續向張良求計的「為之奈何」則表現了他雖驚慌而能虛心求教的性格。對項伯劉邦從極力拉攏到極力表白,竟將自己的勃勃野心說成是耿耿忠心,無不生動的表現了這個人物隨機應變、狡詐弄機的特點。

張良告知項羽將要來攻打的消息,劉邦尊重信任張良,把他當倚重的謀士,問他對策,提到「項伯幸來告」時,馬上問「君安與項伯有故?」然後才是「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對話?可以看出劉邦多疑狡詐又善謀的性格。一個敵營的人前來,馬上心生警惕,連自己的謀士張良也不放心,怕被出賣,問清張良項伯的關係後,才放下疑慮。「吾兄事之」,因為項伯張良年長,劉邦竟然也把項伯方在兄長的地位上,可見劉邦拉攏人的手段之高竿,接著「約為婚姻」收買項伯。在完全把項伯收買為己用後,劉邦已有勇氣前去鴻門宴。

項羽這次想興兵伐罪,本來就出師無名,現在正好找一個台階下;而其劉邦的這番軟話滿足了項羽的自高自大的虛榮心,又聽了項伯「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的批評,突然改變了主意,答應「善遇」劉邦,緊張的臨戰氣氛便開始緩和。原來鴻門宴的前夜,項羽就已放棄第二天要修理劉邦的意圖。「鴻門宴」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但做為軍隊最高統帥最忌朝令夕改,殺劉邦是既定方針,不宜因為聽了兩句恭維的話,就改變了主意。

〈段三〉

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王曰:「此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何以至此?」王即日因留公與飲。王、項伯東嚮坐;亞父南嚮坐亞父者,范增也;公北嚮坐;張良西嚮侍。

譯注、賞析:公第二(公元前二○六年十二月)一大早就帶著(從:使……跟從,率領,動詞使動用法)百餘名隨從騎兵來拜見王,到達鴻門來見(如果遇到危險,可以保護劉邦突圍;蓋鴻門「謝罪」,雖有項伯居中調停,其實是身入虎穴,命運難卜,但非此不足以平項羽之怒),到了鴻門公留樊噲于門外警戒,攜已先到的張良進帳參見王)謙卑地對王賠罪說:「臣僕跟將軍合力同心攻打(先搬出戰友情誼。我們同奉楚懷王之命,本來是親密的戰友),將軍在河北趙地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接著提到戰略分工),但是自己沒有想到能先進入關攻破(再提到不意能先入,無意中建功),才能在這兒和將軍相(把自己包裝成道德的完人,親密的戰友)現在有小人進讒言(終及不詳其名的小人「離間」事實。曹無傷之事,應是項伯告的密)挑撥我們的關係使得將軍和我之間產生隔閡、嫌隙,使您生我的氣(責告密者:顯示其狡詐多端;表明自己的忠心。言一切「誤會」皆因小人離間所致。郤:同「隙」。劉邦的重新效忠,就表明了要把名義上受其領有的關中之地拿出來供項羽發落)。」王說:「這是公你的左司馬曹無傷來說的項羽或許已知曹無傷之事已經消息外洩,乾脆明說。項羽不是缺乏鬥爭謀略,出賣曹無傷是瞧不起這樣的小人。曹無傷看見項羽大軍壓境,劉邦危在旦夕,為了保住自家性命,不惜出賣主子,邀功請賞。故事發展到此,劉邦項羽的矛盾似乎都消除)。要不然,我項籍怎會產生如此的懷疑?劉邦的重新效忠,等於要將名義上受其領有的關中之地拿出來供項羽發落,項羽兵不血刃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劉邦都主動道歉,抬手不打笑臉人,再說是在自己的大營裡,殺了劉邦會讓天下人瞧不起。項羽把自己所得情報的來源說了出來,把矛盾推在小身上,暴露項羽年輕氣盛、輕敵寡謀的性格。但范增沒有改變主意,他讓項莊舞劍,趁機刺殺劉邦當天就留公一同飲酒吃飯王、項伯面向東坐在首座(東向之位為尊。倒裝句法,還原:嚮東坐)亞父項羽范增的敬稱,言對其待奉的禮數僅次於父親)面向南而坐──亞父,就是范增公面向北而坐(能屈又能伸:宴會上屈居下座,安之若素)張良面向西而侍(還請范增項伯張良作陪)(項羽君臣很傲慢。劉邦對位次沒有提出抗議。項羽是北路軍統帥;劉邦當時是南路軍統帥,作為地位相同的一軍統帥,能委曲求全到項羽軍中登門謝罪,自然不會在意這細小的禮節。即使心裡在意,他也不會提出來自找麻煩)

 

【解析】座次敍述的意義

()客觀上如實反映了諸人在軍中的地位與處境。

1.項羽向東居首位:軍帳席次以東向位為尊。

2.項伯為羽之叔父,為的尊長,故與之並座。

3.范增被尊為亞父,座位比沛公高,表示軍領導階層。

4.張良居於西向之下位,表謙卑外,也便於進岀。

()楚漢之地位低,可見軍以卑微姿態求ㄧ時平安,圖日後發展,能屈能伸。

〈段四〉

范增數目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公。不得擊。

譯注、賞析:酒席上范增多次使眼色(目:轉品,名詞作動詞用,使文章生動富於變化)再三舉起他佩帶的玉玦暗示趕快動手(這是他們事前約好的,是請求項羽下令殺了劉邦的信號;初,范增建議,在宴會上舉玉玦為號,范增一舉玉玦,項王就擲杯,由埋伏在帳後之甲士起而襲殺劉邦。璧是圓形玉,中有孔,形如環。剖璧為兩就是玦。玦與「決」諧音,示意下決心),王沉默不做回應(由於自矜功伐,剛愎自用,在其叔父項伯劉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後,項羽就有不殺劉邦之意,加上劉邦已謝罪,不必再追究,不必把劉邦視為主要對手,故不想在席間殺他。所以對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應」,對項莊項伯筵間舞劍也不表態)范增起身(因見王無心殺劉邦,就借故出帳),出來召喚王的堂弟項莊(屬國貴族,項燕第三個孫子,之堂弟。項梁項羽起義抗秦時,項莊也加入其陣營,為項羽麾下的武將,一直追隨項羽南征北戰,最後在烏江邊戰死.,對他說:「咱們大王為人心腸太軟不忍下手(不夠殘忍狠毒;我看今日咱王被劉邦一張嘴迷惑住了,無殺劉邦的意思,但此人今日不除,必有後患。你假裝為宴會增設一個餘興節目──舞劍為歡)。你進去上前敬酒祝壽;祝壽完畢後,請求表演劍舞(由人持劍表演、具國特色風格的劍舞)助興,趁機在坐席上擊刺(「坐」通「座」,座位),殺死他不然(倘若放走了他)的話,你們都會被他俘虜了!」項莊於是就進帳去敬酒祝壽。祝壽完畢,說道:「大王和公飲酒,沒有什麼可以取樂,請讓小將表演劍舞以助興!」王說:「好極了!項羽既如願以償又怨氣逼人,具體表現心態的矛盾)項莊就拔出劍舞起來(舞著舞著,慢慢舞到劉邦面前來)項伯(一看情形不對)也趕緊拔劍與之對舞,常常用身體如鳥般張翅掩護公,擋住項莊,使項莊不能擊殺(翼,名詞作副詞用,轉品。項伯要保護劉邦,因他得了人家的好處)

【解析】劉邦既拱讓關中之地的主宰權,項羽所面臨的形勢已產生根本性變化,剿已不再是項羽的當務之急;但他對劉邦的怨氣──搶得滅的頭功──還是有的,只是表現得有所克制。正因為項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對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聞,對項伯的庇護加以縱容,似乎想測試劉邦的膽識和心臟負荷的極限。

