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和圓通寺稜走清水大尖山‧遇雨大不妙
2012/08/29 00:09:44瀏覽2398|回應1|推薦19


在圓通寺的後山小歇,一面吃著早上在興南路邊買的芝麻包,內心裡也正在與薄弱的決心交戰。

.

 路有很多條,可以走往不同的方向下山。想是走一步算一步?今天走到圓通寺就好?折返走回原來的登山點?還是往前走到烘爐地?走到名字聽來很美的彩蝶社區?或是走更遠一點到清水大尖山?…………

.

看看天空,會下雨嗎?希望老天爺賞臉:別在下山之前就落雨啊!

.

.
 

最後的決定是走到清水大尖山。如果腳程快一點的話,十二點半就可以走到土城青雲路的德霖技術學院那裡。 路徑:中和圓通寺、慈雲寺、玉皇宮、春秋墓園至土城清水大尖山步道、德霖技術學院。

.

.
.
(同一個地點,在左右各有一個道路指標,倒底是要看哪一個?)
.
 

剛才在到達圓通寺之前就發現:步道上的方向指示怎麼會有新舊兩種同時存在?讓我們在那裡研究個老半天,在由圓通寺下到慈雲寺和玉皇宮之時,又得請問別人怎麼走;曾經有人帶著GPS在身上,都還有可能發生打轉的情況,如果以為依賴GPS就會無往不利的話…那絕對是件錯誤的事…

.

由圓通寺走到清水大尖山的路,並不是一條線就可以走得到……中間有很多的叉路、小路,還有一片大墓園……。

(內心的os.:在農曆七月,可就不是可以歡唱《墓仔埔也敢去》的時候了!)

.

.
.
.
.
.
(在圓通寺與春秋墓園之間的稜線上,
所望見的烘爐地福德宮,土地公的大像正在整妝之中)
.
 

沿著步道有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廟宇,除了所經過的仁慈寺、圓通寺、慈雲寺之外,還有著不少的福德宮以及至少五個以上我沒來得及記住的小廟,感覺上都是道教的,也很像是建築得頗為現代感的宮廟。

.

為了不要在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除了進去慈雲寺合手拜了觀世音菩薩,把玉皇宮和其他的廟就略過不入內。 過了玉皇宮,難得的原始泥土羊腸小徑山林步道出現了,有時也會走出來到柏油路面的產業道路上,但旋而又轉到石階路或泥土小徑上。

.

.
(步道在經年累月的山上洪流沖刷之下的地貌)
.
 
.
.
.
.
.
.
.
.
.
.
 

雖然有被告知:路途中必須要穿過一塊不小的墓地,當我們在稜線上遠眺著春秋墓園,會讚嘆那看來還蠻像整齊的別墅;但是,一走進了只是零星的三五座的小片墓區,還是開始有點不好的感覺;走上了柏油路向右行,就來到了更大片的墳區;暫將相機收起來,怕拍到不該入鏡的某某某,口中也小聲念著短咒,快步通過為最高原則。

.

在出了墓園的最外圍的那堵牆壁上,有塊石碑刻寫著『游家界址』,不知當初立碑的意義為何,在我們來說:表示真的通過了春秋墓園的眾多墳地。

.

.
(春秋墓園外的『游家界址』石碑標記)
.
 

牛埔頭山為通過了春秋墓園之後往清水大尖山之間的小山,一路循著稜線而行,走在著名的牛埔連峰,步道隨著山勢起伏,林木蒼翠且空氣清新。 傳統泥土路和以木板工法做成的泥土階梯路,都仍然好走、不虞滑倒;而後段用鐵路枕木鋪設而成的步道,則要小心青苔和陳年落葉在下雨天所造成的滑溜。反倒是好看的堅硬花崗石步道,尤其是下坡石階路,非常的溼滑,我們得像阿婆仔一樣的躡著小步、提心吊膽的謹慎慢行。政府花下巨額經費用心舖設,但在我們的評價裡,那類花崗石步道還遠不如泥土步道來的省錢及舒適。

.

