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文觀止》成語選輯〈之五〉~民國105年〈2016〉12.16
2016/12/16 00:34:11瀏覽2895|回應17|推薦147

《古文觀止》成語選輯〈之五〉:

祝福格友們聖誕節快樂!

 闔家健康平安! (∩_∩)

聖誕節快樂!~105 年 12.24

[附按]:

 一般稱「聖誕節」,若稱「耶誕節」可能引人誤會〈政治正確?〉。

~引錄《維基百科》之「聖誕節」條目:

 聖誕節,是紀念耶穌降生的特別節日,主要定於12月25日;

 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

 身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八日慶典與禮儀節期延續慶祝。

= = = = = = = = = = = =

《古文觀止》成語選輯〈之五〉:

 ~民國105年〈2016〉12.16

一、戰國。宋玉&西漢。賈誼~引《維基百科》簡介:

 ①宋玉(約前298年~約前222年),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鄢城人(今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

  其藝術成就很高,為屈原之後最傑出的楚辭作家,後世常將兩人合稱為「屈宋」。

 ②賈誼(前200年-前168年),西漢時期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

  由於是知名的學者,人稱賈生、當過長沙王太傅,故世稱賈太傅、賈長沙。

  漢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其政論文《過秦論》、《論積貯疏》、《治安策》等,在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二、先秦宋玉傳世作品計十九篇,收錄於《楚辭》、《文選》及《古文苑》。《古文觀止》亦收錄名作《對楚王問》一篇。

  至於賈誼《過秦論》僅傳世最廣之上篇收錄於《古文觀止》或其他文選內。此處茲選錄《過秦論。下篇》之成語一則分享。
= = = = = = = = = = = =
一、「曲高和寡」:

[釋義]:

 ~引錄《成語詞典》之「曲高和寡」條:「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瞭解的人很少。」

  ⑴「曲高和寡」有正反二義。正面詞義引喻治國能士出類拔萃之專業幹才,經世想法與陳義境界過高,往往推遲君王賞識及人民認同喝采。

  ⑵負面詞義則另隱喻人特立獨行,但行事剛愎自用不納雅言,往往手高眼低不切實際,無法為社會大眾接受。此稱之「偽曲高和寡」。

 ~典出《宋玉。對楚王問》: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又見清。劉鶚《老殘遊記。續篇》第五回:

  「老殘道:『我在省城,只聽人稱讚靚雲,從沒有人說起逸雲,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 = = = = =
[原文]: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①與〈=歟〉?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②也!」

 宋玉對曰:「唯,然③,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④。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⑤,國中屬而和⑥者數千人。

 其為《陽阿》、《薤露》⑦,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其為《陽春》、《白雪》⑧,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⑨,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⑩。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里,絕雲霓⑪,負蒼天,翱翔乎杳冥⑫之上。

 夫蕃籬之鷃⑬,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鯤魚朝發崑崙之墟⑭,暴鬐於碣石⑮,暮宿於孟諸。

 夫尺澤之鯢⑯,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

 夫聖人瑰意琦行⑰,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 = = = = =
[附註]:

①遺行:遺,遺失,缺失;此處作失德〈德行有虧〉之缺失解。遺行,引申謂人有失德之處或欠檢點之行為。

 引《論語。子張第十九》:「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是以宋玉自詡為「大德不踰閑」之君子。

