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潤濟宮步道、大茅埔山‧噗嚨貢的超大O形走
2012/10/29 19:56:44瀏覽1994|回應0|推薦24


潤濟宮步道也位於新店安康路三段的雙城里,因為登山口有一間寺廟“潤濟宮”,步道因此而得名。 雙城步道接上雙城路之後,還得走出來到安康路三段,再往三峽方向走約三百公尺才會到潤濟宮;一經過中央印製廠大門通路口,就會看到在馬路斜對面的潤濟宮。

.

.
 

潤濟宮主祀“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陪祀為“九天道祖”與“王天君”,創建於清同治元年,是新店二城地方的百年老廟,觀看寺廟的建築,前面的戲台還可以看得出是有點舊以外,不管是石獅、龍柱、牆堵、匾額都嘛是新得很,絲毫嗅不出一點滄桑的古味。廟前的台階上,坐著十來個雙城國小的小學生,嘰嘰喳喳的嬉笑打鬧著,書包和提袋就攤在台階上,才日正當中的,看來是當天月考才完、在等安親班的車子來接吧?

.

先到大殿合手拜拜、借了平安,就經過停車場一側洗手間旁邊(面向馬路的左後方)的一條水泥小路,走了一小段路才來到了登山口;令人有點納悶的是:登山步道的指示牌沒有立在廟前方的路邊或是廟旁邊,反而是內裡的偏僻所在,既不明顯也不容易找;若非是事先先看了網路山友的記錄,恐怕我們也得多花點時間去找路了。

.

.
 

潤濟宮步道全長約1.7公里,呈現O形走法,可以左上右下,也可以右上左下的繞一圈。雖然左線一開始就要往上爬高,而右線要經過一片的墓園,所以就先由左邊的木階梯往上爬。

.

.
.
(潤濟宮步道,一開始的木棧步道,要小心走,且要留意腐朽和破損的地方)
.
.
.
.
.
.
.
.
(泥土小徑、枕木步道或不同材料鋪造出來的不同路段,
可以想見是一段一段在不同時期整治出來的)
.
 

木階梯先是穿過竹林而陡上,等爬上泥土的羊腸小徑之後,就進入了闊葉森林裡;路徑清晰而質樸,似乎是當地人早上登山運動的所在。

.

.
(崎嶇的窄稜)
.
 
.
.
.
(潤濟亭,一座簡單的小涼亭,潤濟宮步道的最高點,
處於密林小腹地,周遭並無展望)
.
 

泥土路轉為枕木步道之後,一小段再一小段的枕木步道路面較寬,愈爬愈高,在濃密的林蔭之下,又沒有太多陡升坡,走來還算輕鬆;約七百多公尺,就遇上了“潤濟亭”,這是潤濟宮環形步道的最高點,右側有往下水泥台階循著山谷及經過墓地即可返回潤濟宮登山口的步道(所謂的小O形),另一頭則是可爬往附近的大茅埔山的山徑,繞山稜走一圈也是回到潤濟宮登山口(大O形)。

.

雖然我們的計劃是在早上半天,由雙城步道、二叭子植物園走到潤濟宮及後山上的潤濟亭就好,肉腳總是戒不掉邊走邊玩的毛病,走到潤濟宮就已經透中午了。在『萬事起頭難』之後,要把已經熱好的引擎立即放冷,心情上似嫌空盪,於是想……不要浪費能量,繼續往上走向大茅埔山。

(內心的os.:沒料想到這麼一來,肉腳居然走入“噗嚨貢”訓練場!)

.

.
.
.
(景象原始的步道,極像古道)
.
 

往大茅埔山的沿途山徑,不如潤濟宮步道那麼好走,有較為崎嶇起伏的泥土小徑,也有必須拉繩輔助的陡坡;一段穿越桂竹林箭陣的泥土路,路跡還很清楚,濃密的桂竹林好像走過一條綠色隧道;我又想到了李安的《臥虎藏龍》,遺憾的是手上無劍,不然,就很有女俠客的fu呵?!幻夢才正在孵化,我又被提醒了:在竹林中穿梭要注意腳下,在竹林裡摔倒的後果可是會很恐怖,所以……就收心,一點也不敢散漫的走了唄!

.

大茅埔山的路徑,除了上山的路較陡之外,其餘的稜線路都還好走,在較陡之處都拉上了輔助繩索,好玩的是:繩子有粗有細,有棉麻材質也有尼龍纖維的,還有電纜線、帶有21P插頭的電腦訊號線、……,整個行程走下來,看得出來:輔助繩是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狀況之下做成的,感謝那些善心的山友!

.

.
.
.
.
.
 