一路上,偶爾可以見到一座座的電塔,猜想:原本這條路線大概是台電的保線路吧?因此之故,多年來被人走來走去的演進之下,索性成了大眾化的郊山路線。

.

.
.
.
(山上的數個電塔,用輸配線傳送高壓電)
.
 
.
.
 
.
(找不到它的名牌,抬頭向上望,才發現它是一個廢棄的電塔)
.
 
.
.
.
.
 

沿路途中,有幾處小塊平地被加建了小型運動設施,還有一些鐵皮棚屋裡,有人在高聲唱著卡拉OK,完全是被迫音貫入耳。

.

原本還只是偶爾飄來的雨霧,這時慘了,天空開始掉下大顆的水滴!大雨來得快又急,撐傘走在稜線是極容易被雷擊,我們只好在一個早起會的簡易棚下坐一會兒,想等著雨停歇再走;幸好那木椅子還蠻乾淨的,閉目坐著居然也能開始打起盹來。只聽到雷聲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的間歇響起,夾雜著唱得方興未艾的卡拉OK聲音,在雨中持續繚繞著;還真是服了那些歌友,一來歌聲不怎麼樣,二來好幾處在拚場,讓我們的耳朵也痛苦起來;看來:下回爬山的裝備裡,要增加耳塞一項才行!

.

.
(暫時借用來躲雨的早起會棚舍,前面平台上有木製桌椅;
天晴時,想必會有很多人在此打尖、閒聊或泡茶;
此時,只見雨絲粗如拉麵,地面上是旁邊山坡流下的滾滾黃泥水。
這張是此行的最後一張照片,到此得把相機收起來了。)
.
 

原本山上充滿著多部輪唱的蟬鳴聲,因為驟然降臨的大雨而中斷;卻在陣陣的雷響之後又突然此起彼落的開始唱和起來,倒是把我們出竅去神遊的意識給喚回來了;在通常大部份的狀況,蟬兒在雨中又開唱,就表示雨要停歇了。

.

此刻的大雨在連續下了將近兩個小時,雨勢卻絲毫不見有轉小的跡象;山路邊的水溝,灌滿了黃泥水在快速的流動著。既然卡在上下都動彈不得的情況之下,若是真的要等到天黑就糟了,所以決定撐著傘繼續往前走吧!

.

青龍嶺位於內冷水坑山與清水大尖之間,既然都走到了大尖山,再多走五分鐘去上到最高點吧?!於是在雨中踏水而緩步走上去,上稜不久之後又轉為步道階梯一路往下。

.

大概是怕第一次在山中遇大雨的我會被嚇得軟腳,沿路上,老鳥開始講起清水大尖山區油桐花多的故事(壓壓驚吧?)。當四五月油桐開花時,只見地上落英繽紛,整片山頭宛如鋪著一大張白花花的地毯,油桐樹的花枝卻都在高高的上方。

.

這時候,背包濕了、褲管也又濕又重,而我那鞋子更是不爭氣的灌水了,走起來噗嗤噗嗤的為老鳥說故事的聲音伴奏著,行走在山林裡的雨中,別有一番滋味! 當老鳥宣告:走到步道盡頭、開始走上柏油路囉!

.

心情一放鬆,那首《Dancing Rain》開始在心裡哼了起來!

.

.

.
(看大圖,請點此!)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axis1024&aid=6768925

 回應文章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圓通寺稜走清水大尖山
2012/08/29 16:14

這條路線幾年前也走過

一走到那個墳墓區

真的只敢兩眼直視,不敢隨便亂看,心裡毛毛的

以後就不敢再去走這條路線了~

 

 


        
Iris貓~愛山戀海(zaxis1024) 於 2012-08-29 19:32 回覆:

謝謝"竹子",
我由 您家的文中得知 您在那幾條步道上走了很多趟,
三四月賞巴西鳶尾、四五月賞桐花、九十月賞相思、十一二月賞芒花,
很親民的郊山步道呵?!

我才剛開始郊山行,
還沒法趕上各種花開的最佳時節,
只好先賞綠樹、練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