項莊 塑像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塑像

〈段五〉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公也。」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王,頭髮上指,目眦盡裂。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公之參乘樊噲者也。」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拜謝,起,立而飲之。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咸陽者王之。』今公先破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坐。坐須臾,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譯注、賞析:這情勢危急關頭張良(也向項羽告個便兒,離開酒席)出帳到營門外找樊噲人,后的妹夫,劉邦之連襟,是開國功臣)。樊噲焦灼地問道:「現在事態如何?」張良說:「非常緊急(不好得很)!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意圖常在公身上(是要取沛公的命。在表面事物之下隱藏了另外的意圖。名目正大,卻實含惡意)!」樊噲說:「情勢如此迫切(這太危險了)讓我進帳去,與同命運張良樊噲進帳救劉邦。「之」可指公。也可代項莊,跟項莊拼命了。兩種說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說)!」樊噲隨即右手提著劍左手抱著盾牌直往門衝去。持戟交叉守衛軍門的衛攔止不讓他進入,樊噲側著盾牌用力撞擊,把衛士撞倒在地上。樊噲於是闖了進去(樊噲進帳是用「闖」的,可以看出其救主心切,大智大勇。緊張場面的描繪著墨不多,卻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心情頓感緊張。但入帳後的種種行動都是有禮有節的),他掀開帷帳面西而立氣呼呼地瞪著王,怒髮向上直豎,眼眶全都裂開了(誇飾:刺激讀者、吸引注意,並引起共鳴。樊噲當時很憤怒的心情,引起項羽注意)項羽大吃一驚按著劍把挺起(可隨時起身,以備非常。跽:半跪。古人席地而坐,欲起身則先抬臀,膝仍著地)(張良。已經跟了進來):「來客是什麼人(倒裝句法,還原:客為何者)?」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只好如此問)張良回答說:「他是為公駕車的近身侍衛(亦作驂乘,即陪乘,座位居右,猶後世的近侍警衛)樊噲。」王說:「好一位壯士!賞他一大杯酒喝!」(因項羽當時已無誅劉邦之心,故對樊噲採取格外寬容的態度:樊噲沒有資格與會,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噲忠誠護主的心情,反而賜酒)侍者立刻就給他一大杯酒。樊噲拜謝過後,起身,站著立刻喝了這杯酒。王說:「再賞給他一隻生彘肩(豬肘子、蹄膀)!」侍者就給他一隻生彘肩。樊噲把盾牌平放扣在地上,再把生彘肩放在盾牌上,拔出劍來切開吃了樊噲為了吸睛,不僅一切做得合乎禮法,且忍辱吃生彘肩)王說:「壯士!還能再喝嗎?項羽似乎被樊噲的酒量所折服,除了佩服樊噲的英勇無畏,更驚歎他有一個能吃能喝的好腸胃,好胃口可增進超常的身體素質和生存能力,增強戰鬥力然而樊噲卻突然開始慷慨陳辭)」樊噲(氣憤地指責)說:「我連死尚且不怕,一杯何足推辭(倒裝句法,還原:臣且不避死,安足辭卮酒)!我看王有虎狼般的殘暴心腸,殺人惟恐不能全部殺完,罰人惟恐不能用盡所有酷刑(明喻:使詩文中的意象鮮活,加強語氣。以刑殺之努力,說明其殘暴)所以天下的人都背叛他。(當初)懷王曾跟諸將約定說:『先打敗攻入咸陽的人就封他為王。』現在公最先打敗咸陽室的財富絲毫不敢動(誇飾,封閉宮室,退出軍隊,駐紮在霸上,以等待大王的到來。他之所以特意派遣將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別處盜賊的入侵和意外變故的發生啊!這樣的勞苦功高,沒受到封侯的獎賞(這話本來是劉邦說過的,項羽可能曾聽過項伯轉述,樊噲還要說,表面上是指責、抱怨,實際是藉機譏諷項王,卻又替劉邦求賞,暗寓尊崇項羽之意,這又說明他粗中有細。樊噲的意思是說:您才是真正的霸主,我們都對您是誠惶誠恐、恭恭敬敬,您怎麼能不體恤我們呢),反倒聽信小人挑撥離間之讒言,想誅殺有功的人,這樣做是朝的延續罷了(與秦始皇之作風無異。亡:音旺,轉品,動詞作形容詞用,使文章生動富於變化),我替大王考慮,覺得不應該採取這樣的做法!」樊噲義責項羽的話,是劉邦前邊說的話的重複與補充,只是換一個角度來說而已)項羽聽了無話可回答(還在興頭上的項羽沒有想到樊噲還有這麼一手。項羽在「仁義」幌子前,感到劉邦樊噲的話全是對的,內心似有內疚之感,思想上已解除警戒,頓時沒有辯解。樊噲的話也再次滿足項羽的虛榮心,而他要殺劉邦的理由的確拿不到桌面上來。項羽是英雄,即使要殺劉邦,也是在戰場上,他不屑於耍手段),只說:「坐吧!」樊噲就挨著張良坐下樊噲乘機說了一些劉邦的好話,項羽內心有愧而「未有以應」,於是優禮有加,賜坐樊噲劉邦乘機一走了之)。坐了一會兒,公起身去廁所,順便把樊噲叫出來(宴會上的氣氛更加撲朔迷離,項羽心亂如麻;劉邦張良的護持,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時機尿遁,悄悄逃離殺機四伏的宴會)

【解析】劉邦善於識人、用人。在樊噲闖帳義責項羽情節時,樊噲是突然出現的,且在鴻門宴中起的作用也很大。劉邦所帶的一百多人中很少,但是作用大,親自點兵,自然經過一番考量。知道樊噲對他忠心耿耿,且有勇有謀,能忠心護主,在形勢危急時會挺身而出。於是把他留在帳外,一旦形勢有變,就叫他出來撐場面,果然,樊噲劉邦所想。他的說辭和劉邦所說的出奇的相似。為什麼會這樣?只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劉邦樊噲等人在鴻門宴前夜曾經私下商量統一口徑,設計好說辭,到了鴻門宴就一一按部應變。什麼人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劉邦已預先謀劃好了。

張良借如廁之機找來樊噲樊噲在危急的關頭不顧衛士阻攔,闖入中軍帳,表現了極大勇敢。但入帳後的種種行動都是有禮有節的,先「披帷西向立,瞋目視王」,以引起項羽注意;項羽賜酒,他先拜謝,然後站著喝,隨後連生彘肩也吃了;他藉機譏諷王,卻又替劉邦求賞,暗寓尊崇項羽之意,這又說明他粗中有細。可以想像,在樊噲進來之前,整個酒席之上的氣氛是沉默、詭異的,一邊是劉邦點頭哈腰,低眉順眼,一邊是項羽頤指氣使,愛理不理;一邊是范增老謀深算,暗含殺機,一邊是張良冷眼旁觀,沉著應對;一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一邊是項伯挺身而出,及時搭救……樊噲的出現,使得場面稍微有些活躍,因此,項羽的的眼睛為之一亮。他看著豪放的樊噲,大聲說道:「再賞給他一隻豬肘子!」手下的人遞過來一整隻生豬肘。樊噲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生豬肘放在上面,拔出劍來忍辱著吃。這時候,場上的氣氛更加活躍,項羽喝彩道:「好一位壯士!還能再喝嗎?」樊噲從容答道:「我連死都不在乎,一杯酒又有什麼可推辭的!」項羽似乎被樊噲的酒量折服,幾乎有了和樊噲一拼酒量的念頭,然而樊噲卻突然開始發表演講,剛才還在興頭上的項羽沒有想到樊噲還有這麼一手,頓時張口結舌,只好一個勁地說:「坐!坐!」宴會上的氣氛更加撲朔迷離,項羽心亂如麻,劉邦抓住機會,借上廁所悄悄逃離了殺機四伏的宴會,跑回了軍營。

樊噲 塑像

 

