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市府轉運站引車流 「忠孝-基隆」路口將成死亡轉角?!
2010/08/06 16:58:42瀏覽3132|回應2|推薦1

車讓人 客運回堵站內、基隆路! 人讓車 市府轉運站前行人險象環生!

  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陳玉梅今日(8/6)於市府轉運站會勘時指出,北市府新落成啟用的市府轉運站,由於大客車進出全仰賴基隆路側鄰近忠孝東路路口,甚至連機車停車場入口也安排在基隆路上,導致未來尖峰時刻將有高達近263班次大型車,以及近2000輛次的龐大車流在「忠孝-基隆」路口與行人動線交織。在疏導不易下,等到轉運站啟用一週後義交撤守,該路口轉運站前恐將因大客車橫行而成為北市行人新死亡轉角。

  據了解,位於基隆路與忠孝東路路口東南側,與捷運板南線「市府捷運站」共構,佔地1.628公頃的市府轉運站,係以BOT方式,由統一開發公司以取得50(1430727)地上權的資格興建定位為「城際轉運站」,為地上31層、地下5層的複合式大樓,1樓西側的國道客運轉運站內,共設有16個上下客月台與6個備用月台,提供給14家業者,共19台北通往新竹、桃園、基隆、宜蘭等地客運路線進駐使用,與交九成為北市東、西2大長途客運轉運樞鈕。

  只不過在轉運站啟用後,由於大客車進出動線全壓在原本即已車潮擁擠的「忠孝-基隆」路口,雖市府為紓解轉運站對當地交通衝擊,除將轉運站出入口至忠孝東路間約50公尺長車道,由1線拓寬為2線,還遷走基隆路上每小時74班次市區公車,但在市府轉運站每天將有959個班次,尖峰小時將達130輛次大客車進出下,「忠孝-基隆」轉運站前路口尖峰時間每小時還是必需承載高達263班次的大型車與近2000輛次的汽機車龐大車流,啟用第1天基隆路一樣塞爆。

  再加上「忠孝-基隆」路口是前往市府洽公與信義商圈購物的門戶,周邊地區更是辦公大樓林立,平時除龐大車流外,透過行穿線穿越忠孝東路與基隆路的行人也是絡繹不絕。在轉運站啟用前該路口4個街角即常因人車交織問題而發生交通衝突,啟用後行人過馬路更是險象環生。現在每天由轉運站引進的1萬人次旅運量與原本用路人,於市府轉運站前穿越忠孝東路時,在龐大車流與新引入轉彎時視覺死角多的大客車車陣間,勢必要更加危險。

  然而遺憾的是,市府為因應轉運站前人車交織問題,雖在調整「忠孝-基隆」號誌時相外,又另外在「忠孝-基隆」南往北路口開放30秒紅燈右轉。但經現場勘查,於上下班尖峰時間,由於忠孝東路本身直行車輛即多,開放紅燈右轉的30秒裏,基隆路右轉進忠孝東路的車輛根本仍是進退不得。等到綠燈忠孝東路西往東車輛被截停後,又要先「理讓」行人走大約30秒,最後能右轉的時間還是只剩原本南往北車行專用時相的約30秒時間,時相調整成效宣告破功。

  也為了要禮讓行人,基隆路南往北要右轉往忠孝東路車輛實在等太久,不僅部分司機在行人還在穿越馬路時,會不耐的按喇叭催促。只要協勤義交執勤時一個閃神,要右轉的大客車馬上「打回原狀」,與行人爭道。此外,就連基隆路北往南要左轉近忠孝東路的大客車,也會在直行車流「空檔」間,來個「急行」大轉彎切入忠孝東路外側車道攬客,結果不僅差點與南往北右轉車輛撞上,行人更常被嚇到進退失據。「有交警都這樣了,一週後義交撤守後要怎麼辦?」

  陳玉梅議員指出,依照汽車基本構造與作用原理,汽車轉彎時,車體內外兩側前後車輪行進軌跡不同,會形成所謂的內()輪距差。內輪差隨車身長度及轉向角度而不同,車身越長、車頭轉向角度越大,內輪差也愈大,而相對的行車死角與肇事危險程度也隨之提高。尤其是公車、貨櫃車、聯結車、砂石車等大型車輛轉彎時有內輪差更為嚴重,而且駕駛座上又有視界死角,在路旁等候通過道路的行人很容易被車輛後輪區域撞及發生事故。

  陳玉梅議員批評,市府不僅在當初市府轉運站選址前未充分考慮周邊交通情形,在啟用後的相關因應作為又顯得軟弱無力,結果導致現在市府轉運站前「忠孝-基隆」南往北路口右轉大客車,發生「車讓人,基隆路就一路回堵塞到松高路,連進出站車輛都動彈不得;人讓車,行人安全就無法獲得保障」的窘境。如今不僅站內8分鐘管制時間在尖峰時刻變成空談,就連站外的行人安全都因爆增的大客車轉入車輛而受到威脅,這樣的交通專業民眾要怎麼放心?