②不譽之甚:不譽,不讚許;不欣賞也。不譽之甚,言極不讚賞或欽服〈你的言行〉~亦即批責或詬病其人。

③唯,然:唯,諾也,是也。以言詞認同對方之意;此處作無奈而應聲點頭解。然,果然、如此。此處作承認有此事〈此狀況〉解。

④畢其辭:畢,完結,完畢。畢其辭,謂道盡或解說事情之原委。

⑤《下里》、《巴人》:《下里》即《蒿里》,古歌曲名,悼士大夫及庶民。《巴人》則為楚國民間之俚俗歌曲。

⑥屬而和:屬,相屬、相聚、接連也。和,應和、和聲也。屬而和,猶言聲氣相聚,隨聲應和也。

⑦《陽阿》、《薤露》:《陽阿》、《薤露》皆古歌曲名,音樂層次略高於《下里》、《巴人》。

 ~薤露〈ㄒㄧㄝˋ ㄌㄨˋ〉,指薤葉上的露水。比喻生命短促,有如薤葉上的朝露,瞬間即蒸發無蹤。

 《薤露》錄入漢樂府《相和曲》,據傳為戰國時代齊國哀悼王公貴族之輓歌。有別於《下里》〈《蒿里》〉。

 ~史傳漢高祖下詔令原齊王田橫至洛陽,田橫帶兩隨從赴京,距洛陽30里時自戕。高祖以王禮厚葬田橫,殯後其隨從亦殉主,卒前高歌《薤露》。

 《薤露》歌詞曰:「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⑧《陽春》、《白雪》:古歌曲名;楚國兩種層次高雅深奧之歌曲。後泛喻境界高深,不落通俗之文學藝術。

⑨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引,牽引。商,五音之一,聲敏而疾。刻,刻畫。羽,五音之一,聲低而平。徵,五音之一,聲揚而激。流徵,聲激揚流暢貌。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語譯:謂〈郢都歌者〉時而引商音高歌,時而縷羽聲低吟,其間雜以流暢婉轉之徵音。

⑩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此八個字縮寫,即成語「曲高和寡」。詳參本則成語「曲高和寡」前段之[釋義]。

⑪絕雲霓:絕,隔絕、遮蔽也。雲霓,飄浮高空上之雲霧。絕雲霓,謂〈神鳥鳳凰直沖上雲霄〉遮蔽了高空上之雲霧。

⑫杳冥:杳〈音ㄧㄠˇ〉,極深邃貌。冥,高遠遼闊貌。杳冥,引喻極深遠遼闊之穹蒼。

⑬蕃籬之鷃:蕃籬,籬笆。鷃,一種名鷃〈音ㄧㄢˋ〉之小鳥;或作鴳。蕃籬之鷃,比喻小人見識淺陋。

 近似詞語~「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管窺蠡測」、「牖中窺日」、「尺澤之鯢」、「肉眼惠眉」等。

⑭發崑崙之墟:發,出發。崑崙,中國西北著名大山;最高峰公格爾山〈高 7,649 公尺〉。墟〈音ㄒㄩ〉,土丘;大土堆。

 發崑崙之墟,謂巨大的鯤魚由如小土丘般之崑崙山腳出發。引喻志向弘大之能士,有做大事磅礡之氣勢。

⑮暴鬐於碣石:暴,古通曝字;曝露也。鬐〈音ㄑㄧˊ〉,魚脊上的鰭;此處泛指巨魚之脊背。碣〈音ㄐㄧㄝˊ〉石,山名;渤海邊之碣石山。

 暴鬐於碣石,謂巨大的鯤魚在如石塊般之小石板上曝曬它的脊背。同上「發崑崙之墟」,亦有做大事磅礡之氣勢。

⑯尺澤之鯢:尺澤,尺來寬之水池。此處以小池比喻小廟。鯢〈音ㄋㄧˊ〉,動物名,俗稱中國大鯢之娃娃魚,身長約 180 公分。

 按,中國大鯢為隱鰓鯢科之一屬,非尺澤之鯢。本文之鯢則專指有尾目兩棲動物之小鯢,身長僅 5~9 公分。尺澤之鯢亦引喻小人見識淺陋。

⑰瑰意琦行:瑰意,引喻能士有超群的思想概念。琦行,引喻能士有特立獨行的操守。按,此說詞為宋玉自比超凡入聖之君子能士。
= = = = = =
[編按]:〈12.16 晚訂正〉

⑴《宋玉。對楚王問》是勉吾人以高風亮節為尚,以善良民意為依歸,不沉緬於權勢而隨波逐流也。

 本文宋玉因不羈臣節引發非議,,其飾詞辯解雖有自夸白玉蒙塵之嫌,唯重點仍在由「陽春白雪」所引出之「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之本義,在於提醒人君首應重視能士之專業幹才,切忌只憑一己之好惡及主觀判斷來影響施政之正確導向。