根據考古發掘及《史記》記載證明 此為劉邦尿遁時的代廁所遺址

〈段六〉

公已出,王使都尉陳平公。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柰何?」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遂去。乃令張良留謝。問曰:「大王來何操?」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張良曰:「謹諾。」當是時,王軍在鴻門下,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彊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譯注、賞析:公出來之後,王派都尉陳平(此時屬項羽,後歸劉邦,助高祖取天下,為開國謀臣,後平諸有功,生平見《史記丞相世家》)去叫公回來。公對樊噲說:「我現在出來,但是沒有告辭,這該怎麼辦?(出而未辭,也覺得於禮不合,擔心項羽怪罪;只象徵性的問了下張良樊噲,實際上心中早已有數)樊噲說:「做大事過於顧慮細節末務天下事不離正道,勿需介懷旁枝末節,大方向捉穩才重要形勢危急,不必顧及細小的禮儀。細枝末節是要講究的,但要確實把握最高戰略目標和輕重緩急;過分關注、拘泥細節末務,勢必會「見樹,不見林」,反而無法以宏觀的視角、全局意識來分析、解決問題,必然導致失誤、受限。);講大禮,要把握大關節目,不過於講究計較小禮數劉邦本來自己要逃跑,卻問手下該怎麼辦,讓樊噲說出那麼一番道理來掩飾自己的怯懦,可見他為人之狡詐。現在人家就像刀和砧板──宰割器具,而我們就像是任人宰割的魚肉,何必告辭呢(暗喻。為劉邦開解顧慮)?」於是就離去。因而命令張良留下來道歉(能屈又能伸:出而未辭覺失禮)張良問說:「大王來的時候帶了些什麼禮物(賓語前置句式,倒裝句法,還原:來操何)?」公說:「我帶了白璧一雙,想獻給王;玉斗(玉製酒器)一雙,想送給亞父(兩件玉器,在時有它各自所代表的內涵)。恰逢他們發怒,不敢奉獻(氣氛很緊張,不適合送禮;現在不辭而別,很失禮,希望通過進獻禮物來討好項羽,讓他別生氣。可見:想到送白璧和玉斗的人不是張良,而是劉邦;劉邦預先仔細研究過對方,對對手是對症下藥,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就滿足對方的需求)。你替我獻給他們(既要不辭而別,又要進獻禮物,這兩件事有矛盾,劉邦解決之道是:讓張良幫他敬獻禮物,自己帶樊噲等四人先走)張良說:「謹遵命!」張良受托,是其「忠心之舉」)這時候,王的軍隊駐在鴻門一帶,公的軍隊駐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公就留下車馬和隨從人員,獨自騎馬逃走以脫身,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拿著劍和盾牌,跟快步離去。從驪山而下,取道抄小路逃回灞上(怕動作太大,被項羽的人的察覺)公臨行時對張良說:「從這條小路到回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里罷了。估計我回到軍營裡,你再進去劉邦為讓張良留下幫他進獻禮物,對張良的稱呼,也從先前的「“君”安與之有舊」忽而變為現在的「“公”乃入」了!可見他的為人之虛偽)。」劉邦行權宜之計,藉尿遁逃席,將危險消彌於無形,徹底扭轉被動局面)

【討論】想到送白璧和玉斗給項羽的,不是張良,而是劉邦。可見,劉邦預先仔細研究過對方,對對手是對症下藥,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就滿足對方的需求。出逃時,精心佈置善後的也不是張良,而是劉邦劉邦只象徵性的問了下張良樊噲「未辭也,為之奈何?」實際心中早已有數。見樊噲說形勢危急,不必顧及細小的禮儀,於是借坡下驢,「乃令張良留謝」。不急不徐地指揮佈置善後,「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更神奇的是,劉邦竟知道從小路走,不過二十里耳。他怎麼知道這條小路?怎麼清楚知道從小路逃跑只有二十里路?似乎劉邦在去鴻門宴之前,曾對著地圖仔細研究,而這些作為謀士的張良不知道。他可能一早就想好怎麼逃跑,選擇走哪條路,哪條路能快捷安全到達。雖然在項羽面前只帶百餘騎,但在用來逃跑的芷陽小道上,以劉邦的性格,肯定佈置了軍隊接應。所帶的百餘騎沒有帶走,也是為了掩人耳目,不驚動項羽的軍隊。

陳平:這人較複雜。鴻門驚魂記,讓劉邦感受到情報工作之重要。後來楚漢相爭,陳平來投靠,劉邦給他金錢無數,讓他建立當時最發達的情報網。陳平就是劉邦背後的情報頭子。此後,劉邦、解白登之圍,擒殺韓信彭越,都離不開陳平的秘密情報。劉邦死時,其政治遺產表面上移交給后,但有一個情報系統,並沒有移交。陳平當年用劉邦的「無限支取」資金建立的情報系統,其威力、組織非常巨大深厚。無論是朝內還是朝外,甚至在匈奴內部,陳平都能想到令形勢峰迴路轉的辦法。興之後,這個情報系統並未裁撤,而是隨著軍功派一起保留了下來。到高祖死後,很多人員和組織轉入半地下的狀態。後來,諸開會,陳平不動聲色,但會議的內容卻一清二楚。細看《史記》從〈高祖本紀〉到〈太后本紀〉這一段,我們可以發現陳平這個人非常希奇:他似乎無所不知。所有人的動向,都在他的眼線之中,連惠帝死時,太后沒有真哭,只是乾嚎,這樣的小細節都被陳平把握,足見其道行之深。原來,張良的兒子張辟強作為宮中的郎官,服侍太后、皇帝。其實他就是陳平的間諜。

〈段七〉

公已去,間至軍中,張良入謝,曰:「公不勝桮杓,不能辭。謹使臣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斗一雙,再拜奉大將軍足下。」王曰:「公安在?」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王天下者,必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譯注、賞析:劉邦離去後,張良估計他已到達自己軍營的時間(成功地脫離的險境),才入帳向王謝罪,說:「酒量小禁受不起酒力,不能親自前來道別(已醉,先回去了,為劉邦開脫。杓:舀酒之器。桮杓,「酒」之借代;使文章免於陳腔濫浮,收耳目一新之效)。他恭敬地委派我奉上白璧(象徵地位尊貴、高高在上的富貴權力,甚至可以代表君王權力。劉邦送玉璧,等於承認項羽君王,自己是臣下)一雙,再拜敬獻給大王足下;玉斗(象徵財富長壽、吉祥如意)一雙,再拜送給亞父大將軍足下。」王問道:「公現在在什麼地方?」張良說:「聽說大王有意責備他的過(找他麻煩)脫身獨自回去,已經回到軍營了。」王就收下了玉璧,放在座位上(對劉邦的不辭而別,沒有生氣,毫不在意,因項羽不想在宴上殺劉邦,沒必要跟一個醉酒的人計較禮數。項羽對與劉邦的出逃不但不究,反而安然受璧。預示情勢的徹底緩和,也體現了項羽的悲劇性格:不知輕重深淺)范增接過玉斗,氣得棄置地上,看也不看,就拔劍擊碎它范增毀玉,以 示「憤怒之極」,因其計劃失敗了,這禮物在他看來是對自己的嘲諷。反應行為的不同,源於各自心理的不同。范增覺得放虎歸山,貽害無窮,將來會被他打敗、俘虜,身家性命難保,還談什麼長壽富貴,自然氣怒),說:「唉!這糊塗沒用的臭小子不值得和共謀大業(雙關:明罵項莊,實暗恨項羽之優柔寡斷,使文意隱約婉轉,意境悠遠。范增還說髒話,罵項羽糊塗,因宴會前范增曾勸項羽殺了劉邦,宴會上也曾作了周密的部署,卻由於項羽沒有下命令錯過了良機)!奪取天下的人,一定是公啊!我們這些人今後都要等著成為他的俘虜了!楚漢戰爭的結局也證明了范增的預言,項羽最後兵敗於垓下,自覺無顏見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上。)」,劉邦回到軍營後,立刻誅殺曹無傷(行事堅決果斷)。

【解析】白璧和玉斗兩件玉器,在時有它各自所代表的內涵:玉斗象徵財富長壽、吉祥如意;白璧則象徵地位尊貴、高高在上的富貴權力,甚至可以代表君王權力。劉邦項羽白璧,送玉斗給范增,反應行為的不同,源於各自的心理的不同。項羽對與劉邦的出逃不但不怒,反而高興的接受玉璧,因為劉邦送玉璧,等於承認項羽君王,自己是臣下,沒有野心,已經臣服,不會對他有威脅了。而范增覺得放虎歸山,貽害無窮,將來會被他打敗、俘虜,身家性命難保,還談什麼長壽富貴,自然氣怒。范增的預言在數年後應驗:項羽劉邦在隨後的四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史稱楚漢戰爭),最後項羽敗北,在烏江自刎而死。

項羽劉邦始終存有戒心,之所以不將其除去,透過日後的觀察,似乎已胸有成竹──自認為已有消除劉邦這個隱患的萬全之策——通過分封來規劃劉邦的未來。項羽並非像世人心目中那樣是個中了劉邦緩兵之計的行為幼稚的莽漢。在如何處置劉邦及如何處理未來局面方面,項羽所作所為也都是竭盡心力了。在處理與劉邦關係問題上,其心思之周密,已與劉邦在伯仲之間,絲毫不比劉邦高尚或光明磊落。

鴻門宴後,劉邦作出了巨大的讓步,至少表面上依然十分服從項羽的領導,並全力支持項羽西進。項羽一路燒殺擄掠,耀武揚威的進入了咸陽,而後,大封天下。分封過眾人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九個郡,建都彭城