走過平緩的竹林小徑,經過小山頭,在鞍部就遇到了需要拉繩才能上得去的急陡岩坡,再爬上最後一小段陡坡,就登上了大茅埔山。 大茅埔山(H:298M),位於潤濟宮後方的山,又稱為潤濟山。山頂周遭都是樹林,擋住了所有的展望;山頂沒有基石,只立了一根什麼標示也沒有的木樁來替代,算是冷門山系中的一員;大概是有些山友是專為收集基石照片而去登山,沒有基石的山就變成冷門山了吧?不過,途中還是有許多地方可以眺望到安祥路、二城地區附近的社區。

.

.
 

山頂往下,是一路循稜而下;先遇上的岔路口,左側那條雜草小徑較陡也無標示去向,右側那條路看似平緩,我們就取右啦! 一路陡下的路段仍多,繩索輔助也常常都有,道路維護得令人驚訝,沿途的樹幹上栽有蘭花,山徑旁有新種的花木;從實際現象來看:想必都是善心山友在做的!只是,岔路不少而無指標、登山布條很多,常讓人不知是要向左還是向右?!

.

茅埔山之後的路,似乎很多人都是折返潤濟亭而下,較少人繞稜線走大圈,因而沿途有無數的蜘蛛網迎面而來,走在前頭的人就要負責滅除蛛網危機。

.

.
 

走了又走,總是聽到遠遠的車聲和學校的電子鐘聲,應是離山下不遠了呀?!

.

剛才在山下望向大茅埔山,山勢平凡無奇、不怎麼大的一座山,路為何有這麼的長咧?走了一段才發現,我們一直走在山稜線上,那似乎是登山隊拿來訓練肉腳的路線啊,路面上岩石甚多,一路上都要靠繩索輔助,彷彿進了救國團的暑期戰鬥營;好幾天沒下雨,泥土鬆如粉,沒留意到鬆土上有很多的小石子,只聽到嘩噠一聲,肉腳滑跤了!幸好一手還死命拽著“救命繩”,不然就摔下山去了! 才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粉、鎮定了心神,還沒多久,又摔了第二回,真是糗斃了!

.

.
.
(回望,一定要拍下這些讓人摔跤的路)
.
.
.
 (除了“山水雲”釘的指標,好像也沒見到其他的指標,更別說官方指標了)
.
 
.
 
.
 
.
 

走到一個亂竹林叢裡打轉了,很多倒下的竹幹橫亙而檔了去路,往前的路看來是數星期都沒有人走過,而左側往下有一光亮路跡的那條路在短短一段之後突然沒了去路,於是只好繞過竹林走右側那布條較多的路,稍走一段就陡上到小山頭,又遇上岔路,左右兩條都是下往安康路,右路路況較差,選了路況看起來比較好的左側那條路。

.

又下了一段陡峭泥土路,才降垂到了接近民宅的地方,終於可以從樹間縫隙看到馬路上的人和車子,卻出現了一些大岩石,隔絕了我們下到菜園的路,只好稍往右爬繞下層層的大岩石,出到安康路三段147號紅屋頂民宅旁的小馬路,距離安康路只有幾步路,就在往三峽公車中央新城站附近,距離潤濟宮只有百來公尺。

.

.
.
.
.
.
(安康路三段147號紅色屋頂民宅旁的小馬路,我們剛走過後面那座山)
.
 

只是一個岔路口的向左或向右,下山的地方就差了一截;若是在大山上走岔了路,只怕是會偏移的更多!

.

經歷了這麼一個“噗嚨貢的超大O形走”事件,只能怪我的硬頸性格:絕對不走回頭路,除非是遇上了絕路;以及,一向以來儘可能避走墓區的偏執的心理毛病啦!

 

.

交通Tips:

安康路三段→潤濟宮→潤濟亭→大茅埔山→安康路三段中央新城公車站。 可搭乘公車:202、248、643、648、905、906(副)、909,中央新城站下車。

.

附記:

昔日沿著安康路三段的山谷,有頭城、二城、三城、四城、五城等聚落,地名反映了漢人逐步從新店向三峽山區拓墾的古早歷史。 以潤濟宮為起點可以左去右回或是右去左回,完成“小O形”一圈;在中途潤濟亭叉路繼續上攻大茅埔山再從另一頭下到涼亭接上潤濟宮步道(經過小吊橋和墓區),可以完成“大O形”一圈;至於我們此回所經歷的“超大O形”走,則是純屬意外,沒有資深教練或山友同行之時,還是不要莽撞試走。 文中已寫了陡上及陡下的步道情況,所以,不建議雙腿不耐的人去走啦!

.

.
(橘色線,就是此回走的超大O形,原圖來自網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axis1024&aid=69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