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主思考很重要 思考外包的陷阱
2021/06/11 10:00:30瀏覽296|回應0|推薦4

現年53歲的美國演員泰瑞‧克魯斯(Terry Crews)是少數我喜歡的演員之一(他演出浴血任務系列),戲演得好,他也挺斜槓:藝術家、演員(含喜劇演員)、健美運動員及前職業美式足球運動員。他在接受提摩西・費里斯採訪時,有一則軼事讓我印象深刻。

當年踢美式足球的泰瑞,不是隊伍中的得分強將,在某一次比賽的倒數時刻,兩隊分數就只差這顆球。他意外地接到勝負球,照理來說,應該立刻傳給得分強將,隨即上演逆轉戲碼,球隊獲得勝利。但泰瑞沒有,他自己持球前進,最後輸了這場比賽。儘管持球前進的決定並不好,但泰瑞卻從中尋得另一番洞見:我沒有把勝負的壓力交在他人手上,而是自己承擔下來。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行為或是思考,人們都習慣交付他人手上,而未能充分發揮自主思考。愛默生說:「要獨立思考問題,不要人云亦云。」

數據時代的行為演化

使用過 Tinder 諸如此類的交友軟體,會發現遇到程式推播給你的陌生人時,會出現一個百分比:你跟對方有多少百分比速配。這個契合度參考點包含你的身高、體重及年齡,甚至是個人洗好興趣。契合度百分比,這概念一點也不陌生。Netflix網飛也會從你的觀影履歷去推播推薦影片,甚至大喇喇地告訴你:因為你看過AAA,所以推薦給你BBB

數據時代來臨,演算法盡可能降低『意外』而尋求『契合』。譬如電影製作會依照受歡迎的電影排行榜去找出規律與方法論製作電影,所以當一部電影爆火時,致敬的作品就會反覆上映。然而,這事不是數據時代才存在。從早期的心理測驗、性向測驗到MBTI職業性格測試,透過這些測試,人們找到適合職業、取向與生涯考量。幸運的是,有些測驗會納入個人喜好、個性等『你自身輸出的條件』,而不是全盤交給數據去詮釋。如同人們在職涯上常見的謬誤:你該選擇專長或是興趣?專長是你一路培養的技能,而興趣是你一路以來的熱情傾注。日本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的他沒有走上法律之路,反而進入文化服裝學院深造並取得時裝設計學位。興趣若能結合專長,如魚得水。若無法結合呢?數據可以篩選出你的專長,卻不一定能燃起你的熱情造就興趣。

 被數據奴役

如果交由數據去統整你的人生,會有甚麼樣的變化?如同科幻電影一般,若工作、婚姻或生活都交給演算法去統整,會得到一個『適配值』:你適合甚麼樣的工作、適合甚麼樣的婚姻,方方面面都委託給演算法去排列。如此一來,會發現大概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依循著平均化的風格生活著:適合且匹配。起初,每個人的個體性與特質都會被抹煞,再來則是按演算法分配,形成一道道不同領域的同溫層,造成分明壁壘的局面。譬如抱持自由市場交易疫苗,或是支持政府插手的立場。或是藍綠陣營的詰抗。簡單來說,意見與點擊會豎立你的立場,而你的觀點則會服膺於立場底下。多看多聆聽不同的意見,如此,你就不會只受限於同溫層之內。

十九世紀,美國廢奴運動正悄悄地燃起火炬,當時黑奴識字是犯法的,比如在路易斯安那州,如果一名黑人女奴教她的孩子讀書,就會被絞死。當時許多人指稱,識字是思考的源頭,不讓黑人奴隸識字,也就泯滅他們自主思考的能力。在這個注意力時代,我們可能會是手機、社群媒體的奴僕。

見樹也要見林

維克拉姆.曼莎拉瑪尼著述《思考外包的陷阱: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擴充思維?》這本書的啟發點是源自於一篇《通才萬歲》(All hail the generalist)(文末附連結),或許是如此,網路上滿多人把這本書認定為『通才勝過專才』的知識管理書。

通才與專才孰優孰劣並非定論,但我認為本書關鍵是『重建常識、擴充思維』,即便把原書名改為《擴充思維: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避免思考外包》也不錯 (編輯大人我跪了)

