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古興亡多少事 滿眼風光北固樓-66
2007/05/29 09:39:13瀏覽1715|回應0|推薦9

北固山前峰入口大門

 

從文天祥脫險疑指處遠眺北固山

北固山劉孫試劍石

北固山前峰烈士陵園內的中山先生紀念林

北固山登峰步道

北固山中峰朱文公祠

鎮江山水,氣勢之雄,首推北固山。它位於市區東北,居金、焦二山之間,長江南岸;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有「京口第一山」之稱,因名北固。又因梁武帝曾登山頂,北覽長江壯麗景色,又名「北顧山」,並曾親書「天下第一江山」六字。

現在見到橫嵌在甘露寺東邊牆壁上的「天下第一江山」這六個字跡雄秀,氣魄非凡的大字,是南宋時任鎮安軍節度使的著名書法家吳琚重寫的。清朝康熙年間由鎮江府通判程康莊臨摹刻石。

歌詠北固山的詩詞很多,其中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要數唐代李白在《永王東巡歌》中,將北固山勝景和險要形勢濃縮成的四句話:「丹陽北固是吳關,畫出樓臺雲水間; 千岩峰火連滄海,兩岸旌旗繞碧山」。及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意境雋永,極富藝術張力。

北固山人文景觀眾多,有東吳大將太史慈和魯肅的陵墓,有北宋著名詞人柳永的墳墓,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虎口脫險遺址。但北固山之所以名聞中外,卻是與三國時期孫權、劉備聯姻的歷史傳說有密切關係-《三國演義》中那些繪聲繪色的描寫,豐富了北固山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北固山上現存的亭臺樓閣、山石澗道等諸多文化古跡,確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那段古老的歷史,成為遊人尋訪三國遺跡的嚮往之地。除了山上的甘露寺相傳即爲當年劉備招親處外,山上的其他古跡,大多也與劉備有關,如試劍石、孫尚香祭夫投江的祭江亭、淩雲亭等等。

北固山以險峻著稱,分前、中、後三峰;前峰古稱「正峰」,即東吳孫權所建鐵甕城以及晉、唐以來的郡治所在,現名鼓樓崗;相傳是三國孫權的宮殿和周瑜的大都督帥府,此宮殿已不存在,該址現為鎮江「烈士陵園」所在地。還有劉備、孫權暗卜成敗的試劍石,有文天祥渡口脫險遺址等。

中峰古稱「北固峰」,舊有北固山房,其南麓有魯肅墓、東吳大將太史慈墓與已湮沒的宋代傑出詞人柳永墓。西面山廊下有鳳凰池,相傳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曾臨鳳凰池議論政事。此處原有玄武殿,後毀,現為鎮江市國畫院的所在地;前峰與中峰原本相連,明代郡守為了抗倭守城,將前峰與中峰鑿斷。

現在的北固山即指中峰與後峰,後峰即北峰,是北固山的主峰。海拔 58.5公尺,長200餘公尺,其背臨長江,枕于水上,山嶺逶迤突兀,宛如一條昂首、翹尾的巨龍。更因直插江中,形似半島,峭壁如刀劈斧斫,形勢極為險峻。古有「此山鎮京口,回出滄海湄」之說。登頂眺望,可有「金焦兩山小,吳楚一江分」之感。

後峰為風景最佳之所,聞名中外的「甘露寺」即高踞於北固山後峰顛,寺宇若蜿蜒之青龍雄踞於北固山后峰,形成特有的「寺冠山」景象。始建于東吳,後經歷朝擴建,始成今日規模。廬陵王曾有詩云:「山雲欲到龍初起,池水空清鳳未還」。其側即為「甘露流芳」四個大字;對對情侶留影於此,讓人羨煞。

甘露寺規模雖不大,名氣卻不小。其原因自然與傳說中的吳國太相婿有關。甘露寺中還有許多與劉備招親相關的古蹟:一是試劍石,二是溜馬澗,位於北固山後峰西北側的峭壁上,兩面雲崖夾峙,中通一線小徑,地形非常險峻。在其懸崖石壁上有明代所刻「勒馬」二巨字。

在「天下第一江山」題刻照壁的輝映中,相傳原是劉備至東吳招親的結婚大殿,寺額為張飛的親筆,二邊是清末名書畫家蘇澗寬用篆書所寫的一副楹聯:「地窄天寬江山雄楚越,漚浮浪卷棟宇自孫吳」,既表達了北固山的雄秀氣勢,又點出了甘露寺的建築年代,其上的橫披則為「南徐淨域」,可謂言簡意深,寄託無限。

甘露寺的建築特點與金、焦二山不同,採用了「以寺鎮山」的手法,故有淩空飛閣之勢。在寺中眾多的建築中,最著名的是寺前的清暉亭和北宋鐵塔,寺後的多景樓和祭江亭。

鐵塔為北宋元豐元年(1078)所建,是大陸僅存的六座古鐵塔之一,也是江蘇省現在惟一的一座古代鐵塔;北固山鐵塔造型風格為大陸罕見。宋朝時期所鑄造的鐵塔,造型和作工之精緻,在歷經千年風霜之後,細部的圖像至今仍栩栩如生,清晰可見,不禁令人欽佩古代煉鐵技術的精湛。

更多相片請點閱(江蘇鎮江北固山)

背景音樂-孫國良等-甘露寺

遠眺甘露寺

北固山鐵塔亭及鐵塔

北固山中美友好紀念碑

北固山甘露寺橫批及副楹

北固山甘露寺福德正神祠

北固山甘露寺三國演義中賈華伏兵處長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99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