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最快證得阿羅漢果的婆醯迦達
2011/06/26 22:25:54瀏覽3110|回應14|推薦157

佛陀時代,有一群商人出海,不幸發生船難,只有婆醯迦達一人存活,他抓住一片木板,被漂流到輸帕羅港,於是他撿起一塊樹皮遮住身體,找一處可以被人看見的地方坐著,過往的行人看見,以為他是聖者,而紛紛向他致敬,給他食物,有人要給他衣服,但他卻拒絕,因為他怕穿上衣服後,會降低人們對他的敬意,有人以為他是阿羅漢,他就以阿羅漢自居,因此,人們稱呼他「婆醯迦達」,婆醯迦達是聖者之意。 

 

一日,他的舊友布拉在路上見到婆醯迦達流浪至此地而誤入歧途,認為自己有責任引導他回正道,布拉就去找婆醯迦達,告訴他:「你還不是阿羅漢!你還沒有成為阿羅漢的德行。」婆醯迦達聽完布拉的話,慚愧的說:「正如你所言,我必須承認,我不是阿羅漢,我明白自己犯了大錯,但是,這個世間,誰是真正的阿羅漢?」布拉就勸他去舍衛國請示佛陀。 

 

婆醯迦達非常高興的來到舍衛國,剛好在路上看見佛陀和比丘們正在托缽,就恭敬上前,請佛陀為他開示,佛陀告訴他,此刻正在化緣,不是說法的時間。 

 

婆醯迦達認為自己好不容易在路上遇到佛陀,如果沒有把握機會,豈不浪費時間?於是他繼續懇求:「沒有人可以瞭解我生命中的危險,請佛陀慈悲為我開示吧!」。 

 

佛陀明白婆醯迦達的程度無法領悟佛法,並且,婆醯迦達長途跋涉,心裡暫時還無法平靜,這是佛陀不願在這種情況下立即為他說法的原因,希望等他恢復平靜,再向他說法,如此他才能心領神會,然而求法心切的婆醯迦達仍懇請佛陀為他開示,佛陀只好站在路上對他說:「婆醯迦達!當你看東西的時候,就只認真的看那件東西,聽聲音的時候,就只認真的聽那聲音,想事情的時候,就全神貫注的去想那件事情。」 

 

婆醯迦達如法奉行,因為全神貫注,他過去的善業立即現前,而證得阿羅漢果,於是懇請佛陀允許他加入僧團,佛陀要他先準備比丘必備物品。當他外出準備的時候,卻被一隻兇猛的動物攻擊而亡,佛陀和弟子餐畢,在路上發現婆醯迦達倒臥血泊中,佛陀要弟子將他的屍體火化,將遺物供養在浮圖中。 

 

當弟子們回到祇園精舍時,佛陀對弟子們說婆醯迦達已證入涅槃,佛陀並說婆醯迦達是最快證得神通的人。然而弟子對佛陀的所說感到困惑,就請示佛陀,婆醯迦達在何時,如何證得阿羅漢果?佛陀告訴弟子,婆醯迦達在路上聽祂開示時,就已證得阿羅漢,弟子們卻懷疑怎麼可能只聽幾句法語就能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說:「法語及說法時間的長短與證果的快慢無關。」《法句經千品》 

 

本篇重點即是佛陀對弟子的開示,「法語及說法時間的長短與證果的快慢無關。」 

 

告訴我們,做任何事只要一心專注,就能很快獲得成就,婆醯迦達雖然智慧不高,然而他卻肯虛心學習,恭敬中求,接受善友的引導,把握當下,不執著一切,專注學習,因此證果,連佛弟子都感到不可思議。

 

佛陀代表福與慧的具足,有智慧才能解脫,然而有智慧的人如果本身沒有福報,還是不懂修行的重要。所謂修行,是在日常生活裡,自己如何從內心深處,透過身體,把它開展發揮於行住坐臥中,有大智慧即能洞悉一切,自然生起信心,得遇明師,善知識的正確引導,就能很快走上開悟之路。執著之人,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很滿,無法虛心接受善知識的引導,結果障礙自己成就的機會。能開悟一句短語也能成就,不能開悟即使背熟三藏十二部,依然不悟,這些問題全在自己一顆專注無執的心。

 

