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句經】~ 偈03、04
2009/05/21 08:57:24瀏覽436|回應1|推薦11

歡迎光臨「有無居」,繼續從摘錄自達摩難陀法師《法句經‧故事集》的淺顯故事,探索【法句經】的至理。

(偈03)「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人的內心若抱持:「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無法止息。

(偈04)「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

人的內心若沒有:「他(她)辱罵我、毆打我、打垮我、劫奪我。」的想法,心中的怨恨就能止息。

~ 報復的苦行者 ~

帝沙是佛陀的表弟,晚年出家為僧。

  他喜歡假裝自己是長老比丘。如果來訪的比丘得到他的同意,為他服務時,就很高興。但他卻不尊敬真正的長老比丘,也時常與年輕比丘爭吵。如果有人說他的行為不如法,他就哭鬧、生氣,非常不滿意,並且向佛陀抱怨。

佛陀對他的情形了然於心,所以每次都勸他改變自己的行為,同時不要記恨,因為只有不記恨才能消除恨意。

  佛陀說:帝沙不只是今生才如此頑固,前世的時候也很固執。

帝沙的某一前世是頑固的苦行者,名叫提婆喇,由於誤會,而咀咒一個非常神聖的宗教師,雖然國王勸他向該宗教師懇求寬恕,但他悍然拒絕。國王最後只好以武力迫使他向該宗教師懇請寬恕。

備註:

佛陀經常教誨弟子不可以報復,即使受到激怒也要隨時隨地修習忍辱。

佛陀讚歎那些儘管有能力報復,但忍辱並且原諒他人辱罵的人。

在整部【法句經.故事集】中,佛陀多次受到他人嚴厲的批評、辱罵和攻擊,但佛陀忍辱如常。因為,

忍辱不是脆弱或失敗的表現,而是偉人堅定信念的表徵。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2968751

 回應文章

聯合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是我聞
2009/05/21 22:49

天欲降大任者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增益其所不能也

娑婆摩訶阿悉陀夜    一切大義、真空妙有

娑婆訶              吉祥圓滿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9-05-21 23:17 回覆:
寄語葉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