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車車機不夠裝!1/3路線動態資訊不保證?!
2010/04/22 11:52:13瀏覽1351|回應0|推薦1

站牌狀況差 GPS定位功能時好時壞 北市公車動態報時準確率仍待加強!

  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陳玉梅今日(4/22)於交通部門質詢時指出,為提供公車族更可靠的公車服務資訊與品質,北市府自937月起,花費24965萬建構「台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但該案經5年半努力,好不容易甫於去年底正式啟用,但如今不僅報時仍會「對不準」、「跳針」,17.36%的智慧站牌也已逾報廢年限。而經查號稱全面上路的動態資訊系統,至目前竟也還有243輛公車「漏裝」車機,影響北市近1/3路線公車定位搜尋,系統預報準確率仍待努力。

  為提升北市大眾運輸效率與服務品質,北市府交通局特別自937月起,以總經費24965萬元,仿效捷運車輛到站時間倒數預報顯示系統,分四期建置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希望透過GPS衛星定位方式掌握北市所有公車動態,提供公車族候車參考,並強化公車業者調度車輛能力。該案已於去年12月正式宣布全線啟用,民眾除可於車站透過智慧型站牌查詢站內公車即時到站時間外,也可透過網路及語音系統查詢全市335條公車路線,4092輛公車即時動態。

  只不過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原本預計「至少」要從全市現有5800做站牌中挑選1200處改裝為智慧型站牌,但四期建置下來,最後竟然只改裝設置了432座智慧型站牌,其中甚至還有42座為備用站牌,智慧型站牌普及率實際上只有全市的6.7%成效難以顯著。而其中也因建置時間拉的太長,第一期建置的75座智慧型站牌(佔總數的17.36%)更已全數逾報廢年限,後續使用品質也令人擔憂。

  而經隨機勘查也發現,除了部分因為未通電而停擺外,已裝設有的智慧型站牌的車站,現況也是問題重重。像是世新大學、考試院智慧型站牌LED螢幕除了播放日期跟時間外,完全不提供公車動態資訊。而設於信義區A9前的獨立型智慧站牌資訊內容也是像跳針一樣,明明在下午發車尖峰時間內,卻是幾乎所有車次都顯示「目前未發車」唬人。而木柵捷運站外的智慧型站牌更扯,竟設在沒有公車進站的候車亭,「有裝等於沒裝」,讓站牌連裝飾功能都沒有。

  此外,令人訝異的是,北市府去年底宣佈全面啟用「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後,原號稱全市335條公車路線,4092輛公車都能藉由該系統掌握即時動態,但目前竟然還有243輛公車沒有安裝GPS定位車機,影響全市31.94%,共107條路線上的公車動態監控成效。「隱藏版公車」到處跑,也使該系統的可信度大幅降低。但明明車機已不夠分配,卻有209台車機被溢配在已有車機公車路線裏,51路公車甚至「1車配3機」,浪費資源,主管機關卻渾然不覺,明顯失職。

  更離譜的是,明明諸如貓空棕15路線等在市府提供資料上並沒有配得任何1台車機的公車路線,在公車動態查詢網頁上卻都還能查到公車即時資訊,讓人一頭霧水。經前往動物園站實際了解15路線發車與到站情形,才發現原來15公車的即時資訊是以60分鐘為週期來直接倒數計時,「跟班次實際進站與否」一點關係也沒有!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竟然具有自動欺騙運作模式,智慧確實令人嘆為觀止。

  再經隨機抽查幾個公車站後更發現,目前公車實際動態與資訊系統所提供的資訊不一致情形幾乎仍屬於常態。有的公車資訊在顯示「公車即將進站後,卻讓民眾一等再等上半個鐘頭;而部份公車則是已揚長而去,但動態資訊卻仍顯示還有好幾分鐘才會進站就連車速太快,系統都會當機結果一套才剛全新啟用的資訊系統,「烏龍訊息充斥」,對使用的公車族而言根本是「好運的中時鐘,歹運的中龍眼」,到底眼前等候的這班公車報時準不準,全憑運氣。

  陳玉梅議員批評,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根本是虛有其表,亂搞一通。市府花費25千萬建置,不僅公車動態至今為止仍無法掌控,就連硬體設施的分配與管理,公運處顯然都捉襟見軸。眼見現在公車族要搭乘公車時最保險的方式還是只能傻傻苦等,而公車脫班的一樣在脫班,一次來多班同一線公車的情形也仍是屢見不鮮,當初建置時的政策目標幾乎無一落實,北市有沒有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到底差在哪裡?

  針對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現行維管與車機配置亂象,陳玉梅議員除要求市府公共運輸處應立即就現行所有智慧型站牌、公車車機與資訊系統,重新進行全面清查、調校。此外,陳玉梅議員也要求公運處能盡速釐清目前車機分配不均問題所在,並盡快完成一車一機配置,以使北市「公車動態資訊系統」能真正步上軌道,發揮功能,以提升北市公車競爭力,並確實加強公車動態管理。

  就目前車機不足問題,公共運輸處綜合規劃科科長劉建邦現場承諾,會於3個月內,全面補裝完成,以達成一車一機的政策目標。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ei0750&aid=396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