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乙烯自足率的弔詭
2011/04/20 07:36:51瀏覽985|回應0|推薦18
 
為了方便讀者對『 沒有國光,石化業與產業發展就無光?』內容的了解,需要對所謂『乙烯』做個背景說明。
.
       乙烯是所謂輕油裂解廠(俗稱的五輕、六輕等)的主要產品,還有丙烯、丁烯、苯等等其他產品,但因乙烯產量最大、用途最廣,故一般以乙烯的產能來表示石化業規模的大小。舉例來說,一般塑膠包裝袋是使用聚合的乙烯做的,塑膠自來水管(硬的)、人造皮、塑膠桌布等是用聚氯乙烯做的。所以,乙烯產能成了石化業規模的指標。乙烯在常溫下是氣態,如果要異地運輸,需要高壓低溫,成本偏高。因此,須用輕油裂解廠產品當原料的中游化工廠,通常會設在輕油裂解廠附近,透過地下管線直接輸送原料,既快又便宜,也不用儲存。一個輕油裂解廠周邊,常常會有二、三十家中游化工廠設在附近,幾十家廠聚集在一起,用地、用水非常可觀,污染、環境破壞及安全顧慮均非常大。
.
       煉油廠與輕油裂解廠通常是共生的,設在一起的,使得佔地、用水更龐大。一般來說,石油有90%送進煉油廠,10%送進輕油裂解廠,生產各種化工原料。這些上中游廠由於原料供應的便利性,有點共生的關聯性,要搬的話,有可能很多家要一起搬,但也不是必然,因為,現在的科技與國際運籌能力都進步了。至於下游的塑膠袋、塑膠瓶、人造皮、鞋廠、傘廠等等加工廠,就沒必要黏在一起。
.
       就是因為二、三十家上中游石化廠的共生關聯性,以及幾乎全是資本密集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投資金額顯得很龐大,動輒數千億台幣。但僱用的員工卻少的可憐,耗用的資源卻極為龐大。真正僱用員工多的,是那些下游加工廠,除了新興的高科技用料加工廠外,大多都移往國外。如我在主文所說的,這些傳統石化工業雖有進步,並引用了許多高科技,但已是非常成熟的產業,附加價值提升有限,而其所耗用的社會經濟資源卻愈來愈寶貴,甚至到了難以用價錢來衡量的地步。國光石化如果真有必要部分或全部異地生產,對國內就業的影響,應該不會像一些石化業者形容的那麼大。
.
        關於半數上中游產品(包含乙烯)外銷的涵義,要再做點說明。台灣自己不產石油,進口石油如果不在台灣境內多加工後再出口,賺不到什麼錢。過去建立石化產業鏈,就是藉由上、中、下游層層加工,每個層次都賺到錢後,才以下游產品的形式出口。由於下游終端產品台灣市場小,絕大部分都出口,即使下游都還留在國內,實質上,上游產品最終都還是出口了。但因許多中下游業者外移,導致有半數上中游產品不能加工到下游就外銷了。如果,台灣境內下游加工不再需要那麼大量的上中游產品(包含乙烯),而且上中游石化廠的資源耗用量又大,還需不需要持續擴充上中游的規模?就是我們要嚴格自我檢驗與深思的問題了。
.
       解說了『乙烯』的背景,現在我們要看看石化業專家列舉的一些支持興建國光的數據。
  1. 以2009年數據來看,石化工業包含石油化工原料業、合成樹脂及塑膠原料業與合成橡膠原料業,石化工業年產值高達新台幣3.3兆元,占台灣GDP產值的 1/3,從業人口42萬人;沒有了石化產業,產值、就業機會,都會隨之消失。(疑問:產值不等於GDP,就如同營業額不等於獲利,拿營業額跟獲利比,沒有多大意義,因為營業額再大,可能是賠本生意,獲利是負的。也就是說,石化業產值可能很大,附加價值卻很小,對GDP的貢獻就很小,因為GDP是全國的附加價值總和,不是產值的總和。所以,產值是橘子,GDP是蘋果,難以並比。此外,國光石化是上中游,全自動化,僱不了多少人,頂多幾千人,留在台灣且僱人多的下游加工業,可以選擇進口原料,未必會失業,也未必要外移。)
  2. 以世界重要國家的乙烯產能來強調國光石化興建的必要性,列舉各國乙烯產能如下:
    近年世界各國乙烯產能
    國家 乙烯(萬噸) 國家 乙烯(萬噸)
    美國  2,877  日本  726 
    中國  984   德國  556 
    英國  285   加拿大 553 
    俄國  376   韓國  705 
    沙烏地 685   台灣  420 
    伊朗  460   阿聯  600 
    新加坡 360   科威特 985 
    卡達  142 

疑問:

我們姑且以上述來自國光石化的數據為準,就GDP而言,美國是台灣的34倍、日本12.6倍、大陸13.5倍、德國7.7倍、英國5.3倍、加拿大3.7倍、南韓2.3倍;就土地而言,美國是台灣的268倍、日本10.5倍、大陸267倍、德國9.9倍、英國6.8倍、南韓2.74倍、加拿大277倍。以上述這些國家來看,他們的經濟規模GDP是台灣的多少倍?但就乙烯產能而言,美國最大,也只有台灣的7倍,其他除大陸外,都不到兩倍,台灣石化業佔GDP的比重是不是偏高了許多?另外再就土地資源來看,台灣這麼小的一塊土地,是不是容下了太大規模的石化業?況且這些重要國家,有很多是自產石油的;所以,憑我們的土地資源,有沒有本錢跟那些『大』國家來比石化產業規模?更何況,我們台灣人口密度是世界第二,僅次於孟加拉,但我們的實際密度絕對是世界第一,因為所有人都集中在只佔三分之一的平地上。依據以上的國際客觀比較,在地小人稠、資源貧瘠的台灣,國光石化會受到國民最嚴格的檢驗,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3.   石化業專家常舉星加坡為例,星加坡那麼小,石化業規模卻逼近台灣, 還不斷擴充,眼看就要超越台灣了,我們台灣居然還阻擋國光石化。

疑問:

我們都知道,星加坡的行政效率是非常高的,民意展現的方式不同於台灣,星加坡的產業結構及發展模式,以及其城市國家的特性,與台灣有很大的差異。在石化業發展這個議題上,將台灣跟日本、南韓、德國等國家做對比,比較基礎相同,對比的結果才比較有意義。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yuan1020&aid=511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