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盜有道,道亦有盜
2007/09/10 04:55:29瀏覽796|回應0|推薦9

席慕蓉的「戰備人生」新詩裡有這麼幾段文字:

……而在長路的中途,裝備越來越重,那始終不曾自由飛翔過的翅膀在暮色中不安地煽動,直指我心,鑄滿了悔恨與背叛的箭矢已經離弓,劃過如焰火般的晚霞,當夕陽落下,美德啊,你是我最後的盔甲。

 

這首詩讓我想起一則寓言故事:

王子十八歲生日當天,父王送給他一輛配備齊全的戰車和兩匹俊美的健馬。

國王告訴王子這兩匹駿馬的名字:「一匹叫天使,一匹叫魔鬼」。

王子笑開了,問國王為什麼取這麼怪的名字?

國王回答:「你將來要想坐穩王位當偉人,需要天使為你效命,也需要魔鬼為你效力」。

後來王子繼承了王位,他要做「明君」,規定滿朝文武官員的道德標準都必須徹頭徹尾100分。

結果,很快就亡了國。

 

古語:「無德必亡,唯德必危」。一語道盡道德只能用來律己,統御群眾必須「道德與不道德相互為用」的玄機。

更具體地解讀,國君,或老闆都只是坐在由天使和魔鬼併駕的馬車上的車伕。駕御得體,就能成功,被譽為「賢君」;駕御失衡,就是「庸君」,會肝腦塗地。

 

順理引申,「賢」的境界也是必須與「能」互為運做才能體現的。

 

「賢」者知道如何掌握道德的底線,「能」者長於使用不道德的方法迅速達到目的。因此舉世大有為的團體裡,一定是兩種人同時存在,而且必定是「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也就是由前者指揮後者,前者掌握原則,後者施展技術。

 

「盜有道,道亦有道」,「選賢與能」等口號與焉產生。只是千百年來洞悉精意的人不多,所以永遠是「賢君」少,「庸君」多。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22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