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據《爾雅釋器》:依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圓形玉器分為環、瑗、璧三種。而從考古發掘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製作玉器時,對於玉璧的內孔直徑與器體的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因此今天我們習慣上把寬邊小孔的圓狀器統稱作璧,而窄邊大口徑的稱為環。商周時期玉璧是貴族階級專用的禮器。這時的玉璧璧面切割平整,內外緣厚度相同,外緣邊稜為圓角,兩面對鑽打孔。代玉璧多素面無紋;代大璧無紋,小璧則有雕琢精美的紋飾。紋飾題材主要為龍、鳳、鳥紋。周代紋飾弧線較多,線條自然流暢,動物造型柔美。戰國至兩漢,由於禮制衰落,這一時期玉壁的用途相當廣泛,形式多樣,從總體看戰國與漢代雖同屬一種風格。

 

玉璧

04.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索。情節按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波瀾橫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應: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和解、曹無傷被誅終,雖屬節選,亦有相對的完整性。司馬遷善於抓住關鍵性的歷史事件,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鬪爭中刻畫人物。「西屠咸陽」等事件的規模和場面,都比「鴻門宴」大得多;但從爭鬪的總體形勢上考察,「鴻門宴」是劉邦項羽從盟友轉為敵手的開始,也是項羽從勝利走向敗亡的轉折。因此,一場觥籌交錯的宴會,實際上比千軍萬馬的廝殺更為尖銳複雜、驚心動魄,因而更加有利於人物形象的刻畫。因此,司馬遷敘述「西屠咸陽」等事件,不過寥寥數筆,而「鴻門宴」卻花上一千五百多字描述。

第一部分(記背景、序幕兩軍的駐地及雙方兵力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後活動形勢從緊張到漸趨緩和,從而轉到下一場鴻門宴上驚心動魄的鬥爭場面,並為下文作鋪墊。

首段:(記背景)宴前之戰雲密佈劉邦當時的地位及行事方式已大大偏離了從屬關係的基調,項羽發出了要求遵從歷史的信號。

    ()項羽擬發兵擊破劉邦

        1.項羽一怒:劉邦咸陽,派兵守關,使其入涵谷關之行動受阻;

        2.項羽再怒:因劉邦之內奸曹無傷告密說公欲王關中

    ()雙方兵力懸殊:表明項羽佔有絕對優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謀士范增分析劉邦的野心,也力主進攻(激化矛盾)。

    ()二人認識上的差異:預示著他們對劉邦將採取不同的態度。

項羽當時的年齡只26歲(小劉邦23歲),戰場上很厲害,政治上卻還很稚嫩。

二段:(記序幕)記宴前局勢之由張而弛面對項羽行將動武的危急局面,戰爭似已迫在眉睫。劉邦悟察「王關中」企圖確實犯了眾怒,收斂起王關中之心。聽懂了項羽的信號並遵從之。在此前提下,再談殺掉劉邦,則既非項羽所願,也為情勢不容。因雙方幕後謀士、內奸的活動卻而忽現轉機。

    ()項伯夜訪故人張良張良劉邦謀定緩兵之計;

    ()劉邦拉攏項伯項伯意居中調停,並囑咐劉邦儘速來謝王」;

    ()項伯力說項羽:擊有大功之人乃是不義;

    ()項羽輕信項伯美言,許諾罷兵:使緊張的臨戰氣氛開始緩和;劉邦深思熟慮,決定面見項羽,次日即成行。

第二部分(記主境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鬥爭,情節的高潮

    三段:劉邦親臨項羽軍中解釋,全依靠早先的戰友情份。用戰略分工及無意中建功便將自己遭猜忌之處全部撇清,亟言其對氏的重新效忠,表明要把名義上受其領有的關中之地拿出來供項羽發落,以期平息項羽心中的殺機。劉邦既拱讓關中之地的主宰權,項羽所面臨的形勢已產生根本性變化,剿已不再是項羽的當務之急。

                    項羽接受了劉邦的歸順,保持與劉邦的戰友情誼,避免引發軍內訌,完成滅宗室和總攬天下之權的宏願。

   ()翌晨劉邦親詣鴻門謝罪:卑詞詭表心跡,巧言釋嫌,初步穩住項羽

    ()項羽說出告密人,並設宴款待公:可見其情緒已趨緩和;

    ()鴻門宴座次敍:反映諸人在軍中的地位與處境,也從一個側面為項羽思想感情的變化與以後的勢態發展,埋下伏筆。

四段:宴中范增項羽殺不殺劉邦項莊項伯「殺」與「衛」的矛盾衝突。

                    那些用在項羽面前洗刷劉邦的言辭,也完全可以拿到聯軍中廣為傳佈,以正視聽,而此確實令項羽必須慎重對待殺的問題。雖不再是項羽的當務之急,但對劉邦的怨氣──搶得滅的頭功──還是有的,仍想給劉邦一點顏色瞧瞧,只是表現得有所克制。

    ()范增再三舉示玉玦,項羽皆不表態:氣氛由弛而張。范增召進項莊舞劍助興,尋機刺殺劉邦:更為緊張。此二事可視作為項羽既如願以償又怨氣逼人的矛盾心態的具體表現。

    ()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翼蔽公,使項莊無法下手:氣氛詭譎。

五段:宴中鬥爭的高潮:張良出去招樊噲樊噲闖帳護主(緊張到極點)。項羽當時已無誅劉邦之心,故能容忍樊噲的無禮衝撞。

    ()張良立即外出,把情況告訴守候軍門外的樊噲

    ()樊噲闖帳,瞋目項羽項羽不怒,反稱之為壯士(樊噲劉邦的參乘,有保護劉邦的責任,但無與會資格)。

    ()項羽賜酒肉:借賜酒緩和一下氣氛。氣氛又進一步緩和,但危機仍未解除。樊噲為了將眾人注意力集中到自身,不僅一切做得合乎禮法,且忍辱吃生彘肩

    ()項羽賜座,樊噲王「能復飲乎」之問,慷慨陳詞,為劉邦不平,項羽無言以對。樊噲的話,是劉邦前邊說的話的重複與補充,只是換一個角度來說)

    ()劉邦行權宜之計,以「如廁」為名趁機離席:危機仍未完全消除。

第三部分(記落幕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劉邦誅殺內奸。

    六段:劉邦伺機間道「閒行」,逃歸回軍,消彌危險於無形,扭轉其被動局面。張良忠心受托善後。

    末段:鴻門宴的結局和對項羽劉邦陣營分別產生的影響。

        項羽劉邦始終存有戒心,之所以不將其除去,透過日後的觀察,似乎已胸有成竹──自認為已有消除劉邦這隱患的萬全之策——通過分封來規劃劉邦的未來。

        ()張良留謝獻禮;

        ()項王接受璧:既預示了情勢的徹底緩和,也體現了項羽的悲劇性──不知輕重深淺。

        ()范增拔劍砸碎玉斗,嘆豎子不足與謀:顯現其憤怒,也加深了其與項羽間的矛盾;

        ()劉邦回營,誅殺內奸曹無傷:內部更加團結了,也顯現其行事之明快果決。

05.背景:故事發生在陳涉起義之後的第三年(前206

始皇帝死後,虐、民反,英雄逐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陳涉吳廣大澤鄉起義,各地紛紛響應。國舊貴族項梁率侄項羽24歲,公元前233~前202)於會稽起義,推楚懷王之孫熊心懷王,恢復地,仍號楚懷王。出身農民的泗水亭長的劉邦48歲,前256~前195/6/1)也在縣起義後率眾來投,歸項梁領導。此時之主力軍,一在南越拓土,一在長城守邊。所以,六國諸侯軍得以復興而坐大。但是,被少府章邯率軍分別平定,先擊敗陳勝吳廣等反軍,項梁由於恃勝而驕,被章邯擊殺。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章邯移師渡黃河(一說漳江)攻,又邀擊諸侯于國,(鉅鹿)。戰局迅速變得對有利。9章邯王離圍困巨鹿國丞相張耳四處遊說,四方諸侯救趙。

此時,懷王召集宋義項羽25歲)、劉邦49歲)開會,議定兵分兩路:一路命宋義為上將,項羽為副將,范增為軍師,北上救,消滅軍主力,並懾服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關關中;另一路命劉邦西進,經武關進入關中,取咸陽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關者王之」。