讀《思考外包》同時,常會想起《匱乏經濟學》。在《匱乏》一書中,談到認知頻寬有著『較少用心』(Less Mind)的問題,提醒人們在事情上多用心思;而《思考外包的陷阱》則提醒我們不要因為過度專注而盲從,因為專注本身就是一個篩選過程,因為專注你必須放棄掉一些額外的注意力。兩造乍看之下是衝突的,但其實能夠並存,《匱乏》說的是對一件事的深度與認知的垂直理念,而《思考外包的陷阱》則是水平展開思維的廣度。若前者是見微知著,那麼後者就是見樹也要見林。

在書中有一章『以任務為導向』很值得咀嚼:針對一場場『戰役』擬定的戰術和針對整個『戰爭』制定的策略兩者並不相同。書中的例子是『藍色寶地』(一本針對長壽聚落的研究),在過往的健康研究裡,一個人的健康不脫兩件事:運動與飲食營養,或者是針對單一細節譬如心臟健康、膽固醇指數、體重BMI做發展詮釋(這是戰役)。而藍色寶地作者丹‧布特納的做法是採任務為導向,他調查研究了世界上最長壽的幾個族群,包含沖繩、義大利、希臘伊卡利亞等地,統整長壽族群的生活模式,最終形成了長壽的原因──飲食、人際關係、放寬心等等(這是戰爭)。以任務為出發點,你就能看透整片森林,而不會只看見腳下的花草。

人們善於鑽研一個學識,從淺到深形成專才。但在生活上已然結果,往往是方方面面的變因組成。譬如身高,在過去人們認為身高應該是多喝牛奶、多跳繩跳高甚至是打籃球。在基因科學發展之後,人們發現包含基因遺傳、睡眠都對身高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如同前文所提,一個已然的結果,往往是複合因素構成。查理‧蒙格在其暢銷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第五講提到:「把優秀學生培養成優秀人才的菁英教育中,如果要得最佳的結果,就必須讓學生大量的學習跨領域知識。」《呆伯特》漫畫的創作者史考特.亞當斯也在斜槓思考中提出,比擬自身用不同領域的思維去思考事情:歷史學家、藝術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等等。

我們要學習見樹,卻也能見林。

不要受限權威

有個說法是,廚師總是按一本食譜烹飪,但大廚手握不同的食譜。有一回跟廚師聊料理這事,廚師就硬生生地打破我的固定思維。

「如果我給你馬鈴薯跟牛肉,要你弄一餐來吃,你會做甚麼?」廚師問。我回應道:「馬鈴薯燉牛肉?」

「除此之外呢?」他說。我愣了一下,他提醒我不要受限於『馬鈴薯』上。

「為什麼不能做咖哩牛肉,應該也可以作加了馬鈴薯的牛肉湯吧?另外,即使把牛肉跟馬鈴薯分別料理也挺可口不是嗎?」他提醒我,不要遵照看過食譜的既有印象。食譜就是權威,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專家。

《思考外包》針對權威與專家給予的提醒是:相信專家,但不要一昧地相信專家。更甚者,你應該勇於挑戰權威。如果你對某個議題有自己的想法,你應該做的是拿出數據與觀點去挑戰專家,很多時候,專家不是全然正確的,因為專家或許想的不夠周全,也不會設想不同的情境。情境智慧會遠大於專家的知識。情境智慧可能涉及當下的情境、時間維度或個人差異等等。

真理越辯越明,所有的辯論與討論爭的布是輸贏對錯,而是是否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認知與思維能力。如果我給了你馬鈴薯與牛肉,卻沒有給你充足的水分,難道不能試試看烤馬鈴薯和烤牛肉嗎?

《思考外包的陷阱:在「快答案」的世界,我們如何重建常識、擴充思維?》本書作者把深度思維寫得淺白,用多樣的故事串起每個主題,時不時還有自己的調侃與幽默。最後一個章節裡,提到大衛‧華萊士給予現代人一記醍醐灌頂,如果你看過這部短片,肯定會有所收穫。

《思考外包的陷阱》博客來購書 

《這是水》影片

《通才萬歲》原文

【時間、金錢與心力 匱乏限制了我們的生活與想像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6370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