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出版社編校品質控制模式構建
2013/10/05 14:01:57瀏覽576|回應0|推薦1

2013.7.25  《現代出版》劉蘇華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publishing

根據出版社導入責任制方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目標管理)的探索與成效,運用目標管理理論來管理編校品質,需要一個明確的品質控制模式,樹立編校品質價值觀,制定相應的目標及各種保障制度,設置相應的品質控制職能部門,加強編校內部隊伍建設和外部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使用輔助編校的新技術手段。

編校品質問題一直是出版活動難以根治的頑症,「無錯不成書」成了編校品質問題的真實寫照。編校活動是編校主體對編校客體的矛盾運動過程,如何保證和提高編校品質,出版業界、學界和出版實踐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尋找答案。

細細考察編校品質問題產生的原因,無外乎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主觀原因涉及編校品質的主體,包括編輯、校對人員,以及出版社和出版行政管理部門的相關品質監管人員;客觀原因則是因編校環境、技術手段等方面的變化而產生。儘管編校品質問題產生的原因複雜,但根本原因在編校主體,而編校主體主要來自出版社。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出版社是否採取有效的措施是能否解決編校品質問題的根本所在。當前出版業正處於轉企改制深入推進階段,出版社如何抓住改革契機,建立有效的編校品質保障機制是極待解決的問題。構建一種適合新形勢發展需要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既是產品品質的規範化要求,也是出版業科學管理、技術改進、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

一、責任制與編校品質控制的契合點
首先,責任制強調責任主體明確。當前編校品質問題由於編校主體的職責不明確而導致:編校責任主體單一,即往往攬在責任編輯一人身上;分工不明確,即文字編輯與校對之間、各校次主體之間分工模糊,沒有明確分工界限。導入責任制後,可把編校品質控制分為前期、中期、後期目標,其中前期目標與後期目標都是實現中期目標的有力保障。同時,這些分目標都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如前期目標是策劃編輯負責制,中期目標是責任編輯負責制(文字編輯負責制),而後期目標則是品質檢查人員負責制。

其次,責任制強調「人」的能動性,是「一種以行動來爭取成果的思考方式」1,而行動的主體在於「人」。從計畫的制定到執行,再到成果的考核,責任制無不強調人的能動作用。編校活動遵循主體作用於客體、客體又反作用主體的運動規律。解決編校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矛盾正是取決於主體,即人的能動性。這表明編校訛誤並不是不能全部改正的,同樣也說明「無錯不成書」現象主要源於主觀原因,即編校主體。市場經濟時代下,出版物質量受到利益機制的嚴重衝擊。為了降低出版成本、增加出版利潤,減少校次者有之,降低編輯加工標準者有之,讓三審制流於形式者有之。更有甚者,以合作出版為名,只管收取「管理費」,放棄出版社編輯、印刷、發行等權力。改變這些現象都需要從「人」的因素入手。

最後,責任制強調組織的協同性。責任制需要「溝通」,這實為一種雙向的溝通,一方面由上而下,另一方面又由下而上,使整個組織的工作構成一個團隊。編校品質控制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涉及其中的編校主體沒有密切合作、有效引導、共同努力,那麼編校品質也無法得到有力保障。此外,隨著出版社出版規模擴大,圖書品種增多,編校任務越來越繁重,且隨著讀者市場的細分,所編所校的出版產品專業分工也越來越細,更需要採用責任制方法來協調各方面的關係。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publishing01

二、基於責任制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設計
編校品質控制導入責任制,有助於改進編校品質各環節的職責分工,調動編校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意見交流和相互了解,從而改善編校主體的人際關係。此編校品質控制模式突出了以下特點。

一是目標明確。根據責任制做法,編校品質控制的總目標為:所出出版產品全部合格。這呈現了出版社高度的社會責任心,以「對讀者、對社會提供有效、積極、高品質的服務」為自身使命。為了有效實現總目標,根據編校品質控制的主體不同以及客體的區別,對總目標進行了分解,即分解為三個分目標:先是在前期控制(選題策劃與組稿)階段使稿件達到齊、清、定要求;然後在中期控制(三審、編輯加工、三校)階段,使出片之前的稿件留錯率控制在萬分之一以內;最後在後期(品質檢查)階段進行把關,使所出出版產品全部合格,即實現總目標。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三個分控制目標之間也存在層級之分,即前期控制與後期控制主要是為中期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職責分明。編校品質控制系統包括策劃中心、編校中心和品質檢查中心,各中心又有不同的品質控制主體。此模式可使其職責明確,即在前期、中期、後期三個控制階段制定明確的目標,在各階段目標(分目標)的導向下,採取責任制,即前期控制由策劃中心負責,中期控制由編校中心負責,而後期控制則由品質檢查中心負責。各中心都有其中心負責人把關,各中心人員都有明確的職務職能。如策劃中心人員由策劃編輯組成,其工作職能是策劃有效選題,根據選題進行組稿,並使稿件達到齊、清、定要求,保證所組稿件沒有思想政治問題,講求科學性、準確性。編校中心人員則由審稿人、文字編輯、校對人員等組成,在審稿環節對稿件的思想性、科學性進行最後把關,杜絕不合格稿件進入編輯加工環節;當稿件進入編輯加工環節,文字編輯要對稿件的知識性錯誤負責,而校對對語言、文字、格式、版面的錯、漏、重、多及前後、裡外不一致現象負責。品質檢查中心發揮把關作用。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publishing02