北路軍走到半路,宋義勒兵不進四十餘日,徘徊觀望,隱隱有坐觀天下成敗,擁大軍以自立之意。於是,項羽范增合謀,除掉宋義搶佔其軍權,然後率兵渡河救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一以當十」,與章邯軍大戰九次,最後在鉅鹿徹底擊潰之主力,諸侯畏服。章邯司馬欣咸陽請求援兵,但趙高不允,並派人追殺司馬欣司馬欣回營後告訴章邯秦廷已被趙高控制。章邯擔心遭趙高迫害,乃率二十萬大軍向項羽投降(前206年,項羽把關中西部之地封給章邯,封為雍王章邯後來被劉邦擊敗,最後自殺)丞相趙高逼殺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嬰為王。

由於主力軍為項羽所破,劉邦就很順利地進入咸陽子嬰投降。劉邦咸陽後,為了收買民心,與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並申明軍紀,廢除了朝一系列嚴刑苛政,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於是派兵守,想做關中王。軍隊10萬駐於霸上,沒有據守咸陽(這可能是鴻門宴那晚項羽不能貿然殺他的最大原因)。

項羽接受章邯投降之後,想趁著朝混亂趕快打到咸陽去。但大軍到了新安,投降的兵紛紛議論說:「咱們的家都在關中,現在打進關去,受災難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是打不進去,軍把我們帶到東邊去,我們的一家老小也會被殺光。怎麼辦?」部將聽到這些議論,去報告項羽項羽怕管不住朝的降兵(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就起了殺心,除了章邯和兩個降將之外,一夜之間,竟把二十多萬兵全部活埋在大坑裡(此後,項羽的殘暴就出了名)。項羽也向函谷關進軍,兵臨函谷關時,聯軍發現劉邦已經先入關中,並派兵守備,項羽受阻,於是令英布率兵破關而入,駐紮於新豐鴻門,部眾共40萬。

劉邦的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是個愚蠢的小人,認為挑動爭戰,自己能得到項羽的信任與賞賜,於是,到項羽那裏告密,說劉邦圖謀不軌,欲王關中,非常惱火,於是下令發兵擊;謀士范增分析劉邦的野心後,也力主進攻。戰爭似乎已經迫在眉睫,卻又因雙方幕後謀士、內奸的活動卻而忽然出現轉機,公元前20612月,劉邦趕赴項羽的駐地新豐鴻門賠禮道歉,卑詞詭表心跡,說了一番謊話後不僅原諒了劉邦設宴款待公;宴中因雙方的謀士交互出招,因而出現了隱藏著殺機的「鴻門宴」。

06.真相探討:千古誰識〈鴻門宴〉

項羽本紀〉是《史記》相當精彩的篇章,而其中的〈鴻門宴〉一節尤以刻畫傳神膾炙人口。由於此後相爭,不敵,使後人產生一種錯覺──項羽因婦人之仁,且欲沽名釣譽,從而在鴻門宴上失去了一舉翦除日後最大政治對手劉邦的最佳機會。但這種貌似有理的論斷只是基於爭鬥的結局而言,並不符合當時情勢,其將複雜事物簡單化的傾向顯而易見。若充分考慮到關係的背景及當時錯綜複雜的形勢,我們就不會對項羽之放棄這種「機會」感到意外。鴻門宴為交鋒的第一回合,時局背景頗為複雜,其殺氣的熾盛與平息均與雙方之互動密切相關。就事論事,以大局而言,在劉邦服輸的情況下,毫無必要;就理智而言,軍深入敵國,不殺,不為失策;就感情而言,不殺,不能算矯情;就未來前景而言,項羽已有對策,不殺不能看作放虎歸山。

一、關係的基點:劉邦是從秦嘉景駒部投靠項梁的,靠著氏的兵源支持才得以羽翼豐滿。

同為軍將領,在項梁任統帥期間,兩人曾有並肩作戰的經歷。他們曾一同攻城陽濮陽定陶雍丘陳留等地,協同作戰期間,兩軍將士之間彼此都很熟悉,的融洽關係也由此而奠定。項梁敗死後,相約退保彭城,拱衛都。在這種重大戰略決策關頭,兩人進退一致,足見相互間非常有默契。按劉邦的說法,他與項羽有兄弟之約,時間應該是在兩人退保彭城之後,也只有在這個短暫時期,兩人才有機會相聚在楚懷王心的朝中。之後不久,兩人就分別踏上滅之路,直到鴻門宴時才重新見面。由於兩軍經常合作,對對方的部屬應也不陌生。鴻門事件就是由劉邦部下曹無傷的密報而引發,或原本認識。而在日後的楚漢戰爭中,劉邦潰敗,眼看就要被丁公活捉,情急之下,劉邦開口討饒,丁公也就放劉邦一條生路。項羽失勢後,軍將領包括氏族人成批投奔劉邦,靠的正是這種彼此熟稔的老關係。間的上述淵源是廣為人知的,但兩人間另有一要害關係恐怕容易被忽略,即劉邦是從秦嘉景駒部投靠項梁的,靠著氏的兵源支持才得以羽毛豐滿,終成氣候。到鴻門事發時,雖然這段早期經歷已成為歷史,但在實力聲望都遠遠超越其叔的項羽心目中,這種早期形成的關係基調已在無形中決定了關係的現實與未來形式。而鴻門宴的發生與結局,基本上就是這種基調的偏離與回歸過程。

二、衝突之深意:劉邦當時的地位及行事方式已大大偏離的從屬關係,使項羽發出要求遵從歷史的信號。

〈史記高祖本紀〉……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史記留侯世家〉……公入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公出舍,公不聽。曰:「夫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足見曹無傷的告密並非憑空捏造。

鴻門宴之前,項羽已發佈命令要剿滅劉邦。從表象上看,是因曹無傷搬弄是非,說劉邦欲王關中。殊不知這正是項羽的一塊心病。按楚懷王心「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滅號令,劉邦確實有在關中稱王的權利,而這正是項羽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所不能容忍的事實。項羽率領軍精銳在黃河以北降服了軍野戰主力,令天下諸侯歸心。鴻門事發時,項羽國上將軍及諸侯上將軍於一身,身為將的劉邦也名正言順地歸其領導。如果讓舊關中之地這個最大的戰利品如約落入劉邦之手,就意味著項羽的戰功要大打折扣,意味著項羽的宏圖大志要成為泡影。對此,項羽顯然不會甘心。在與軍決戰前,項羽殺了懼敵畏戰的上將軍宋義,自命為假上將軍。當時他的部下都說:「立國者,將軍家也。」此話正中項羽心態。日後,分封天下時,項羽聲稱:「懷王者,我家項梁所立耳。」完全一副唯我獨尊的架勢。作為氏利益的當然代理人,項羽決不會聽任靠氏發跡的劉邦稱王關中。所以,他一聽曹無傷的告密,便勃然動怒,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沛公軍」。其實質是,劉邦當時的地位及行事方式已大大偏離了的從屬關係。在這種前提下,劉項之間原本存在的戰友情份及融洽關係都挽救不了衝突的爆發。

面對項羽行將動武的危急局面,劉邦也猛然醒悟到自己與氏之間存在著的微妙關係。在他托項伯轉告項羽的言辭中,就有「臣之不敢倍德也」之辭,似指這種深層關係。可見這種關係確實存在,二人彼此心照不宣。在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項羽發出了要求遵從歷史的信號,劉邦除了屈服之外,別無選擇。站在項羽的立場,因為劉邦聽懂了項羽的信號並遵從之,關係算是基本理順。在此前提下,再談殺掉劉邦,則既非項羽所願,也為情勢不容。

形勢轉換:羽擊破函谷關,兵臨城下欲以武力解決,劉邦才不得不收斂起王關中之心。

劉邦的屈服非常明智,他與項羽力量懸殊過大,而且劉邦的「王關中」企圖確實犯了眾怒。軍事解決了章邯部後,項羽統率的諸侯聯軍已將關中視為囊中之物。劉邦先取關中對聯軍的這種良好自我感覺無疑是一場毀滅性打擊。如劉邦不肯將關中之地拱手相讓,聯軍上下將同仇敵愾,必滅而後甘。這就是鴻門宴之前的聯軍心態及劉邦的處境。

