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06 16:27:27瀏覽5629|回應17|推薦180 | |
1943年黃得時〈臺灣文學史序說〉認為,所謂臺灣文學包含了五種情況:一、作者出身於臺灣,文學活動也在臺灣;二、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卻久居臺灣,而文學活動也在臺灣;三、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一度在臺灣有過文學活動,後又離開臺灣;四、作者出身於臺灣,而文學活動在臺灣之外;五、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也從未到過臺灣,文學活動在臺灣之外,卻有作品與臺灣相關。(《臺灣文學》第三卷第三號,頁3,1943年7月31日)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說:「當我們回顧臺灣鄉土文學史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考慮到它的根源以及特殊的種族、風土、歷史的多元性因素。」臺灣自明鄭以來,漸漸形成以漢人漢文化為主體的社會,漢語文學(包含舊文學及新文學)佔文學作品中的大宗。臺灣話文運動以來,則產生了一些臺灣話文學作品。日本殖民時期,則有日文臺灣文學作品的創作。原住民族文學或以母語拼音書寫,或以漢字書寫。臺灣因為多重殖民的歷史,上述黃得時定義下的「臺灣文學」,其作者是多種族的,其語言是多元的,只要「以臺灣為中心」都可納入「臺灣文學」。以臺灣古典詩而言,王松《臺陽詩話》、連雅堂《臺灣詩乘》、李漁叔《三臺詩傳》已有臺灣古典詩史的雛型。廖一瑾《臺灣詩史》則是第一部現代類型的臺灣古典詩史著作,此書論述雖稍嫌簡單,但有開創之功。基於黃得時對「臺灣文學」的定義,就臺灣古典詩的詩人隊伍來說,他們是明鄭遺臣遺老、清朝宦遊詩人、清朝本土詩人、清朝旅行臺灣詩人、日本宦遊詩人、日本涉臺漢詩人、日治時期本土詩人、日治時期涉臺中國詩人、光復以後本土詩人、光復以後大陸來臺及涉臺詩人。詩歌內容意涵則包羅萬象,蔚為大觀。本文但舉數例說明之。 己亥六月結廬於城南古亭莊名曰南菜園偶作一絕 兒玉源太郎 古亭庄外結茅廬,畢竟情疏景亦疏。雨讀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書。 臺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1852─1906,任期1898─1906)於1899年在臺北古亭庄建築一座私人庭園,名為「南菜園」,公餘觴詠其間,官紳咸集。1900年輯為《南菜園唱和集》。王松《臺陽詩話》:「讀之令人想見昇平景象。士大夫得以遂其韻事風流。庾亮南樓、羊祜峴首,固不得專美於前矣。」楊青矗《臺詩三百首》:「就詩論詩,本詩充滿隱士意味,清新可喜,值得一讀。」詩人一向浮誇,王松的評論,未免太抬舉兒玉源太郎了;至於「士大夫得以遂其韻事風流」倒是事實。日本殖民官員為了籠絡臺灣詩人,南菜園邀宴之類的事、揚文會、饗老典頻頻舉辦。在新殖民政權的重視下,傳統詩人似乎又覺得他們仍有前清時期的重要社會地位。兒玉源太郎任職總督期間也兼任中央各部大臣,日俄戰爭期間還擔任滿州軍總參謀長,並不常在臺灣,這樣忙碌的人,還能像隱士種種菜,晴耕雨讀,我們只能佩服他太善於管理時間了。 游古奇峰垂釣寒溪 劉銘傳 山泉脈脈透寒溪,溪上垂楊拂水低。釣罷秋光閒覓句,竹竿輕放斷橋西。 連雅堂《臺灣詩乘》:「古奇峰在新竹南門外。」