人生無常,生命在旦夕之間,婆醯迦達如果沒有虛心求法的心,得過且過,不懂請法,又如何明白做事專注而證果?佛陀的教法不必是艱深的大道理,佛陀因眾生智慧深淺而適材教導,智慧力低者,只要把法聽進內在,專心一致,一樣可以開悟證果,佛說:「當你看東西的時候,就只認真的看那件東西,聽聲音的時候,就只認真的聽那聲音,想事情的時候,就全神貫注的去想那件事情。」這是多麼平常的一句話,然而,越平凡的話越容易讓人給忽略,其實它裡面存在的內涵才是真正通透人心的珠寶。

 

是以,真實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而來,清淨心生智慧,執著是煩惱障,分別是所知障,這兩種都是眾生明心見性的障礙,證阿羅漢果是超越六道,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有分別,這個心又比清淨心更殊勝更輝煌,生活中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就是開悟了。然而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要證悟很難,這是自己的心先起了障礙,自己把自性的德澤全部障礙,才讓自己過得這麼苦,放掉要求,放掉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有清淨、平等、真誠的心,就能釋放出廣大智慧的能量。《佛遺教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專心,任何事沒有不成功的道理,前題是自己的心要先打開,自己的生命什麼都有,就看自己要拿什麼出來用,如果想通,就能擁有整個宇宙。

吳炫三大師近照

吳炫三大師二女兒貝貝

>吳炫三大師送筆者的英文簽名 A- SUNbWUr/> 

非洲三獸王(獅子、犀牛、大象)(2011年創作)

金剛石(2011年創作)

百年象牙(2011年創作)

游泳的小女孩(2010創作)> 

熱帶魚(2010年創作)

背載長毛象牙的牛(2010創作)

台灣黑熊(2010創作)

小象的春天(2010創作) 

南海部落的一個女孩(2010創作) 

藍彩女郎(2010創作)

隔壁的婆婆(2010創作)

_______________

 吳老師1942年生於臺灣宜蘭羅東,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留學西班牙皇家藝術學院,之後前往紐約開創藝術家生涯。副總統蕭萬長致詞時表示:「國際藝術大師吳炫三的作品,不只是在臺灣、也在歐洲、中國大陸、美洲等世界各地展出,他的作品都是跟大自然有關,取用的自然素材包括漂流木或酒廠釀酒槽等,其作品所到之處,都引起很大的迴響。」筆者與大師訪談時感到他為人親切自然,沒有絲毫官場氣息,他說他從小生長在鄉村,因此他的作品都是純樸的味道。大師的兒女都是平易近人,笑口常開,沒有一點驕縱之氣,他認為一個人連一點苦都吃不了,那以後如何還能成就大事?他雖身在國外,亦非常關心臺灣,例如八八水災,他立即打電話要女兒幫他匯五十萬元賑災,吳大師寬廣的心胸與遠見正如其人,平實與真誠。 

 

大師1970年代前往非洲、中南美洲、北極、澳洲等地的蠻荒地區寫生及展出。1978年榮獲第16屆「臺灣十大傑出青年吳三連文藝獎」、1986年中山文藝講、1986年第9屆吳三連文藝獎、1988年國家文藝獎、1998法國騎士勳章、2002年荷蘭女王接見。其作品傳達強烈的世界文化原始氣息,以原始藝術的抽象表現為其個人風格,這期間他接觸到歐洲的風貌,吸收了西洋美術的精髓,而後他轉往美國,去按觸一些較新潮的繪畫觀念,作品多為國際知名美術館及收藏家所鍾愛,2011年最近展出於法國尼斯藝廊Sapone, 法國巴黎Vallois藝廊,目前定居法國巴黎,他的作品充滿熱情活力,他是臺灣之光。其著作有《炫三隨筆》、《原始世界的傳奇》、《南太平洋的傳說》、《萬里塵沙》等。 本圖片為筆者所拍攝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536689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
2011/07/19 22:10

我很喜歡這篇文章裡的佛陀言

也愛水羚的體悟

老子說:大音希聲.我想是可以和佛陀話相輝映的..