楚懷王心的號令天下皆知,劉邦入主咸陽後,又將懷王之令告布人,以安民心。不僅如此,劉邦還企圖獨佔關中,他派出兵將扼守函谷關,阻止諸侯軍隊進入,然後又招募人從軍,使其軍力從破武關前的數萬人,增至十萬人,企圖以力抗拒諸侯。到了羽擊破函谷關,兵臨城下欲以武力解決時,劉邦才不得不收斂起王關中之心,唯求自保。看來懷王的許諾及關的險阻都保不住已到手的果實,甚至生命都大有可虞,只有劉邦的機變才能救他自己。

至於項羽要以武力解決「王關中」問題,劉邦也並非如司馬遷所說直到項伯欲救張良時才知道。函谷關被破,兩軍衝突在即的勢態就出現了。曹無傷賣主求榮之舉即表明了劉邦陣營中的惶急之象。軍力懸殊使劉邦看不到一點勝機,恰好項伯的到來給劉邦帶來了希望。劉邦的機變也由此得以施展。

四、劉邦的對策:親自當面解釋,重新表明效忠之忱,拱讓關中之地的主宰權來供項羽發落。

劉邦的第一個步驟是籠絡項伯,約為姻親,以期其賣力為己開脫。僅靠口頭轉達是不夠的,還得寫一通書信才顯得鄭重。在交兵在即的當口,也只有項伯這樣為項羽親近的人才能完成這種使命。劉邦這步棋非常見功,項伯確實為劉邦作出了巨大貢獻:首先是在鴻門宴上以身蔽翼劉邦,阻止項莊行刺;其次,在分封時為劉邦多爭取到一郡之地;最後,還阻止了項羽殺害父的企圖。

隔閡既成,就決非第三者從中斡旋所能化解,必須要劉邦親自當面解釋才能補救。於是,就上演了震古爍今的鴻門宴。

劉邦欲王關中而派軍扼守函谷關兩軍之間便含有了較深的敵意。為了化解兩軍的對立情緒,也為求自保。劉邦親臨項羽軍中解釋,儘管充滿危險,卻也是不得己而為之。當此之際,劉邦的全部依靠便是早先的戰友情份。有關劉邦鴻門宴上的言辭,司馬遷只記載了一句開場白,辭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僅寥寥數語,但非常厲害。這段話首先照顧到戰友情誼,次及戰略分工,再及無意立下大功,終及不詳其名的小人「離間」事實。戰友情份原本存在,毋庸置疑,引發二人對立的乃是劉邦先行入關的新局面。對此,劉邦僅用戰略分工及無意中建功便將自己已遭猜忌之處全部撇清,項羽便或多或少能容忍劉邦得頭功之事。鴻門宴上,劉邦絕不會只說這一段話,其餘未見於史的言論,多半是亟言其對氏的忠誠,以期平息項羽心中的殺機。須知,項羽劉邦立頭功一事始終耿耿於懷。劉邦的重新效忠,就表明了要把名義上受其領有的關中之地拿出來供項羽發落。項羽兵不血刃就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東西,如再要對劉邦動武,就顯得無理之極,且在政治上得不償失。

前面說過,在劉邦欲將關中據為己有的前提下,視關中為囊中之物的項羽聯軍自然會同仇敵愾與劉邦爭奪勝利果實。一旦劉邦自願放棄本應該歸其享有的權利,則聯軍的鬥志也必然會鬆懈。歷史沒有交待劉邦曾向諸侯軍曉諭已決定放棄關中權利之事,但兩軍近在咫尺,又相互熟稔,劉邦要行遊說也是極方便的事,且這種可能性極大。從歷史的有關記載中或可看出劉邦這樣做的蛛絲馬跡。如樊噲鴻門宴上責備項羽的話與劉邦項伯之言及項伯個說項羽之辭如出一轍即可為證。樊噲說:「今公先破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劉邦曰:「吾入,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樊噲說:「故遣將守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劉邦曰:「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樊噲說:「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欲誅有功之人,此亡之續耳。」;項伯曰:「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上述言辭明顯地掩蓋了劉邦欲王關中拒諸侯入內的事實,又如此一致地義正辭嚴,顯得受了莫大的委屈。這顯然是事先對好口徑的緣故。而這些用在項羽面前洗刷劉邦的言辭,也完全可以拿到聯軍中廣為傳佈,以正視聽。項伯可能已經為劉邦這樣做了,劉邦也可以派出部下到聯軍中宣傳,甚至隨劉邦赴宴的百餘隨從也可在項羽軍營內大肆宣揚。一旦這種對劉邦的洗刷在項羽部隊中擴散開來,那麼,無論是對劉邦部動武,還是對劉邦本人動武,都不能得到聯軍甚至軍的全力支持。這種前景,劉邦知道,項羽也知道。因此,樊噲所說「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的前景,確實令項羽慎重對待殺問題。道義上的壓力決非可以忽略不計。

五、項羽的立場:接受了劉邦的歸順,保持與劉邦的戰友情誼,避免引發軍內訌,完成滅宗室和總攬天下之權的宏願。

由於劉邦拱讓了關中之地的主宰權,項羽所面臨的形勢已產生了根本性變化,剿滅劉邦已不再是項羽的當務之急,但仍想給劉邦一點顏色瞧瞧。根據項羽日後的行動推斷,此時項羽有兩大宏願,其一為滅社稷宗室以洩憤,其二為總攬天下之權。任何事情,包括對劉邦的處置在內,都應以不妨害此兩事為度。項羽「才氣過人」,他自然知道劉邦的不同凡響之處。經過鴻門宴前的諸般風波,兼之項羽已動過殺機,關係已不可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地和好如初。放眼當時,可以對項羽未來統治模式構成威脅的,也只有劉邦一人。如以此為意的話,確實應該按范增的策劃將劉邦殺了。但殺是有代價的,作為當事人項羽則無法不正視這種代價的沉重存在。此代價即為──由殺引發的關中大亂。須知,亡之後,天下的兩支精銳為由劉邦項羽分別統領的軍。雖然部更加強大,但部也是百戰之師,其實力不容低估。設若殺了劉邦,引發軍內訌,對滅宗室和總攬天下之權,都將造成不利。這種風險,項羽無論如何也不宜輕易嘗試。所以,很爽快地接受了劉邦的歸順。不難看出,項羽欲滅劉邦也罷,欲納劉邦也罷,其目的都是為了完成兩大宏願,絕不允許節外生枝。何況劉邦的歸順,使得關係與項羽心目中的固有模式是一致的,在這個前提下,也使項羽願意保持與劉邦的戰友情誼。

六、項羽的對策:通過分封來規劃劉邦的未來,以消除劉邦這個隱患。

    儘管項羽已決定不殺劉邦,但他對劉邦的怨氣還是有的。其根源在於劉邦搶得了滅的頭功,即使劉邦拱讓出關中的主宰權,這種怨氣仍然未消除。日後項羽廢止了楚懷王心的主約權,其底蘊即為懷王的戰略部署使項羽後天下約。這種局面的產生,項羽自己或許應負一定責任。軍投降時,劉邦尚未攻入舊,若項羽毫不懈怠,未必會落到劉邦後面破秦。更有甚者,從項羽取得軍事優勢到軍歸降,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如果項羽加緊進軍,恐怕更要先於劉邦。但項羽沒有自責之心,即便有懊悔之情,也轉化為遷怒於人。當然,到劉邦屈服之後,項羽的怨氣表現得有所克制。而鴻門宴上,項羽對范增做出的殺劉邦的暗示默然不應,而對項莊別有用心的舞劍也聽任之,這些都可視作為項羽既如願以償又怨氣逼人的矛盾心態的具體表現。由於項羽當時已無誅劉邦之心,所以他才能容忍樊噲的無禮衝撞。綜合項羽的言行變化,是否可以這樣說,劉邦鴻門宴上的處境只是有驚無險。後人指責項羽錯過了解決日後政敵的良機乃是誤會了歷史。若項羽有心殺劉邦,鴻門宴並非唯一的機會。準確地說,從鴻門宴起到分封後諸侯歸封,其間長達45月之久,關中之地始終受項羽控制,他完全可以在任何時候除掉劉邦。因此,在鴻門宴上,項羽失去的不是誅良機,而是失去了誅之心。總括起來,劉、項二人在鴻門宴上各得其所:項羽如願以償,劉邦得到不再絕望的處境。只是劉邦吃虧了一點。

項羽劉邦始終存有戒心,之所以不將其除去,不外三種因素導致:

