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0 00:54:06瀏覽1342|回應4|推薦82 | |
佛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緣起,為菩薩說六波羅蜜。(成佛之道:p.136)聲聞:聽聞佛的聲教而悟道。緣覺:無師而獨覺,不用秉受教法。 四諦是苦集滅道。先說苦。之前介紹過八苦。 苦是五取蘊苦。蘊:聚集之意。哪五蘊? 色蘊:變礙。有體積,可分析及破壞的。指物質。 受蘊:領納。感受或情緒的作用。 想蘊:取像。認識境界,攝取境相。再加構想,聯想。 行蘊:造作。心思的審慮、決斷變為語言或動作。 識蘊:了別。一直認識、分別、分析。 接著說六處。六處又名六根,哪六處? 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透過此六根,攝取境界,發生了別的識。 六境是色、聲、香、味、觸、法。六處為根門,取六境後生六識。 再介紹:界。「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數名為人」。 地界:骨肉。水界:血汗。火界:體溫。風界:呼吸。空界:空隙,空間及毛孔。再加識界:了別,取著的六識。集合生理加心理,成為眾生。 世間眾生在六道中輪迴受苦,無限延續,唯這蘊,界,處而已。 說處經中的四聖種: 得麤素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衣。 如是「食」、「住處」。 (得麤素食而知止足,非為食故求滿其意。若未得食,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食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食。 得麤素住處而知止足,非為住處故求滿其意。若未得住處,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住處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住處。) 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不自責、不賤他。 有機會,請多讀幾遍四聖種,定會給您不同的感受。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