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機緣品──智常禪師(一)
2013/04/05 07:51:44瀏覽684|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機緣品──智常禪師

惟覺法師開示

 

(一)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見性。一日參禮,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曰:「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機緣品》這一段是講「見性成佛」。成佛有兩個管道:一個是在理上成佛,一個是在事上成佛。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薩行,圓滿六波羅蜜,最後一百劫修相好,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是事上成佛。什麼是理上成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最後入金剛定,破最後一分無明,夜睹明星大徹大悟,這就是理上成佛。

 

  《六祖壇經》這一段是在理上講,「見性」就是佛。悟到本具的心性就成佛,這個佛是本具的,「成」只是一種形容詞。從理上來說,「佛」就是覺悟之意,也就是覺者。《佛說四十二章經》云:「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靈知靈覺,就是本具的覺性。悟到自己本具的覺性,就是佛,這就是在理上成佛。這個覺性不需要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只要因緣成熟,悟到這一念靈知靈覺,直下承擔,現在就是佛。因此,「佛」就是指這一念菩提妙明真心。

 

  悟,只是見到佛;見到佛了,要繼續保養這念心,也就是「保養聖胎」。無論是白天、晚上,這念心都沒有妄想、沒有顛倒;無論是動、是靜,無論是順境、逆境,當下這念心都能存在,念念分明,處處作主,這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是本具的。

 

  既然是本具的,為什麼還說成佛?「成」是一個形容詞,有成就有壞,無成就無壞;有得必有失,無得就無失。佛有三身──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釋迦牟尼佛成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到現在也沒有了。因為這一種佛是修成的,有成就必定有壞。這個地方講「見性成佛」,指的是法身佛,法身是本具的。法身在哪裡?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就是自己的覺性;如果沒有這念心,就等於石頭、木頭一樣。悟到這念靈知靈覺,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這念覺性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每個人都有本具的覺性,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十八界,就是我們本具的覺性,沒有哪個人沒有,過去諸佛,現在、未來所有一切眾生都有。要想見性,就要悟我們這念覺性,這就是頓悟自心的法門。

 

  《六祖壇經》講的都是頓法,頓悟了以後,要保養這念心,這念心完全清淨了,就和十方諸佛一個鼻孔出氣。智常法師來參拜六祖大師,六祖大師為他答覆,他一下就開悟了。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髫年出家」,信州是唐朝的一個行政區,就等於現在的省。信州貴谿是現在的江西省貴溪市。「髫年」,小孩子額前垂下的頭髮稱「髫」,所以,「髫年」就是指童年。智常法師在童年時期就出家了,可見他很有善根、很有慧根。「志求見性」,出家的目的就是想明心見性。性,就是我們的本性。菩提心、涅槃性,性就是空性、就是真空。出家的目的是在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這就真正是正信出家,而不是來種善根、來修福報,或是為了延長壽命、疾病痊癒,也不是為了生淨土,生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乃至於生兜率……。智常法師出家的目的,是為了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這樣就是真正發了菩提心。

 

  「一日參禮」,有一天,智常法師前來參禮六祖大師。「參禮」是出家眾的禮節、規矩,「參」就是參訪,「禮」就是禮拜。「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既然是來參學,六祖大師就問智常法師:「你從什麼地方來?求什麼事情?」智常法師回答:「學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今天參禮大師的目的,就是要見性。「學人」,是稱呼自己。佛法中,一個是有學,一個是無學。尚未證到果位的行者,都稱為「學人」。阿羅漢不是學人,而是「無學」。另一方面,「學人」是自己一種謙卑的稱呼,所謂「帶果行因」,即使證了果,還沒有真正破無始無明,也可以自稱為「學人」。這裡則是表示自己是一位初學,是謙卑的說法。

 

  「近往洪州白峰山」,最近到洪州白峰山。「禮大通和尚」,大通和尚就住在洪州白峰山。「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承蒙大通和尚告以成佛之意義。但是「未決狐疑」,不但沒有辦法了決心當中的問題,而且還存有許多問題。「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伏望」,就是五體投地匍匐在祖師面前,希望大師慈悲開示。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745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