三是各部門相互聯繫。責任制避免了「分而不合」現象,使精細的分工整合起來,以免支離破碎,分崩離析。因而,基於責任制的編校模式設計突出各部門相互監督、相互聯繫的關係,使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對應每個分目標的三個中心其實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並不是分散或對立的職能部門。實際情況是,策劃中心的目標實現情況會影響到編校中心,而編校中心的目標實現情況同樣會影響到品質檢查中心,品質檢查中心沒有把好品質關則影響到總目標的實現。為了實現各中心的目標,三個中心間有回饋功能,即品質檢查中心對編校中心的目標實現情況進行監督與考核,並把結果回饋給編校中心,而編校中心在審稿環節對策劃中心的稿件情況實行監督與考核,並進行結果回饋。

三、編校品質控制模式應用的經驗之談
重視圖書出版品質是強社的傳統,出版社在圖書編校品質方面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積累了不少的編校品質管制的經驗。

許多出版社在建社初期,都實行傳統的編校模式,責任編輯審、編、校全面負責,責任校對配合編輯的編校。20世紀90年代以後,許多出版社實行改革,分列為審稿室與策劃室,將編輯的編校職能與策劃組稿職能單獨區分開來並加以明細化。進入21世紀,一些出版社再次實行改革,組建了大編輯部。在大編輯部裡分設校對室與編輯室。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發現了大編輯部制存在的編校職能與策劃組稿職能相衝突的問題,於是逐步進行了小幅度的調整,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編校品質控制體系。具體而言,考察這些成功出版社基於責任制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其措施突出地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樹立嚴格的編校品質觀
觀念指導行動,樹立正確的編校品質觀,是保證和提高編校品質的前提條件。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出版新形勢,出版社對於出版利潤的考慮占據越來越重的分量,導致對編校品質問題的部分忽視。有人認為,編校品質對於圖書產品的銷售無關痛癢,「無錯不成書」。只要是能為出版社帶來巨大效益的圖書,就是好書。與此相適應,利潤至上的觀念越來越成為出版企業的主導觀念,一切以是否創造經濟價值為判斷圖書產品優劣的標準,編校品質價值觀正在逐步弱化。

但在真正有實力的出版社,編校品質價值觀一直存在於所有編校人員的心中。特別是在新形勢下,出版社領導對編校品質的管理不僅沒有絲毫放鬆,反而越來越重視。這幾年,由於國家出版政策的調整,民營書業與出版社的合作出版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但與少數出版社對合作出版圖書光「審」不「編」不同,許多出版社與民營書業的合作,從來都是要求編校必須由社方承擔。「寧肯少賺錢,也要保證品質」,這是出版社主管在回應質疑意見時擲地有聲的回答。這種觀念已經或正在為所有出版社人員所接受。正是由於出版社全社員工都形成了嚴格的編校品質觀,才保證了出版社的圖書產品編校品質能達到有關標準。也正是這種統一的思想認識,為實施編校品質管制的其他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制定編校品質控制目標
基於責任制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必須以目標為導向,即目標就是編校主體努力的方向。因此,制定編校品質控制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這涉及制定什麼和怎麼制定兩個問題。制定什麼,即編校品質控制的總目標和分目標是什麼。對於此,許多出版社根據《圖書品質管制規定》《圖書品質保障體系》等相關規定,結合社裡的實際情況,提出「所有圖書編校品質合格」的總目標,以及前期控制目標、中期控制目標和後期控制目標。其間,透過涉及編校品質控制的上級與下級共同協商訂制,充分發揮民主作用,在反復多次協商以後,讓總目標與分目標成為大家的共識。

