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機緣品──智常禪師(四)
2013/04/08 08:17:53瀏覽2511|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機緣品──智常禪師

惟覺法師開示

 

(四)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智常法師聽到六祖大師所說的這一個偈,豁然大悟。「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大眾要把這首偈背下來,背久了,自己也能契悟。假使已經悟了,一樣也可以背,為什麼?雖然悟了,自己「人微言輕」,人家還不一定相信,所以引證六祖大師的偈、智常法師開悟所說的偈,藉由這些經偈,讓聽聞者也能開悟。

 

  「無端起知見」,我們這念心本來如是、法爾如是,自己不敢直下承擔,還在東求西找,還要起知見,著有著無、著非有著非無、著東著西、著南著北,這就是「無端起知見」,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迷失自己。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心當中連一些些都不需要,只要不染污就好了。

 

  什麼是「著相求菩提」?我們現在都是「著相求菩提」,要發願,還要修種種方便法門。用方便法門來求菩提,就迷失了菩提本心,因為「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心當中只要有一點點執著,就見不到本心,菩提心就不現前。佛經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東求西找,菩薩在哪裡?在峨嵋山、九華山、五台山、雞足山?在印度?到處去求,這就是「著相求菩提」,那個地方有菩提嗎?只是一堆土而已。

 

  「情存一念悟」,許多人說自己已經開悟了,這就等於沒有開悟。《楞嚴經》裡面提到,悟了以後,連悟的這個心也要放下。假使說自己已經悟了,把開悟掛在嘴上,或是說打坐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這個心又是頭上安頭,就是「情存一念悟」。所以,連開悟這個心也要放下,為什麼?因為悟到平常心即是道,保持平常心就好了。悟到凡夫心是本具的,那有什麼稀奇?每個人都有凡夫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念心不是如來才有,一切眾生都有,能看、能聽……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悟到見聞覺知這念心就是!悟了以後,在見聞覺知上來保任,就屬於修道位。

 

  「情存一念悟,寧越昔時迷」,社會上有很多人悟了以後,到處去說自己開悟了、自己是菩薩轉世,又迷惑了,又造惡業了,還不如不悟。「寧越昔時迷」,以前在迷還沒有起邪見,現在開悟了,反而起了邪見就糟糕了。凡夫只是有貪瞋癡,還沒有起邪見。佛法裡面最重要的就是知見,古人說:「寧可破戒,不可破見。」為什麼?破戒可以懺悔,假使破見,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說「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我們本具的覺性、本具的心源、本具的心體,人人都有,只要直下承擔這一念心體就好了。「隨照枉遷流」,「隨照」,假使想到:「我要起個覺照。」這樣又變成生滅心了。所以,平常心就是道,能夠保持平常心,任運騰騰,寂照一如,雖然是要有覺照,照而無照。例如,現在起了煩惱,檢討反省一下,把煩惱照破;照破以後,要返本還源,又歸到本具的這念自性菩提。所以,佛經提到:「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念了以後要歸於無念,說了以後要歸於無說,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說自己沒有說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眾生,說沒有度一個眾生,就是這個道理。假使認為自己度了很多眾生、說了很多法,就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還有我執、法執,就是沒有悟。

 

  所以,「照」還是一個方便,無論是照空、照假、照中,都是方便。隨著我們起一個覺照的心,還是屬於「遷流」,不屬於本心。覺照是一個方便,是用來破煩惱、破執著;破了煩惱、破了執著以後,要把覺照這個心放下,要歸一。有覺有照,這念心就有能有所,成了相對的境界,就是生滅、就是流轉,所以說「隨照枉遷流」。一般說要「堅住正念」,起了一個「堅住」的心,就不是本心;但還是要堅住,等到這念心時時刻刻現前了,「堅住」這念心又要放下。如《楞嚴經》所云:「知見無見」,只有這個知,沒有第二個知,也就是《圓覺經》所說的「隨順覺性」。

 

  「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智常法師聽到六祖大師的開示後才覺悟,如果沒有前來親近祖師,「茫然趣兩頭」,不是著有就是著無,不是著東就是著西。「兩頭」包括得非常廣泛──明暗、動靜、大小、世間和出世間……。所謂「一念回光」,這念心覺悟了,回到我們的本心本性,「一法界顯,九法界隱」,一法界現前了,九法界統統歸於自性。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745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