第一,原本相得,且有兄弟之約。

第二,項伯劉邦說情,項羽總得給這個面子。

第三,項羽自認為已有消除劉邦這個隱患的萬全之策──他想通過分封來規劃劉邦的未來。

早在接受章邯投降時,項羽就封章邯雍王之代稱。項羽此舉似乎已在防範可能有人要在他之前入。分封時,項羽仍保留章邯雍王稱號,並將舊一分為三,分給國三降將,以示自己無染指關中之心。這種做法有前例可循:周武王,即將舊之地仍封給紂王之子武庚祿父,以期以舊人治舊地,起安撫之功。項羽以「巴蜀亦關中地」封劉邦漢王。此舉即虛遵了懷王之約,也照顧到戰功及兄弟之約,又將劉邦遣至偏遠不致為害,可謂一舉三得。項羽的這一舉措可以稱得起「用心良苦」,且十分惡毒。巴蜀乃舊流放犯人及其親屬之地,其開化程度較低,自古以來其被視為化外之地,而為包括人在內的中原各國所蔑視。劉邦部之中堅均為人,讓其入居巴蜀,不僅習俗上不適應,心理上也必拒斥之。項羽有言:「富貴不歸故鄉,如繡衣夜行,誰知之者。」此話雖非定是項羽的肺腑之言,但也是人之常情。劉邦部眾為滅而出生入死,勝利後卻領受了去偏遠之邦的官爵,顯然會人心不安。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劉邦歸封的路上,就發生了部將大批逃亡現象。此情況的出現或為項羽事先已能料定,而這又促使劉邦提早發難,則為項羽始料未及。在封鎖劉邦可能的東歸之路方面,項羽除安排三降將王關中之外,又在漢中以東依次封親申陽河南王柱國共敖臨江王吳芮衡山王黥布九江王,自西向東對劉邦層層設防。而此防線最終沒有起到攔截作用,則非其所能逆料。

總而言之,在鴻門宴這一回合交鋒中,項羽並非像世人心目中那樣是個中了劉邦緩兵之計的行為幼稚的莽漢。在如何處置劉邦及如何處理未來局面方面,項羽所作所為也都是竭盡心力了。在處理與劉邦關係問題上,其心思之周密,已與劉邦在伯仲之間,絲毫不比劉邦高尚或光明磊落。但不論如何勾心鬥角,都無法抹殺兩者間曾有過的親密關係。即便到了雙方在戰場上廝殺到你死我活之際,這種關係仍在左右雙方的互動,以至於雙方都盡量在努力地自我克制,以免做得太絕。最終,取得勝利的劉邦在安葬項羽之後,居然還為之舉哀,灑淚而去,足見兩人的早先交情絕非泛泛。那麼,在極端複雜的局勢面前,項羽不殺劉邦是否應認作為失策,其答案不言而喻 

07.題解:課文選自司馬遷《史項羽本紀》節錄司馬遷以他精彩的筆墨,刻畫「失敗英雄」項羽一生的生動形象,使其成為我國歷代相傳的一個家喻戶曉的典型人物。而〈鴻門宴〉則又是〈項羽本紀〉中頗為精采的一節。鴻門宴」事件發生於公元前206年(即陳涉起義後的第三年),苛政導致民怨四起,各地諸侯及鄉莽紛紛起義反,其中以國的兩軍最受期待,一為項羽、二為劉邦楚懷王令二軍攻,誰先入咸陽城即封為關中王。項羽因北上救被軍圍攻的國而耽誤,聽到劉邦先入咸陽而大怒,便聽從亞父范增建議設下鴻門宴計殺劉邦這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王朝後,為了爭奪農民起義軍勝利果實而展開的第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

鴻門宴為交鋒的第一回合,時局背景極其複雜,其殺氣的熾盛與平息均與之互動關係密切相關。如果就事論事,就大局而言,在劉邦服輸的情況下,項殺劉毫無必要;就理智而言,楚軍深入敵國,項不殺劉,不為失策;就感情而言,項不殺劉,不能算矯情;就未來前景而言,項羽已有對策,不殺劉不能看作放虎歸山。

鴻門宴遺址:地點在現在陝西臨潼城東北約10公里新豐鴻門堡村的「項王營」,當時叫「鴻門」。距兵馬俑博物館2.5公里,是驪山風景中最北的旅遊點。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河,地處潼關長安之要道,這裡橫著一公里長的峭塬,中間象刀劈似的斷為兩半,南北洞開,猶如城門,鴻門因此而得名。兩千多年前,這裡是通往古新豐的大道,由於雨水沖刷,愈陷愈深,形似鴻溝。《水經注》:「新豐故城東三里有坂長二里餘,塹原通道,南北洞開,有同門狀,謂之鴻門。」項羽鴻門停留了大約七個月,期間幹了不少事,一為咸陽屠城,一為火燒宮室,一為尊懷王義帝,然後分天下,立諸將為侯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直到諸侯各自回自己的封國為止,天下大事,皆在項王營議決。換句話說,這座新豐鴻門軍營,擔了七個月的首都之職。

08.作者:

        司馬遷(前145約前90),西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縣)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的官職)曾從董仲舒學《春秋》,向孔安國問《尚書》。二十歲自長安出遊,歷經長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黃河等流域,沿途訪問故老,調查民俗,歷時數年。元封三年(前一○八年)始任太史令,閱覽金匱石室之書及檔案文件,積累寫史材料。太初元年(前一○四年),倡議改革曆法,主持改曆工作,與公孫卿射姓唐都落下閎等幾十人共同制訂以正月為歲首的新曆,史稱「太初曆」。天漢三年(前九八年),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著述,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太始元年(前九六年)基本上寫成《史記》(原稱太史公書)。這是一部上起黃帝下訖漢武帝的紀傳體通史,也是一部少見的政治文化史巨著,在史學上和文學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其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初藏於家,漢宣帝時始由其外孫楊惲公布於世。

09.〈鴻門宴〉中表現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通過在矛盾衝突的場面描寫中刻畫人物:

            文章在「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通過生動的對話描寫、動作描寫以對當時那種劍拔弩張、殺機四伏的氣氛渲染,使讀者身臨其境,充分感受歷史脈搏的悸動。

二、善用細節表現、刻畫人物:

               譬如鴻門宴中座次的安排生動地體現了雙方力量對比的懸殊,項羽的驕妄自負及劉邦的委曲求全等內容。再如范增起召項莊行刺劉邦,曰:「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當劉邦安然逃脫,范增仰天長歎:「吾屬今為之虜矣」。從一開始將自己排除於項氏集團的「若屬」到「吾屬」的變化,反映了范增從對羽「為人不忍」的憤怒到感到無法與「豎子謀」的絕望、悲哀,心理刻劃尤其生動。

三、通過人物的彼此對照輝映,突顯人物截然不同的個性:

              譬如,同樣在處理突發事件時,項羽思慮膚淺、盲目自信的性格就通過「大怒」喝令下屬「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的話語神情中表露無遺;而劉邦雖「大驚」、「默然」,但連續向張良求計的「為之奈何」則表現了他雖驚慌而能虛心求教的性格。對項伯劉邦從極力拉攏到極力表白,竟將自己的勃勃野心說成是耿耿忠心,無不生動的表現了這個人物隨機應變、狡詐弄機的特點。還有對告密者、對謀士的態度、做法,各不相同,寫劉邦是為了烘托主要人物——項羽。另外,曹無傷項伯范增張良項莊樊噲,這些人物也一一對應,相互映襯。

人物性格特點對照表:

1.雄主:項羽←→劉邦

   研究鴻門宴上兩人所表現出來的性格,要從他對他人的態度去分析。

(1)對待對手:項羽對待劉邦很傲慢,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輕易就把他給放了,由此可以看出他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劉邦項羽不惜降低身份,百般逢迎,以掩蓋自己的政治野心,由此可以看出他深謀遠慮,忍辱負重。

(2)對自己部下的態度:項羽不採納范增的計謀,放虎歸山,養虎為患,由此可以看出他剛愎自用,意氣用事;劉邦採納張良樊噲的建議,成功的躲過了一劫,由此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他能知人善任,從諫如流。

(3)對待內奸的態度:項羽項伯的內奸行為視而不見,由此可以看出他治軍無法,任人唯親;劉邦鴻門宴回去後,就立即誅殺了曹無傷,由此可以看出他治軍嚴謹,有奸必除。

(4)對待內應的態度:項羽瞧不起曹無傷這樣的小人,把實情告訴了劉邦,由此可以看出他胸無城府;劉邦百般拉攏項伯,又是祝壽,又是結為親家,由此可以看出他善於爭取團結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