王松《臺陽詩話》:「竹城南門外有古奇峰,建廟祀福神;環山面海,景趣頗佳。」劉銘傳(1836─1896),安徽合肥縣人,為著名淮軍將領。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時,受命督辦臺灣軍務。光緒11年(1885),臺灣建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光緒17年(1891),因基隆煤礦弊案,告老還鄉。諡號壯肅。在巡撫任內,規劃參與眾多軍事、經濟政策,大力建設臺灣。劉銘傳是清朝推動臺灣近代化的重要官員。此詩寫他在公餘之暇到新竹古奇峰寒溪釣魚的閒情逸致。前兩句寫景,而人就在景中。後二句敘事,釣完魚吟詠詩句,釣竿輕放斷橋西邊。同為封疆大吏,兒玉源太郎的休閒是種菜,劉銘傳則喜歡釣魚。曾任總督府陸軍局郵便局長土居香國〈罷官〉:「朝衣換此釣魚蓑,偏喜江湖知己多。笑出府門天地濶,男兒本領是煙波。」和劉銘傳一樣喜歡釣魚,詩人內心深處,喜歡閒適自在。 家永廳長重蒞新竹,竹中紳民定月之十三開歡迎會,書此誌感 鄭如蘭 甘棠遺愛感人深,有口皆碑頌到今。一朵慈雲欣再見,蒼生盼望好為霖。(其二) 知公憂樂早同民,水患災祲一視仁。惟願好官長作主,萬家生佛萬家春。(其三) 家永泰吉郎任新竹廳長之前,曾任新竹辨務署長,此番再來新竹任職,這是第二首的立意。上引兩首都有歌功頌德的句子,就詩論詩,家永是得民心的好官,新竹紳民希望他能長主廳政。鄭如蘭(1835─1911)是鄭用錫、鄭用鑑的姪子。讀日治時期的臺灣古典詩,發現臺灣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地主階層及富紳眼中太平盛世、歌舞昇平、官吏賢明、人民安居樂業的世界,一個是賴和、洪棄生、陳虛谷等抗議文人眼中的人民困苦、貧病交迫、被剝削、被壓榨的地獄。 法國提督孤拔墓址 久保得二 絕海遠征偏苦辛,胸中韜略不輸人。天低虎井風雲惡,城接龍宮旗幟新。既有鯨鯢來助戰,卻因瘴癘遽捐身。于今遺恨滄波瀾,手撫殘碑淚溼巾。 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爆發,隔年,法國提督孤拔(Admira Courber)率船艦攻佔澎湖,同年病歿(另一說為重傷而亡)。久保得二(1875─1934),號天隨,日本東京人。昭和4年(1929)出任臺北帝國大學講座教授。著有《澎湖遊草》。這是一個日本帝國主義文人憑弔法國帝國主義侵略軍將領的詩。在久保天隨的詩中,完全無法領略侵略戰爭的不義,這是一個喪失良心良知良能的日本漢詩人。 皇軍破徐州喜賦 謝汝銓 昭和戌寅年,五月十九日。皇軍破徐州,風捲枯葉疾。哀哉蔣介石,愚哉李宗仁。師稱五十萬,善戰究無人。慘澹昔經營,金城誇堅塞。聖戰我皇軍,南北攻粉碎。‧‧‧‧‧‧。國黨與共黨,歐美恣依存。回頭如不早,流毒遍城村。宜速劍雄心,轅門泥首謝。振興大亞洲,創我東方霸。 謝汝銓(1871─1953)即謝雪漁,臺北瀛社社員。此詩登於1938年6月14日《臺灣日日新報》。張明權說:「詩末指責國共依附西方殖民者的觀點,與要求中國協力日本振興亞洲的訴求,可說是全面複製日本聯亞抗歐的國策論述,這反映出日治時期的臺灣文人,其國族與文化認同的多元與複雜性。」謝汝銓另有〈皇軍戡定蘭領諸島喜賦〉、〈臺籍從軍殉難勇士今秋恩賜合祀靖國神社感賦〉等喪失中華民族氣節的詩。 祝新嘉坡陷落 謝尊五 皇師義烈陷星洲,捕擄英軍感淚羞。城破炸彈驚敵膽,旗翻旭日耀峰頭。西歐權壓誇全宇,東亞盟聯洽四周。人海歡聲搖地軸,嵩呼神國拜宸旒。 此詩為日本攻陷新加坡後,臺灣詩人謝尊五所寫的祝賀詩。日本帝國主義昌言興亞抗歐及大東亞共榮圈,把盤據在亞洲的所有西方帝國主義趕出去,建立共存共榮的黃種人的亞洲,日本之侵略朝鮮、滿州、中國及東亞各地,都是在這樣的國策論述之下所展開的行動。