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97)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2017/07/27 19:48:17瀏覽420|回應0|推薦2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197

老和尚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六五、示應離言說相持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1.『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

  『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有所」是佛說般若波羅蜜,是不是在心裡存個「般若波羅蜜」?須菩提答得很好,我們要仔細看,《金剛經》上每一字都不可輕易看過,他答的是『如來無所說』。「如來」是就真心本性而言的。真心本性中無有一法。如果你會受持,就自在、快樂。我們每天聽許多人說話,尤其聽到不如意的話,好煩、好惱,那是不會受持《金剛經》。若會受持《金剛經》,他無所說,真如本性裡清清淨淨,無有一法可說,就很自在。他清淨,我也清淨;他心裡無有一法,我心裡也無有一法。如此方是受持《金剛經》,真得受用,真學到東西,生活上立即用得著。

  很多人說,佛法不合現實;說此話之人,其實對佛法一無所知。佛法是最現實不過的,世間沒有一法比得上佛法的現實,立刻就得用處,立收效果,真現實!是故一問一答之中法味無窮,若能領會,而應用在生活上,安得不自在!聽到甜言蜜語,我們也不笑,因為心中無所說。聽到煩惱的話、罵我們的話、侮辱我們的話,也笑笑,泰然處之。如來無有法可說,決定不要被假相迷住,而要見性。性是清淨的。一切眾生與諸佛如來是一個性,一樣的清淨,從來不染。從此小註,我將大意向諸位說明,方知此經的法味無窮。「如應奉持」,方知如何奉持金剛般若波羅蜜。後面三小段經文,說明世尊真是慈悲到了極處。

2.『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

  『「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佛所問的話,須菩提尊者所領會的,回答的話,其中的義理,無限深廣。

3.『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無所行」、「無所得」等句,意同此。

  『「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說」是相;「無所說」是性。真心裡無所說。凡夫是從妄心裡說出來的。如來為我們說法,是真心,還是妄心?如果是真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如果是妄心,如來豈不變成凡夫?此處就得用般若波羅蜜解釋,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恆順眾生,隨善功德」。佛現的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不是佛有意來現相?若佛有意現,就是凡夫;佛決定無意。無意,何以會現相?眾生有感,佛即有應,是故相乃感應道交之所現。

  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眾生有感,佛又沒有意思,何以會現相?如果想不通,敲敲下面放的磬,一敲,磬就響。它是不是有意要響?它沒有意思,敲得重,它響得大;敲得輕,就響得小,自自然然感應,確實沒有用心。如果有心,不會感應,我敲,它就不響;不敲,它也響。如何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心清淨就得感應。心愈清淨,感應愈快、愈明顯。凡夫與佛菩薩何以沒有感應道交?心裡妄想、雜念太多。心空才靈。若心不空,裝滿垃圾,是故不靈。

  心不靈,有時也感應佛菩薩現前。我們要明瞭,心不清淨,忽然看見佛,看到菩薩,那是妖魔鬼怪來了。妖魔鬼怪的心不清淨,他看我們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他就變現佛菩薩來捉弄。現在世間,如是上當之人很多。若是要問,見的佛菩薩到底是真、是假?不要問別人,問自己的心。清淨心所感應的,就是佛菩薩。不清淨的心所感應的,就有問題。那裡需要問人!由此可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應身佛能說法,眾生有疑難向佛請教,佛立刻就回答,為眾生說法。應身佛是有心說的,還是無心說的?他是無所說而說,無說而說,說而無說。無所說,何以會說?會!如果我們真的有感應,上講台講經時是無所說而說。將來真正發心上講台,會有這種感應。講台上講得頭頭是道,大家聽了很歡喜;下了講台,人家問剛才說些什麼,不知道!是真不知道,不是假不知道。是佛菩薩加持的。佛菩薩加持是有條件的,心要清淨、心要真誠、心要慈悲;心不清淨、不真誠,不慈悲,得不到加持。

  真心就有感應,妄心就沒有感應。妄心有感應,不是好事;要用真心,真誠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化身講經,確實是無意的、無心的。唯有無心,才是自性流露,從真如本性流露。如果有心,是從心意識流出來的。心意識流露的是凡夫之見;真如本性流露的是佛知佛見。明白了事實真相,方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離言說相,受持金剛般若。

  世尊經教是從真如本性中自然流露的。一切眾生的言語是從心意識中流出的。心意識是三心二意,是妄心;妄心的本體是真心。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眾生的言語、言論,在他的真心裡也沒有,與佛無二無別。佛是直接流出,眾生是透過心意識流出的,既然如斯,又何必當真,何必計較!懂得此理,我們跟一切大眾相處,聽一切眾生的言論,我們的心清涼自在,不僅不為言語所轉,反而能轉境界。

  《楞嚴經》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如何轉境?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離言說相即是轉境。人家說東說西,就被人牽,不會轉境,可憐!一句、半句都記在心裡放不下,一天到晚生煩惱,何其苦也!苦從何來?自己找的。如果覺悟,毫不在意,境界就轉過來,便生智慧。事實真相,完全了解,就生智慧,不生煩惱。凡夫在境界中生煩惱,佛菩薩在境界中生智慧。

  『「無所行」、「無所得」等句』。《金剛經》中,類似的句子不少。『意同此』。與此地講「無所說」的意思一樣,都是從真心本性中說的。

4.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

  『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江居士的註子,的確很詳細、很透徹。讀《金剛經講義》的人不少,然而讀了得受用的人不多。因此,必須要透徹的講解這部講義;不講解,依然看不出其中深義。如何修法,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上,依然抓不到要領。這就是不能不詳細講解的道理。性體要自證,任何人都幫不上忙,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亦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親證。證得,即是「如來」。《金剛經》上解釋,「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什麼是「諸法如義」?「理智一如,能所一如」,就是「如義」,義理很深,要親證。自己不親證,別人說出來反而發生誤會,迷惑顛倒,莫知所云。是故,此事不能細述,點到為止。

  >>續載中……

  (《金剛經講義節要述記》講於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國,華藏講記組恭敬整理。)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472

 

( 休閒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0584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