當然,一個時期,在事關分目標的具體制定時,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特別是在編校中心環節分目標為「留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的討論就引起了不同的聲音。一些人認為現在的出版物如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仔細檢查,基本上很難做到「留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這樣,出版社制定這樣一個明顯「過高」的目標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行?因為分目標制定以後,社裡還有相應的獎罰制度做保障。於是,對於分目標的討論演變為工作的評價問題,雙方唇槍舌劍、頗為激烈。最後,持肯定意見的人士認為,「留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是國家規定,出版社不可能以與國家標準相左的標準來作為自己的標準。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publishing03

3.制定相關的保障制度
目標制定後,相關的保障制度是實現目標的保證。出版社根據新聞出版總署針對圖書品質保障頒布的規定,如三審責任制度、責任編輯制度、責任校對和三校一讀制度、選題論證制度、樣書檢查制度、出版社業務人員質證工作制度等,制定了適合自身的相關規定。另外,還根據這些保障制度的內容,對編校工作的內容、方法、程序和職責許可權制定出具體的標準及操作程序。

4.設置編校品質控制職能部門
設置編校品質控制職能部門的依據是編校品質控制的總目標和分目標。由於對編校品質認識上的偏差,出版社對此設置的職能部門區別很大,如有的出版社只有編輯加工室,而沒有校對室;有的出版社則沒有專業的編校部門,其編校工作只由責任編輯負責到底。隨著編校工作專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編校分工是必然之勢。基於此,為了保證和提高編校品質而設置專職控制職能部門成為必要。

基於責任制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要求至少設置三個職能部門,即策劃中心、編校中心和品質檢查中心。其中編校中心只負責書稿的審稿、編輯加工和校對這三個環節,是保證編校品質的主要職能部門,而對編校品質的控制只是策劃中心和品質檢查中心的部分職能。這三個部門把編校品質管制職能和活動合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職責、許可權而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

許多出版社在設置編校品質控制職能部門方面經歷了長時間的探索,現正在醞釀部門管理改革。實際上,策劃中心、編校中心與品質檢查中心三足鼎立的模式也是新時期出版發展趨勢的結果。原先圖書產品較少,策劃與編校合一,品質檢查也由社領導在終校時代為履行。現在圖書產品的增加非常明顯,加上產品競爭顯著加強、策劃的專業分工,品質檢查由社領導代做的方法也不再可行。從部門的控制來看,編校品質控制職能部門由編輯部與總編輯室構成,由於改制的需要,出版社也正在考慮基於責任制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的新的部門架構。

5.加強編校隊伍建設
基於責任制的編校品質控制模式,編校主體處於中心位置,對實現編校品質控制目標發揮決定性的作用。加強編校隊伍建設,可以為編校品質提供人才保障。許多出版社一向重視編校隊伍的建設,近幾年來更是加大了力度,強化了措施。

另外,加強編校隊伍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是配備足夠的專業校對人員。周奇先生曾在《圖書編校品質的保障》一文中建議,編校人員的配備比例應確定為5:l。2如果真正能夠做到這種編校力量的配備,應當能為出版社的編校品質提供真實有力的保障。

6.引進輔助編校的新技術手段
許多新的技術與手段,可成為圖書編校的幫手。許多出版社也順應時勢的變化,合理地使用了新的技術與手段。如引進了專業校對軟體。又如為了加強編輯的編校圖書工作,出版社引導性地要求編輯充分利用作者原稿的WORD文檔,利用WORD自帶的查錯功能進行初步的校對,同時利用WORD的查找、替換命令進行原稿的修改工作。後者可以快速、準確地校改完相同的錯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出版社還計畫在編輯環節引進專業校對軟體的網路版,使編輯先於校對之前校改好軟體所發現的問題。在實際應用中,編校人員已經體會到了這些新技術手段的巨大作用。

7.改革與加強外校管理
當前出版發展的大背景下,誕生了許多專業的工作室,如照相排版工作室、設計公司、校對公司,出版工作的許多環節可以由這些工作室來完成。出版社外包這些工作的同時,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精簡了機構,彌補了不足。當然,這些環節的發展還沒有達到成熟階段,因而,有些工作室實際上是由個人來操作完成的。出版社的發包外校就面臨這樣的現狀。出版社為了節省人力成本,節約時間,十分願意聘請外校來編校圖書。但是,校對公司與個人良莠不齊,大多強調賺錢為第一要務,責任心不強,將會降低編校品質。為此,有些出版社專題研究過此問題,推出的辦法是在加強外校管理的背景下,有針對性地培養長期合作夥伴。為了保證品質,出版社採取了外校圖書必須交由校對室主管把關、品質檢查重點抽檢的辦法。從運行的這段時間來評估,這種外校管理基本上處於一種良好的發展勢頭。

參考文獻:
1.陳照明.實用目標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34, 36。
2.周奇.圖書編校品質的保障[J].中國出版,2003(4):17。

management by objective publishing04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886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