⑵《宋玉。對楚王問》一文,產生數個著名成語如「曲高和寡」、「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陽阿薤露」、「蕃籬之鷃」等。 
= = = = = = = = = = = =
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釋義]:

 ~引錄《成語詞典》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條:

  「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鑒。」詞義簡明,不另贅述。

 ~典出《賈誼。過秦論〈下〉》:

  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

  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

  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又見民國。巴金《重來馬賽》:

  「我們的古人也懂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 = = = =
[原文]節錄:

 秦雖小邑,伐并大城①,得阨塞而守之。

 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②,非有素王③之行也。

 其交未親,其名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

 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④,以待其弊。

 承解誅罷,以令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

 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捄敗非也⑤。

 秦王足己而不問⑥,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

 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

 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⑦矣。

 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⑧,闔口而不言⑨。

 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姦臣不上聞,豈不悲哉!

 先王知壅蔽⑩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⑪,而天下治。

 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

 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

 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⑫。」

 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

 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⑬,而社稷安矣。
= = = = = =
[附註]:

①伐并大城:伐有多義;此處另引申作裁減、裁撤解。并,「併」之古字;此處作合併解。伐并大城,謂裁撤〈小邑〉軍民使合併至大城中,以利於城廓之攻守發展。

②利會:利,〈基於〉利益、私利。會,此處指合縱結盟。利會,猶言基於〈諸侯之〉利益所形成之合縱結盟。

③素王:按,素王係古代儒教用以專稱至聖先師孔子之尊號,譬喻有王者之德而無王者之位的王。

④案土息民:案,古通「安」;《史記。秦始皇本紀》引作「安」。案土,謂安定本土也。息,休息、息爭〈戰〉。息民,言讓百姓休養生息也。

 引述清。魯一同《秦論》:「秦之強不強於惠、孝之耕戰,而強於景、哀之息民。」便知國富民強,非善於征戰得來,乃使民休養生息也。

⑤捄敗非也:捄〈音ㄐㄧㄡˋ〉,古通「救」;救援、扶助。敗,衰弱、敗亡。捄敗。捄敗非也,言為政者挽救國家衰敗的策略,不得其法。 

⑥足己而不問:足己,自滿現狀,自大於一己之功勳。不問,不願廣求民瘼,雅納諫言以為鑑鏡。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論》引《司馬貞。索隱》云:「亞夫自以己之智謀足,而不虛己學古人。」

⑦糜沒:糜有多義;此處作糜爛不堪解。糜沒,引申寧將錯就錯到底,也不肯收手,幡然改悟也。又,一本作「戮沒」,義同。

⑧重足而立:雙腳併攏而站立,戰戰兢兢不敢趨前;狀人戒慎恐懼貌。成語有「重足累息」,義同於重足而立。

 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 173:「於是內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於終。」

⑨闔口而不言:闔〈音ㄏㄜˊ〉,關閉也。闔口,閉嘴不說話。亦作「拑口」、「鉗口」、「箝口」。

⑩壅蔽:壅蔽,猶言隔絕、掩蔽、遮蔽〈言官諫議〉也。《楚辭。宋玉。九辯》:「卒壅蔽此浮雲兮,下暗漠而無光。」

⑪飾法設刑:飾,古通「飭」;整飭之意。飾法,即整飭法度〈使令出必行〉也。設刑,施用以刑罰。

⑫前事之不忘,後之師也:即成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詳參本則成語「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段之[釋義]。

⑬曠日長久:亦作亦作「曠日彌久」、「曠日經久」、「曠日費時」等。猶言〈治國施政〉歷時長久〈始克竟成功〉。
= = = = = =
[編按]:〈12.16 晚訂正〉

⑴《賈誼。過秦論》~引《維基百科》:「《昭明文選》則分為上、中、下三篇,分別評論秦始皇、秦二世、子嬰三代的過失...

