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完全採計在校成績,準備好了嗎?(刊於論壇及電子報)
2011/07/21 14:17:24瀏覽1772|回應11|推薦85

昨日教務處,將下學期第三次段考各班各科成績平均的總表,張貼在辦公室的公佈欄,這是每次段考後的例行公事,跟往常一樣,一張貼出來後,公佈欄前擠滿了老師,人人都想一窺任教班級的成績,以及各班的差距。

教務處會根據平均成績,告誡差距過大的老師,須嚴加督導提升成績以縮小差距;每位老師段考後總是戰戰兢兢,唯恐自己被點名,也在這種氛圍下,導致出現同事間的惡性競爭,輪到出題時,有些老師無所不用其極,提升任教班級的成績,而這次一年級的歷史科,最高與最低班級的平均分數竟然差距多達20分。

學校社會科段考採用的方式是,史、地、公各出25題(選擇20題,填充5題,一題4分),各科100分,各科記分完後除以3,便是社會科分數。雖說是常態編班,然各班程度本就有差異,分數有所差距是正常,但差距20分也太誇張了!?

這學年度的前五次段考,各班歷史分數差距多在5至8分間,在每題4分下,差距5至8分應該都算合理,然此次段考除了兩個班級超高分外,其餘班級的差距都不大,就顯得突兀不尋常,追究其主因,關鍵點就在命題老師。

平均最高兩班的任課老師,就是此次段考的命題老師,當所有老師議論紛紛時,這兩班的導師也在一旁,深覺不好意思,無奈地說「這大概是命題老師的優勢吧!」

命題老師所出的題目,大都是平日上課強調的題型與重點,乃至於任教班級的學生,應考時有相對優勢;段考前總會有學生打聽是哪位老師出題?如果得知是自己的任課老師出題,在任課老師複習時,便會將老師所強調的重點做記號。為了避嫌,學校老師都有一個默契,就是輪到出題時,儘量不幫學生複習,顯然此次的命題老師,並未做到這一點。

分數出現如此大的差距,任何人都可看出與出題老師有關,此時教務處理應釐清事實真相,並要求命題老師不可再有類似行為,以維護學生的權益,然而教務處反倒以此成績作為依據,告誡其他任課老師,這樣的處理方式,令人無法認同。

試問,因不同老師出題而產生高落差的成績,有何公信力可言?而用這種成績作為申請入學的依據,公平客觀嗎?答案不言可喻。

明後年國中基測僅剩一次,各高中職釋放出更多名額,讓學生依在校成績排序申請,而103年取消基測後,可能完全採計在校成績;當在校成績愈形重要,學校必須有積極作為,以遏阻部分老師的惡質行徑,而教育部更應針對政策可能產生的弊端,制定防堵措施,否則不公且引人爭議的情形,將可能在各個學校出現。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yunjai&aid=5439759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公開與公平
2011/07/21 20:13
為公平起見
我以前學校的做法是出好題目後
讓每班老師過目
知道考哪些例題與幾大類與所佔分數之比例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菲律賓 -塔比拉蘭(Tagbilaran)

平埔客(yuyunjai) 於 2011-07-22 19:05 回覆:

the  dreamer  girl 提議的方式

是較為公平

但學校從未實施過

而且會洩題的老師

無論是何人命題

只要讓看過題目

習慣很難改掉

除非學校有積極的規範

否則很難遏阻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