  針對市府轉運站啟用後對於穿越忠孝東路路口行人所造成的交通危害問題,陳玉梅議員除要求市府交通局應本於專業,根本考慮該路段相關交通規劃與號誌時相外,在過渡時期,除應繼續協調交警維持周邊交通秩序,並持續加強大客車司機禮讓行人觀念外,也應加強宣導行人可多利用市府捷運站地下通道,讓「忠孝-基隆」南往北路口能在人車有效分流下,確保市民交通安全,並確實提升轉運站運轉效率。

  針對本次會勘,交通局公共運輸處主任秘書常華珍現場表示,當初市府轉運站之所以選擇與捷運市府站共構興建,主要還是考慮當地原本就是人潮與車潮的聚集地,有助於提升大眾運輸工具轉乘政策效益。至於忠孝東路南往東車輛與行人動線交織衝突問題,會在觀察該路段整體交通狀況兩週,後續也會在以微調號誌時相的方式進行妥善疏導。

  此外,就基隆路北往東與南往東大客車衝突問題,常華珍主秘則是承諾,近日會先就相關班次與行車方向性進行檢討,後續除會依據檢討結果進行實際調整外,也會向公車業者機司機加強宣導,會車安全與盡可能遠離路口停靠攬客,以舒緩交通衝突相關問題。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mei0750&aid=429686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各位大議員辛苦了
2010/08/08 19:08

我只是升斗小民

親自走了一趟,停留很久觀察,非常佩服不分藍綠議員都能找到需要用放大鏡去找的瑕疵

比方說女廁求救鈴這種事情,他確實應該改善,但是從事件本質來看,他是需要SNG連線去報的事情嗎?這個國家的人無聊至此,沒有更大的事需要做了嗎???

在此敬祝各議員大人們可以更長智慧,更提昇心靈層次,監督更宏觀的事情

比方說為何馬路萬年挖不停?其他先進國家為何不用挖個不停?你們找出癥結然後編列預算去解決那個還比較對市民有幫助。

而不是整天拿放大鏡找圖釘這種小事,OK?


台北市議員 陳玉梅(yumei0750) 於 2010-08-08 23:16 回覆:

您好!

 

感謝您的留言!

只是對您的感慨與建議

敝人也再做些若干補充

 

關於市府轉運站前成死亡死角一事

主要肇因於原本「忠孝-基隆」路口往東車輛

共約尖峰小時約247輛次

原本是平均散布於忠孝東直行進入、基隆路左轉進入與基隆路右轉進入三種行車動線來源

原初雖然車流亦大

但在市府轉運站啟用後

不僅尖峰小時大行車車流增大至263班次

更重要的是這其中有高達六成班次因轉運站啟用而集中為基隆路右轉進入

在大客車內輪差死角影響交通安全機會變多下

經與市府反應近兩個月卻始終拿不出具體辦法

人命關天豈是小事?

 

我們期待透過彰顯

讓穿越該路口的所有行人都能提高警覺

也讓行經該路口的所有車輛都能更加小心

行車更加自重

這樣的初衷即使未如您所期待

但您未予釐清即予全盤否決

此舉未免也過於太想當然爾

這就如同部分人總以為政治人物所做的任何事都只是為了選舉一樣

片面而讓人感覺不到更深層的同理心與人本關懷

 

路平當然重要

而您所指事項

我們也已多次反映要求市府改進

這一部分也還請詳查

我們不知道您所謂更重要的事究竟所指為何

而甚麼又叫做整天拿放大鏡找圖釘這種小事

每個人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事情認知原本不同

但身為北市議員

我們也不知道這樣的監督市政就竟有何過失讓您這樣的批判

 

另外

關於所謂的女廁警鈴拉SNG報導一事

一則該案並非我們所予以突顯

一則媒體要以何種強度播報也非民意代表所能片面決定

這一點也為議會同僚補充說明

還請詳查

並予以正確歸責

 

台北市議員 陳玉梅

2010.08.08


連小混你給我面壁立正站好, 別去惹熊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怪要蓋地上 31 層 ~~
2010/08/06 17:48

越塞車...

統一集團就越賺錢 ~~

誰希望不塞車啊 ~~

一車車人客載到運轉站 ...

就跟遊覽車載人來 shopping 一樣 ~~

財團真的賺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