在戰時體制的殖民地臺灣,眾多文人配合國策,寫出不少這類的作品。 臺灣古典詩的研究頗受到反抗史觀的影響,學者喜歡研究抗日文學的議題,也喜歡研究遺民意識的議題,那些在民族氣節上傾斜的文人(作品)較少被研究,若被研究,也會儘量為他們的傾斜言行辯解,充滿「同情的理解」。臺灣文人和殖民強權者的關係大約可分成三種:協力者;明哲保身,保持沉默者;反抗者。協力者常可以得到不少利益,而反抗者多入獄或被迫害。如混淆協力者和反抗者的不同,有些研究者(如游勝冠)認為,這是沒有歷史是非的研究。學者怕研究「小人」、「變節者」、「漢奸」,怕研究多了,自己也會變成「小人」、「變節者」、「漢奸」,這是一種前現代的迷思。我們研究臺灣古典詩,必須全面加以研究,理性客觀地認識各個面向的作品及其呈顯的各種意義。 1922年古澤滋〈送土居郵便提理赴臺灣〉有「國姓猶思傳我種,臺灣遂見入皇家。」之句。1926年訪臺的東京人玉木懿夫〈國姓爺〉有「身傳日本血,赤心見孤忠。山河歸王土,如今車書同。」之句。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有些日本人認為,日本領有臺灣只不過把明鄭失土從清朝再度奪回來而已,想要合理化殖民臺灣的行為,卻不願意知道,明鄭承襲的是漢族的明朝,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是漢人。 就臺灣各時期的古典詩而言,它們是漢語作品,因此可以納入「華語語系文學」。就建構臺灣古典詩史而言,只要「以臺灣為中心」,全部可以納入,不論其種族及所表現的內容為何。我這系列六篇文章已經提到一些詩人及作品,文章最後我再舉一些可以納入臺灣古典詩史的詩人:高拱乾、郁永河、孫元衡、陳璸、張湄、林占梅、姚瑩、六十七、楊廷理、謝金鑾、鄭兼才、陳維英、劉家謀、丘逢甲、吳德功、陳肇興、傅錫祺、蔡廷蘭、施士洁、許南英、林豪、唐景崧、黃遵憲、魏清德、蔡惠如、林獻堂、林資修、葉榮鐘、吳濁流、(米刃)山衣洲、中村櫻溪、館森袖海、小泉盜泉、土居香國、章太炎、梁啟超、梁令嫻、于右任、賴惠川、張李德和、陳逢源、駱香林、林熊祥、溥心畬、陳定山、方東美、吳景箕、張達修、鄭因百、成惕軒、周棄子、王叔岷、羅戎庵、汪雨盦、張夢機。名單還可再加長,本文想要表達的是,怎樣的詩人才可以被納入?我的設定是,依據黃得時在本文第一段所說的五種情況就可以納入。 我這一系列六篇文章試圖建構一個比較大的系統,而不著重細節的論述,但所舉詩例也有代表性,呈顯某種意義。遺民議題佔了兩篇,因為此一議題太重要了。還可以加入「被東方主義化的臺灣古典詩」此一議題,這主要呈現在明鄭遺民、清朝宦遊詩人及日治日本漢詩人,以一種異國情調的情懷看待臺灣風土、物產、民情上。限於篇幅,請俟諸來日。 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Adonis(1930─ ):「詩篇啊!你不過是一頁紙上散落的幾行文字;可你的回聲,怎麼竟能劈天裂雲?」阿多尼斯又說:「寫作應該創造一種文化的、人道的氛圍,將生命從吞噬它的黑暗魔爪中奪回,應該將世界赤裸裸地展現在真理和人性面前。」詩人作家在讀了阿多尼斯上述的箴言之後,不能不心生警惕,文學評論家對自己所從事的詮釋工作,阿多尼斯的話語也可有所借鏡。 臺灣古典詩史在前人的基礎上,值得此領域的大師巨擘不斷地書寫,書寫本身就是命名的具體實踐,就是建構臺灣文化主體性的磚瓦基石,「臺灣作為方法」把臺灣古典詩納入浩浩蕩蕩「華語語系文學」的大洋之中。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