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惡人遊惡地乎?
2009/09/02 08:20:47瀏覽1772|回應0|推薦11

  晨起掀簾外望,意外與日出相遇,將明而未明的大地,混沌一片,光明與黑暗,融會難分,唯東方一片紅霞。

↑與日出相遇

  依窗凝視,內心納悶著,日出美景當前,為何氣象預告說,今天會下雨?難道是因為我們要去南達科塔州(South Dakota)的Badlands National Park惡地國家公園?

↑到惡地看烏雲?

哦,惡地?為什麼名叫“Badlands”?大地不是一如慈母,如實承負地面一切萬物,大地的胸襟不是像母親養育子女般,不管子女以何種心態對待,大地總是如實接納並豐厚回報,而今為什麼把這塊土地命名為“惡地”?

為了一睹惡地真面目,早飯後我們把車駛離90號公路,轉向通往惡地之路。

哇,離90號公路後,放眼望去,一望無垠的大地,平得只見路與天相連,車上我們還在討論惡地的資料,老爺突然冒出:「門票,他們可能要檢查門票了!」我向前一望,遠方兩間平房阻在路中間,我想,還看不到“公園”的樣子,怎麼可能收門票?車子駛近一看,果然有塊木牌標示著-Badlands National Park

果然是到了Badlands National Park大門口

  原來240號公路貫穿園區,換句話說,不管您經過240號公路的意圖是什麼,只要通過收費亭就得付費。此後見“Overlook”就停車“放牧視線”!起先是從路面俯瞰壯觀的谷底,接著是走入地勢漸低的谷裡,仰望四周的高山奇岩。

哇,這是什麼地方呢?若非遠處有雲,近處有綠草,偶聽人語,真讓人誤以為身在月球哩!

  在七千五百萬年前,這裡原是一片淺海與森林,聚居各種動物。

  五十萬年前,因地理位移,加以雨水沖刷侵蝕,把岩土切割成目前千奇百狀的奇岩,有的如綿延不絕的山峰,有的如童話中的城堡,也因為雨水沖刷,把幾百萬年前的化石暴露出來。換句話說,惡地國家公園裡的地型,大部份是由不同年代的黏質土壤,或硬度較低的岩層所沉積覆蓋,也因為侵蝕作用明顯,我們才能觀賞到分屬不同年代且色彩各異的岩層和泥土層面。

↑↓色彩各異的岩層和泥土層

  目前呈現在眾人眼前的山頂,在雨水沖刷下仍在侵蝕中,每遇大雨就縮小一些,平均一年減少一英寸,從人類的角度觀之,惡地形成的時間雖長,但從地理時間來講,它的壽命卻是很短的,再過五十萬年,眼前所呈現的惡地就會完全被侵蝕掉,所以它的壽命只有一百萬年,而地球的壽命有46億年。

↑↓北面園區開車可達,賞景容易

  岩石的頂部是兩千八百萬年到三千萬年前,受風、雨水和連續乾冷氣候,沈澱覆蓋,形成今日這些高低不平,外表粗糙,狀若老人皺紋的山峰與峽谷,還有的彷彿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熔漿。

↑這洞,有點像陝北的窯洞↓像火山口噴出的熔漿或是大象的腳?

  另有個關於惡地的傳說是:早期西部拓荒時牛仔從東部騎馬而來,在這之前都是平原沒遇到太大的困難,在這裡卻遇到這一片奇形怪狀的岩石,在沒汽車的年代,靠馬車是很難走過去的,因此大家就叫這裡為Badlands

↑過去是馬在惡地馳騁,今日是汽車-公路貫穿北面園區

  惡地面積廣達15千多平方公里(244,000acres),其中有10%屬於國家公園區。科學家在這裡對極端氣候進行研究,這裡夏季氣溫高達攝氏46度,冬季則降到攝氏零下41度。儘管惡地生存環境惡劣,仍有動物在這裡生存,其中最為人知的是草原犬鼠,這種小型哺乳動物,生活在自己構築的地下通道中,除此還有水牛、狼、狑羊、山猫、野兔和蛇類等等。

↑需走近才能一窺惡地風貌

↓風起雲湧,天快哭啦!

 

  惡地國家公園分南北兩區。北區交通方便,環園公路狀況良好,適合一般遊客開車遊覽。南區內部完全沒設道路,公路只在園區邊緣環繞,要進去遊覽得靠雙腳。南區除了惡地風景外,在遊客中心還有印地安文物展覽,工作人員也由印地安人擔任。

↑烏雲當頭罩,雷光電閃,快跑為妙!

  玩到一半,不識相的雨娘如影隨形,離開惡地國家公園時,大雨傾盆而下,我們把雨刷調到最快,仍視線模糊,90號公路平常時速75哩的,此刻都降到40哩,我耳邊響起古人這句“贈人予花,手留餘香”,而現在我們在惡劣天氣中走過惡土國家公園,那麼,我們豈不留了一身惡...?走念至此,我腦海浮現佛教常講的“心淨則國土淨”的話來,是的,在觀山遊水當中,在日常生活裡,只要我們內心清淨,即使身處惡劣環境,我們的心仍然是清淨祥和與美好的,“惡地”只是它的名字,而它壯麗的景色,是一部自然的紀錄史,讓我們更深一層體認到世間萬事萬物的無常現象,體認國土危脆和人命呼吸間的深意。

↑左-惡劣天氣中離開惡土國家公園

 右-扺達旅館時,雨水像整桶整桶的倒下來!

~歡迎瀏覽個人相薄-惡土國家公園

http://album.udn.com/bauswj/206845?f_ORDER_BY=odr

謝謝~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uswj&aid=327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