越偉大其實越平凡..樸實的偉大往往彌久而長存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2-03-13 23:03 回覆:

謝謝您來訪


沉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婆醯迦達
2011/07/02 08:02

十分喜愛 水羚此篇。

「法語及說法時間長短與證果快慢無關」。誠哉斯言。

也感謝介紹 吳先生的作品。樸實渾厚的力道,躍躍然於每一道刻痕間。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1:59 回覆:

Dear 沉潛有時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是呀!一個人只要真誠的努力,就能獲得成就

吳老師遊歷許多國家,閱歷非常豐富

然而卻依然平易人近人,不擺架子

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藝術家

祝您闔家平安 善願成就

  水 羚祝福


How R 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四禪八定~~實修實證
2011/07/01 16:45
http://vlog.xuite.net/play/bzdldXg1LTMwNzcyNjAubXA0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00 回覆:

Dear  How R U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送四禪八定

可是無法開啟

祝您闔家如意  吉運常臨

     水 羚祝福


妙音佛極樂老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水羚真好~
2011/07/01 14:46

淨心看故事~

心聽清涼音~

當下一件事~

有水羚真好~


福至心靈開般若

樂見自性起妙用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01 回覆:

Dear  開心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與讚美

見到開心老師來訪,就開心了

有開心老師真好

天天都開心

祝您 闔家平安 佛智如海

    水 羚祝福


How R 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覺悟~~悉達多喬達摩
2011/06/30 17:56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12 回覆:

Dear  How R U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送服務真周到

悉達多太子從四門看到人的生老病死苦

才會捨棄皇位,出家修行證果救眾生

以了脫生死,釋迦牟尼佛真是了不起的佛陀

祝您愉快法喜

    水 羚祝福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默照禪
2011/06/29 13:34
佛陀的正念教導:
"看的時候 只是看 聽的時候只是聽 想的時候只是想"
是一種正念分明的用功方法
這在中國禪師的方法裡也稱為默照禪 動中禪(相對於坐禪)
脫離染識(conscious) 的正念(mindfulness)
即是脫離六根慣性 轉識成智的 刀口用功處
聽起來簡單 能做到不容易 ...
能做到的法師分享我說 就是做夢裡也清楚的很 (即"阿羅漢不綺夢"之記載)
我自己用功甚久 上上下下 也頂多一小時 有那樣的正念 :)
與水羚正念增上 共勉之
婆醯迦達 善根發現

想必是過去也用功過 因果不失
善哉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13 回覆:

Dear  Empty Traveler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分析的很棒,您能真正用功一小時

比起有人花八小時卻不及您一小的功力來的大

我想婆醯迦達因為沒有受太多的知識障污染

他的心較能定,因此很快能證悟

也有可能如您所言是過去世用功的累積

祝您闔家安泰  千福雲集

                         水 羚祝福


WOND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無罣礙
2011/06/28 23:48

心無罣礙

心無旁鶩

專心一致

開悟証果

謝謝精彩的分享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13 回覆:

Dear WOND4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說的是,任何事專心一致,就能成功

專心也是走上證果之道

成功的力量,一切都在自心

祝您闔家吉康  法喜如意

                     水 羚祝福


正義傑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定靜安慮得
2011/06/27 23:14

問候水羚菩薩吉祥,

定靜安慮得  出自禮記˙大學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不管佛家、儒家,
只要出於正道,皆能殊途同歸!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14 回覆:

Dear 正義傑客老師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

您說的對!

歷史上的偉人,他們教化人民

都具有洞見先明的智慧

其中心思想亦與佛法相輔相成

這證明宇宙的真理都是一樣不變的

祝您闔家吉順  成就圓滿

               水 羚祝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專心一致
2011/06/27 22:55
問安水羚菩薩安好
又是一篇好佛文喔 事實上 所有的入世間 出世間學問 都要專心一致
學習才會有成就的 當然 佛法也是 我們一般人有所知障及煩惱障
所以 難成就 認為只有世間知識可以為依仗 是無法明心的 世人汲汲營營於
名利 煩惱不斷 是無法見性的 明了心 就可以破我執 見了性 就可以破法執
一句半句短文 就知是否明心 執著的人 處處障礙 不懂得把握 實在太可惜了
所以說 要懂得隨喜功德 要有智慧 要專一 不能心不在焉
祝您法喜

俗客祝福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19 回覆:

Dear 俗客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來訪指教與讚賞

您說的很真實,人類以為靠肉體的智慧

就能勝過一切,殊不知真正的靈性層,才是開啟智慧之鑰

明心見性,開悟後自然能明白,要想明心見性,必須捨去我執,

如此內在的光明,就會顯現出來

祝您闔家光明  福緣廣聚

       水 羚祝福


How R 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八識 下
2011/06/27 18:18
http://vlog.xuite.net/play/M1p1a2FRLTMwODM0NzMubXA0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1-07-04 02:19 回覆:

Dear  How R U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熱心

怎麼只有下集,沒有上集?

祝您闔家吉慶  萬福臻至

     水 羚祝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