基本性格上,二人有相似之處:都有自尊心、自信心、自誇心、好勝心,但是在表現、運用的手法與態度上卻相迥異。項羽過分自信,時時表現他的剛強,氣勢懾人;劉邦卻採用溫婉的低姿態,使別人對他不設防。

項羽: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剛愎自用、意氣用事、治軍無法、任人唯親、胸無城府。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心地善良沒有城府,這就是歷史上項羽項羽的人性美還在於它的本真和純樸。 項羽雖是一個具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 項羽本來應該創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澤被後世,名垂青史。 但他生不逢時! 他的優秀品質,沒有幫助他成就大業,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點,被他的對手利用,以致功敗垂成,遺恨千古。鴻門宴上,要除掉劉邦還不容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已,但項羽愣是沒這樣做,他相信了劉邦的花言巧語。 二者的道德水準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對決。劉邦一類的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頂禮膜拜,項羽這樣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視。

            項羽是中國歷史英雄裡最癡情的男人,他氣蓋山河,但不像很多男人事業有成就在外面隨便找女人,他越是位高權重,越是珍惜跟他同甘共苦的虞姬,在外面再怎麼霸氣,回到虞姬的身邊都像一個孩子一樣,在虞姬的身上尋求到很多的安全感和快樂,享受虞姬的溫柔。一個男人在整個江山都頹傾的時候,他還想到自己的女人,真的很感人。愛情所謂的長久,莫過於如此。

劉邦:為了拉攏項伯,不惜犧牲兒女的幸福,可見他冷酷自私。當張良建議劉邦項伯代為傳話時,劉邦竟然問他怎麼和項伯有關係,可見劉邦猜忌多疑。劉邦本來自己要逃跑,卻問手下該怎麼辦,讓樊噲說出那麼一番道理來掩飾自己的怯懦,可見他為人狡詐。劉邦為讓張良留下幫他進獻禮物,對張良的稱呼,也從先前的「君」忽而變為現在的「公」了!可見他的為人虛偽!

            奸詐虛偽、深謀遠慮、忍辱負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治軍嚴謹、有奸必除、善於爭取團結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既膽怯又勇敢(聞項怒則怯,赴宴會則勇);既機智又狡詐(拉項伯,先責己是智,罵鯫生、責告密者則詐);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無怨言,出而未辭覺失禮);既知人善任又善納忠言(以張良為佐並聽從其建議)等。

2.謀臣:范增←→張良

范增:其深謀遠慮則更多表現在事先定策,席間暗算和事後斷言等方面,但驕狂浮躁、心地狹窄。知劉邦志在得天下,力唆項羽急擊勿失,錯失機會後,立派項莊入壽舞劍,欲殺劉邦。當劉邦脫險後,深感良機不再,激憤絕望。范增個性躁進,心神緊張。范增這人「素好奇計」,又爭議最大。蘇軾曾寫〈范增論〉,從一個片面指出范增無他過人處,只是會教唆殺人而已。項羽宋義、坑卒、鴻門宴、燒咸陽,到後來屠戮天下,范增皆是主謀,等最終二人反目時,已因殺人太多,無法挽回。項羽軍中,有韓信,有陳平,都被阻塞了言路,范增若真有聰明、器量,為什麼不像蕭何那樣簡拔激發他們?

張良才能是在使劉邦集團化被動為主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他全局在胸、從容沉著。知兩者實力懸殊,又獲知項羽即日進擊急迫,因此選擇「賴帳」和「叫屈」之計,另考慮到項羽沽名釣譽,范增老謀深算,所以一方面冒險赴宴,一方面帶樊噲等將精壯之士,靈機應變。張良胸有成竹,從容沉穩。

3.武士:項莊←→樊噲

項莊:配合演出還算稱職。

樊噲:以「屠狗」起家,既有衝鋒陷陣、斬關奪隘的匹夫之勇,又深受劉邦、張良等的教化,頗有些許心計。劉邦剛入咸陽,見秦宮美色而不能動時,就有人臭損他一頓,把他拖走了,直拽到霸上——此人正是樊噲。加上闖營救主,大智大勇。

4.內奸:項伯←→曹無傷(曹雖未出場,影子同在)

項伯:這人是游走於雙方陣營吃雙邊奶的人,他似乎早已預見項羽早晚滅亡,但身為親族不能背反,所以,身在營卻結好劉邦,兩邊做人。劉邦家屬後來被項羽扣為人質,也虧他多有維護。興之後,氏被殺殆盡(雖然官方說法是“皆不誅”),只有他這一支安然無恙,而且被賜姓“劉”。神吧?

曹無傷:認為挑動爭戰,能得到項羽的信任與賞賜,於是賣主求榮;但最後希望落空,身敗名裂。

10.文中稱謂的使用:

鴻門宴」事件發生時,項羽為諸侯上將軍,劉邦因起兵於沛,人稱公,都還未稱王,但《史記》卻超前稱王,這是經過司馬遷仔細斟酌的,既符合當時兩軍對壘的實力狀況和劉邦一方的鬥爭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態,絕不是任意安排的。如張良劉邦三次直呼「大王」,前兩次只有他與劉邦在場,後一次只添了幾個自己人,稱大王正表露出他們君臣同心協力,決心與項羽抗衡,戰而勝之的雄心壯志。再如項伯范增項莊都是項羽的屬下,他們稱「項羽」為「王」或「君王」顯然出於自恃強大,不可一世,稱王稱霸,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而張良樊噲都是劉邦的部下,由於力量懸殊,出於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稱項羽為王。劉邦畢竟身份不同,用語不宜過分阿諛,所以在項伯項羽面前,先後六次稱項羽為將軍,只有最後一次與張良談話時,稱「項羽」為「王」。一方面他明知項羽稱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無失身份之虞。

11.〈鴻門宴〉的語言特色賞析:

本文在語言上精練生動,繪聲繪色,常常寥寥幾筆,就能刻畫出人物的突出個性。例如:項羽的話,驕橫氣盛;劉邦的話,禮儀備至;范增的話,老謀深算;張良的話,老練透闢;樊噲的話,豪壯威嚴;項莊的話,似巧實拙。

描寫場景猶如目睹。例如寫樊噲闖宴:「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這一緊張場面的描繪著墨雖不多,卻使讀者有如身臨其境,心情頓感緊張。又如,寫「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兩語,就把宴會上殺氣騰騰的場面勾畫的動人心魄。

《鴻門宴》中的一些語言,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秋毫無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豎子不足與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勞苦功高」等等,已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而「鴻門宴」則已成為敵對雙方政治談判鬥爭的代名詞。

 

12.結語:

關於項羽失敗的原因,司馬遷在〈項羽本紀〉中做了精闢的分析:「及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在司馬遷看來,項羽失敗的原因有三點:一是背:放棄了關中這一戰略要地;二是放逐並殺害義帝,因而在政治上陷於被動;三是迷信自己的氣力,而不學古代聖君以德感人。正因如此,項羽可以憑借武力「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後,他卻不可能「馬下治天下」。於是,失敗也就成了必然的邏輯。鴻門宴上項羽之不殺劉邦如果算錯誤,鴻門宴也僅僅項羽無數次失誤中最不足道的一次小失誤,也許根本就不是失誤,而是楚漢交手中項羽的一次輝煌勝利。或許,鴻門宴上,項羽之表現堪稱完美,值得肯定,是項羽人生歷史上少見的正確選擇和行動。鴻門宴上項羽以自己優異的表現為自己加分不少。

鴻門宴本身也是一次小概率事件,根本稱不上是楚漢相爭的轉折點。即使過了若干年之後,到了漢楚彭城大戰之時,項羽仍然具備徹底擊垮劉邦的實力。接下來,項羽又做了若干非常錯誤的抉擇,導致其失敗:

()燒殺地:世仇,亡後有民諺:「楚雖三戶,亡。」加上各國遺民都恨人,所以燒殺當然是為報仇雪恥。此外,項羽立意不把關中作為根據地,所以要進行戰略破壞。但是,雖然項羽不能像劉邦那樣選擇安撫的上策,但這也不是沒有辦法補救的:可將關東六國的亂民、滑民、罪人殖民到地,與人共處,使得民怨自相抵消,起碼無法形成合力。

()獨佔秦寶。項羽奪取了宮歷年的珍寶與美女,挾之東歸彭城。這成為後來很多諸侯跟隨劉邦偷襲彭城的誘因:劉邦曾答應他們,破城之後,公分其寶。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449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