 總結秦亡的教訓,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秦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是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足為今之執政者鑑戒。

⑵縮寫作四字成語,曰「前車之鑒」或「前車可鑒」。亦作「前危後則」、「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漢。賈誼《新書。卷五/連語》:「周諺曰:『前車覆而後車戒。』今前車已覆矣,而後車不知戒,不可不察也。」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xeman&aid=8526225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21 07:49

雁老師早安安~祝!您闔家安康-冬至快樂!微笑

大笑

雁~《龍年成語選輯》(Axeman) 於 2016-12-21 10:15 回覆:

謝謝夢荷格主送湯圓賀節。 謝謝

台諺:「冬節圓仔食落加一歲」。 (∩_∩)


環保阿嬤金鳳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晚安
2016/12/20 21:08
冬至吃湯圓還添歲數
雁~《龍年成語選輯》(Axeman) 於 2016-12-20 22:36 回覆:

謝謝指教。晚安。 (∩_∩) 謝謝

 上聯:欣迎歲末吃湯圓。
 下聯:喜納來年長智慧。
 橫批:「多福多壽」。


環保阿嬤金鳳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午安
2016/12/19 15:21
!天冷做好保暖喔!
雁~《龍年成語選輯》(Axeman) 於 2016-12-19 15:53 回覆:
謝謝指教。午安。 (∩_∩)  謝謝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8 10:07

讚啦

夢荷問候雁老師~賞文一段..一段..慢慢消化..

足感心耶

雁~《龍年成語選輯》(Axeman) 於 2016-12-18 22:57 回覆:

雁老施主謝謝您致候。 謝謝

也祝福週休假日愉快。 (∩_∩)


雁~《龍年成語選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7 16:45

《漢書。卷30。藝文志第十》錄宋玉賦16篇,今多亡佚。

 傳世名作包括《九辯》、《招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6篇。

 經考證,確定《九辯》為宋玉所作,餘疑是後人託其名偽作。唯《風賦》隱諷世局,飄逸脫俗,被視為古代八大名賦之一。
= = = = = =
◎,宋玉《風賦》原文:

 楚襄王游于蘭台之宮,宋玉、景差侍。

 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

 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 = = = = =
 王曰:「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豈有說乎?」

 宋玉對曰:「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其所託者然,則風氣殊焉。」
= = = = = =
 王曰:「夫風,安生始哉?」

 宋玉對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緣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揚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沖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移。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宮。抵花葉而振氣,徘徊于桂椒之間,翱翔于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蘅,概新夷,被荑楊,回穴沖陵,蕭條眾芳。然後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幢,經于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憯惏栗,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也。」
= = = = = =
 王曰:「善哉論事!夫庶人之風,豈可聞乎?」

 宋玉對曰:「夫庶人之風,塕然起於窮巷之間,堀堁揚塵,勃鬱煩冤,沖孔襲門。動沙堁,吹死灰,駭渾濁,揚腐餘,邪薄入瓮牖,至於室廬。故其風中人,狀直憞溷鬰邑,驅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中唇為胗,得目為篾,啗齰嗽獲,死生不卒。此所謂庶人之雌風也。」


雁~《龍年成語選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6 20:48

附《賈誼。過秦論〈上〉》原文: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鬬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橫,兼韓、魏、燕、趙、宋、衞、中山之衆,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昭滑、樓綏、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衆,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彊國請服,弱國入朝。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閒,崛起阡陌之中,率罷弊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竝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衆,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雁~《龍年成語選輯》(Axeman) 於 2016-12-16 20:49 回覆:

附《賈誼。過秦論〈中〉》原文:

 秦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鄉風,若是者何也? 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歿,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彊侵弱, 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 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併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計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而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鄉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威德與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內,皆讙然各自安樂其 處,唯恐有變,雖有狡猾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姦止矣。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之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紀,百姓困窮而主弗收恤。然後姦偽並起,而 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見始終之變,知存亡之機,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故曰「安民可與行義,而危 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於戮殺者,正傾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異色-自古文人多寂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16 15:29
感谢重新温習。非常好。谢分享!
雁~《龍年成語選輯》(Axeman) 於 2016-12-16 16:14 回覆:

謝謝賞文留言。 (∩_∩)  謝謝

靜待異色格主暇時發表新作分享。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