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句經】~ 每日一偈
2009/05/19 11:17:23瀏覽530|回應1|推薦17

【法句經】是佛教的重要典籍之一。它的內容,是釋迦牟尼用四句六句之偈,傳遞悟道心得的記錄。

原始的【法句經】是巴利文(Dhammapada)版本,又稱「曇鉢偈」。中譯版本雖有南傳、北傳之分,但都是佛陀啟迪人性自覺,鼓吹經由自覺產生洞悉真理的智慧,而達於永恆、不死、超凡涅槃境界的道跡聖果。

“能知隱晦心常泰,不戀繁華心自真”,歡迎光臨「有無居」,從摘錄自達摩難陀法師《法句經‧故事集》的淺顯故事,探索【法句經】的至理。

(偈01)「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汙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心是所有法的先導,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導,若人造作身口意惡業,必定受苦報,

一如牛車緊隨牛的足跡。

~ 瞎眼的阿羅漢 ~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樹給孤獨園向佛陀請教佛法。當天晚上離去時,意外踩死一些昆蟲。第二天早上,精舍的其他比丘發現這些昆蟲的屍體,他們認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報告這件事。

  佛陀首先問他們是否親眼看見尊者踩死這些昆蟲,他們回答說沒有。

  佛陀就勸告他們:「正如你們沒有親眼看見他殺生,他也看不見這些昆蟲;再說,身為阿羅漢,他沒有殺生的念頭,所以並沒有犯戒。」

  他們接著問佛陀,尊者的眼睛為什麼會瞎掉?佛陀就以下面的故事來說明業力的影響:

  迦丘帕喇的某一前世是醫生,卻故意使某個女人的眼睛瞎掉。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該女人答應迦丘帕喇,如果能夠徹底治好她的眼病,她和兒子願意做他的僕人。但後來她卻害怕真的變為僕人,就向醫生撒謊,說她的眼睛愈來愈壞,而事實上,卻已經完全痊癒了。醫生很清楚她在騙他,所以為了報復,就給她另一付藥方,終於使她的眼睛完全瞎掉。

  由於這罪行,這醫生在往後很多世都是瞎子。

  佛陀接著說,惡業會跟隨造業的人,就像車輪尾隨牛的足跡一樣。

備註:

「法」(dhamma)有多重意義,此處指的是業(kamma)或代表行(cetana)的業,或任何伴隨道德或不道德的意識而來的心理狀態。

本品的法指的是不善法(邪惡的心理狀態),若沒有心的作用,不會生起任何心理狀態,所以說心是所有善惡心理狀態的先導。

心理狀態而導致的行為即是業。

心是所有作為的先導,是實行和衡量所有行為的主要因素。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2962915

 回應文章

聯合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帶業難逃
2009/05/20 19:22

作惡居上位者應戒慎恐懼

斯言鑿鑿 如影隨形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9-05-21 08:59 回覆:
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