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文卿老師所著的《伴你成長》,是《我們教了孩子什麼?》的姊妹作。
陳老師在序中提到:
有個小孩讚美媽媽的小花園好漂亮。
媽媽說:「它們的美,是我天天向花兒『潑冷水』的關係。」
孩子一臉疑惑!
媽媽解釋道:「你想想如果媽媽每天都澆熱水,花會怎樣?」
孩子不假思索:「會死掉!」
媽媽:「假使有一天你像花兒要被潑了一身『冷水』,你可願意?」
孩子:「嗯……。」
「伴你成長」單元,刊載於明倫,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每次提筆為文,總有潑人「冷水」的感覺,因為它所要傳達的意念,多麼不同於流行的價值取向,它教孝興悌,行仁由義,要蔬食惜字,不斷反觀自己,卻從不叫人爭名得利。字字句句寫來,似乎像一盆盆冰冷的水,潑灑在稚嫩的心田上,孩子若能歡喜接受,將是筆者莫大的鼓勵。
《伴你成長》續的其中這篇「不說謊」,就值得為人父母師長者多多思考。
不說謊
好說謊話,心術亦必不正,久則人格破產。
恪守誠信,暗室仍能不欺,自是君子風範。
孩子們:
曾經有家餐廳的老闆,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上門,就在店門口貼出一張「明天用餐免費」的大海報。
海報一貼出來,從第二天開始,店裡的生意果然愈來愈好,上門的顧客每天都有增加,大家都想來嘗嘗「白吃的午餐」到底是什麼滋味。可是等吃完了飯,才發現如果沒有付費根本出不了大門,理由很簡單:明天還沒到,今天可要付錢。每個進來的人都大呼上當!悻悻然的指責這家店不誠實,說謊騙人。
如果你曾經吃過一次虧,還會再次光顧這家餐廳嗎?以後還會相信他任何廣告所說的話嗎?相信大多數的人,絕不願意被欺騙第二次。那麼老闆這樣的做法,是聰明絕頂呢?還是自掘生意的根?
說謊欺騙別人,其實就像是變賣自己的信用一樣,乍看之下好像手頭有了想要的東西,卻沒料到流失掉的是人格操守與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一旦失去,想要再找回來可是千難萬難,因此,開口說話前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它到底有幾分的「真」?
會說謊欺騙他人,大抵亦是心術不正之人,心既不真,行何能正?終日口是心非、欺上瞞下,總有被識破的一天,到時信用破產、眾叛親離,如何是個結局!這樣的事證多得不勝枚舉。周幽王的時候,因為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根本不理朝政,甚至為了博取她的歡心,不惜燒起烽火和諸侯開玩笑。一次、兩次的謊言讓諸侯們寒了心,再也不理會那救援的熊熊烈火,因此當犬戎來犯時,幽王只得付出國亡身喪的代價,實在是不划算啊!
到底是哪些原因,讓人選擇說謊這樣錯誤的行徑呢?
一、好玩:像放羊的小孩,就是為了排遣自己的無聊,拿農夫們的熱誠尋開心,雖然沒有什麼惡意,但說謊的行為卻會引起別人的憎惡,失去與他人美好的關係,等到有一天說了實話,再也沒有人理會了。
二、誇耀、逞能:司馬光小時候,有一天和姊姊想剝一個青核桃皮,弄了老半天還是剝不下來,姐姐因為有事離開一會兒。正巧家裡的工人看到司馬光為這件事發愁,就教他把青核桃放在開水裡泡一下,就容易多了。姊姊回來時,看到青核桃皮已經剝下來了,就問是誰剝下來的,司馬光說:「是我自己剝下來的。」他爸爸在旁邊聽了很生氣,責備他說:「你為什麼說謊,明明是工人幫你剝下來的,為什麼要說是自己做的呢?」司馬光聽了爸爸的教訓,從此以後再也不說謊了。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多少能力,就說多少話,千萬不要逞能、誇大,自尊自重、誠實不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與肯定。
三、掩飾過錯、避受責罰:仙女問小木偶皮諾丘:「你為什麼不去上學呢?」皮諾丘撒謊說:「我在上學的路上,碰到一位可憐的孤兒。」咦!他覺得鼻子好像長長了一點。可是他一點都不在意,接著又說︰「我看他又餓又可憐,就把書賣掉,換麵包給他吃,沒有書,我就不能上學了。救命啊!我的鼻子怎麼越變越長!」小木偶看見一隻啄木鳥正在啄自己越長越長的鼻子,痛得求饒說:「仙女!仙女!原諒我吧!下次我再也不敢說謊了。」仙女溫柔的說:「別再騙人了,明天好好上學去。」像皮諾丘這樣撒謊,就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過錯,所以一再圓謊來掩蓋它,錯上加錯,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後悔都來不及了,所有惡果仍得自己承擔。
四、貪圖利益:從前有個商人,因為要到遠方去做生意,所以託一個開珠寶店的朋友,幫他保管一顆拇指大的寶石。一年以後,商人平安回家,頭一件事就是去把那顆寶石拿回來。想不到那個朋友裝出一副很驚訝的表情說:「那顆寶石,你不是早就拿回去了嗎?我的記事冊裡,可是記得一清二楚,而且還有兩個人證呢!」商人見他百般抵賴不還,氣得說不出話來,因為當初太信任朋友也沒要什麼憑證,如今只好到法院告他。法官是個有智慧且正義感十足的人,生平最討厭說謊騙人的事。他聽完兩邊的理由後,就要珠寶店的老闆去把兩個證人也請了來,法官對他們四個人說:「你們都見過那顆寶石,現在每個人分別到四個不同的房間裡,用桌上的黏土將那顆寶石的形狀、大小做個模型給我看看。」過了不久,四個模型都做好了,商人和他朋友做的形狀、大小都差不多,但那兩個證人做的,一個只有黃豆般大,一個卻大得像茶杯。法官看了,就對珠寶店的老闆說:「這兩個證人根本沒見過那顆寶石,可見你沒有說實話,存心吞沒人家的東西,有罪該罰!」珠寶店的老闆無話可說,乖乖的把寶石還給商人,不僅失去一個好朋友,名譽掃地,還得吃上官司,等著法院判刑受罪呢!這樣的下場,又豈是愛說謊的人料想得到。
孩子們:天底下沒有永遠的秘密,再大的謊言終究有被拆穿的一天,我們又何必圖這個僥倖,冒這個險呢?其實,當我們說了謊話之後,成天擔心別人會知道真相,害怕有什麼恐怖的下場,終日惶惶不安、疑神疑鬼,那種身心的折磨,實在痛苦不堪,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光明磊落,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呢?誠實的人才是最值得原諒。讓我們一起向言行如一、表裡一致的君子看齊吧!
(明倫月刊317期)
【延伸閱讀】 《我們教了孩子什麼》 系列